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故事集

来源 :广州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yue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盛文强,1984年生于青岛,青岛市文联签约作家。作品多见于《花城》《天涯》《散文》《散文选刊》等,著有《海盗奇谭》《渔具列传》《海怪简史》《岛屿之书》《海神的肖像》《半岛手记》等。
  龙 骨
  海边的空地上安放着新船的龙骨,木质的巨兽骨架出现在海岸,空中盘旋的海鸥被惊得四散飞开,绕着龙骨盘旋多时,久久不敢落下,它们牵引着众人的目光,一路沿着海岸朝东飞去了。
  它们要飞很远才能落下。造船的匠人放下在前额遮阴的手对我说。
  每树起一座龙骨,总要吓跑一些海鸟。它们过惯了平静的生活,难以抵挡龙骨带来的惊吓,只能不停地飞。直到海滩上处处都立起了龙骨,它们终于无家可归,终日聚集在龙骨的上空,来回转圈。
  新船的龙骨在满地刨花中升起,横七竖八的木柱间还有刨花落下,它们落地时被更多的刨花接住,悄无声息,我仿佛进入了遥远的童话国度,蜷曲的刨花满地,龙骨直上云天,仿佛天上地下,都被这些木料占满了。
  匠人在木箱里摸出了墨斗。墨斗也是船形,是一個两边翘起的木盒子,线轴藏在腹心,出线口塞满棉絮,灌注了墨汁,当抽线出来时,线上已经沾染了墨,将墨线的一端压在木板上,盒子这一端由另一个人拿着,他轻轻拉起墨线的中点,松手一弹,墨线的印记就留在木板上。黑线两侧尽是些迸溅的墨点,于是,裁切木板的长锯就有了一条模糊的路线,冰凉的锯条在这条路上艰难推进,边走边把木板撕裂,不多时已变得滚烫,漫长而又重复的劳作,没有尽头。木板围绕着匠人的小屋,新木的青涩气息四处缭绕,他们夜间睡在木香之中,梦见新落成的大船沿着滚木滑进海湾,海滩留下了一条辙印铺就的大道,人们尾随新船缓缓前行,像追随自己的君王。许久之后,他们照例燃放鞭炮,为自己的新船庆贺,他们被自己梦中的鞭炮惊醒。
  造船的匠人中有一个停下手里的活,跟我说起了第一条船,也就是龙骨船的故事——那是有史以来第一条真正的船。他说:第一条像样的船造出来,是我们的老祖宗用了一条真龙的龙骨做了船的骨架——那时候的龙真多,跟现在的麻雀一样多。在这片海滩上,不断有龙起飞、降落,海滩上总有旋风笼罩,那便是龙飞行的踪迹,海水里也经常闪起金光,金光是龙鳞上发出来的。那天,人们早上来到海边,看到海里飘来一架白花花的龙骨,一开始人们还不敢靠近,后来龙骨被大潮推上岸,人们才敢过去看。从这头到那头,足足有二三十丈,人们就截了龙骨胸部的一段,有三丈多长,骨架微微弯曲,白得耀眼,在太阳底下都不敢正眼去看。但见脊骨上横骨丛生,都朝内弯曲着,最细处也有大腿粗。人们把它翻过来,脊骨贴地,敷上木板做了条大船,这就是最早的龙骨船。如今造船时先架起槐木支架,再敷上红松板,这槐木的支架,就是仿了当年龙骨船的样式,也叫龙骨。就这样,半岛上有了龙骨船,一直用到今天。
  当年那条龙骨大船还在吗?我问道。
