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鲜活的精神世界都会触动我”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ovo_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近几年大众视野中称得上“火爆”二字的电视纪录片,除了《舌尖上的中国》,就要数《我在故宫修文物》了。这部片子的导演萧寒并非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2015年他导演的纪录片电影《喜马拉雅天梯》票房过千万,被媒体称为纪录片电影中的“奇迹”。要知道,几个月后上映的“舌尖上的中国”电影版《舌尖上的新年》,虽然由陈晓卿监制,蔡澜、陈立等名嘴顾问加持,票房却只有区区不足200万。2016年12月16日,《我在故宫修文物》电影版在各大影院上映。能否打破自己创造的纪录,创造一个纪录片电影中的又一个“奇迹”?萧寒并没有表示过多的雄心。但是对于职业生涯,萧寒有着自己的期望:“美院读了十年书,又在大学教了十年书,还在电台、电视台做了十年主持人……我的下一个十年准备交给纪录片” 。



  为平凡的风景驻足
  “萧寒” 其实是个笔名,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萧寒说,“我觉得在拍纪录片的路上,可能就是要带着一点壮士的心态忍受一定的孤独。”
  这是《北京青年》周刊的记者第二次采访萧寒了。上一次见面还是2015年,也是初冬时分,《喜马拉雅天梯》正在上映,以强劲的口碑和影迷众筹的方式一点一点地争取着影院的排片量。萧寒裹在一床白棉被里拍了一张照片,仿佛化身为一座孤独的雪山。
  萧寒说话时很少说“我”,而喜欢说“我们”,不知是否是下意识地虚化自己作为个体的存在,把自我从人设情景中淡化出去。今年6月,《喜马拉雅天梯》获得上海电影节提名,他出席了电影节的一些活动,那是他第一次出现闪光灯下被众人观看,他说,“作为纪录片导演,不太适应这种繁华。”
  他仿佛更喜欢观察灯火阑珊处的风景。在他的镜头下记录的,是丽江古城中彷徨游荡的文艺青年,是珠穆朗玛峰上默默无闻的引路人,又或是深藏在故宫深处的修复师。萧寒曾发过一条微博:“为大厦洗玻璃的人”,配图是一张正在悬空擦玻璃的工人照片。这是都市生活中最日常的一幕,大多数人只是匆匆走过他们身旁,鲜有人会停下脚步关注他们,而萧寒就是那个驻足者。
  众里寻他90后
  有趣的是,在驻足的萧寒背后又有了一群驻足的人,他们是些90后。
  今年年初,3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9套首播,在业界颇有口碑,但是在社会上并没有引起很大反响。它的命运本来会和很多优秀的纪录片一样,在短暂闪亮后就归于沉寂,谁知道在一个月后,这部片子由一位热心的UP主(在网上上传发布视频的人)传上bilibili (国内知名的视频弹幕网站,又称B站)。在向来以“二次元”著称的B站上迅速火了起来,很快就产生了近200万的点击量和超过6万条的弹幕讨论。现在查询,这部纪录片的豆瓣评分已高达9.5分,超过了《舌尖上的中国》和热播剧《琅琊榜》。
  萧寒得到这个消息时的第一个反应是“侵权”。于是,他联系了bilibili网站的董事长陈睿,目的是“要讨个说法”。没想到陈睿当即表示愿意支付版权费,而且提出了双方合作的要求。萧寒这才意识到,在“侵权”的背后是许许多多90后对片子的喜爱。欣喜之余,他爽快地同意了与B站的合作。就这样,原本可能引发版权大战的两个阵营签署了“和平协议”。
  萧寒是个70后,平日里也看看《奇葩说》,觉得从中可以感受到年轻人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碰撞。但是直到这次“侵权事件”发生,他才知道什么是B站,什么是弹幕。此后他开始在B站上看自己的片子,还惊喜地发现了弹幕的有趣,“我开着弹幕看这个我自己拍的东西的时候,发现它和没有弹幕的时刻看起来的感受完全不同,简直就像看一个全新的作品一样。我都在想,这个真的是我拍的吗?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化学反应啊!”他开始在B站上与网友们留言互动,当评论瞬间收到几千个赞的时候,他兴奋得手足无措,觉得一直以来他到处寻觅的观众如今终于找到了。一提起这件事萧寒就忍不住立刻笑出声来,开心中带着自豪。
  在电影院里新生
  《我在故宫修文物》放弃了宏大的叙事和纪录片惯用的拍摄手法,用生活化的视角呈现了一个现代故宫全貌。“我去寿康宫打个水”、“我去慈宁宫串个门”,修复师们云淡风轻的日常口语,全然不见《还珠格格》、《甄嬛传》里尔虞我诈的惨烈斗争。旧物新现的化学反应下,90后们的脑洞被打开,有时弹新一代“故宫男神”。还经常有人在弹幕上“询问”:王师傅你缺儿媳妇吗?
