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意欲对简·堪皮恩执导的影片《钢琴课》的“声音”片断进行连串与透析,揭示影片深刻的人文主题:现代人的声音救赎。
关键词:灵魂的失语 声音救赎
经典之所谓“经典”,是因它能超越时空的局限,获得恒久的魅力。电影《钢琴课》,可称经典。影片最初被认为折射出十九世纪女性的精神觉醒,所以得到“一部现代女权主义的经典之作”的赞誉。然而跨越时间的淘洗.《钢琴课》的“声音”依然让我们感动、激荡。这是因为影片通过主人公艾达的“哑”和“钢琴”的两个声音意象,不仅表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现代文明中的失语生命形态,追寻现代女性声音的自我救赎,且蕴含着更深刻的人文主题:现代人的声音救赎。
一、自然的失声与灵魂的失语
“当他们在山间歌唱时……突然雷雨交加。一道电光击中我爸爸,他像火把般烧起来。就在同一时间我妈就给轰哑了,自始以后再没说过一句话。”这是9岁弗劳拉向旁人描述自己妈妈的“哑”的原因。也许这是一个渴望正常父母的孩子的合理想象:母亲的“哑”疾应该具有震撼人心的事件缘由。自然的失声可以获得别人理解式的同情,因为这样的偶然事件还在一个社会的规则之内。然而我们注意到了弗劳拉在叙述时表情隐含了一丝戏剧性的笑,似乎在嘲弄别人在听自己所编故事的投入。
艾达的“哑”并不是像女儿所叙述的那样.缘于自然的失声,而是一种灵魂的失语。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从指缝间看过去的世界。这一意象让我们明白了艾达为何在6岁时就不再说话。灵魂的失语是一种意志选择的自觉疏离,艾达以沉默拒绝了全世界。正如她的父亲所言“这是一种黑暗的技能……”,也像艾达自己认为的“所有的人最后都要回归寂静”,艾达沉默的选择是一种无声的表达。
“哑”,是不是生命的寂灭呢?跟语言相关的人体器官有口、耳、手,更重要的还有心。艾达把心语注入钢琴,比常人更强化了心作为语言言说的功能。而这样心与心的语言,在口舌如簧的现代世界里只得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举例说:艾达的第一次恋爱。艾达向女儿回忆:“我们不用交流,我可以将思绪传给他”,最终没有结婚。是因为“他怕起来了,就不能再沟通”。断裂的心语碎片表明心灵的语言只能独自沉默。现代人在文明的挤压中失去了面对心灵语言的勇气,陷落在声音的困境。
现代人的声音困境表现在影片书写的十九世纪,最醒目的可能是男权社会中女性声音的被压抑。斯图尔特在还未与艾达谋面时,就表示不说话对他没影响,还说“神爱哑的东西,为什么我不能?”这样一种男性自我标榜神的权威的形象颇具代表性。而金钱的平等交易原则、文明的心灵隔膜同样造成了女性的失语。当斯图尔特要以钢琴与柏因斯交换土地时,他无视艾达愤怒发出“Thepiano is mine,It’s mine”的强烈抗议,最终还是进行了交易。而艾达始终没有爱上斯图尔特的原因在于斯图尔特始终没有听见艾达的心语,他不明白“钢琴”就意味着艾达生命与爱情的声音。十九世纪至今,女权运动掀起一次又一次的浪潮,女性的地位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声音的困境并没有消失。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媒体网络信息日益聒噪的时代,我们依然找不到自己的声音。说个不停就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在一种所谓多云共生的喧闹中.无声的意志照样控制我们的心灵,我们还是陷落在自我声音失落的困境里。
二、自我救赎的音乐与爱情拯救的心弦
声音在失落中寻找自我的救度之筏。艾达在灵魂的失语之后,找到了自我救赎的音乐。自6岁开始,“钢琴”就成为艾达的灵魂栖息地,一直延续到飘洋过海远嫁到新西兰。艾达与钢琴的第一次分离是斯图尔特造成的。灰蓝色的海滩上,钢琴在遗落在那里,显得孤独而脆弱。同样,离开了钢琴的艾达也是孤独而脆弱的。几天之后,艾达和女儿终于在柏因斯的带路下,重新回到海滩,见到了钢琴。于是出现最动人的一幕:依旧灰蓝但天边已透着几丝明净云彩的海滩上。艾达急切地弹奏。脸上浮现的快乐的笑容、闭上眼睛感受在心灵上流动的旋律、开心的女儿在海滩上舞蹈……一直延续到黄昏。