  匠人说,龙骨大船早就不在了,当年人们坐着那条船出海,龙骨虽然是死去的龙,但它仍然识得水性,在水里自动游走,不用橹桨,船也跑得飞快。去近海几个岛礁,不到半天就能打个来回。因为船跑得太快,让老龙王在海底下给看见了,他仰头朝海面上一看,就认出那条龙骨是他违反天条的儿孙,被天神处死在海里,皮肉都给剥去,只剩下一架龙骨,却给渔夫做成了船,船在海面上来回跑了三天,龙王在水下抬头看了三天,终于看不下去,就施法把龙骨收走了。龙王在水底下举手一指,狂风顿起,嵌在船里的龙骨就在瞬间消失不见。船在风里走了一阵子,人们才发现龙骨不见了,奇怪的是,船板都还在原处,按照原样拼成船形,骨架的空缺处,开始有海水灌进来,船上的人们赶紧来堵,才发现裂缝密布,已经无法堵住,船就在惊慌的呼救声中散了架,船板径直落水,把人们留在半空,人们低头才发现自己悬空在海面上,一惊之下,都落进水里,海浪立刻把那些落点抹平,船上的人一个也没回来。
  后来,龙骨极难得到,即便得到,也没人敢拿来造船用了,谁也不想船毁人亡。人们就改用槐木做龙骨了,就这样,龙王还常派人来拆船,新龙骨垒起来时,如果忽然倒塌,或者天降大雨,那就是龙王派来的兵将在捣乱。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龙骨落成之日的炮竹了,要及时燃一挂红炮竹,把龙王派来捣乱的海怪惊走,鞭炮响过,倒塌的龙骨自行竖立起来,雨也及时收住,乌云刹那间灰飞烟灭,阳光重新照在龙骨上,把木纹间的水珠拭干,白色的水汽升腾,行走在龙骨之间宛如仙境。
  槐木最结实,泡了海水也坏不掉,做龙骨最好,红松木浮力大,还能防虫,拿来做船板是一流。在我们这儿,槐树和赤松也是最常见的树,满山都是,就连青砖瓦舍都被槐树的绿荫遮盖。渔村后的山岗上,是赤松的海洋,松针把山石淹没,多年以后,这些树都会倒毙,树干砸在地上,鸟雀惊走于林间,树干纷纷落水,和族人一起乘风破浪,终日浮在万丈深渊之上,时时有沉没之虞。即便沉没,也是人树俱亡,槐树和松树的命运,和族人紧紧捆绑在一起。
  许多年以前,族人中出了一个狂妄之徒,他在海上行船时,忍不住踹踹脚底的船板说:要不是跟着我,你区区一棵树怎么能走这么远的水路,见识这么多光景?见脚底的树沉默不语,他怒而鞭打这棵树,这棵树顿时跑得像一阵风了。
  奇 遇
  鱼骨庙盛大的庙会兴起于何时,已经无从考证了。每到秋后,庄稼收走,大地一片赤裸的黑褐,海上也基本没有渔汛,街上一夜之间多出了晒太阳的人。每到这个时节,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卖香火的地摊铺开了,满地金光灿灿的锡箔纸,一对唱戏的老夫妻从我身旁经过,男的用手推车推着女的,女人手里抱着三弦,一年前我在山上还见到过他们。我四周挤满了人,都是参加鱼骨庙庙会的。通向山顶的路,有东西南北四条,四条路上已经没有落脚的地方,有时即使立着不动,也会被流动的人群带上山去,这个队伍里混进了很多懒汉,他们想去庙会上看光景,却总也不愿动腿,只好乘坐拥挤的人流上山去。我曾见到一个懒汉在人群中睡着了,还打起了呼噜,他的头歪向一侧,随着人流的涌动而前后摇摆着,呼噜声也忽远忽近,他的嘴角流出了口水,闪亮的一串,挂在衣领上。人流推着他走到了山顶的开阔地带,人群四下里散开,他站立不稳,倒在地上,这才从睡梦中醒过来,胳膊肘撑着地爬起来,去追赶远去的人群。   时候尚早,此时的山顶,人群分成了一簇簇草丛,从山石缝隙里冒出来。庙会上最多的是卖糖葫芦的,糖锅周围全是孩子,他们踮着脚把毛票举过头顶。說书人没有占到好位置,只好在斜坡上扎开了场子,为了防止身子下滑,他后腿曲着,前腿向前平伸开,背靠着高坡,俯视一片黑压压的头顶,有的头上有一个旋,有的是两个,这么密集的头顶一定让他想起了初次表演时头晕目眩的感觉,他稍微定了定神,就高声说了起来,他用一把扇子调动了无数黑压压的人头。
