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机之父,一生流了两次泪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bil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庆60周年阅兵典礼上,一架背负着巨大雷达圆盘的预警机空警2000作为领队机,带着庞大机群飞过天安门上空,这一瞬间,阅兵台上一位老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是他一辈子第二次落泪。在他主导研发的预警机第一次试飞时,他也曾潸然泪下。这位老人就是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九个第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他的一生,堪称传奇!
  
  一生只干了一件事
  王小谟12岁时随父亲从上海迁到北京,居住在北京西城区的一个大杂院内。每有闲暇,大杂院里喜欢京剧的大爷们总是三五成群,凳子一摆,胡琴一拉,曲声悠扬。时间长了,王小谟也能哼上几段。他喜欢梅兰芳的戏,最爱的一出是《宇宙风》,高中时,王小谟成了学校京剧团的骨干。
  然而,命运没有让王小谟成为艺术家,1956年,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无线电系挑上了王小谟。大学毕业后,王小谟被分配到南京第14研究所,从此投身到国防科技工业中。
  彼时,研究室主任薛国伟找到刚到所里报到的王小谟:“你负责做三坐标雷达吧。”“跟谁一起做?”王小谟问。“就你一个人先做吧。”说完,薛国伟把厚厚的一沓资料放在了王小谟桌上。那沓资料是苏联专家留下的手稿,也是当时所里仅有的资料。读完那些资料后,王小谟又从各种渠道搜集国外资料。然而,资料都是英文的,一直学俄语的王小谟必须在短时间内掌握英语。他每天早晨起来就背单词,找雷达方面的经典文章,边看边查字典,花了一年时间,既把文章读通,又把英语学会了。
  正当王小谟如饥似渴地钻研雷达技术时,他被冠以“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分配到研究所机房管理计算机。这对王小谟来说,可谓因祸得福,两年后,当他回归岗位的时候,已经是一个计算机专家了。后来他说:“我感谢这段时间,这为后来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三坐标雷达上打下了坚实基础。”
  20世纪90年代初,海湾战争的爆发,让中国看到了装备预警机的紧迫性,预警机的研制提上了日程。通过多年艰辛的谈判,我国与外方签订合同,共同开发一架发展型预警机,当时已经是电子工业部38所所长的王小谟担任中方总设计师。然而,2000年,迫于美国压力,合作方单方面终止了研制合作。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王小谟向上级建议:“立足自主研制国产预警机!”这一建议很快得到中央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我们一定要争口气”,这幅标语至今仍挂在预警机机库的墙上。从1999年立项,到2004年首飞成功,王小谟和他的团队实行的是“7·11”工作制,一周七天班,每天工作超过11个小时。仅一年时间,王小谟带领的团队就把地面样机做好了,又过了一年,样机飞上了天。随后,他们又打破了外界关于从科研样机到研制成功至少需要十年的预言,仅花费了五年时间就研制成功。
  “中国采用相控阵雷达的预警机,比美国的E—3C整整领先一代!”美国政府智囊团“詹姆斯敦基金会”如此评价王小谟和他的团队研制的预警机。最终,空警2000、空警200两型国产预警机创造了世界预警机发展史上九个第一,成为世界上看得最远、功能最多、系统集成最复杂的记载信息化武器装备之一……
  2013年1月18日,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王小谟颁发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对此,王小谟只是淡淡地说:“我一生就做了一件事,研制雷达,然后负责将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到预警机上,把设计变为现实。”
  
  一辈子流过两次泪
  在预警机第一次试飞那天,王小谟原本也要参加试飞。按行内的话说:“要摔,总设计师陪着飞行员一起摔!”然而,试飞员拉着他的手说:“王总,您这么大年纪就别飞了。请放心,我们一定把飞机完整无缺带回来!”
