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气的是软骨头

来源 :意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djmyu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記得有一年梅雨季节,老家连下了二三十天雨,月底最后几天,家中不仅没粮、没盐、没油,连野菜也没了,甚至连煮饭的柴火也没了,既没有米下锅,也没有柴生火。肚子饿得咕咕直叫,下顿饭又没有着落。陶渊明所感叹的“瓶无储粟”,比起我家当时的惨况只是小儿科。
  我和弟弟经常向邻居借盐、借油、借米、借柴火,但每次都只借一样,很少出现样样都要借的情况,这次家里真的已经山穷水尽了。
  弟弟比我小六七岁,他哪知道家中粒米不剩,只一个劲儿地缠着妈妈要东西吃,父亲铁青的脸好像凝固了一样,我瘫坐在凳子上连声叹气。
  看到我唉声叹气的样子,妈妈十分严厉地对我说:“叹气的是软骨头!”她连夜去亲戚家借了点干苕片和盐,向邻居借了一捆柴,叫我去野外挖了些野菜。一连吃了两天苕片煮野菜后,生产队里就发了下月的口粮,天也很“友好”地放晴了。
  这一经历让我后来明白,“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要写出这样的千古名句,不仅要有过人的才气,而且要能保证有饭吃,也就是说,肚子里除了有才还得有米。在连绵阴雨中饥肠辘辘,还要觉得“山色空蒙雨亦奇”,那我就真信了你的邪!太阳一出来我就跑到山上砍柴,谁还能比我更能感受“雨过天晴”的快意?
  苏轼说“人生识字忧患始”,爸爸书读多了容易多愁善感,遇事反而不像妈妈那样胸有成竹,更不像妈妈那样豁达坚韧。在妈妈眼中,“天下无难事”,我还真没有见过妈妈叹气。
  “叹气的是软骨头”,妈妈骂我的这句话,刻在了我的骨头上,融化在我的血液里。
  今天是母亲节,弟弟与我在微信上越洋聊天说:“小时候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苦难,是我一生最大的财富,妈妈面对苦难的冷静乐观,更是我一生学习的典范。在美国每次遇到困难,我就想到小时候的饥饿,自然而然就想起了妈妈。”
  我也一样,每当心情沮丧的时候,我也会无意识地想起妈妈,在妈妈的字典里,你永远都找不到“沮丧”二字。
  只有人才把自己逼向绝路,而天从无绝人之路,妈妈用她的一生向我们演绎了这个深刻的道理。任何时候只要你不绝望,那希望就会在前面等着你。
其他文献
有这么一个禅宗故事。小和尚问大师怎么修佛,大师就说,饿的时候吃饭,困的时候睡觉。然后小和尚说:“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干的吗?”师父说:“不,多数人是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饭,睡觉的时候不好好睡觉。”  有一段时间,我总觉得自己特别忙,那时候也的确是忙。我会发现,同样的茶叶、同样的水、同样的茶具、同样的步骤,我泡出来的茶就是不好喝。我就问茶泡得好喝的人,出了什么问题。那人笑着说,冯老师,您泡的茶有一股不专心
期刊
漫画家朱德庸说:“有一种人,他穿时尚的衣服是为了让别人看,他开的车也是为了让别人看,他家里的装修也是为了让别人看。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别人看自己的品位或成绩或格调,所思所想都以他人眼光为唯一标准,这种人我称之为‘橱窗人’。”  朱德庸用“橱窗人”讽刺了为别人而活的人。其实,仔细想想,我们哪个人不是“橱窗人”?只是程度有轻有重罢了。  人活在这个世界,获得别人的肯定是一种本能,也是我们活得更精彩的
期刊
在航天器中尿裤子的人rn1961年4月,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实现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那时人们还没想到在太空“内急”会成为问题,也未做出相应的规定.一个月后,美国宇航员艾伦·谢泼
期刊
人生中的“小确幸”之一,就是在一次争吵中大获全胜。把对方怼到哑口无言的那一刻,欣赏着他气急败坏的样子,你依旧面无表情。但在场的各位都知道,你在狂笑。  而相对地,一场吵架中气焰逐渐熄灭的一方,会在结束后的某个时间、某个地点,不止一次地深刻反省:为什么我没发挥好?  “吵架没发挥好”的确算得上生活中的众多遗憾之一。它像一根刺,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总是莫名地让你想起,那天那些本应说出口却没想到的话。  
期刊
记忆里,母亲有一双美丽的手,却不善女红。纳鞋底时,常把针尖扎到自己的手上,但她依然要勤勉地纳,因为有三个顽皮小儿等鞋穿,待手艺渐渐娴熟起来,她的手也渐渐地变了形,她自己都笑,自嘲说:“这是人手吗?”  现在的她,虽身姿老丑,却不管不顾地在街上行走,她到建筑工地捡砖头瓦块、破铜烂铁,到商店酒肆门前捡包装盒和啤酒瓶子。  儿女们纷纷劝阻,说,您腿脚已不灵便了,应该养在家里。母亲说,正因为腿脚不灵便了,
期刊
周浩,2008 年的青海高考生,当年以高考总分660、青海理科前5 名的成绩考到了中国顶级学府——北大生物系.rn可没读两年,手拿学霸剧本的周浩却执意要从北大退学,随后转到北京
期刊
妒忌和贪婪是天生的,对于成事者一生的日常,我们如何面对它们反而是一个巨大的问号。如何正确管理妒忌和贪婪,才是一生的修行。  我的母亲大人——这位八十多岁的“大飒蜜”,大到国情舆论,小到垃圾分类,总有些许看不惯的地方。我问她:“你已经这么大岁数了,你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欲望、这么多的貪婪、这么多的妒忌?”  老太太说:“我有欲望,说明我活着。我如果哪天什么都不想了,不妒忌了,不贪婪了,可能我也老年痴呆
期刊
《聊斋》中有一则《狂生》的故事,读之常能拨动心弦。  济宁有个狂放不羁的书生,家贫如洗,很爱喝酒。新上任的刺史喜欢喝酒,常找狂生对诗饮酒,两人在清风明月中吟诗,觥筹交错里共醉,成了酒友。很快,方圆几百里都知道狂生是刺史身边的红人,一些有冤屈、要打官司的人,给狂生送点酒肉,请他帮忙在刺史面前说情。狂生讲义气,常利用与刺史饮酒对诗的机会,巧妙地替人讲情。头几次,刺史给了狂生面子,次数多了,就有些烦。一
期刊
1  周五放学,儿子兴冲冲地攀住我的肩,说:“下个月科技馆有航模表演,我们一起去看吧!”  我婉言拒绝:“这样的事,你最好与同龄朋友分享。”  他有些为难:“可是,我还没找到这样的人。”  看着我疑惑的眼神,他一口气说下去:“他要聪明如诸葛亮,在篮球场上像科比,在我有难时像关羽!”  这时,我的心里开始隐隐有种不安:儿子越来越依赖我,越来越孤寂,我成了他唯一的朋友。不,我必须让他学会与同龄的孩子交
期刊
真是奇怪。从第一次看到她后,此后每天,都会遇到她。大概十一点,我放学回家路经的商城十字路口。  她看上去有70多岁,灰色衣服,鲜亮的红围巾,湘色套头毛线帽子。她个子不高,下巴垫在手背上,趴在路口的铁栏杆上。看着人来人往,一动不动。  风大时,竟也在。  一天,我好奇心作祟,索性装作很随意地站在她的旁边,趁机搭讪。“老人家”三个字刚送出口,她就快速地转过身,面向我,一脸惊喜,是沉寂久了终于被呼唤的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