  鱼骨庙位于空地中心,庙后一片杏林,我们常到这里摘杏子。据说庙里最近挂起了一条木龙,用红绸子盖着。这根木头大有来历,不久前,人们在海边看到水上漂来一根木头,木头山上坐着落难的一家人,浑身湿淋淋的,人们把这一家人救起来,才知道他们坐船出海遇上了风暴,漂了三天才到这里。这根木头被看作是神木,被救的一家请来村里的木匠,雕成了龙形,放在鱼骨庙里。庙会那天撤去红绸子,我们都跑去看,只看到木龙头上生出两只树杈似的角,我们怀疑这是用木头上原有的树杈改造的。龙身子雕成了四棱的,尾巴分了叉,像鲅鱼的尾。这条怪模怪样的龙唯一细致之处,是鼓出的眼睛和下垂的长眉。我多看了几眼木龙的眉毛,无数根合成一股,垂到眼睛下面去,大殿吹进来的过堂风经过,两股眉毛晃动起来,像小姑娘的两根辫子,而木龙两只鼓出眶外的眼珠直愣愣往前看着,不知在看什么,鸡蛋大的白眼珠上点着黑点,不细看还真是难以看清。那位木匠的手艺实在不敢恭维,木龙被他雕成了这般呆傻的样子,到正殿看热闹的人看了都捂着嘴笑,笑过之后,纷纷绕开木龙去进香。木匠挤在人群中,我一眼认出了他,不久前他还在我家修过窗户,他的耳朵会动,放上铅笔,耳朵能自动把铅笔夹紧,翻跟头也不会掉下来,到了要用铅笔的时候,耳朵一松,铅笔会自动滑落下来,稳稳地落在手里。那次他叮叮当当敲打了一整天,刨花堆了一地,这才把窗子修好。这时他扶着香炉腿,脸涨得发紫,看得出他的手在发抖,香炉里的香火弯曲着升起来。又进来一拨人,甚至笑出了声,毕竟,这么简单的龙,更像是孩童自己做的玩具。木匠转身分开人群出了大殿,他的身影消失在门口方形的白光里。
  庙门外的戏台锣声大作,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大家立即失去了对木龙的兴趣,转身去戏台前。松木的台板上下颤悠,台上两个武生翻着筋斗上场了,穿黑袍的持枪,穿红袍的持刀,互相纠缠着打在一处,俩人凌空飞出几个筋斗,站定后各自亮相,众人无不喝彩。前方的人群中忽然冒出一顶高耸的黑礼帽,帽檐下的人抬头往台上看着。他的眉毛与众不同,是垂下来的长眉,垂到了鬓角以下,两眼鼓出眶外,直愣愣地盯着台上,我觉得他有些眼熟,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再看他头顶上的礼帽,高得出奇,帽子里面鼓鼓囊囊,不知塞满了什么,就像魔术师的帽子。再看他身上,瘦得像根木棍,前襟布满了垂下的纵向褶皱,身后披的红斗篷更显得滑稽,像一面旗在无风时耷拉在旗杆上。木匠从人群中挤进来,抓起那个瘦子的胳膊,两人一前一后,消失在人群中。戏台上的锣鼓还在响着,我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消失在半山腰芜杂的草木里,不敢吱声。
  庙会结束当天的晚上下雨了,乌云罩住了孤零零的山头,水从云头上泼下来。庙会的地摊上留下的菜叶、果皮,还有孩子们顺手扔下的糖葫芦的竹签,都顺着雨水淌下来,堆在山脚动弹不得。更大股的雨水从山上下来,推着杂物齐刷刷地向南,一直把它们冲进海里去了。只留下光秃秃的石头山和孤零零的庙。父亲说,那是龙神在布雨刷山,人来人往的庙会弄脏了他的地盘,所以他趁着傍晚这段闲暇时间,弄来一阵雨刷洗,每年的庙会过后,都会有雨水准时从山上下来。这天晚上,雨线还在密密地斜织着,母亲正在为晚饭忙碌,厨房里传来油花的叫声,我站在窗前,远远望见山头冲下一条红绸子,有着闪缎的面子和金黄的流苏滚边,和我在庙里见到的盖着木龙的那块绸子一模一样,它也被冲进海里,翻了几个浪头就不见了。
