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经常号称自己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但在中国城市中看到的却几乎全是大同小异的现代建筑,根本找不到成片的历史遗存。现代化城市规划建设的突飞猛进,已将东西南北中每座城市的不同特点摧毁殆尽。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我们突然失去了对于生存之地数百年、上千年乃至数千年的历史记忆。
如何找回城市特点?如何在公共空间恢复历史记忆?这是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和全球化背景中保持延续性的重大问题,也是许宝忠近年来在艺术创作中不断思考的重要问题。
从早期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开始,许宝忠就很强调雕塑的公共性。记得20世纪90年代我在上海做《“旋转360°”——中国方案艺术展》的时候,宝忠所为就是凸现中国文化特征的概念性公共艺术方案《文化吹风》。近年来,许宝忠在其久居的成都市完成了一系列大型公共艺术作品。无论是取意抽象的“沙河景墙”,还是刻画纪实的“春熙路老字号地刻”;无论是立足传统文化的“成温立交川剧长廊”,还是展现工业历史的“东郊工业文明博物馆”,许宝忠都表现出高超的策划能力。他完全改变了以往雕塑家过于强调自我呈现、以个人风格强加于社会的创作思维,一切从环境、场地出发,个人创意源出于城市历史文脉。在这里,重要的不是雕塑,更不是个人风格表现,而是城市场所与城市景观的营造,是一座城市必须保留的历史记忆。只有在历史记忆中,我们才能以文化诗意与精神创意的方式栖居在大地上,才能成为人而不是物,不只是人口统计的数据。
许宝忠深知要做成一个历史文化项目在中国殊为不易,往往从策划开始即倾其全部心力,尽管这种付出经常会因为种种原因而毫无结果。即使如此,能够千虑一得,为城市留下珍贵的历史痕迹,对后人也功莫大焉。所以宝忠在公共艺术中的良苦用心,是十分值得赞许的。在《川剧长廊》中,他不光是利用立交桥底层构筑环境,充分展示川剧历史风貌,还特意留出小舞台,为市民中的川剧票友提供演习交流的场地,让川剧艺术重返民间而不只是剧场保留品种。在《东郊工业文明博物馆》设计中,他巧妙地拆开部分屋顶,保留原厂房基本构架,以形成建筑灰空间,使户内户外、展示内容与环境景观、参观活动与休闲生活相互介入,改变博物馆的封闭性,使之伸展到今天的生活现实之中。许宝忠所思考的问题,乃是历史与当代的关系——具体的、真实的、存在于日常经历与体会中的关系。而这一点,对公共艺术来说乃是至关重要的。
也许,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从整体上保留中国城市历史特点的机会,但我们有责任抢救那些残存的历史碎片,有责任利用一切机会在城市环境中种植历史记忆。在此方面宝忠做出了很好的工作。当他告诉我“自律目标为有责任的公共分子”时,我的内心充满感激与感动——感激他对于城市的责任,感动他对于历史的热情。
(王林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批评家)
如何找回城市特点?如何在公共空间恢复历史记忆?这是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和全球化背景中保持延续性的重大问题,也是许宝忠近年来在艺术创作中不断思考的重要问题。
从早期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碑》开始,许宝忠就很强调雕塑的公共性。记得20世纪90年代我在上海做《“旋转360°”——中国方案艺术展》的时候,宝忠所为就是凸现中国文化特征的概念性公共艺术方案《文化吹风》。近年来,许宝忠在其久居的成都市完成了一系列大型公共艺术作品。无论是取意抽象的“沙河景墙”,还是刻画纪实的“春熙路老字号地刻”;无论是立足传统文化的“成温立交川剧长廊”,还是展现工业历史的“东郊工业文明博物馆”,许宝忠都表现出高超的策划能力。他完全改变了以往雕塑家过于强调自我呈现、以个人风格强加于社会的创作思维,一切从环境、场地出发,个人创意源出于城市历史文脉。在这里,重要的不是雕塑,更不是个人风格表现,而是城市场所与城市景观的营造,是一座城市必须保留的历史记忆。只有在历史记忆中,我们才能以文化诗意与精神创意的方式栖居在大地上,才能成为人而不是物,不只是人口统计的数据。
许宝忠深知要做成一个历史文化项目在中国殊为不易,往往从策划开始即倾其全部心力,尽管这种付出经常会因为种种原因而毫无结果。即使如此,能够千虑一得,为城市留下珍贵的历史痕迹,对后人也功莫大焉。所以宝忠在公共艺术中的良苦用心,是十分值得赞许的。在《川剧长廊》中,他不光是利用立交桥底层构筑环境,充分展示川剧历史风貌,还特意留出小舞台,为市民中的川剧票友提供演习交流的场地,让川剧艺术重返民间而不只是剧场保留品种。在《东郊工业文明博物馆》设计中,他巧妙地拆开部分屋顶,保留原厂房基本构架,以形成建筑灰空间,使户内户外、展示内容与环境景观、参观活动与休闲生活相互介入,改变博物馆的封闭性,使之伸展到今天的生活现实之中。许宝忠所思考的问题,乃是历史与当代的关系——具体的、真实的、存在于日常经历与体会中的关系。而这一点,对公共艺术来说乃是至关重要的。
也许,我们已经永远失去了从整体上保留中国城市历史特点的机会,但我们有责任抢救那些残存的历史碎片,有责任利用一切机会在城市环境中种植历史记忆。在此方面宝忠做出了很好的工作。当他告诉我“自律目标为有责任的公共分子”时,我的内心充满感激与感动——感激他对于城市的责任,感动他对于历史的热情。
(王林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美术批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