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滨海湿地的蓝色碳汇功能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caijuan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既要控制碳排放、脱碳发展,也要发挥自然生态系统在碳吸收方面的作用。随着对海洋生态系统碳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化,蓝色碳汇越来越受到重视。滨海湿地作为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强大的固碳能力,可以高效地吸收和储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江苏拥有954公里海岸线,各种类型的滨海湿地(如盐沼、滩涂)面积达528.75平方千米,滨海湿地资源较为丰富。因而,我们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滨海湿地资源,加强滨海湿地的蓝色碳汇研究,助力江苏低碳绿色发展。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固碳能力远远超过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其固碳原理和固碳能力如下。
  滨海湿地的固碳原理。根据研究发现,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在固碳速率和固碳稳定性方面比陆地生态系统更具有优势。在陆地生态系统中,随着植物的不断生长和土壤有机质的不断累积,会在几十年到百年的短周期内,植物和土壤呼吸释放的碳与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碳达到平衡,系统的净固碳能力趋向于零。但是,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却与之有着极大的不同,滨海湿地中由植物凋落物等形成的沉积有机质在海水潮汐作用下分解速度减缓,且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这些沉积物会不断增加并被埋藏到更深的土层中,其中蕴含的碳会在百年到上万年的时间周期内处于稳定状态而不会被释放回大气中,形成稳定持久的储碳。另外,滨海湿地与淡水湿地相比,海水中的硫酸根离子更能够有效抑制滨海湿地中的甲烷等含碳气体的排放,减少碳排放量。因此,从滨海湿地的固碳原理看,滨海湿地具有强大的固碳能力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人类实现“碳中和”的宝贵资源。
  滨海湿地的固碳能力。根据研究表明,滨海湿地的固碳能力主要体现在垂直方向上的沉积物的碳埋藏速率和水平方向上通過潮汐作用与海水中的无机碳、溶解有机碳和颗粒碳的交换。从垂直方向看,全球滨海湿地的碳埋藏速率大约相当于人类活动每年碳排放量的0.6%。按照单位面积碳埋藏速率计算,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埋藏速率分别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15倍、50倍。从水平方向看,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在潮汐作用下,大量的无机碳、溶解有机碳和颗粒碳不断地输入海洋,远远超过沉积的有机碳。从这个意义上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蓝色碳汇功能。
  针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和中国固碳减排的庄严承诺,我们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维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实现生物多样性,放大滨海湿地蓝色碳汇功能,从而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提升战略地位,强化滨海湿地蓝碳顶层设计。充分认识滨海湿地蓝色碳汇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滨海湿地的蓝色碳汇在实现国家“碳中和”中的战略地位。加强滨海湿地蓝色碳汇顶层设计,将滨海湿地蓝色碳汇作为拓展蓝色经济空间、保护海洋生态、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把滨海湿地蓝色碳汇视为重要的公共资源纳入海洋管理体系,研究出台省级滨海湿地蓝色碳汇发展总体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不断加大蓝色碳汇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创新体制机制,为滨海湿地蓝色碳汇提供人才、资金、制度等保障。
  采取保护措施,提高滨海湿地蓝碳增汇能力。加快实施滨海湿地蓝碳增汇工程。在现有的滨海湿地保护的基础上,深刻总结和借鉴国内外滨海湿地蓝色碳汇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先进经验,大力实施滨海湿地蓝碳生态环境重建。根据江苏滨海湿地的不同类型,运用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不断抢救已被破坏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实施退塘还林、退养还滩等工程,开展海洋综合管理,坚决治理滨海湿地内的养殖、围堰等行为,推动生态系统修复。因地制宜建立滨海湿地开发模式,构建以现代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为依托的生态产业体系,全面提高滨海湿地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益,实现合理的生产布局,使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步达到最佳水平。
  强化监测研究,完善滨海湿地蓝碳标准体系。组建、引进专业研究机构和科研团队,对江苏滨海湿地的蓝色碳汇开展实地调查、监测和研究,全面了解掌握全省滨海湿地类型分布、固碳速率和碳汇潜力评估方法。创新蓝色碳汇监测技术,建立蓝色碳汇评价标准体系,打造全球滨海湿地蓝色碳汇研究“江苏样板”,为全国乃至全球开展滨海湿地蓝色碳汇研究提供经验参考。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滨海湿地蓝色碳汇研究网络和数据网络建设,促进滨海湿地蓝色碳汇研究数据共享,为全球滨海湿地的蓝色碳汇标准化研究贡献智慧和力量。
  利用市场手段,创新滨海湿地蓝碳交易制度。从国际碳汇市场发展的趋势看,蓝色碳汇交易必将被纳入到碳汇市场交易当中,产生相当大的经济效益。根据北京、武汉等碳排放权电子交易所的交易数据看,每吨二氧化碳在绿碳交易中的价格为50元到100元,有着相当大的经济价值。要充分利用市场手段,做好固碳增汇工作,积极探索滨海湿地的蓝色碳汇交易制度。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出台税收、生态补偿等激励机制,打造信息交易平台,创新交易规则和交易模式,拓宽蓝色碳汇项目融资渠道,加快构建一套完善的滨海湿地蓝色碳汇交易制度。
  优化发展环境,营造滨海湿地蓝碳发展氛围。加强滨海湿地蓝色碳汇宣传教育,提升人们对滨海湿地蓝碳的认知度,营造浓郁的蓝碳发展氛围。在宣传方面,应构建蓝碳宣教网络,多渠道普及蓝碳知识,动员号召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滨海湿地蓝色碳汇建设中来。积极推动组建产业联盟和专业服务机构,引导社会力量和资金参与到滨海湿地蓝碳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管理当中。在教育方面,应加强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专业师资力量,为滨海湿地蓝碳发展培养高端专业人才。
