核心素养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美学视角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rab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和相关理念的提出,引起了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极大的关注和思考。作者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也想通过本文谈谈自己在学习中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和看法,并借此提出高中音乐教学应该以审美为核心,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教师应运用合适的方式和方法,把音乐的美传递给学生,以美学的视角设计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美学视角
   对于“核心素养”,各个国家对其的解释并不相同,但无论语言如何表述,其宗旨均表达了对本国国民在21世纪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的概括和提炼。我国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而对于高中音乐教学而言,笔者认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则应该体现在审美为核心,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教师应运用合适的方式和方法,把音乐的美传递给学生,以美学的视角设计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从而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中得到综合表现和提升。下面,笔者从几个方面谈一谈如何把音乐的美传递给学生,以美学的视角设计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一、对“美”的认识
   对于音乐课堂教学中的“美”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学生的身和心是否投入了你的课堂,是否能跟着你的教学设计做持续的身体和心灵上的互动,是否能从45分钟的课堂学习中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和感知欲。要达到这些教师必定要想方设法让每个环节的教学设计都能牢牢地使那些具有一定知识结构且“内动”多于“外动”的高中学生处于新奇的状态中。
   (一)视觉美
   美的视觉效果是最直接刺激于大脑中枢神经,提高认知度的效果。因此,在音乐课堂上建立美的感观是吸引学生激发兴趣的第一步。可能有人会反驳,音乐是用来听的而非用来看的,音乐课不是美术课等等。这里,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个实际教学中的体会。在上多彩的民歌这一单元时大多数同学对于这一专题并不感兴趣,可以说不是不喜欢,是根本不了解,很陌生。那么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特色造就不同风格的民歌,我们可以运用许多在各地旅游时拍摄的少数民族照片或视频作为民歌专题背后的铺垫,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这样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比单纯的听唱效果要好得多。同时也解释了不同地理环境、不同民族文化、不同人文背景对民歌的影响,直观而明了,让人印象深刻。这是简单音频资料无法比拟的。
   另外,随着融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音乐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越来越丰富,有的音乐课堂甚至实现了PC端平板互动教学,这样的资源为我们能设计出更多视觉美的课堂提供了很多可能性和便利,网络资源既容易获得又容易共享,各种软件和APP的应用为呈现视觉美提供了充分的支持。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完全可以把课件做得更加高大上。对于学生来说,在这样一个充斥着爆炸式的信息时代中品鉴美、理解美,更需要我们的老师用专业的视觉美引导他们来学习,让音乐与视觉美的合理整合,来成就音乐审美而实现时代的音乐教育。
   (二)听觉美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是感知音乐时的唯一方式。这一点和文中在课堂通过视觉美的辅助功能感知音乐的方式既不矛盾、也不对立。首先,听觉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觉通道,其包含了音高、音量和音色。虽然每个正常的人都具有上述自然能力,但通过后天的培养和激发,人与人之间在听觉方面的差异性还是显而易见的。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对教学活动中的音乐作品做好专业性的选择和甄别。如钢琴音乐的奇葩一课中,肖邦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演奏版本众多,不同的版本在音质、音效和表现力上差别很大。《“革命”练习曲》中经典的翻滚流动的低音、起伏变化的层次、英雄性和革命性的色彩在一个普通版本中将会消失得一干二净。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经过反复对比聆听,选择了两个高音质的版本,一个是学生们熟知的李云迪参加肖赛时的音乐会版,另一个是将音乐性和技巧性完美结合的普拉西亚的演奏版本。而在课堂上,通过对两首作品的对比聆听,学生们又会发现作品在速度、力度、呼吸等细微的表现处理中是很不一样的。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在作品版本的选择上反复聆听,不断对比、甄别,才能为学生提供美的听觉作品。
   再者,听觉美是音乐生存的根源。更美更专业的音乐作品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这个音乐是哪里下载的”、“这个音乐叫什么”、“演奏者是谁,还有其他版本吗”等一系列追问会随之而产生。通过高质量的音乐作品,学生会开始愿意听,愿意问,会听,会思考,这也有力地说明了音乐教师作为音乐的“搬运工”,在传播听觉美的音乐的道路上所扮演的重要性。
   (三)形式美
   这里所说的形式美指的是在美学理念下运用学生喜爱且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高中生在欣赏音乐作品参与音乐教学时除了更加深度的感性外还带着些许理性。因此,在教学预设时就要考虑他们的年龄,符合他们的审美需求。如果教学设计中运用合适的美的形式做引导,那么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也将更加容易,记忆也将更加深刻。
   二、对“美”的呈现
   (一)整合与筛选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音乐资源不再贫乏,甚至是挑花了眼。我们在营造美的音乐课堂时第一步就是要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和筛选。这就如同优质的食材是烹制美味佳肴的首要条件一样。
