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变电站厂界环境对噪声衰减影响研究

来源 :高压电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f10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确分析厂界地形环境对噪声传播衰减的影响,不仅可以为变电站选址和站内优化布局提供指导,也可为投运变电站噪声治理提供依据.文中采用声级计对变电站主设备及厂界周围噪声进行现场测试,分析了主变压器、并联电抗器的噪声特性,及厂界周围噪声分布情况,明确了厂界噪声主要来源于站内主设备.以特高压浙北站站内布局情况为例,采用SoundPLAN软件模拟计算了厂界外7种地形条件下噪声衰减规律,最终提出低洼地势和突起山丘地势对噪声传播过程中的阻隔效果最为明显.文中结论可为新建变电站选址和在运变电站地形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雁鸣湖大桥8#-1-2承台尺寸为15 m×11 m×4 m,原地面标高为27.2 m,承台设计底标高为19.63 m.基坑设计开挖深度达8.1 m,属于深基坑施工,采用拉森FSP-Ⅳ型热轧钢板桩围堰.该文重点介绍桥梁承台深基坑钢板桩围堰的设计验算与专项施工.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硬管母线连接的特高压复合外套电气设备的地震效应,依据特高压电气设备抗震试验方法进行了硬管母线连接的1000 kV复合外套避雷器和互感器组成的互连结构体系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通过白噪声扫频及标准时程波地震试验,测定了设备的自振频率以及关键部位的应变、加速度响应.试验结果表明:互连结构体系沿管母轴线方向的耦合效应强于垂直管母轴线方向;输入目标峰值加速度越大,互连结构体系的非线性特性越明显;沿管母轴线方向的地震波激励引起的扭转振动中互感器设备的地震响应较为显著;采用减震设计可以显著减小设备的地
本项目针对大容量优比特性电容器单元内熔丝保护技术,在分析内熔丝熔断电爆炸理论的基础上,以特高压交流工程用并联电容器单元BAM7.88-668-1W为研究对象,搭建了内熔丝最小熔断能量实验测试电路,对电容器单元用3种不同直径内熔丝的熔断特性进行了测试研究,通过记录熔丝熔断的典型波形,从能量转化、放电电流及熔断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内熔丝长度为145 mm时,直径0.40、0.45、0.50 mm的内熔丝最小熔断能量分别在95、(107~147)、(139~183)J之间,而?0.40×14
风电场中使用碳纤维叶片的风机正在逐年增多,为了研究碳纤维应用在风机叶片时的雷击附着特性,文中建立了碳纤维和玻/碳纤维混合风机叶片的三维电磁场仿真模型,基于有限积分法和理想边界拟合技术,通过计算不同材料叶片表面场强分布,分析了下行先导位置和叶片材料影响雷击附着特性的原因,研判了接闪器对碳纤维叶片的保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全碳纤维叶片表面场强分布特性与玻璃纤维叶片相似,但更早且更易产生上行先导;玻/碳纤维混合叶片表面场强分布受材料特性影响呈明显的差异化分布,碳纤维部分较玻璃纤维部分更易受雷击;下行先导的位置对
针对GIS设备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受力状态监测和分析问题,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某变电站500 kV GIS设备管母线的受力及变形情况,重点研究设备上两种膨胀节局部受力分布情况,从而全面了解GIS设备受力特点和变形趋势,验证GIS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目前国内外温度对棒板间隙流注电晕放电特性影响的研究仍不完善.文中基于低温环境流注放电试验平台,利用光电倍增管、ICCD、CCD等弱光检测设备对低温下棒—板间隙的正流注传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温度降低对棒—板间隙正流注放电具有抑制作用,体现在发光强度和分叉程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在流注电晕存在的电压区间内,外加电压增大,流注电晕电流脉冲峰值呈先增后减的规律;相同电极下,温度下降,流注电晕电流脉冲峰值并不是绝对的增加或减小;相同温度下,电极头部曲率半径增大,平均流注电晕电流脉冲峰值增大;
为了研究相同长丝线密度条件下防羽面料如何改善性能的问题,通过对涤纶春亚纺、低弹尼丝纺2类面料的防钻绒性、透气、透湿、撕破、拉伸5种性能的测试与分析,发现:在线密度相同的条件下,随着长丝中单纤维根数的增加,面料的透气性能降低,透湿性能先增加后降低,防钻绒性、撕破、拉伸性能有所改善.
随着±800 kV陕北—湖北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受端武汉换流站岗上湾接地极周边交流变压器受到直流偏磁的影响严重,产生了振动噪声加剧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本文针对存在严重直流偏磁的220 kV永阳变电站,结合±800 kV陕湖工程直流偏磁测试,开展了变压器实际运行工况下的声级现场试验,研究了直流偏磁电流对变压器噪声的影响,比较了变压器不同部位的噪声差异.得到了变压器噪声随直流偏磁电流的非线性增加的规律,且变压器短轴侧有载调压机构箱右上方在直流偏磁影响下的噪声变化最严重.该试验结果为变压器实际运行工
SF6气体因其温室效应受到众多限制,使用SF6与N2混合气体是实现GIS环保化的简便有效措施,已逐步应用于GIS等气体绝缘电力设备中.SF6/N2混合气体GIS隔离开关研制时,由于混合气体开断能力下降,母线转换电流开断能力成为限制条件,需要进行充分试验验证.大型试验站试验费用高、周期长,有必要搭建厂内小容量试验回路.文中开展SF6/N2混合气体GIS隔离开关小容量母线转换电流开断试验回路研制及试验.为便于在运设备改造,直接气体置换设计126 kV SF6/N2混合气体GIS隔离开关样机.参照GB/T 19
为兼顾操作冲击电压、雷电冲击电压作用下对CVT的补偿效果,针对CVT的操作、雷电冲击响应所含的频率分量相差较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类器和双路BP神经网络还原CVT一次侧波形的方法.通过设置频率分点计算高于频率分点的小波能量曲线以区分冲击电压类型,进而将冲击电压响应输入对应的双路BP神经网络神经元.通过多组雷电、操作冲击电压波形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验证了该方法能够兼顾CVT的非线性,模型具有波形适应性.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用来对CVT进行暂态电压传递特性补偿,为暂态电压监测与电力故障分析提供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