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逐浪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damiao_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内基本没有专业的冲浪摄影师,除了因为冲浪运动本身很小众之外,昂贵的摄影器材也是一个很高的门槛,你是怎么开始冲浪摄影的?
  胡奕麟:我自己也算不上专业的冲浪摄影师。只是因为我本身住在夏威夷,拍摄冲浪有便利条件。几年前刚开始这项摄影只是想要尝试新题材。确实冲浪摄影的器材相对来说很昂贵,我当时用的机器简单有点拿不出手,尼康D200 配80-200mm 加2倍增距,算是最经济的拍摄器材了。在美国冲浪摄影师是很多人梦想的职业,但这也是一个需要高投入,有时候得孤注一掷的爱好。
  除了烧钱,冲浪摄影也是一项有极高危险性的工作,你自己本身碰到过什么样危险的状况吗?
  胡奕麟:冲浪摄影应该分为陆上、水上和空上。因为我自己主要以陆上拍摄为主,所以本身并没有碰上过什么特别危险的状况。但是冲浪摄影本身确实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夏威夷的桶状冲浪区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断礁之一,有时候海浪能高达十几米,每年冬天都会出人命。水上拍摄的时候,你需要游进那些危险的地方,浪高于头顶时,必须学会在水下如何缓慢地抵消或者释放大浪带来的压力,这些都非常具有挑战性。超级巨浪带来的后果是致命的,只要一个错误就能要了你的命。另外你还可能会在海里遇到鲨鱼、浅礁,还有激流和水母,遇到极端天气情况的时候即使是陆上拍摄也可能会有危险。我认识的一些专业冲浪摄影师,为了拍摄到最好的照片,经常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你觉得拍出一张好的冲浪照片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胡奕麟:其实拍摄冲浪就像拍摄野生动物那样,需要坚持、等待,了解地理环境、当天天气,选择适当的拍摄器材,还有就是运气,用中国人的话说是天时、地利、人和。拍摄冲浪虽然说是“抓拍”,但我个人认为更多的是“连拍”。毕竟选手在开始上浪或进浪管时,只有短短的十秒到半分钟,而且没有人知道选手会在什么时候做其他动作,或者失手下水。
  刚开始冲浪摄影应该是从拍摄浪花开始,浪花属于瞬间性活动,需要高速快门来凝结,水花的样式会根据快门速度有所不同。高速快门是相当基础的拍摄技法,但是拍摄的角度会影响照片的质量,在岸上和水里拍摄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当然在水里因为是晃动的,所以拍摄难度更大,另外要学习捕捉不同光线,利用光线从水的折射拍出好看的浪花。
  有些人会误以为拍冲浪就要靠选手越近越好,最好能拍个特写。其实我个人觉得拍冲浪需要与场景气氛结合。让人和浪相互可以参照,彰显人与大自然的力量。虽然用的是长焦,但一般大浪都离沙滩有点距离,而我们需要找个高位去拍摄,带点俯视的拍摄,这样才能看到前浪和后浪,还有海平线,而冲浪选手就成了参照物,这样从照片就能看出,浪有多高有多大。拍摄冲浪需要耐心观察和等待,不是每个选手,或者每个浪都完美的,不能每个都拍,到最后,记忆卡肯定不够用。建议多带几张记忆卡,然后看准几个好的冲浪选手专注拍摄他,抓住他上浪那时刻就开始连拍,这样出片率会比较高。
  再谈谈器材吧,应该已经有人准备好要投身这个烧钱的行业了。
  胡奕麟:是的,对拍摄冲浪来说,器材确实很重要。高速连拍、高感光度、先进的快速跟踪对焦镜头,这些都是拍出好片的关键要素。感光度(ISO)方面,比起我最早用的机身(NIKON D200),现在的NIKON D700、D3s的感光度和成像品质强多了。因为拍摄冲浪时需要提高快门速度,至少要1/2000秒以上,才能把细小的浪花和选手定格,建议根据当时光线、镜头焦距和光圈去算你的最少快门速度,然后来决定ISO。
  长焦镜头是必需的!一般的拍摄,我们使用长焦镜头的机会很少,也许也没有太多的接触或者对比,而且长焦镜头也非常昂贵,好的长焦定焦头(NIKON 600mm F4)售价大概1万美元,并不是所有业余爱好者都能承受。为了省钱,我们只能用变焦长焦头,再配2倍增距接环,如NIKON 80-400mm F4.5-5.6 配 NIKON TC-20E III AF-S 2X增距,合共所花的钱才1850美元。那么400mm 就变成800mm, 但是要注意,光圈同时也增加2倍由F5.6 变成约F11。可怜的是,这样的搭配成像品质会很差,首先是变焦头,再加增距头,成像质量和锐度大大降低,然后相机再面临高ISO的高噪点的考验。我只能面对现实地说一分价格一分货了。
  除了相机,镜头有高要求外,防水罩、云台也很重要。云台除了要在沙滩上稳定地承受相机镜头之外,还需要可以灵活转动。很多情况下,镜头需要跟着选手一起边滑动边连拍。这样好的云台也要两千美元左右吧。
  另外我想说一下后期制作,拍摄经验告诉我,很多时候拍下来的照片都会偏灰,或者像有一层雾的感觉,原因是拍摄时空气里有很多水气,造成水雾,另外就是要经常检查清洁镜头,沙滩风大,水气会吹到镜头表面形成膜,这样会影响成像的锐度。不过,有强大的后期是可以将好片补救回来,只要适当地把各个局部的对比度加强,画面显然就变得清晰,甚至感觉锐度也加强了。这里推荐使用尼康的CAPTURE NX2 里的点调整功能。
其他文献
