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业园农田土壤和植物的阴离子UE-SPE-IC方法研究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k1370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对污染土壤和植物样品进行快速检测,解决传统检测方法效率低下的问题,本研究提出UE-SPE-IC(超声-固相萃取-离子色谱)法测定农田土壤和植物中F-、Cl-、NO-2、NO-3、SO2-4和H2 PO-46种阴离子的含量及污染程度.采用ICS-900型离子色谱仪及Dionex AS23型色谱柱(250 mm×4 mm)阴离子交换柱,以3 mmol·L-1 NaHCO3-2.4 mmol·L-1 Na2 CO3溶液为淋洗液,流量为3 mL·min-1.本研究以某工业园附近受污染影响的农田土壤和植物为采集样品,实验结果显示,6种阴离子的浓度与各自对应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7~0.9999,检出限为0.005~0.023 mg·L-1(S/N=3).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5.2%~104.82%,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27%~9.3%.实验结果证明UE-SPE-IC法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度高、检测时间短、安全性高等优点,能够满足土壤样品或植株样品中F-、Cl-、NO-2、NO-3、SO2-4和H2 PO-46种阴离子的测定要求.
其他文献
对2019年参加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通辽市蒙古族中学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城乡男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各指标,整体水平随年龄增长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城乡女生体重、身体充实度随年龄增长有提高;身高13~18岁基本无变化;肺活量15~18岁逐年下降;身体素质整体水平16岁后下降.乡村学生身体机能、素质整体水平高于城市学生.
变间隔辨识概念是处理损失数据系统和稀少量测数据系统辨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利用变间隔辨识概念和递阶辨识原理,研究了线性回归系统的变间隔递阶梯度迭代辨识方法、变间隔递阶多新息梯度迭代辨识方法、变间隔递阶最小二乘迭代辨识方法、变间隔递阶多新息最小二乘迭代辨识方法等.这些变间隔递阶迭代辨识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有色噪声下的线性和非线性随机系统中.
通过自制Ni-Mo复合金属催化剂来合成一类杂环伯胺,并对催化剂进行了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比表面积(BET)分析,发现自制复合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其在呋喃甲胺的合成中最高收率达96%以上.同时合成过程分两步对相应的醛进行还原胺化.胺化步骤先使用盐酸羟胺合成肟,再通过Ni-Mo复合金属催化剂进行还原.该过程采用氨甲醇溶液,避免了使用氨气或浓氨水,该方法操作简便,中间体稳定,并获得了良好的收率.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多乙烯多胺(PEPA)改性壳聚糖磁性复合材料PEPA-CS/Fe3O4.通过红外(IR)、热重分析(TGA)、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复合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并对复合材料吸附溶液中Cu2+性质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pH值、初始浓度和重复使用次数对吸附性能的影响;讨论了复合材料吸附Cu2+的动力学、热力学性质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当pH为5.5,初始浓度为200 mg·L-1,吸附时间为1 h,投放量为20 mg·(25 mL)-1时,达到最大吸附容量69.
为了克服反应速度慢、收率低的弱点,在自行设计的实验装置上,以氯磺酸为催化剂、氧气为副反应抑制剂,进行氯气氯化丙酰氯合成2-氯代丙酰氯的反应实验.对反应的时间-转化率-选择性曲线进行了分析,获得反应的基本特点和初步规律.正交试验获得了各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显著程度:丙酰氯和催化剂质量比>氯气与氧气比例(物质的量的比)>氯气流量>反应温度,并初步筛选出最优工艺组合条件.最后单因素优化实验,获得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0℃、催化剂氯磺酸与丙酰氯的质量比为6:100、氯气流量为60 L·h-1、氧气与氯气物质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聚丙烯(PP)/聚丁烯(PB)釜内合金样品的组成进行定量分析.选不受时间、晶型转变因素干扰的972 cm-1和766 cm-1处吸收峰分别作为聚丙烯和聚丁烯的定量吸收峰,通过对预设组分含量的PP/PB共混样品进行红外测试,利用郎伯-比耳定律建立了峰高与组分含量关系的定量工作曲线.根据定量工作曲线可快速获得PP/PB釜内合金样品的组成.采用高温核磁碳谱验证了PP/PB釜内合金样品的组分含量,发现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的定量工作曲线可满足PP含量(质量分数)在15%~85%之间的合金
基于变系数分数薛定谔方程,通过解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啁啾对艾里光束传输特性的影响.当初始艾里光束没有啁啾时,首先会劈裂为两束强度相等的类艾里波包,由于纵向周期调制的作用光束呈现为周期聚焦的演化行为.当初始艾里光束具有二次啁啾时,啁啾的存在使艾里光束劈裂为两束强度不相等的波包.在纵向周期调制的作用下,呈现出周期的振荡行为,且在焦点位置处波包能够恢复到初始艾里光束的形状.研究发现,当啁啾参量一定时,Lévy指数的增加会使艾里光束产生反转现象.另外在变系数分数薛定谔方程中对两啁啾艾里光束的相互作用进行
针对清扫车在园区固定路段的周期重复性工作特点,提出采用智能PD型迭代学习控制方法的清扫车路径跟踪控制问题.首先,将非线性控制系统转化为紧格式局部线性化数据模型,设计针对清扫车运动学模型的参数更新率,并基于投影算法对未知的梯度参数进行估计,此外,引入迭代差分估计算法,用于估计路面颠簸、车身垃圾重量不断变化等带来的未知扰动,最后,通过直线和曲线两种路径的仿真分析验证其有效性.结果表明:随着系统运行迭代次数的增加,车辆位置与期望坐标误差不断减小,跟踪误差是收敛的,可以实现较高精度的路径跟踪.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填充在多内管换热器中的石墨烯/石蜡复合相变材料的熔化凝固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换热内管数目不同,当换热内管中分别通入一定温度的热水或凉水时,换热器内的相变材料(PCM)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和液相率(液相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熔化时PCM与换热管之间以自然对流换热为主,凝固时,由于导热热阻影响,使PCM完全凝固过程比完成熔化过程所需的时间要长;内管数目增加,可有效缩短PCM完全熔化和完全凝固时间;内管间距对相变材料的凝固过程有一定影响;换热内管的入口水温对PCM的熔
本工作选取多种经典相关系数进行了对比研究,如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相关系数、距离相关系数、最大信息系数及HHG相关系数.具体地,在不同数据规模及噪声水平下,对线性、非线性单调、非单调、非函数等不同类型变量的相关性分别进行研究,得到各相关系数的统计功效.通过分析发现,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相关系数更适合衡量线性、非线性单调相关关系,最大信息系数则更适合衡量含有周期性的相关关系,HHG则更适合衡量非函数相关关系.本研究可为挖掘不同相关关系,提供相关系数选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