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认为:“需要是一种主观状态,是个体生存过程中对既缺乏又渴望得到的事物的一种心理反应活动。”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要是一种层次较高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学,首先要掌握学生需要什么,以需要作为开展学习活动的内驱力;然后,根据他们的需要去教学,去组织以教材为主线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开展教学活动、落实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与教材的编排,与教学的要求同步。任何违背学生需要的教学行为,都是违背学生意愿、违背认知规律的;教师无视学生需要而一厢情愿的教学活动,是一切低效乃至无效教学的根本原因。
尊重“学情”
尊重学生的实际,按他们的学习需要去设计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在课程改革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是能动的个体,有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存在着对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思想的理解和经验的积累需求。儿童更是如此,他们带着惊诧的眼光观察世界,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充满了迷茫和好奇,也充满了学习的需要,对任何事物都喜欢问一个为什么,甚至刨根问底,力图理解和掌握事物发生和发展的奥秘。
小学数学教学讲究要尊重“学情”,就是要迎合学生的这种对数学学习需要的心理,要弄清楚学生需要什么。正如美籍匈牙利教育家G.波利亚认为的:“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重要,然而学生想什么更是千百倍的重要。”他的观点表明,学生学习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它时刻存在于学生学习的过程之中,关键在于要知道这个需要是什么?笔者认为,既然学生学习的需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就要明确学生学习的需要是以什么样的情绪状态存在。实践表明,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按其表现形态可分为显性的需要和隐性的需要两种。
显性需要的特点
学生学习的显性需要,可具体表现为:在“好奇、怀疑、困惑”等情绪状态下,因渴望需要得到满足而表现为积极进取的状态。
好奇 好奇心是需要意识的典型表现。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把4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两个,可用数字2表示;两瓶矿泉水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一瓶,可用数字1表示;一个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多少?可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呢?学生在愕然的同时,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成为接下来探究“”所表示意义的前提和条件。
怀疑 怀疑是学习需要的一种重要的行为表现。教学中,教师常常会穿插一个质疑问难的环节,以强化学生对学习的需要。例如,在学习表内乘法后命题“求一共是多少,只能用加法计算”,学生首先是在掌握乘法的意义后,对命题持怀疑的态度,进而指出命题是错误的,因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一共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困惑 困惑也是学习需要的一种重要体现。如教学“0的认识”中,在学生掌握了“0表示没有”后,提问:“0只能表示没有吗?”这一问题的本身就在暗示学生:“0”不但能够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其他的问题,那“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知道还可以却不能说出来,困扰着他们。抓住“愤”“悱”之最佳学习机会,教师点拨:“我们知道3的相邻数是4和2,2的相邻数是3和1,那么1的相邻数是2和几呢?”“0在1的前面还是在1的后面呢?”“0的前面还有数吗?”“0在0、1、2、3、4、5……中的什么位置?”经过一个个问题的点拨启发,学生豁然明白:“0”不仅表示没有,还表示起点。走出困惑,就能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读懂学生”是关键
学生学习的隐性需要,常常表现为一种茫然、消极、等待、观望的情绪状态,并存在于潜意识之中。小学数学的绝大部分教学内容,乃至一个小的知识点,学生对它的理解与掌握,都处于隐性需要的情绪状态。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边的关系”,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广泛接触到三角形,并在上一课时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征,也具备对三角形的知识进一步学习的需要;但具体需要什么,却是漫无目的。因此,教学的责任首先在于唤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变消极为积极,变茫然为明确,变等待为进取,变观望为参与。
有教学为证。执教者说:“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特性》,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关于三角形我们已经掌握了它的哪些知识?”学生回答: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执教者再提问:“有三条线段就一定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吗?”这个问题提得好,它不仅完成了由旧知到新知的过渡,在自然流畅的学习氛围下拉开了新课教学的帷幕,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学习需要由隐性转化为显性。明确的学习需要,生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有三条线段就一定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另一种认为“有三条线段不一定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可喜的教学情境来源于学生学习需要的转换,成功的教学有了良好的开端。接着,抓住学生的需要,执教者让学生用长度不同的小棒表示线段,并在摆一摆的自能学习活动中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反之,这样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基于上述的观点和相应的策略,小学数学教学要强调“读懂学生”,就是要读懂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学习需要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红光小学)
