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需要是出发点和归宿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lxiao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认为:“需要是一种主观状态,是个体生存过程中对既缺乏又渴望得到的事物的一种心理反应活动。”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要是一种层次较高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学,首先要掌握学生需要什么,以需要作为开展学习活动的内驱力;然后,根据他们的需要去教学,去组织以教材为主线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开展教学活动、落实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与教材的编排,与教学的要求同步。任何违背学生需要的教学行为,都是违背学生意愿、违背认知规律的;教师无视学生需要而一厢情愿的教学活动,是一切低效乃至无效教学的根本原因。
  尊重“学情”
  尊重学生的实际,按他们的学习需要去设计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在课程改革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是能动的个体,有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存在着对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思想的理解和经验的积累需求。儿童更是如此,他们带着惊诧的眼光观察世界,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充满了迷茫和好奇,也充满了学习的需要,对任何事物都喜欢问一个为什么,甚至刨根问底,力图理解和掌握事物发生和发展的奥秘。
  小学数学教学讲究要尊重“学情”,就是要迎合学生的这种对数学学习需要的心理,要弄清楚学生需要什么。正如美籍匈牙利教育家G.波利亚认为的:“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重要,然而学生想什么更是千百倍的重要。”他的观点表明,学生学习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它时刻存在于学生学习的过程之中,关键在于要知道这个需要是什么?笔者认为,既然学生学习的需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就要明确学生学习的需要是以什么样的情绪状态存在。实践表明,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按其表现形态可分为显性的需要和隐性的需要两种。
  显性需要的特点
  学生学习的显性需要,可具体表现为:在“好奇、怀疑、困惑”等情绪状态下,因渴望需要得到满足而表现为积极进取的状态。
  好奇 好奇心是需要意识的典型表现。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把4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两个,可用数字2表示;两瓶矿泉水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一瓶,可用数字1表示;一个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多少?可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呢?学生在愕然的同时,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成为接下来探究“”所表示意义的前提和条件。
  怀疑 怀疑是学习需要的一种重要的行为表现。教学中,教师常常会穿插一个质疑问难的环节,以强化学生对学习的需要。例如,在学习表内乘法后命题“求一共是多少,只能用加法计算”,学生首先是在掌握乘法的意义后,对命题持怀疑的态度,进而指出命题是错误的,因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一共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困惑 困惑也是学习需要的一种重要体现。如教学“0的认识”中,在学生掌握了“0表示没有”后,提问:“0只能表示没有吗?”这一问题的本身就在暗示学生:“0”不但能够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其他的问题,那“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知道还可以却不能说出来,困扰着他们。抓住“愤”“悱”之最佳学习机会,教师点拨:“我们知道3的相邻数是4和2,2的相邻数是3和1,那么1的相邻数是2和几呢?”“0在1的前面还是在1的后面呢?”“0的前面还有数吗?”“0在0、1、2、3、4、5……中的什么位置?”经过一个个问题的点拨启发,学生豁然明白:“0”不仅表示没有,还表示起点。走出困惑,就能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读懂学生”是关键
  学生学习的隐性需要,常常表现为一种茫然、消极、等待、观望的情绪状态,并存在于潜意识之中。小学数学的绝大部分教学内容,乃至一个小的知识点,学生对它的理解与掌握,都处于隐性需要的情绪状态。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边的关系”,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广泛接触到三角形,并在上一课时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征,也具备对三角形的知识进一步学习的需要;但具体需要什么,却是漫无目的。因此,教学的责任首先在于唤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变消极为积极,变茫然为明确,变等待为进取,变观望为参与。
  有教学为证。执教者说:“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特性》,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关于三角形我们已经掌握了它的哪些知识?”学生回答: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执教者再提问:“有三条线段就一定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吗?”这个问题提得好,它不仅完成了由旧知到新知的过渡,在自然流畅的学习氛围下拉开了新课教学的帷幕,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学习需要由隐性转化为显性。明确的学习需要,生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有三条线段就一定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另一种认为“有三条线段不一定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可喜的教学情境来源于学生学习需要的转换,成功的教学有了良好的开端。接着,抓住学生的需要,执教者让学生用长度不同的小棒表示线段,并在摆一摆的自能学习活动中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反之,这样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基于上述的观点和相应的策略,小学数学教学要强调“读懂学生”,就是要读懂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学习需要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红光小学)
其他文献
家长为什么要为子女选择好的学校?学生为什么要转到好的学校?老师为什么要调到好的学校?道理很简单:都是竞争惹的祸。学校间的竞争是客观存在的,无法回避。从学校间的竞争可以看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是否提供优质教育资源,而优质教育资源又取决于学校是否有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提出源于企业的竞争。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对一个成熟的企业而言
传统教学中,教师台上讲,学生下面听,缺少针对性、实效性。原有的课堂教学结构,不能有效地将课程目标落实到位。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在“自疑自探,步步提升”教学环节指导下,以“三个转变”为改革的出发点,“四种景象”为改革的着眼点,“五个目标和五种走向”为改革的落脚点。  转变观念,打造高效课堂  在数学课堂研究中,采用座谈式、自学式、讲座式等多
浓郁的文化氛围、优美的育人环境,不仅对师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而且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近年来,青田二中以传统文化、特色文化为载体,挖掘、整合优秀文化资源,让优秀文化成为引领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步一个脚印,打造着属于二中的人文特色校园。  扎根传统文化,提升教育内涵  “常态化设计”,传承校史文化 学校创建丽水市一流的校史室,陈列
在江苏省“联盟校”小学名校联盟主题论坛活动中,笔者听了两节五年级小古文阅读课: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小学陈德明老师执教的《杨氏之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袁菲老师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和特斯拉创始人埃马斯克都是在中小学时接触了电脑编程语言。电脑语言其实就是英语,在一些英语教师看来,学生学习计算机编程,可以促进英语学习。英语课,完全可以把电脑语言和英语结合起来教学。一些特色中小学做了这种尝试,效果很好。  目前,在一些国家的中小学,已经正式开设编程课。我国中小学编程课的成功实践,也证明了这门课程具有可推广性。  手机编程打败游戏  在手机APP中输入你的身高、体重
人物档案:人物:陈璞,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系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突出特点就是图文并茂,里面既有精彩的语言文字,同时编者还配置了美丽的插图,这样的教材十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甚至有些教师对课文中的插图视而不见,这就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插图的价值,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高效阅读,让语文课堂精彩无限。  观察,激发期待 
蕨麻素(蕨麻总皂苷类成分,以下简称JMS),是由中药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terina L.)的块根提取的活性部位,药效实验研究发现JMS具有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保肝降酶,提
中国在历史上是个缺少宗教情感的国家,文化结构中缺乏彼岸世界的纬度,现代启蒙并未弥补这一缺失,在当代这个问题也被搁置.而北村皈依基督后的作品具有浓重的宗教特色,作品传
3月31日,四川省泸州市梓檀路学校中学部语文组拉开了教育部倡导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序幕。语文教师欧成利上了一节课题为《戏曲大舞台》的语文综合实践示范课。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