   同样以设计《巴赫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为例,在视觉美中我会选择自己出国旅游时亲自拍摄的巴洛克时期的教堂照片做导入,将精致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绘画图片进行编辑整合作为配图,从整体视觉上营造一种统一的、高贵典雅的、富丽堂皇的巴洛克风格。在视频的选择中我会对BBC的《宗教音乐》和《如何读懂教堂》等纪录片进行剪辑,在有限的45分钟的课时中保证介绍说明的精炼。在听觉美中我会选择在巴洛克音乐中造诣颇深的指挥家的作品,乐团演奏使用仿古乐器,音乐会的场地都设在著名的大教堂,在音色上追求高水准,音质上演出阵容强大专业,录音效果好,极尽可能地还原巴洛克音乐的原始韵味。用听觉美音乐结合视觉美的配图,再融入到形式美的设计中,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欣赏更加投入,对复调音乐,对《马太受难曲》,对宗教音乐印象更加深刻。
   (二)巧思与妙想
   优质的食材要想烹制成美味佳肴终究需要厨师的一道道工序。视觉美和听觉美也终将通过形式美来呈现。《沈心工和李叔同》是一节素材少、形式单一的课。讲得浅一点就像初中小学的唱歌课,讲得深一点又像高中的中国近代史课。
   (三)浸润与提升
   美学视角下的音乐课堂最重要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浸润”,课堂在视觉美的感染下亲近音乐,在听觉美的包围中享受音乐,在形式美的引导下体验音乐,让学生的眼睛、耳朵和体验在音乐的视觉、听觉和形式共同交织而成的染缸里得到浸润和渲染,最终形成思想上审美艺术的提升。
   当然我所提倡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美学视角还有很多不足,但我相信在音乐美学道路上的追求是不断完善、永无止境的,这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渴望,更是一种信仰。
   【參考文献】
   [1]张前主编.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2月版
   [2]修海林,罗小平著.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8月版
   [3]董学文著.美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版
  (宁波市第二中学,浙江 宁波 315010)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订单培养是中等职业学校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稳定招生、扩大就业、提升竞争力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订单培养模式也有其自身的不足,并可能对中等职业学校产生负面影响。不断健全订单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其功能,是目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课题。   【关键词】订单培养;中职校;负面影响;解决策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终身教育观念的确立,中职校订单培养模式在学校和企业的角色定位
创新思维是写出好文章的前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思维,首先需要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再加以引导,使其形成新颖的作文思维习惯,结合生活实践升华主题,使文
【摘 要】语文素养是指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好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教学发展的需要,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学习语文知识,对其以后的发展也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素养,意义;培养   素养对一个人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语文素养则是指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
以网络教育为手段,以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学科建设的方向和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探索和研究网络教学服务平台的结构模型和实现方法。分析了当前网络教学平台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
私情是男女双方暗地里私下建立的爱情。苏州民歌内容中的私交和恋情歌曲,旋律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采用重复、变化重复或变奏手法进行旋律发展;一些乐句间的衔接采用“顶针格”,有些
【摘 要】参与式教学法是一个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并强调了实践和创新的重要性,是核心素养的体现。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以新课改为指引,善于利用参与式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重要方式。本文探讨了参与式教学法内涵和特征,提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参与式教学法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参与式;内涵和特征;实施路径   参与式教学法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
近现代西方声乐艺术在哈尔滨的传播,初期局限于在俄侨自身。但随着演出、教学活动开展和俄侨人数的激增,其影响力所波及的范围不断拓展,逐步开始有中国学生介入,各类声乐表演团体
【摘 要】基于教育科学规划科研究的误区,即研究内容切口大导致课题研究内容不聚焦,研究过程不清晰导致课题实践特征不明显,研究方法不科学导致课题改进问题不适切,成果文本不标准导致课题研究表述不规范,构建了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的实践路径,即课题选题以问题为导向,研究内容高度要聚焦;研究过程以行动为导向,改进问题时限须清晰;研究方法依内容而确定,方法内容匹配是关键;研究成果以规范为标准,研究报告表述要严谨
教育立法是一切教育活动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一切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保障。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不能离开国家教育法规的建设。基于此种认识,本
为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小凹蛋白-1与细胞外钙受体表达及定位,为进一步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Western—blot和Rt—PCR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UVEC中小凹蛋白-1与细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