  有媒体发现,《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影响力大得甚至还引发一场职业潮流。每月5000左右的工资待遇和相对枯燥的工作内容,让修复师这个职业一直乏人问津,每年的故宫招聘工作都是个难题。今年境况的改变堪称天翻地覆:有将近2万份简历投向故宫,最终录取了不到80人,录取比例1:200。再看看今年公务员1:36的招考比例,就知道故宫的“招聘广告”效果有多好。
  纪录片的意外蹿红,让萧寒下定决心不管有没有拉到钱,先启动《我在故宫修文物》电影版的项目。



  据他介绍,电影版本中去掉了剧集版中的解说和旁白,完全按照电影的叙事方式创作一部具有完整结构的片子。为了确保不受旧片的局限,他特意找到了完全没有看过剧集版的廖庆松担任剪辑师,完全用原始素材进行全新故事剪辑。
  11月23日,由姚谦填词,陈粒献唱的电影版主题曲《当我在这里》首发,当天就占据微博音乐话题榜第二。
  12月16日,电影版《我在故宫修文物》将在各院线公映。虽然有90后群体和高口碑加持,但是能否真正得到普罗大众的支持,取得票房佳绩,还有待观察。   多年以来,纪录片电影普遍存在口碑好、票房差的问题,萧寒的上一部纪录片电影《喜马拉雅天梯》被称作“票房奇迹”,总计也不过是一千多万。而当年的票房冠军故事大片《捉妖记》的票房是24亿。
  萧寒坦然承认,自己对票房有期望值——希望越多越好。但他并不会被票房绑架。如果电影版《我在故宫修文物》能有两、三千万的票房他就心满意足了。比起赚钱,他觉得更重要的是:票房背后有多少人真正走进电影院去看一部纪录电影。这些买票的观众看了第一次纪录片电影,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会带上朋友一起看。这样,关注纪录片电影的人就会一点点增多。总有一天,我国的纪录片电影市场会趋于成熟。
  萧寒的一次驻足成就了《我在故宫修文物》,90后们的一次驻足成就了导演萧寒。萧寒说,“我希望用作品去跟年轻人对话,去影响年轻人,去把情感传递给年轻人。”如今,电影版的上映是否能引来更多人的驻足?更多人的驻足是否能够成就中国纪录片电影?
  也许一次驻足并不能真正改变什么,但是如果我们一次次地驻足呢?
  Q&A
  Q=《北京青年》周刊 A=萧寒
  Q: 怎么会想到要拍一个以故宫为题材的纪录片呢?是本人对这些历史文物特别感兴趣吗?
  A: 其实我是对这些修复师感兴趣,最初是制片人雷建军发现了这些修复师,我也觉得不错,就一直在等能拍他们的机会。正好赶上去年故宫90周年大庆,我们就报了这个选题,机缘之下就通过了。
  Q: 当时《我在故宫修文物》话家常一样的解说词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你是怎样的一个想法放弃传统的严肃的纪录片解说词而选择另一种风格呢?