  当预警机完成预定的测试成功落地的时候,王小谟不禁潸然泪下。他想起了为它奋斗的日日夜夜:西北大戈壁上的试飞现场,夏日骄阳似火,把漫天黄沙烤得热气腾腾。预警机封闭的机舱内,温度达到了四十多摄氏度,在里面工作就像是在蒸桑拿;冬天滴水成冰,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即使裹着羊皮大衣也瑟瑟发抖,每次下机后耳朵都不停地轰鸣,两三个小时听不清声音,而且预警机试飞会有生命危险。年纪已大的王小谟经常带着技术人员苦干,一上机就是四个多小时,经常加班到凌晨,一工作就是整整两个多月。
  在研制过程中,王小谟被同事们称为“拼命三郎”。某型预警机研制最关键的时刻,王小谟先是遭遇了车祸,伤愈后更有噩耗传来,他被确诊为淋巴癌。王小谟坦然面对:“我这辈子没有什么遗憾了,做的是自己想做的事,去的是自己想去的地方,国家也给了我足够多的荣誉,我该知足了。”他的病房里,传出的是京胡声,还有与预警机设计师的讨论声。自称“整天除了躺着就没事干”的王小谟还在病床上提出了下一代预警机的发展战略。半年后,王小谟奇迹般地痊愈,回到了试验现场,他对大家说:“我又活过来了。”
  2009年10月1日,当声势浩大的国庆60周年阅兵接近高潮,由王小谟主导研制的空警2000和空警200预警机作为领航机型,引领机群,分秒不差飞过天安门广场。
  这是中国预警机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公开亮相。
  “看,那就是我们的飞机!”观礼台上,王小谟忘情地仰望蓝天,情不自禁拉起身边陌生人的手,大声说道。
  那一天,是他五十多年科研生涯的收获时刻。那一刻,年逾七旬的他,激动地流下了幸福的眼泪。
  王小谟说:“一辈子流这两次泪,值了!”
  
  教出18名总设计师
  王小谟是一个惜才如命的人。陆军就是王小谟在20世纪80年代用四十万元“买”回来的七个学生之一。当时这七个学生在中国科技大学就读的都是定向培养专业,由学校提供学费,毕业后也必须服从学校分配。为了要到这七个人,王小谟咬咬牙,硬是在他时任所长的中国电科38所经费最困难的时候掏出了这笔钱。“现在看这七个人,都很有出息”。
  人才培养中,王小谟常做出惊人之举。他让刚毕业的陆军做项目总设计师,后来更是拍板让38岁的陆军当预警机的总设计师,还让当时年仅30岁的曹晨担任某型预警机的副总设计师。这些曾经遭人质疑的“小孩”,最终都不负导师期望,完成了艰巨的任务,成长为预警机领域的骨干人才。
  现在,王小谟还能记得他招聘如今已是院士的吴曼青时的情景。那时的吴曼青刚毕业,背着个小军用书包来找工作,问王小谟要不要他。王小谟干脆地回答:要!一老一少就这样组合在一起,碰撞出许多火花。
  王小谟培养人才的方式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给年轻人压重担。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吴曼青就参与了当时最新技术的研制工作,吴曼青也很争气,一头钻了进去,结果成就了全国第一。对人才有信心,敢于给他们重任再推一把,这就是王小谟培养人才的绝招。
  在他手把手的指导下,一批年轻人迅速成长,相继走上重要岗位,多年来,王小谟先后培养出18名中国预警机系统和雷达系统总设计师。在王小谟及其团队的辛勤耕耘下,中国国产预警机家族不断壮大,中国也由此跨入世界上拥有先进预警机研制能力的国家行列。
  王小谟虽年事已高,仍坚持每天上班,每周都到实验室与课题组年轻人一起研讨技术问题。“本来计划在七十岁后停止工作,找一帮老票友练练京剧,组织一个京剧社……”这个愿望目前还没空实现,他又默默地把实现愿望的时针往后拨到了八十岁。
  编辑 陈陟  czmochou@163.com
其他文献
每天睡六小时更健康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用三年时间,研究了非洲纳米比亚的土著人、坦桑尼亚的游牧采摘民族、玻利维亚的提斯曼原住民的作息习惯后发现,这些种族的大部分成年人每晚睡六小时,远远少于八小时。尽管如此,这些被研究者的健康状况却都很好。相比于每晚拼命要睡够八小时的人,他们的肥胖率更低,同时血压更为正常,心脏也更加健康。  爱吃苦的人爱冒险  有人嗜甜食,有人无辣不欢,还有人生性喜欢“吃
期刊
深夜报警,婚礼上新娘没来  2015年9月13日,杭州一家网络公司的工程师魏忠匆匆地赶回安徽霍邱县老家,提前筹备他和王琳定于9月16日举行的婚礼。想着马上就能和日思夜想一年多的爱人永远在一起了,魏忠的心里美滋滋的。  “新娘子呢?”见新娘没来,家人焦急地问。“表姐的东西多,明后天就会过来的。”随魏忠一起来筹备婚礼的王杰解释说。听王杰这么说,魏家人才松了一口气。  之后两天,魏忠多次打电话想问问王琳
