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几年,由于淡水养殖的一些特点:养殖的肉质松软、较低脂肪、维生素含量丰富等,越来越多人开始喜欢消费购买淡水养殖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淡水养殖业越来越迎合消费者的饮食结构以及消费特点进行发展。随着我国的淡水养殖规模逐年提高,淡水养殖逐渐成了普通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经营手段。但近几年,由于市场逐渐饱和,淡水产品的价格上升成呈现缓慢形式,养殖户投入与收益不成正比,淡水养殖已经成逐渐为了“赔本”的行当,为此国家金融部门也采取了相应的扶植手段。例如,为养殖户传受科学的养殖方式,对养殖户的生产经营方式进行适当调整,由此养殖户的淡水养殖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一定的提升。
关键词 淡水养殖;生产状况;成本收益
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4--02
1 国内淡水养殖的生产经营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淡水养殖逐渐形成了流水养鱼、水库散网养鱼等等各种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淡水养殖的集约化水平,促使淡水养殖的经济收益以及生产数量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因为养殖户不会运用多种方式对养殖产品的病虫害进行规避,淡水养殖的发展形式以及销售市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同时,如果养殖户为追求经济效益,在水域投入过多鱼类,会严重影响鱼种的病害防治以及正常喂养,对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增长造成严重的阻碍[1]。究其原因是不同鱼类以及鱼类在不同的生产阶段对饲料的要求是有所不同的。养殖户应当在喂养的时候加以区分。
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形式比较单一,主要靠池塘养殖、稻田喂养以及网箱喂养等形式。同时,这些形式也在全国得到了普遍的推广,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资源得到了相应的利用以及充分的开发。在一些科技试验基地已经形成多种类结合养殖的趋势,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有效提高了水产养殖的数量以及效率。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水产养殖已经慢慢由粗放养殖形式逐渐向生态化养殖形式发展。此外,我国水产养殖的整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还不具备较高能力进行组织化与产业化规模的调整。这些原因也给养殖户提高产品竞争力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带来了一定的制约[2]。尤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广,造成养殖户相对分散,为政府集中化管理以及全方位服务带来了诸多的不便。许多养殖户由于饲养的品种过于简单,且不能敏锐把握市场需求,没有足够的经验与实力面对市场的瞬息变化以及优胜劣汰,虽然较多的淡水养殖有效的带动了水产的市场的发展,但是大多数的养殖户不能有效地迎合市场发展前景,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抗击风险。
2 淡水养殖的成本收益研究
现阶段,淡水养殖的生产方式多为粗放型生产经营,大多数的养殖户都凭借多年的养殖经验提高养殖技术,养殖户的收益方式也是凭借成本的投入这种简单的经营方式,这种养殖形式会严重受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一旦整体市场经济出现状况,养殖户就会在经济上受到严重的打击。多数养殖户在养殖水产品的同时,会考虑投入成本的高低。因此,那些价格较高的优质水产品就受到严重的发展限制,这种情况也明显说明,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会严重受到资金的制约。普通的水产品都投入较低比例的肉料,并且常规养殖相对特种养殖的食性也有很大差别[3]。伴随着生产资料的不断进步,养殖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养殖户自身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严重的限制。在传统的养殖构成结构中,有效提高饲料比例对于有效提高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种养殖伴随经济的增长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得到了全面的推广,但在养殖实践过程中养殖户往往会受到资金的限制,不能随心进行特种养殖,所以政府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特种养殖一定的经济扶持,帮助养殖户顺利开展特种养殖,使他们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不同的淡水养殖类型会促使养殖户之间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在一般情况下,特种水产品的价格相对普通水产品价格较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养殖户之间存在相对较大的经济差异。
从养殖规模的角度来看,规模的大小对于养殖收益起到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养殖面积如果合理,养殖户直接面向市场,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或者几个相对较大的养殖户进行联合销售,这使得淡水养殖的养殖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因为养殖面积比较适合,即便是市场行情出现了不景气的情况,养殖户也可以根据市场需要的改变及时进行养殖调整,有效的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4]。由此可以看出,对那些淡水养殖户来讲除了要进行相应的资金投入,还应当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管理投入,只有养殖户不断进行学习,才能适应这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式。
3 对于淡水养殖生产经营的建议
3.1 进行结构的调整,稳定收益
政府中的相应管理部门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养殖户,关于淡水养殖品种的指导和引导,帮助养殖户更好的了解淡水养殖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以保证降低养殖户养殖风险并可以有效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对于养殖户自身而言,应当随着市场的变化引进新鲜的品种,有效提高养殖户的市场竞争能力,有效提高名气高、品质好的渔产品养殖规模,使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3.2 提升对于农户的信贷支持,推广农业保险
在淡水养殖的具体过程中,因为大多数农户的资金相对匮乏,所以养殖户们对于特种养殖大多心有余悸,政府可以加大养殖户的信贷支持,有效增加养殖户的资金来源,在养殖品种推广方面,政府应该加大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形成混合式、多品种、高质量的养殖形式。有效发展农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养殖户增添养殖信心,提高养殖积极性,避免在养殖过程中出现因为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4 结语
同时,政府需要多方面对养殖户进行引导,养殖户积极养殖特种水产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以及科技手段进行多渠道销售,提高产品知名度。养殖户在提高养殖积极性的基础上,养殖积极性也会随之有所提高。另外,应该倡导科学指导,运用科学的手法降低养殖成本,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平.公主岭市平洋水库提高淡水养殖经济效益的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11(19).