至此,“钢琴”只是艾达的个体生命栖居地,没有构成艾达与外在世界诉说与倾听的双重联系。灵魂的失语既是感官言说功能的拒绝,甚至也包括感官倾听的拒绝。弗劳拉说:“妈妈说大部分人说的都是废话,听了也没有意思”。可见,艾达在音乐里完成了自我生命的抒发与倾听。影片的导演解说:“艾达是个艺术家,但我不相信她会在意自己的演奏有没有听众。她只为自己演奏。”正是如此。
真正打破艾达在自我的世界里完成声音的传达与回应过程完整性的是柏因斯。柏因斯换得钢琴后,让艾达成为自己的钢琴老师。也许在爱情的战役里,柏因斯对艾达的爱萌发于看着、听着、感受着的海滩一幕。艾达、弗劳拉、柏因斯在海滩上聚合而重叠的脚印已预示着爱情的结局。但对艾达而言,她对柏因斯的爱却是因为她自我世界里声音完整性的失衡。当她终于肯教柏因斯钢琴时,柏因斯却说“我只想听”。这样,艾达的声音世界侵入了他者。艾达第一次发现自我的弹奏与他者的倾听构成了一种心灵交流。接着在琴键的交换中,艾达感受到一种身体和灵魂自然的对他者的召唤。自此,自我拯救的音乐远去,爱隋拯救的心弦被弹动。
当始终沉静的面容终于激荡起泪水,当爱情的表白里包含着发不出声音的口形,当需要回答柏因斯一连串的爱的询问“你会再来吗?”“你在想什么?”“这对你有意义吗?”“你爱我吗?”,艾达生发出一种他者拯救的渴望。而斯图尔特砍断象征着艾达连接自我音乐救赎的手指,进一步激发了艾达向爱情奔赴的执著。在斯图尔特的成全下.艾达与柏因斯乘船前往英国。碧绿的海水、被推下海的钢琴,隐喻着艾达自我救赎的坟墓。似乎是故意选择死亡体验.艾达睁着依然宁静的眼睛在深海中抉择自我还是爱情。最终意志选择了生命,她蹬掉靴子,游向柏因斯。到英国后,艾达重新学习说话,并成为一个愿意把声音传送出去的钢琴教师,意味着声音困境被解除。
从影片的主题而言。《钢琴课》蕴含着“声音救赎”这一深刻的现代人文思考是非常有启示意义的。但是,“钢琴”意象象征的艺术和爱情是否能够真正从根本上救赎现代人的声音困境呢?艾达由无声的对抗到现实口语的回归,是否和“娜拉出走”同一心理逻辑?这值得深入探究。
关键词:灵魂的失语 声音救赎
经典之所谓“经典”,是因它能超越时空的局限,获得恒久的魅力。电影《钢琴课》,可称经典。影片最初被认为折射出十九世纪女性的精神觉醒,所以得到“一部现代女权主义的经典之作”的赞誉。然而跨越时间的淘洗.《钢琴课》的“声音”依然让我们感动、激荡。这是因为影片通过主人公艾达的“哑”和“钢琴”的两个声音意象,不仅表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现代文明中的失语生命形态,追寻现代女性声音的自我救赎,且蕴含着更深刻的人文主题:现代人的声音救赎。
一、自然的失声与灵魂的失语
“当他们在山间歌唱时……突然雷雨交加。一道电光击中我爸爸,他像火把般烧起来。就在同一时间我妈就给轰哑了,自始以后再没说过一句话。”这是9岁弗劳拉向旁人描述自己妈妈的“哑”的原因。也许这是一个渴望正常父母的孩子的合理想象:母亲的“哑”疾应该具有震撼人心的事件缘由。自然的失声可以获得别人理解式的同情,因为这样的偶然事件还在一个社会的规则之内。然而我们注意到了弗劳拉在叙述时表情隐含了一丝戏剧性的笑,似乎在嘲弄别人在听自己所编故事的投入。
艾达的“哑”并不是像女儿所叙述的那样.缘于自然的失声,而是一种灵魂的失语。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从指缝间看过去的世界。这一意象让我们明白了艾达为何在6岁时就不再说话。灵魂的失语是一种意志选择的自觉疏离,艾达以沉默拒绝了全世界。正如她的父亲所言“这是一种黑暗的技能……”,也像艾达自己认为的“所有的人最后都要回归寂静”,艾达沉默的选择是一种无声的表达。
“哑”,是不是生命的寂灭呢?跟语言相关的人体器官有口、耳、手,更重要的还有心。艾达把心语注入钢琴,比常人更强化了心作为语言言说的功能。而这样心与心的语言,在口舌如簧的现代世界里只得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举例说:艾达的第一次恋爱。艾达向女儿回忆:“我们不用交流,我可以将思绪传给他”,最终没有结婚。是因为“他怕起来了,就不能再沟通”。断裂的心语碎片表明心灵的语言只能独自沉默。现代人在文明的挤压中失去了面对心灵语言的勇气,陷落在声音的困境。