  A:我们一直想做一部能拉近观众距离的纪录片电影,我不想让大家觉得纪录片是古板严肃、端着的,所以就定了那样的一个方向。但是电影版完全没有解说,没有旁白。我希望大家能够沉浸在我们拍摄的人物和故事当中,能用自己的心去感受。
  Q: 拍摄中有没有什么趣事发生?
  A: 大家在片子里觉得有趣的事情,我们也觉得很有趣。他们自然而然地在那儿,我们没有任何的摆拍、抓拍、偷拍。这些师傅们早上进入紫禁城的大门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给院子里的植物浇水,下班离开之前都会喂一下猫。拍摄的时候,那些猫还会过来蹭一蹭摄像的脚,一切都特别和谐。我们开玩笑说这些猫都是御猫的后代。在那儿拍了几个月,我们知道那里每一只猫的名字,特点、性格,知道杏什么时候成熟,打下来吃什么味道(导演有些哽咽)。


萧寒1971年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任浙江工业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纪录片导演。代表作品有《丽江·拉夫斯基》、《喜马拉雅天梯》和《我在故宫修文物》,曾斩获多项国内外纪录片大奖,《喜马拉雅天梯》获国际纪录片提案大会“最具国际传播奖”。

  Q: 对这次的电影票房会有怎样的一个期望值?这次的电影版的上映还正好和张艺谋的《长城》时间有点撞上了,会担心票房吗?
  A: 当然是希望越多越好。但是其实票房的多少对于我们来说没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有多少人愿意走进电影院去看一部纪录电影。去年《喜马拉雅天梯》有一千多万的票房,我们今年如果有两、三千万的票房,就心满意足了。三千万的票房意味着有一百万人走进影院看了一部纪录电影。可能他们看了这部电影之后,会第二次,第三次去看纪录电影,还会告诉他们的朋友,那么下一部纪录电影就会有更多人关注。我觉得这就是意义所在。
  Q: 怎么理解片子中的“匠人精神”?
  A:“匠人精神”就是两点吧,专注和坚持。钟表师王津老师,他从16岁开始当学徒到现在39年没换过屋,对那些钟表还是那种由衷的喜欢。我觉得这就是“匠人精神”最好的诠释。这不是说非得咬着牙才能坚持下来,而是非常轻松愉悦的。我们作为创作者,首先就被这种情感所打动,所以拍出来的东西才能把这种打动传递给别人。
  Q: 你觉得目前我国的纪录片市场怎么样?
  A:纪录电影在中国商业市场中几乎没有空间,而在全世界成熟的院线市场,它却是不可或缺的份额。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近几年韩国上映了《牛铃之声》和《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两部节奏很缓慢的老年人题材纪录电影,票房都接近两个亿人民币,远远超过同期的商业大片。我们正在努力地往这条路上走。我国现在的电影票房居世界第二——全世界第二的票房难道不应该给更多的类型电影一个空间吗?
其他文献
徽州“其风最为近古”,徽州文化表现出儒家有序、敦厚、沉稳、静谧的气质,如果说苏州园林是汤显祖所概括的那种不拘法度的“风流”,那么徽州建筑则呈现出一种“理趣”。如果既想体验徽州传统文化风情,又希望享受到度假的贴心服务,那么合肥万达文华酒店不失为一个好去处。当然,现代酒店类型多样,因此风格更细化,突显地域特色就显得越发重要,国内外也出现了各式各样极具特色的酒店及度假村。  最具徽州传统文化的酒店园林 
期刊
11月30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公告,证实了前几日股价大涨背后,姚振华掌舵的宝能系资本确实在持续举牌,持股比例已接近5%的举牌线。宝万大战的硝烟尚未散去,“野蛮人”又将敲响格力电器的大门。12月3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久未露面的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将矛头直指“野蛮收购”,用词严厉前所未有。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12月3日痛斥“野蛮人”:“希望资产管理人,不当奢淫无度的土豪、不做
期刊