  海边雪人
  我在海边散步时遇到过一个雪人,它只有两尺高,但雄踞在一块突起的礁石之上,我走过来站在礁石旁边,正好和礁石顶上的雪人面对面。这是一个简单的雪人,头和身子是一小一大两个雪球摞在一起,雪人的眼晴是两枚三角形的紫贝,衬在白雪底子上。有了这两颗眼睛,雪球立时活了起来。
  鼻子是一颗又尖又长的尖角螺,足有半拧长,螺尖朝外。嘴巴是张开的两片扇贝,嘴唇微启,迎接远道而来的朋友时才有这样的准备姿勢,我们望见朋友从不远处的小路上走来时,总会情不自禁地微微张开嘴,只等着朋友走近,道出问候的话语,或者爽朗的笑声。雪人头顶还插着一丛齐整的鹦鹉螺的头发,这些鹦鹉螺身躯盘旋,虽然它们大小不ー,堆雪人的人却费了一些心思,把它们的顶部搞得一样齐,大一些的螺就往雪里扎得深一些,小一些的螺就扎得浅一些,做成了满头的卷发。雪人的耳朵就更巧妙了,那是一对拳头大的青螺売,螺尖嵌进雪球里,螺口朝前翻着,黑洞洞的螺口正在收集来自海上的声音。雪人身上的东西全是海里的,只有雪是天上来的。它背对着大海,面朝我来的方向,正如一位主人在迎接客人。我再次打量它,它的卷发透露出异国风情,它的笑容若有若无,这竟是与背后的海相称的。礁石也铺满了雪,有的地方被风吹开了雪,露出礁石的黑色花纹,雪人独自站在那里。这个雪人一定是第一场雪时留下的。第一场雪持续了整整一天,之后隔了几天又下了一场,紫贝做的眼晴上蒙了一层雪,鹦鹉螺的鼻子上也堆了条雪,这雪迹显然是第二场雪留下的。这个面目不清的雪人突然出现在海边,我进入它的领地才发现它,这让我有了面对陌生人的局促感。堆雪人的人已经离开了,他们的足迹被新的一场雪盖住了,他们在上一场雪时来过,在这里至少付出了半天的劳作,他们属于上一场雪。
  用贝壳堆雪人是海边的孩子们常有的玩法,这让我想到了多年前失散的一个朋友。二十年前,我们还都是孩子。我们在海边堆过一个雪人,比眼前所见这个要漂亮得多,我们把在海边能找到的东西都加到雪人身上了,这个雪人缀满了海星和闪闪发光的贝売。雪人身上已经少有几处雪的白色了,可他还少了点什么,东找西找,终于在泥里抠出两片扇贝,给雪人嵌在领口,做成了一个领结,整个雪人顿时显得精神了不少。他说,要做城里人,做体面的工作,就像他表舅一样,再也不要像父亲和爷爷那样在海上冒险了。我想起来了,他的表舅在城里银行做职员,每次回来时都穿着西装,里面露出衬衣和蝴蝶状的领结。而他的爷爷死在海上,他的父亲还在海上挣扎着过活,好几次遇到了葬身海底的危险。想到这里,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再看那个雪人,真的和他表舅有点像,滚圆的身子挺出肚子,领结熠熠放光。我看着他把三角形的扇贝摁在雪人的领口,两个三角的尖互相盯着,形成了对称的领结形状,他怕扇贝掉下来,又使劲戳了几下才停手。那年我和他都不到十岁,他居然有这样的想法了,真让人敬佩不已,后来我才想到,这多半是他母亲教的。
  二十年后,我离开半岛去内地谋生,他却在一次远航中失踪了,再也没有回来。有一年我回家探亲,他的母亲在街上看到我,哇的一声哭出来,不住地叫着我的乳名,我也落了泪,我和他在一起玩耍时,他的母亲只有三十来岁,也常这样叫我,常把鱼干塞满我的口袋,如今已是满头花白。他长眠于海洋深处,我向远处望了望,只看到灰暗的海水,水面上没有一只船,也没有一只水鸟,天阴了多时,一场雪又到来了,海面上安静起来,好像是雪片压住了波浪。我和雪人之间填满了碎雪,雪人在雪花中变得模糊不清。时间过去了太久,二十年,他的模样我记不清了,就权当他和雪人一样吧,雪人简单的五官更让我感到难过。那天我在海滩上走出很远,终于在结冰的浅滩上找到了两片扇贝,急匆匆赶回来摁在雪人领口处,也给它做了一个领结。粘在手上的雪屑立刻蒸发掉了,手指上冒出了丝丝白烟。