[2]洪学.淡水养殖生石灰杀菌四注意[J].农村科学实验,2011(8).
[3]管太兴,倪清平.光合细菌的简易培养及在淡水养殖上的应用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1(7).
[4]董海.山东东营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突出“四大”建设亮点[J].现代渔业信息,2011(6).
(责任编辑:刘昀)
关键词 淡水养殖;生产状况;成本收益
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4--02
1 国内淡水养殖的生产经营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淡水养殖逐渐形成了流水养鱼、水库散网养鱼等等各种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淡水养殖的集约化水平,促使淡水养殖的经济收益以及生产数量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因为养殖户不会运用多种方式对养殖产品的病虫害进行规避,淡水养殖的发展形式以及销售市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同时,如果养殖户为追求经济效益,在水域投入过多鱼类,会严重影响鱼种的病害防治以及正常喂养,对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增长造成严重的阻碍[1]。究其原因是不同鱼类以及鱼类在不同的生产阶段对饲料的要求是有所不同的。养殖户应当在喂养的时候加以区分。
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形式比较单一,主要靠池塘养殖、稻田喂养以及网箱喂养等形式。同时,这些形式也在全国得到了普遍的推广,这在一定程度上使资源得到了相应的利用以及充分的开发。在一些科技试验基地已经形成多种类结合养殖的趋势,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有效提高了水产养殖的数量以及效率。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水产养殖已经慢慢由粗放养殖形式逐渐向生态化养殖形式发展。此外,我国水产养殖的整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还不具备较高能力进行组织化与产业化规模的调整。这些原因也给养殖户提高产品竞争力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带来了一定的制约[2]。尤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广,造成养殖户相对分散,为政府集中化管理以及全方位服务带来了诸多的不便。许多养殖户由于饲养的品种过于简单,且不能敏锐把握市场需求,没有足够的经验与实力面对市场的瞬息变化以及优胜劣汰,虽然较多的淡水养殖有效的带动了水产的市场的发展,但是大多数的养殖户不能有效地迎合市场发展前景,并没有足够的能力来抗击风险。
2 淡水养殖的成本收益研究
现阶段,淡水养殖的生产方式多为粗放型生产经营,大多数的养殖户都凭借多年的养殖经验提高养殖技术,养殖户的收益方式也是凭借成本的投入这种简单的经营方式,这种养殖形式会严重受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一旦整体市场经济出现状况,养殖户就会在经济上受到严重的打击。多数养殖户在养殖水产品的同时,会考虑投入成本的高低。因此,那些价格较高的优质水产品就受到严重的发展限制,这种情况也明显说明,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会严重受到资金的制约。普通的水产品都投入较低比例的肉料,并且常规养殖相对特种养殖的食性也有很大差别[3]。伴随着生产资料的不断进步,养殖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养殖户自身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严重的限制。在传统的养殖构成结构中,有效提高饲料比例对于有效提高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特种养殖伴随经济的增长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得到了全面的推广,但在养殖实践过程中养殖户往往会受到资金的限制,不能随心进行特种养殖,所以政府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特种养殖一定的经济扶持,帮助养殖户顺利开展特种养殖,使他们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不同的淡水养殖类型会促使养殖户之间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在一般情况下,特种水产品的价格相对普通水产品价格较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养殖户之间存在相对较大的经济差异。
从养殖规模的角度来看,规模的大小对于养殖收益起到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养殖面积如果合理,养殖户直接面向市场,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或者几个相对较大的养殖户进行联合销售,这使得淡水养殖的养殖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因为养殖面积比较适合,即便是市场行情出现了不景气的情况,养殖户也可以根据市场需要的改变及时进行养殖调整,有效的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4]。由此可以看出,对那些淡水养殖户来讲除了要进行相应的资金投入,还应当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管理投入,只有养殖户不断进行学习,才能适应这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式。
3 对于淡水养殖生产经营的建议
3.1 进行结构的调整,稳定收益
政府中的相应管理部门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养殖户,关于淡水养殖品种的指导和引导,帮助养殖户更好的了解淡水养殖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以保证降低养殖户养殖风险并可以有效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对于养殖户自身而言,应当随着市场的变化引进新鲜的品种,有效提高养殖户的市场竞争能力,有效提高名气高、品质好的渔产品养殖规模,使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3.2 提升对于农户的信贷支持,推广农业保险
在淡水养殖的具体过程中,因为大多数农户的资金相对匮乏,所以养殖户们对于特种养殖大多心有余悸,政府可以加大养殖户的信贷支持,有效增加养殖户的资金来源,在养殖品种推广方面,政府应该加大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形成混合式、多品种、高质量的养殖形式。有效发展农业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养殖户增添养殖信心,提高养殖积极性,避免在养殖过程中出现因为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4 结语
同时,政府需要多方面对养殖户进行引导,养殖户积极养殖特种水产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以及科技手段进行多渠道销售,提高产品知名度。养殖户在提高养殖积极性的基础上,养殖积极性也会随之有所提高。另外,应该倡导科学指导,运用科学的手法降低养殖成本,最终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平.公主岭市平洋水库提高淡水养殖经济效益的措施[J].中国西部科技,2011(19).
[2]洪学.淡水养殖生石灰杀菌四注意[J].农村科学实验,2011(8).
[3]管太兴,倪清平.光合细菌的简易培养及在淡水养殖上的应用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11(7).
[4]董海.山东东营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突出“四大”建设亮点[J].现代渔业信息,2011(6).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