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前后一个北平小人物的经历与心态--基于《雪盦日记》的考察

来源 :城市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1343946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袁崇霖所著的《雪盦日记》为主要材料,完整地呈现了一个小人物在七七事变前后的经历和心态。七七事变前,袁崇霖在友人的帮助下谋得大兴县政府秘书一职,虽然不甚理想,但能较好地胜任。七七事变后,袁崇霖坚持到县府办公,他惦念亲友的安危、关心时局的演变,体现出一定的爱国之情。但袁崇霖最终选择了在"维持会"工作,尽管时常心怀不满,满腹怨言,仍然默认并支持了"维持会"的诸多行为,认可日伪的统治。究其原因,这是在人生失意、经济困窘的情况下为谋一生计而做出的苟且之举。但无论如何,袁崇霖
其他文献
明清时期,福州内河在自然因素和居民侵河架屋筑墙、随意倾倒粪草及在沟中填土种菜等人为因素的作用下,水患、淤塞、水污染趋于加重,局部地区水环境持续恶化。福州内河治理,明
清至民初,随着汉蒙贸易的兴起与发展,归化成为近代内蒙古西部的交通与商业中心,后因外蒙古"独立"、中俄关系恶化,汉蒙贸易停滞,归化及商路沿线城镇失去交通区位优势,城镇商贸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公园是具有较高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代遗址,对其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可以有效解决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并对促进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遗址公园旅
自19世纪中期开始,威拉米特河有供水与排污等多重功用。波特兰等城市在使用河流水资源的同时,也饱受河流污染困扰。与"绿色城市""宜居城市"的印象相悖,波特兰在河流污染治理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首都南迁及日军入侵,在一系列社会变动的影响下,北平城市经济衰落,政治压抑,自杀事件频繁发生,逐步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新闻媒体积极
以往学界有关朝鲜半岛《三国史记·地理志》“总章二年(669)记事”的认识都存在不能自圆其说处。根据本文讨论,辽东道安抚使刘仁轨是掌握记事所有信息的最佳人选。总章三
游牧族群的游牧行国体制与农耕族群的王朝藩属体系之互动研究向来是中国学界研究的薄弱环节,李大龙、李元晖的《游牧行国体制与王朝藩属互动研究》在古代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形
敦煌抗粮事件是清末西北边疆危机之下边政变革的产物,以“移民实边”和“丈放荒地”为核心的清末西北新政,是传统边防开始由“夷夏之防”向“中外之防”转变的历史产物,体现
辽东郡下辖安市、平郭、文三县,系汉代辽南重要的行政中心。汉代安市县西临大辽河,地近高句丽安市城故址大石桥市海龙川山城,位于大石桥汤池镇英守沟汉城。平郭县制盐、冶铁
《辽史》中关于阿保机家族史的记载,本质上是辽人及金元史官共同书写的。重新解读其中的辽人记辽事,可发现阿保机家族起源、历时性继承关系、祖辈谱系的叙事经历了具有政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