尊重“学情”
尊重学生的实际,按他们的学习需要去设计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在课程改革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是能动的个体,有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存在着对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思想的理解和经验的积累需求。儿童更是如此,他们带着惊诧的眼光观察世界,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充满了迷茫和好奇,也充满了学习的需要,对任何事物都喜欢问一个为什么,甚至刨根问底,力图理解和掌握事物发生和发展的奥秘。
小学数学教学讲究要尊重“学情”,就是要迎合学生的这种对数学学习需要的心理,要弄清楚学生需要什么。正如美籍匈牙利教育家G.波利亚认为的:“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重要,然而学生想什么更是千百倍的重要。”他的观点表明,学生学习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它时刻存在于学生学习的过程之中,关键在于要知道这个需要是什么?笔者认为,既然学生学习的需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就要明确学生学习的需要是以什么样的情绪状态存在。实践表明,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按其表现形态可分为显性的需要和隐性的需要两种。
显性需要的特点
学生学习的显性需要,可具体表现为:在“好奇、怀疑、困惑”等情绪状态下,因渴望需要得到满足而表现为积极进取的状态。
好奇 好奇心是需要意识的典型表现。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把4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两个,可用数字2表示;两瓶矿泉水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一瓶,可用数字1表示;一个月饼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多少?可用哪个数字来表示呢?学生在愕然的同时,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成为接下来探究“”所表示意义的前提和条件。
怀疑 怀疑是学习需要的一种重要的行为表现。教学中,教师常常会穿插一个质疑问难的环节,以强化学生对学习的需要。例如,在学习表内乘法后命题“求一共是多少,只能用加法计算”,学生首先是在掌握乘法的意义后,对命题持怀疑的态度,进而指出命题是错误的,因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一共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困惑 困惑也是学习需要的一种重要体现。如教学“0的认识”中,在学生掌握了“0表示没有”后,提问:“0只能表示没有吗?”这一问题的本身就在暗示学生:“0”不但能够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其他的问题,那“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知道还可以却不能说出来,困扰着他们。抓住“愤”“悱”之最佳学习机会,教师点拨:“我们知道3的相邻数是4和2,2的相邻数是3和1,那么1的相邻数是2和几呢?”“0在1的前面还是在1的后面呢?”“0的前面还有数吗?”“0在0、1、2、3、4、5……中的什么位置?”经过一个个问题的点拨启发,学生豁然明白:“0”不仅表示没有,还表示起点。走出困惑,就能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读懂学生”是关键
学生学习的隐性需要,常常表现为一种茫然、消极、等待、观望的情绪状态,并存在于潜意识之中。小学数学的绝大部分教学内容,乃至一个小的知识点,学生对它的理解与掌握,都处于隐性需要的情绪状态。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边的关系”,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广泛接触到三角形,并在上一课时掌握了三角形的特征,也具备对三角形的知识进一步学习的需要;但具体需要什么,却是漫无目的。因此,教学的责任首先在于唤起学生学习的需要,变消极为积极,变茫然为明确,变等待为进取,变观望为参与。
有教学为证。执教者说:“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特性》,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关于三角形我们已经掌握了它的哪些知识?”学生回答: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执教者再提问:“有三条线段就一定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吗?”这个问题提得好,它不仅完成了由旧知到新知的过渡,在自然流畅的学习氛围下拉开了新课教学的帷幕,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学习需要由隐性转化为显性。明确的学习需要,生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有三条线段就一定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另一种认为“有三条线段不一定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可喜的教学情境来源于学生学习需要的转换,成功的教学有了良好的开端。接着,抓住学生的需要,执教者让学生用长度不同的小棒表示线段,并在摆一摆的自能学习活动中理解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反之,这样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基于上述的观点和相应的策略,小学数学教学要强调“读懂学生”,就是要读懂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学习需要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红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