牛仔裤,自其成功转型时尚角色之后,便创造了其永恒经典地位。  2016年初秋,美国人气牛仔品牌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简称AEO)在北京龙湖长楹天街购物中心迎来了其全新店铺。AEO以其舒适和出色的品质深受美国年轻人喜爱。然而,无论牛仔裤款式如何多变,设计多么出彩,但似乎只要提到运动,就会令人大惊失色。为破局牛仔裤不灵活的弊端,牛仔裤革命先驱者AEO带来了全新牛仔裤概念—
期刊
雷克萨斯×匠心  东方美学&工匠精神  “匠”孕育于东方文化的沃土,是人与物的平等相遇、对话、共舞、交融,进而达到合一的境界。在日本,“匠人精神”蕴含的对待事物的虔诚之心,是对于细节的苛刻要求与执著的工作态度。  11月初,LEXUS雷克萨斯匠心之旅将日本代代相传的匠人技艺与精神真实呈现。11月末,LEXUS雷克萨斯“天工开物·匠心传承”东方美学和工匠精神特展正式启动,展览由日本著名建筑师青山周平
期刊
冯唐挑战马拉松,源自朋友陈盆滨的邀请。2015年,这位中国知名极限马拉松运动员,要完成在100天内连续跑100个全程马拉松的壮举,并且每天邀请一名陪跑嘉宾,共同传播“固执”的力量,“5月初我决定,7月8日和盆滨跑他挑战100的第98站。之前跑不了两三公里,练了两个月,那天在延庆山路上完成了人生第一个半马,人或如马,风起的时候开花;人或如松,隐忍的同时放纵。人很贱,一个肉身既然可以完成连续100个马
期刊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办事处代表苏凯琳博士向黄晓明授予证书  11月28日,黄晓明出现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办事处,接受了办事处代表苏凯琳博士为他颁发的“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中国亲善大使”任命证书。从这天起,他肩上的担子又多了一项,利用他作为公众人物的影响力,为“防艾”宣传做一些重要的“小事”。  在被任命为亲善大使之前,黄晓明也一直十分关注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工作,他在微博中提到:“身边的很多朋友听
期刊
2016年11月4日,由刘雨霖执导的电影《一句顶一万句》正式上映。这部改编自刘震云同名小说的电影,也是新人导演刘雨霖的首部长篇电影作品。刘震云把这部让他获得茅盾文学奖,且被称作他迄今最成熟大气、最震撼人心的一部作品交给了一位新人导演。刘雨霖是刘震云的女儿,是获得奥斯卡奖的中国本土导演第一人。刘雨霖毕业于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导演专业,在校期间,她编剧并执导的个人首部微电影《门神》入围了30多个
期刊
《七月与安生》在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情况下,还入围了第53届金马奖,获得七项提名。七月与安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闺蜜,性格各异,一个安静一个热烈,但是她们却爱上了同一个男人苏家明,由此她们的关系和各自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家明的扮演者是来自台湾的李程彬,作为新人的他这次的表演颇受好评,同时他帅气俊朗的颜值也让大家频频点赞,因外形神似彭于晏,又被称为“小彭于晏”。《七月与安生》是李程彬首部男主担当的大银幕作
期刊
近日,古驰欣然宣布其位于北京,享有盛誉的北京SKP旗舰店新装开幕,以逾千平方米的零售空间呈献古驰男女成衣、手袋、鞋履,腕表首饰,配饰以及香水全系列。  古驰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Marco Bizzarri出席开幕典礼并说道:“北京SKP旗舰店新装开幕无疑是古驰在中国市场具有象征意义的时刻之一,而北京SKP旗舰店是国内首家呈现创作总监亚力山卓·米开理全新设计理念的门店。”他又谈到,“在过去的数月中,我
期刊
2016年是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北京艺门画廊的创始人及艺术总监马芝安在这一年格外忙碌,因为艺门画廊通过法国雕塑家保罗·朗多夫斯基的后人获得了孙中山铜像代理权,希望能为这尊融合历史意义和传奇性的雕塑找到合适的中国藏家。在马芝安看来,这尊雕像见证了一个特殊历史事件中的各种偶然与必然,一位伟大的法国雕塑艺术家与素未谋面的中国伟人跨越文化、跨越地域、跨越不同年代的相遇都体现于这件艺术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