现代人的声音困境表现在影片书写的十九世纪,最醒目的可能是男权社会中女性声音的被压抑。斯图尔特在还未与艾达谋面时,就表示不说话对他没影响,还说“神爱哑的东西,为什么我不能?”这样一种男性自我标榜神的权威的形象颇具代表性。而金钱的平等交易原则、文明的心灵隔膜同样造成了女性的失语。当斯图尔特要以钢琴与柏因斯交换土地时,他无视艾达愤怒发出“Thepiano is mine,It’s mine”的强烈抗议,最终还是进行了交易。而艾达始终没有爱上斯图尔特的原因在于斯图尔特始终没有听见艾达的心语,他不明白“钢琴”就意味着艾达生命与爱情的声音。十九世纪至今,女权运动掀起一次又一次的浪潮,女性的地位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声音的困境并没有消失。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媒体网络信息日益聒噪的时代,我们依然找不到自己的声音。说个不停就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在一种所谓多云共生的喧闹中.无声的意志照样控制我们的心灵,我们还是陷落在自我声音失落的困境里。
二、自我救赎的音乐与爱情拯救的心弦
声音在失落中寻找自我的救度之筏。艾达在灵魂的失语之后,找到了自我救赎的音乐。自6岁开始,“钢琴”就成为艾达的灵魂栖息地,一直延续到飘洋过海远嫁到新西兰。艾达与钢琴的第一次分离是斯图尔特造成的。灰蓝色的海滩上,钢琴在遗落在那里,显得孤独而脆弱。同样,离开了钢琴的艾达也是孤独而脆弱的。几天之后,艾达和女儿终于在柏因斯的带路下,重新回到海滩,见到了钢琴。于是出现最动人的一幕:依旧灰蓝但天边已透着几丝明净云彩的海滩上。艾达急切地弹奏。脸上浮现的快乐的笑容、闭上眼睛感受在心灵上流动的旋律、开心的女儿在海滩上舞蹈……一直延续到黄昏。
至此,“钢琴”只是艾达的个体生命栖居地,没有构成艾达与外在世界诉说与倾听的双重联系。灵魂的失语既是感官言说功能的拒绝,甚至也包括感官倾听的拒绝。弗劳拉说:“妈妈说大部分人说的都是废话,听了也没有意思”。可见,艾达在音乐里完成了自我生命的抒发与倾听。影片的导演解说:“艾达是个艺术家,但我不相信她会在意自己的演奏有没有听众。她只为自己演奏。”正是如此。
真正打破艾达在自我的世界里完成声音的传达与回应过程完整性的是柏因斯。柏因斯换得钢琴后,让艾达成为自己的钢琴老师。也许在爱情的战役里,柏因斯对艾达的爱萌发于看着、听着、感受着的海滩一幕。艾达、弗劳拉、柏因斯在海滩上聚合而重叠的脚印已预示着爱情的结局。但对艾达而言,她对柏因斯的爱却是因为她自我世界里声音完整性的失衡。当她终于肯教柏因斯钢琴时,柏因斯却说“我只想听”。这样,艾达的声音世界侵入了他者。艾达第一次发现自我的弹奏与他者的倾听构成了一种心灵交流。接着在琴键的交换中,艾达感受到一种身体和灵魂自然的对他者的召唤。自此,自我拯救的音乐远去,爱隋拯救的心弦被弹动。
当始终沉静的面容终于激荡起泪水,当爱情的表白里包含着发不出声音的口形,当需要回答柏因斯一连串的爱的询问“你会再来吗?”“你在想什么?”“这对你有意义吗?”“你爱我吗?”,艾达生发出一种他者拯救的渴望。而斯图尔特砍断象征着艾达连接自我音乐救赎的手指,进一步激发了艾达向爱情奔赴的执著。在斯图尔特的成全下.艾达与柏因斯乘船前往英国。碧绿的海水、被推下海的钢琴,隐喻着艾达自我救赎的坟墓。似乎是故意选择死亡体验.艾达睁着依然宁静的眼睛在深海中抉择自我还是爱情。最终意志选择了生命,她蹬掉靴子,游向柏因斯。到英国后,艾达重新学习说话,并成为一个愿意把声音传送出去的钢琴教师,意味着声音困境被解除。
从影片的主题而言。《钢琴课》蕴含着“声音救赎”这一深刻的现代人文思考是非常有启示意义的。但是,“钢琴”意象象征的艺术和爱情是否能够真正从根本上救赎现代人的声音困境呢?艾达由无声的对抗到现实口语的回归,是否和“娜拉出走”同一心理逻辑?这值得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