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加油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on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杂的讲解,老套的教学,枯燥的课本,诸多的因素让我们的学生越来越疏远我们的语文课堂。语文课走到这般境地不能不令众多的语文工作者为之尴尬。而事实上,语文是一门特具人文性、情趣性的课程。它不仅有着五光十色的外衣,更兼具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如何让课本上的华文丽章焕发新的活力,让学生不再对语文课望而生厌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要让学生爱上语文课,让语文课锁住学生的目光,其实并不难。这需要我们多管齐下,方能奏响“爱”的旋律。
  
  一、增强语文课的趣味性
  
  中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较强的阶段,厌倦枯燥的理论知识,喜爱生动有趣的内容。因此,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利用他们好奇心强、喜爱听故事的特点,结合课文的需要添加一些小故事、谜语、野史、趣闻之类的素材,增加课堂内容的趣味性,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初中语文课本上《论“基本属实”》是篇较为抽象的议论文。为了不让学生一看到抽象的题目就望而却步,笔者精心安排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导入此文。我说:生活中有一类人爱说“基本上”、“差不多”,我把这类人称之为“基本上先生”。有一次,“基本上先生”的老婆半夜旧病复发,打发儿子找大夫,可一条街上只有一家兽医店灯还亮着,儿子把情况告诉了老爸。“基本上先生”说:“兽医、人医基本上一样,叫来看看。”大夫来了说针头忘了消毒,他说:“消毒的和没消毒的基本上一样,打吧。”过了一阵儿,老伴鼻子里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儿子哭了。他却说:“哭啥哩,进的气和出的气基本上一样。”老伴死了,大家猜想“基本上先生”会说什么呢?学生笑着说:“活着和死了基本上一样!”由此,我总结:看来生活中“基本上”思想要不得,既害人,又害己。学习或做学问,它就是大敌。不信,我们就读读《论“基本属实”》这篇文章吧。生动的故事让学生的兴趣大增,饶有兴致地阅读起这篇看似抽象却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
  除了内容,形式上的翻新也能有效增强语文课的趣味性,让学生爱上语文课。比如多媒体的运用,它能全面地、多角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是传统教学做不到的。因此,语文教学要从形式到内容,双管齐下,为语文添色加彩,让学生不爱也难。
  
  二、增强语文课的实践性
  
  传统教学中学生大多数的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知识是吸收得不少,但却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而厌倦课堂、厌倦学习。如何让学生重新爱上语文课,增强语文课的实践性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语文学习离不开实践性活动,而事实上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是非常爱动、爱表现的。在课堂上因势利导学生通过自主赏析、自我评改、辩论、表演等活动,有效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不知不觉中爱上这个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语文课。
  例如,课堂表演,它是促进学生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表演,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提高的不仅仅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程度,而且是整体的语文素质。在教《孔乙己》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加形象深刻地感知孔乙己的形象,我请学生对文本中人物的言行进行表演。学生跃跃欲试,踊跃参加。事实证明,学生的表演鲜活而有感染力。比如,文中有一处描写: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学生在表演这部分时,不仅把文中提到的语言、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来,还给人物添加了鲜活的表情,让文中的孔乙己形象呼之欲出,也让看表演的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孔乙己诚实而迂腐的性格。通过诸多切合文本的表演,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增强了真切体验,提高了学语文的兴趣。由此不难看出,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动起来,亲自实践,亲自感悟。
  
  三、增强语文课的开放性
  
  开放性是指营造自由宽松的阅读、感悟、写作的氛围。教者对学习者不要过多干预、约束。和谐民主的课堂是学生更乐于接受的。越俎代庖的讲解不仅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即使教者讲清了,学生也未必听得清、记得住;即使会用,未必有用处。既然无用又何必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研究学习呢?与其如此,还不如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会更喜爱的。
  俗话说,勤快婆婆懒媳妇,这话不无道理。教者什么事都做了,学生便无事可做。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尽可能地提供学生展示风采的空间。教师会听、会说、会写,不足为奇;学生会听、会说、会写才真正值得骄傲。
  著名语文教育家魏书生的成功事迹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是校长,又是班主任,还教了两个班的语文,并且一年有很长时间在外讲学,给学生上课改作业的时间很少,但他的学生历次考试在本地区都名列前茅。这不是运气,也不是学生先天聪明,而是因为他为学生营造了更多的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再加上周密的计划安排,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内在潜力,才达到了这种“不教之境”。更何况语文中的“美”,往往容不得我们条分缕析。既然如此,就让我们在科学安排的基础上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品味,去一显身手。莫信蓬莱风浪隔,垂天自有扶摇力。相信学生的潜力,给他们一个开放的空间。学生会爱上这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语文课堂。
  让学生爱上语文课是我们每一位语文工作者共同的心愿。那么,就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爱”加油,运用我们的智慧把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等有利因素渗透进语文课堂。在课堂上荡起阵阵春风,将知识与智慧化作春雨静静地播到学生渴求滋养的心灵。
其他文献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转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提到,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摘要:语文学科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把语文作为文化知识来学习,应该强调学习语文不能离开它所负载的文化,更应该强调语文课程对于人的梦想、价值和追求的意义,其中核心的意义在于人文素养的培养。语文教学中要发挥教材的审美性,增强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时效性;语文教学中要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课堂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体察人文精神。让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以爱心造就爱
期刊
语文教材是思想素质教学和语言训练的统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不仅是语言文字训练的材料,而且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好题材。题材中包含了爱党、爱国、爱人民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包含了人生观点、劳动观点、审美观点、以及客观公正观点。但是就每篇课文而言又各有其个性,如何挖掘教材因素,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思想素质教育呢?下面从三个方面谈我的看法:    一、与文中人物共鸣,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思想
期刊
阅读教学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这句话中我们获取了这样的一个信息:对话是阅读教学的永恒的乐章。因此,每位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只有把握准了这种美好的旋律,才能演奏出一首首动人的乐曲来。    一、师本对话——阅读教学的前奏    师本对话,就是教师和文本的对话。有很多老师会说,我们备课的过程不就是师本对话的过程吗?把教学
期刊
摘要: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反思,职高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善于反思,反思是提高解题水平的关键环节。通过反思,可以不断积累经验,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反思能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本文从对知识、概念的反思,提高学生理解概念、明确概念的能力;对解题思路、过程和途径的反思,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对知识点联系的反思,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系统化;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反
期刊
表述能力,即表达叙述能力。它是一种综合能力。更表现为“用”的能力,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上对学生的几点能力要求都需要通过表述能力表现出来。下面介绍一下我坚持表述能力培养的几点做法:    一、口头表述能力的培养    在学校学生口头表述能力的培养,主要靠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对有限的课堂回答问题时间有意识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具体做法是:  1.坚持每节历史课让l-2个学生限制在2-3分钟内讲一个和课
期刊
摘要: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媒体技术,打破了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练习册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可以创设情境、模拟演示事物的发生及形成过程、激发兴趣、不断刺激注意、强化记忆,实现了学生由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拉近师生距离,融洽师生关系,降低知识难度,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情境 刺激 兴趣 效果     现代教育技
期刊
个性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新课标修改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每个文本,都有其内在的文本意义,即内在的价值取向,文本意义的模糊与蕴藏之深莫如朦胧诗,读者也是把读懂其文本意义视为阅读目标,从中体验阅读的乐趣,而不是想怎么
期刊
数学教学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
期刊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学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职责,这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对学校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人才,积极引导社会思潮,同时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