  加强国际合作,增强滨海湿地蓝碳发展力量。充分利用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这块金字招牌,放大世遗效应,深入推进向海发展,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全力推动构建环黄海生态经济圈,高质量打造世界级生态会客厅。定期组织召开以滨海湿地蓝色碳汇与“碳中和”为专题的国际学术会议,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深度学习滨海湿地蓝色碳汇领域最先进的研究成果。深度参与国际生态治理对话,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和国际场合宣传推介滨海湿地的蓝色碳汇功能,在世界范围内达成滨海湿地蓝色碳汇生态系统保护、利用的共识,持续增强滨海湿地蓝碳发展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盐城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孙秋香
其他文献
在优化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我们要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由教师的转变改变整个教育空间,让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教师当作榜样,由求知的教育者引领着学生转变为求知的学习者。再有我们需要改变整个教育环境,进而激活更多的教育元素,让学生能够在更多的教育支持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空间,他们会从需要拉着教师手才能学习的学习者转变为可以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生成学习成果的学习者。此外我们还需要保持科学学科的本色,在教学活动中不要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让学生背诵《科学大全》,而要让学生的心目中始终有需要探究的十万个为什
高中语文教学要深入探究分层教学模式的原则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具备不同层次学习能力的学生施教,从而使全体学生均能获取知识。在课堂问答时教师就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为学生设置难易混合的题目。教师要注重知识由点到面,由简单到复杂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逐层深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全面掌握学生的阅读学情,并通过整合加以分析,为阅读分层教学设计提供重要参数,以提高分层教学的效果和水平。
省委书记娄勤俭在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代表大会、江苏省作家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高度评价过去五年江苏文艺取得的成就。近年来,江苏文艺发展高原与高峰并举,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文艺工作者需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已取得的成就当作新的起跑线,全面把握新使命新目标,才能在新征程上再攀创作高峰,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  一  生活是一切文
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的积累和阅读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因此,教师应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组织大量的阅读实践,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水平的目的。
快上课了,我扭头看看黑板上密密麻麻的板书,心头火起,扫一眼学生,班长立刻明白,连忙跑到讲台上,开始擦黑板。但我知道今天班长并不是值日生,每个星期的周二总是这样,我看了看刘某某,他装作不懂,不理会我的目光。我想我该抽个时间好好和他谈谈。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联合国大会上的庄严承诺,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戰略决策,也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内容。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一个重要方面在于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充分发挥森林、草原、湿地等固碳作用,提高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林业部门在实现碳
在全国实行新课改的形式下,传统教学观念和课堂受到强烈的抨击,众多教师都在寻找新的教学模式,多媒体辅助哲学模式随之兴起。历史课的教学同样也需要重视多媒体教学的作用,有助于改变传统课堂的枯燥乏味,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减轻学生和教师双方的课业负担。接下来本文就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策略的完善措施进行了探究。
省委书记娄勤俭在江苏沿海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推进沿海高质量发展其势已成,到了全面发力的时候。这不仅阐明了沿海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还提出了沿海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新使命。对于通江达海的江苏来说,沿海发展一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迈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立足沿海发展实际,抢抓战略机遇,全力向海发展,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沿海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奋力推进沿海地区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实施更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平台,是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试验田”,肩负着制度型开放、率先改革突破的使命。江苏自贸试验区应紧紧围绕“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总要求,率先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聚焦重点领域开展先行先试和压力测试,在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方面走在前列,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更大更宽更深”中先行先试、引领开放  江苏自贸试验区更高水平开放必须扭住改革这一关键
江苏拥有954 公里海岸线,沿海地区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呈现出“江强海弱”的不平衡发展格局。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系统谋划“十四五”时期沿海发展,是必须回答好的重大命题。在前不久召开的沿海发展座谈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强调,“推进沿海高质量发展其势已成,到了全面发力的时候”,要“进一步增强战略意识、机遇意识、协同意识,奋力推进沿海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腾飞”  沿海地区是全省发展的重要轴线,具有独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