期刊
拯救很多人的数学学业  2004年8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美国金融分析师萨尔曼·汗的人生轨迹。萨尔曼有个小侄女叫纳迪亚,当时正上七年级,有点跟不上私立学校的数学课。她的主要问题出在单位转换上,要求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萨尔曼给她辅导,由于和纳迪亚不在同一个城市,萨尔曼只好通过互联网教纳迪亚学数学。  作为一名技术极客,萨尔曼在和纳迪亚通电话时,利用雅虎通的涂鸦功能来图解数学概念。在他的帮助下,纳迪
期刊
恼人的截屏  截屏功能,大多数使用微信的人都曾使用过,A与B聊到某爆炸话题,B随即截屏,并发送给C,然后C十分兴奋地在自己的朋友圈中扩散……A被B泄漏的对话,在C的传播中等于被广而告之,更可能被他人发到朋友圈或被好事者晒到公众论坛,使得A与B的聊天成了公之于众的隐私。  另外,许多人以为截屏就可以立此存照,但其实不然。单单一张微信截屏,既不能证明图片本身是从手机直接截屏而来,也不能证明文字没有被删
期刊
出走美国寻捷径  2008年9月,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国际到达厅,48岁的王永波一身挺括西装,神清气爽地走了出来。出闸口,王永波的父母、大哥等亲朋早已等候多时,27岁的侄女王淼淼立刻从人群中认出了阔别十年的叔叔,飞奔过去,亲热地说:“小叔,你终于回来了,爷爷奶奶可想你了!”  王永波看着眼前的侄女,当初的小姑娘出落得漂亮干练,已是一家大型服装公司的董事长助理,不禁感叹道:“我也好想你们!”  王永波
期刊
编者按:有偿带孙,既是对儿女们善意的提醒,更是对老人们自身权益的保障。此案中,杨金美状告儿子、前儿媳追索“带孙费”,挑战了传统观念,是老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子女啃老行为的纠偏。  老人成了免费保姆  2004年8月22日,广西陆川县45岁的杨金美喜得孙女。未过五十岁,就三代同堂,杨金美别提多高兴了,可很快难题就摆在了全家人面前:孩子谁来带?老两口和小两口各自都有工作,最终,杨金美决定提前退休
期刊
一直以来,我总是偏好短小洗练的文字,拿到一本杂志,最先去翻看的就是语丝、点滴一类;读完一本书,也总喜欢把其中自觉精彩的语句、段落摘录下来。学生时期,我还常将各种名言警句抄录在案头,学之习之,甚至奉为座右铭。  可能应了那句“浓缩的都是精华”,文字越少越富于表现力,短小精悍更易过目不忘。古文诗词寥寥数言,然意境幽远、隽永深邃、引人遐思,正所谓“言不贵多而贵精”。特别是在彷徨迷茫之际、苦思冥想之时,妙
期刊
对于茶道,我谈不上懂,只是真心喜欢,平日每天喝茶,茶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但往往在喧嚣繁忙中,容易忽视茶的精神和内涵,只有像今天这样,停下匆匆脚步,拾起心灵的观照,在靑山绿水间,于茶乡接地气的氛围中,与茶道高手、制茶世家、研茶专家等职业茶人零距离接触交流,才能体悟茶叶妙不可言的风姿。  茶就是人在草木间,只剩下最纯净的自己,在这一刻,茶与禅是如此地默契,茶融水之润、木之萃、土之灵、
期刊
林业作为城镇森林公园的主管部门,应以城镇森林公园建设为平台,发挥其在缓解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方面的重要作用,参与并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发展。然而,城镇森林公园的建设涉及到基本农田、生态公益林地、湿地、村落等各类景观资源的权利人和其行业主管部门,所以林业部门要积极与国土、水利、住建等有关部门沟通形成合力,推动政府出台我省《城镇森林公园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化政府在规划、建设、监管、投入等方
期刊
独行于“最后的秘境”  全长近500公里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被认为是“地球上最后的秘境”,许多地段至今无人涉足。我的大峡谷徒步之旅,是从多雄拉山下的派镇开始的。  那天傍晚,我从林芝坐车来到派镇,第一晚住在结巴村多登家庭客栈的小阁楼。  结巴村背靠雪峰,藏式民居错落排列。这些民居,有的是用石头修建,有的是用木材修建,有的是用砖修建,多是就地取材。次日清早,我带着相机想在村里拍点东西,没想到大多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