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上好《品德与社会》课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段话首先给本课程定位,他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可见,它是在中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科的基础上,并与初中的《品德与社会》《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课相衔接。同时,还有两个方面给课程定性,一是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或方向性,一是从课程类型看,具有综合性。那么作为《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如何更好的驾御课堂,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呢?
  一、加强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
  《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等等。《品德与社会》课教师要尊重和关注儿童的内心所存在的期待、愿望,关注儿童个体发展的需求,从儿童发展的心理规律和特征出发。要反对无效的强行灌输和机械训练。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知道小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品德与社会》课正是在学生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并予以继续教育与培养的。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讲授《从一粒米说起》时可以结合学生生活里的浪费现象展開教学。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驗。
  二、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社会生活
  教学过程是儿童参与的过程,倡导主体参与和自主学习。要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主体性过程,要求教师要担负起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责任,那么首先就要更新观念,从知识论转向主体论。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师来说,要树立两种意识。一是“学生是学校生活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意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就是强调教学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二是树立“注重客体主体化转变”的意识。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教学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促进儿童发展,要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丰富与深化学生的经验也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实践。教学的空间也不能仅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与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这过程中,他们的道德情感会不断加深、各种能力不断提高、社会知识不断积累,从而会加深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如在教学《为平凡感动》一课时,我们可以结合在汶川地震中一些老师、军人和医生等人物为抗震救灾默默付出的感人事迹展开教学,让他们感受世界充满爱。讲授《腾飞的中国》时可结合中国近期取得的新成就展开教学。
  三、围绕教材内容,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品德课的浓厚兴趣,可以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品德课。在学习过程中也能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启迪。《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它包含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别于过去分科课程的特性。《品德与社会》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人文)地理环境等教育作了有机的融合。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每个学生能积极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中,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品德活动教学必须坚持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化的统一,而不是停留在活动本身。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真正使“活动”成为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最佳途径,真正让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载体。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的《沿着江河走下来》这一个题材时,我们可以通过播放有关黄河、长江的录像,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促使学生保持想了解的愿望和兴致,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生有了兴趣,就会有表现的欲望,这种欲望无疑给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品德课的教学要以学生的生活为主线,以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为内容,以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为教学空间,让品德融入生活。这样才能使学生培养学生好的品德。
其他文献
新时期,随着普通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成人教育的生源质量受到严重的冲击,传统的学生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包括重视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加强班级建设,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社会更多的需要能够适应科技高速发展并具有创造性、多元化的人才.为应对科技和社会的发展需要,一些高校提出向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方向转
期刊
口译作为英语教学和训练的重要课程,已经在诸多大学中开设,但是口译作为英语教学中的高端课程一直以来困扰高校英语老师,口译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改变,还需要在理论创新及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油藏油气资源较丰富,在低孔、低渗的前提下为提高采收率采用了注水开发技术。本文对该区各主要层段的注水开发应用状态及效果进行了分析,同时从勘探成果与
引导和教育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学习,是当前应用很广泛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对于解决当前高职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所产生的“
当前高职数学课堂概况rn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概念问题没掌握,如加减乘除的基本含义分不清.小学高年级的基本数学运算问题没有掌握,如四则运算法则、乘法分配律和约分.部分学生是
期刊
摘 要:新《纲要》充分肯定了幼儿教师在教育、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与挑战。新《纲要》的教育理念与精神的贯彻、实施关键在教师。能否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关健在于教师的素质。  关键词:幼儿教师;素质;专业知识;专业道德  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被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就是要求幼儿教师应成为更能胜任教育教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要让学生掌握好这门工具,学习写作就非常重
联合站的正常运行与整个地面集输系统的生产密切相关,因此,联合站的稳定生产尤为重要。储罐及管线的穿孔给联合站的运行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情况严重时甚至会使站内的运行流
本文通过对宝鸡地区幼儿园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结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指出其在师资队伍、教材选取、知识技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我院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