  过了几天,天气转暖,我惦记着雪人,再次来到海边,雪人不见了,礁石上只剩下一堆贝売,那是雪人的遗物,我捡出那两片扇贝,装在上衣口袋里,回去的路上边走边看。后来琐事缠身,逐渐忘记了口袋里的扇贝,就这样,我在不知不觉中把它们带回了我生活的城市,在一个晚上,我双手插进口袋,触到了扇贝冰凉的斜纹,那是来自海洋深处的温度,我一阵战栗,瞬间想起了过去的事。
  现在,它们摆在我的书桌上,按照领结的形状,平摊在合灯的底座上,雪白的灯光照在黑色的扇贝上,仿佛塌陷的岩洞,扇贝附上了牡蛎的骨质胚芽,我开抽屉找出小刀,刀尖抵在胚芽底部,轻轻一拨就拨掉了。我没看到这个胚芽的最后落点,只听到它在地上蹦跳着走远了,它掉进桌底的暗影里,混在了尘埃里,此刻它等同于尘土,桌子轻易不会挪动,我和它很难再见面了。
  两片贝売中深藏着的愿望,总让人感到隐隐的不安。以后的许多年,我时常梦到海边的雪人,不过梦中的雪人和我见到过的不一样,它没有五官,头部是一个滚圆的雪球,身子上也没有任何装饰,这样简单的造型看上去似曾相识,不知在哪里见过,正如萦绕在舌尖上一个呼之不出的人名那样让人纠结。在梦中忽然记起雪人的来历,却有了难言的阵痛。这个雪人唯一的显眼之处是雪人脖子下面的一个黑领结——两个扭在一处的黑色三角在冰天雪地里旋转着迎面飞来。
   责任编辑:姚 娟
其他文献
在当代文学的语境里谈论“现代派”,主要是指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文坛一些带有异质性色彩的文艺作品的“崛起”以及由此引发的激烈争论。其实,这个“现代派”是有前世的,即1930年代围绕诗人戴望舒、卞之琳等所形成的现代派。影响之一,是文坛学界用“现代派”这个名字来描述带有现代主义色彩的国内外作家流派①;影响之二,是20世纪台湾五六十年代的现代主义诗潮也打出了“现代派”的旗帜。虽然我们要谈的现代
期刊
每个人的生命都像一棵树,甚至是一棵草,一些难以言说的秘密装在其间,如不注意或不细心,我们就很难发现它。像晾晒衣物,我常将自己打开,抖落那些人生的皱褶,让阳光进来,充分体会一种温暖的闪耀。  一  童年家贫,我常赤足在山间奔跑。一次,脚底被扎入一根棘刺,很深,几乎看不见。母亲用针为我挑刺,无果。一邻居大胆,并信心满满,自告奋勇前来帮忙,结果,像小猪翻地吃花生,脚下被挑出个大坑,鲜血直流,却不见刺的踪
期刊
周 年     紧贴乡下婶家的一条小路,素白笔直,毫不犹豫通向一片白杨树林。不及百米处,一片坟冢坐落其中。那些白杨树,高高直直,与村庄其他白杨有序相接,统一为一个整体。坟冢作为整体中的部分,与村庄晨昏相对。  叶落归根。一个村庄承托着这样的沉重。  先前,信奉佛教的姑婆婆,摩挲着两幅身居莲花宝座的佛陀图像,喃喃自语,念叨着她的母亲——我的老婆婆。两幅画曾陪伴老婆婆生命的最后时日,超度她到天国去。不
期刊
