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皮肤感染一例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8408272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患者女,20岁,于1992年3月2日开始从事清洗羊肠工作.因徒手清洗羊肠粪便污物,而于10余天后出现双手背少数散在米粒至黄豆大红色丘疹,以后丘疹渐次增多,并相继出现较多脓泡,伴瘙痒及轻度疼痛,于4月7日来门诊就诊.</p>

其他文献
真菌细胞壁,一般药物不易将其破坏.我们用蜗牛酶消化白念珠菌细胞壁,观察5种抗真菌药消化前后抑菌及杀菌作用的变化.

患者女,32岁.面部双下肢出现红色皮疹伴四肢肌肉酸痛无力,行走困难4月余.于1990年10月20日拟诊皮肌炎收住院.

期刊
女,20岁,1988年1月意外被直径0.1cm的铁屑嵌入右上眼睑皮内,局部见0.5cm直径大暗红肿斑,未治疗.1989年2月局部皮损自觉疼痛,挤压皮损后铁屑被挤出,局部外用抗生素软膏,1周后右上眼睑起肿胀红斑皮损,3月后波及下眼睑.发病来视力好,无四肢肌无力和吞咽困难.外院抗过敏、抗炎治疗无效于1989年8月转我院.

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在许多皮肤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 Sarr等[2]最近还发现接触性皮炎(CD)的皮肤内AA水平升高.

我们应用改良四甲基偶氮理盐(MTT)比色分析法检测了6例寻常型、5例红斑型天抱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产生的TL2活性,对进一步了解其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洽疗均有一定的意义.

1992年11月10~12日,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分会第五届皮肤病学术研讨会在奉化溪口举行.本次研讨会来自全省各级医疗单位,皮防所(站)及部分卫生防疫部门的代表共110余人.
解放前性病曾在我国猖撅流行,患者近一千万人,严重摧残劳动人民的身心健康,威胁中华民族的萦衍昌盛.解放后由于采取了封闭妓院、解放妓女,并组织医疗队.奔赴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通过普查普治等综合措施,1964年在全国基本消灭了性病,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燕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80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旅游事业蔑勃发展.国内外人口流动剧增,性病又重新在我国传播和蔓延.
期刊
3例患者中男2例、女2例,年龄25~40岁,均为傣族农民.3例患者分别以左手指、左手背及双前臂紫黑色脓疱、黑色坏死及干痂8天于1990年10月4日同时入院.
期刊

我们应用抗β2M,HLA-A,B,C(α肽健)、DR,DQ,DP的5种单抗,对一些皮肤病角阮细血上的Ⅰ.Ⅱ类抗原的表达进行了观察和探讨.

探讨了22株标准菌株和91株临床分离株的耐酸与耐碱性,并用酸性液基法(pH1.55),酸碱液基法印(PH1.55和pH8,5)与简化鉴定法平行分离鉴定165份临床标本.结果表明自念珠菌较其它菌有更明显的耐酸性(pH1.55,有的1.40)和耐碱性(pH8.5).我们建立的酸性液燕法或酸碱液基法可用于分离鉴定白念珠菌,以前法为好.它具有快速、简单、准确和易于判定结果等优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