OUTDOOR:KOLON SPORT和别的韩国户外品牌有什么不同点?  曹海云:KOLON SPORT一直以来通过与自然和谐相处,发掘人类极限,长时间的技术研发,传播着理想的户外文化。为了能更好地享受向往自然主义的环保型户外文化,从赞助海外远征队到环保活动一直不懈努力着。同时,37年来通过支援五十多次的高山远征队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及技术,推出了很多能通过残酷环境及极限环境的最高品质的户外用品。  
巅峰户外运动学校 公益为先  三年前的夏日,几个人坐在北大旁边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咖啡馆里,讨论着看似困难的事情,每天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方,对于旁人总能引来好奇的目光,而对于国内顶级的攀登者孙斌来说,这件看似困难的事情却是几年前萌发的理想,更是一个事业的目标,那就是做一家国内最好的户外运动培训学校。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目标越来越明晰,在夏季快要结束的时候,事情终于有了结果—巅峰户外运动学校应运而生。
阿拉斯加与俄罗斯隔白令海峡相望,是美国第49个州,也是最大的一个州,面积一百七十多万平方公里,大约相当于我国新疆民族自治区的面积。常住人口仅六十万左右,一半以上居住在最大城市安克雷奇(Anchorage)附近,全州绝大部分地区是无人区。由于远离美国本土,对多数美国人来说,阿拉斯加也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之地。在这片土地上,有八个国家公园,800万个湖泊,10万条冰川,以及北美前20座最高峰中的17座。如
影像是感染力和冲击力极强的一种表达,尤其在讲究真实性和原创性的纪录片范畴,每一帧每一画都显得相当珍贵。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户外世界里,每个人都是用生命在演绎,从导演到主角到摄影摄像师再到道具后勤人员,无一不在追求各自的极致。  可是,要多极致才算极致?你什么时候知道那会是你的极致?  我们把近期陆续举办的世界三大电影节聚到了一起:欧洲户外电影巡展、肯道尔电影节、REEL ROCK磐石电影节,深挖主人公
出师不利  6月14日我飞抵乌鲁木齐,再次打量这个盛满灿烂阳光、中国日照时间最长的地方,这里同时拥有着太多的中国之最,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和能源储藏赋予了它无限的个性与魅力。近来正遇吐鲁番大高温,每天四十多度,常规情况下,罗布泊里比吐鲁番的气温又要高出五度,地表更高达六十多度,这个季节最怕中暑和脱水,一位维族兄弟在东归拉力赛时中了暑,不到一个小时就脱水身亡,眼睁睁看着却毫无办法,所以要等天气、等降温
人类可以登上8842米高的珠穆朗玛峰,可以在海拔5000米的山坡上安营扎寨。人类的足迹几乎已经印在了地球上的每座高峰上。然而,很少有人能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长期生存,狂风、暴雪、严寒以及强烈的紫外线无一不是“生存大挑战”游戏的难题。不过,这些人类面前的严酷考验,对于这里的原住民来说,只是生活色彩的一部分。    缩成毛球的杜鹃花    从山脚一路向上穿过阔叶林,走过冷杉组成的森林,再向上就是开阔的流
水中世界有着不测的诱惑,人类费尽心机刳木为舟之始想必不是为了玩耍,更多的是去找寻活着的可能,这种探险不为体验,而是对未来生存的担负。激流和浪花在时间里亘古不变,但叶叶轻舟在不同的文明里或顺水或逆流飘摇至今,这舟水之间也和浪花一样永恒,变了的只是泛舟的情致。  逐流不随波,是种生活态度,行舟于激流白浪之中,既有对远古先人生存的敬畏,也可在人生的酷暑中一享水之清凉。
14岁的阿非第一次接触攀岩已经是六年前,他像所有喜欢攀墙爬树的小男孩一样,一攀就上了瘾,甚至还为此放弃了训练很久的跆拳道。如果说攀爬是种天性,那爬得好确实需要天赋。接触攀岩不到半年,八岁出头的阿非就和小伙伴参加了2008年全国青少年攀岩锦标赛。那一年我刚好作为比赛定线员第一次目睹了阿非比赛的整个表现。  赛场上,我看到小小的阿非在爬每条线前都大吼一声给自己打气,也看到了他因为身高不够,在起步后尝试
春天的到来,唤醒了蕴藏在体内的活力。在这草长莺飞的季节,为什么不驾一辆好车,选一个目的地,用一次远行来摆脱城市生活的单调和沉闷呢?在这个念头的驱使下。“五一”期间,我与几位斯巴鲁的车友一起,驾车出发了。此行的目的地是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和悬空寺,此行的坐骑是斯巴鲁森林人。  云岗石窟位列中国三大石窟之首,而恒山悬空寺也有着“古代建筑奇观”之称。这两处古迹同处山西大同附近,如果从北京出发,无论从距离还
一年一度的金冰镐奖在回顾过去一年的攀登中拉开帷幕。法国Vertical杂志的Claude Gardien,Montagnes杂志的Manu Rivaud和美国American Alpine Journal杂志的Lindsay Griffin三位资深编辑甄选出近百次值得一提的攀登。组委会邀请了英国的Stephen Venables、斯洛文尼亚的Silvo Karo、日本的横山胜丘、奥地利的Ger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