一  夏日一个闷热的黄昏,我来到平越古城,徘徊在古城的大街上。“平越驿站虽不是你迷恋的地方,但定会成为你难忘的旅途追忆。”我决定入住平越驿站。  我提着包走在朱场街上。这是一条从东向西延伸的古街,平越驿站就在街尽头。朱场街很清静,清静得近乎冷清,这种气氛很适合我的心境。  我在静谧的黄昏推开平越驿站的古旧木门,迎接我的是一阵古琴声——《秋江夜泊》。我已经有八年没有听到这首曲子了。  我停下脚步,扶
期刊
1  暗与红,两个字一旦相遇一起,就有了纷繁复杂的味道。红有多种,浅红、深红、大红、桃红、玫红、鲜红、朱红、猩红、肉红等等,唯独红遇到暗这个字,就红得不清不白、不荤不素了;一个“暗”字,把红剥离出了鲜亮、明丽和向上的状态,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灰色、颓废、沉重、抑郁、疾病和不祥的征兆。这样的红,似乎是一种沦陷,一種象征或者隐喻。这是“暗”字的功劳。也许有人把暗红理解为一个词语,单纯的、淡淡的一个色彩
期刊
我是去年12月14日乘飞机抵达广州的,由北一路向南,即便在万米高空,也同样感受到不同地域季节的极大差别。从新疆到青海、甘肃这一带,天空一片晴朗,几乎看不到一片云彩。通过舷窗俯瞰大地,先是天山皑皑白雪,银子一样泛着耀眼的白光,过些时往下再瞧,但见群山起伏,沟壑纵横,仿佛一条条黑色的疤痕,由高山向谷地辐射,延伸,就像夏日洪水奔泻,在沟谷形成一个个冲击面,又像渔民收拢的渔网,窟窿眼睛,斑斑点点,白色的是
期刊
那一天,终于来了。  我说的是搬家。我从老家自贡搬家到成都一晃二十年,因为颠沛流离,在成都又搬过两次。2006年与女友小程相识,她在九眼桥锦江畔一所高档社区分期购买了一套280平方米的跃层住宅,有六七间房,我的书放了满满三间。当年我就写过一篇文章记述此事,搬书是比离婚更辛苦的事情。倏忽十二载过去,女友经营的公司终于油尽灯枯,在前年资金断裂的风潮里停摆。任何事情几乎都是这样,开始容易结束难。她把房子
期刊
老孟握了下拳头,关掉电脑。这台电脑刚搬进来时,还是最新、配置最高级的电脑。六年过去,早就破败不堪,像是身体千疮百孔的老人,一开机“呼呼”作响。办公室多次说要给老孟换台新的,老孟不肯。他说,用习惯了,懒得换。电脑老是老了点,运行速度也慢,大的毛病倒也没有。老孟不着急,他经常看着电脑慢慢地打开页面,光标缓慢地移动。他对这台用了六年的电脑有种理解的同情。不愿意换电脑,倒不是老孟不想要新的,一想到大量的文
期刊
1955年,塞弗里奇(Oliver Selfridge)、纽厄尔(Allen Newell)、皮茨(Pitts)等人在美国洛杉矶组织召开了西部计算机联合大会(Western Joint Computer Conference)。已被尘封在历史角落中的会议,悄然撬开了人工智能世界的一道缝隙,机器模拟人的神经系统和心智系统的设想,为人类社会勾画了一幅交织着无限想象性和不确定性的未来图景,为人工智能的爆
期刊
读宋·邵雍的《大寒吟》,有“旧雪未及消,新雪又拥户”之句时,忽然想到以后如果写一本散文集,集名就叫《旧雪集》。其实,当时只是对“旧雪”两字喜好而已。  大多数人都是喜新厌旧的,我这样说是怕有人说我有“矫情”之嫌。而事实是,“人口各有舌” (《大寒吟》)。你能让人不说话?“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不过,“矫情”之举要不得,老大不小的人了,太“矫情”了,是真正令人嫌的。  旧雪,让我想起一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