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荣:重返决澜社

来源 :艺术当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pisee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艺术创作中,观念性的实践并不意味着要牺牲艺术作品的品质。考虑到两者并存的可能性,杨子荣的“抽象绘画”系列作品不只与美学息息相关,而且也在观念的创新上占一席之地,尤其表现在对线条与颜色的处理方式上。杨子荣试图把绘画中美学考虑重新注入观念艺术,或类观念艺术的创作领域中。不同于以往仅限于文字记录与印刷形式,甚至诋毁美学的传统观念艺术,杨子荣的抽象绘画兼顾了知识上的含量以及美学上的重量。
  杨子荣近期的展览“澜回”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一点。举例来说,在展览中艺术家提出了一个问题,决澜社的成员合照(1931-1936年上海前卫派的男性与女性艺术家)是否属于艺术品当中的“文本”?照片成为文本的形式又因为计算机程序的介入而得到佐证。杨子荣用计算机程序随机挑选了上千张照片,经过软件输出为抽象图像,再以手绘在画布上。杨子荣把其中决澜社几位艺术家的原始绘画,像王济远、关良、丘堤等,经过科技之手,转变成抽象图像,再经过艺术家之手,回归到画布上。经历这样的蜕变,这些作品在形式上、概念上都有了新的诠释。在这个系列中,杨子荣试着拼凑出被中国艺术家遗忘的历史片段。他希望能找到中国现代主义的根源,一个不完全属于西方,而是与西方现代主义同时并进、融合、重叠的过程,以及画笔与画布对于中西方文化所蕴含的不同意义。虽然当代艺术在中国延迟了几十年,但中国早期现代主义画家为其绽放奠定了基础,也塑造了我们今日所理解的中国当代艺术。
  其中两幅代表性的作品为《澜回一》和《澜回二》(2016)。两幅作品都是由一张黑白老照片与油画组合而成。照片中我们看见侧身的丘堤正提着画笔。不容怀疑的是,杨子荣的作品中对于决澜社的回顾,充分展现出决澜社在中国现代主义中的稳固地位及重大突破。在观看这些作品时,为了推断其品质的标准,我们不得不同时考虑作品的构成型态与所引发的观者思考的动力之间的紧密关系。对杨子荣而言,艺术中所蕴含的美学就是把绘画触感与数字影像合而为一,运用计算机程序改编原始绘画的形象,进而抽象,然后用画笔描绘出计算机中的影像。这样一推一拉的过程,打破了科技与传统绘画在媒介上的分歧,使其形体及精神都密不可分、相知相惜。
  科技融合传统绘画的特性在《纯真与感性》系列中的三幅巨大油画中得以谨慎且稳固地展现。在这些庞大、奢华的绘画中,半透明的光晕像翻腾的浪花拍打在黑暗的基底色上,伴随着视觉的飨宴,我们听见明亮的色泽在画布上私语。该系列的绘画名称及跨感官主题引用自作曲家约翰·亚当斯的《纯真与感性乐章》,希冀能找到艺术中质量与观念的链接性。
  《面纱》系列似乎在任意的虚拟程序主导与绘画触觉感知的碰撞下找到一种平衡。这一系列的灵感来自两位20世纪50年代的纽约艺术家:色彩抽象大师马克·罗斯科,以及色域绘画大师莫里斯·刘易斯。杨子荣的《面纱》系列标题命名其实是挪用莫里斯·刘易斯在《倾泻》系列中的作品名称。这些看似随机的计算机抽样色彩其实与约翰-凯奇的《机遇》音乐系列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不同的是,杨子荣创造了媒介跨域的突破,把计算机中难以捉摸的色彩影像重叠转移到亚麻布上。这种浓厚的触觉密度在《圣人之晤之一》和《圣人之晤之二》(2012)以及《明天过后之二》(2007)三幅画中特别明显。
  不得不承认杨子荣的创作过程隐含了一丝讽刺性。毕竟这些抽象绘画的美学基础是计算机程序随机输出下的产物,经过一千多张图片筛选后的结果,再以画笔描绘出。借由科技的辅助,绘画不再是独立的媒介,而被赋予了跨越领域的潜力:从实际触觉到虚拟图像。但我们又怎能忽略这其中的嘲讽,当人类把跨媒介的主导权转嫁给计算器程序,抽象绘画的最终模样还如何由我们掌控?
其他文献
每个具有明确想法的人在节点转折的时刻,都会在不同阶段呈现出其中的思考与延展的形态,甚至容易让人产生一切可以重新再来的期待。对于艺术家来说,一个阶段创作的完成往往带有这样的意义。陈文骥的艺术创作脉络其实是清晰可辨的,他的艺术一直是在不断跨越对物象的似真性之后,持续深入、纯化视觉语言的过程。从他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初的具象写实,到90年代末苍凉荒芜风景的描绘,再到疏离于写实的语言方式之后物质的抽象,尽管
期刊
身体,不是一个自为的存在,它部分作为周围环境的映射,部分构成一个隐秘的小宇宙。  “紧身——瑞士亚沙之窗”中一系列的发生引发对于行为的再度思考,同时提出有关身体属性与观看之、司的诸多问题,有可解的部分,也有依然存疑的困惑,这正是其值得探讨之处。  行为所呈现的身体类型  为了厘清“紧身”中五个行为表演的属性与其引发的反应,有必要对行为所呈现的身体进行分类。玛丽  卡洛琳侯米诺(Marie-Caro
期刊
1947年,由艺术家马格利特主编的比利时超现实主义杂志《会生活》向多位艺术家和作家发出了调查问卷,比利时诗人马塞尔·布达埃尔也在其中。在被问及“你最想要的是什么?”,布达埃尔答道:“某些粗鄙不明的东西;显然还有钱,因为特别是贫穷让我真的很难堪。”  在他的回答中,布达埃尔为自己勾勒了一个藐视惯例、放荡不羁、一贫如洗的形象。近期在纽约现代艺术馆举办的马塞尔-布达埃尔回顾展上,这一形象被细致地描绘和诠
期刊
四年前,英国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带着他的艺术项目《亚洲土地》来到中国,由一百吨黏土和三百位制作者创作出的手掌大小、带有眼睛的十二万只小泥人,在中国的多个城市进行了巡回展出。这些充满人工痕迹的小泥人昭示了一种集体意识在空间之中的存在,让人不禁感叹,相对于“无限”这个概念来说,任何个体、任何事物都只是一个符号。  四年后的今天,葛姆雷在北京常青画廊迎来了他的第二次个展“屯蒙”。此次作品《屯蒙》依然运用
期刊
“事件的地貌”的英文标题直译为“在中国凿一个洞”(Digging a Hole in China),不免让人对展览真正想展现的意图有所猜测。在美术馆空间中挖洞造屋,同样令人联想起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大地艺术。展览所呈现的十二位艺术家的作品的时间跨度从1994年至今,而在今日中国,这一以。土地”为主题的当代艺术实践,能否为当下社会理解“土地”这一词汇和“我们从何而来”这一哲学思考中的难题提供
期刊
为优秀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做手稿研究展,是合美术馆建馆之初就订下的办馆举措之一。而本展之所以特地聘请方力钧先生携作品参加,一方面因为他是中国当代艺术界十分优秀的一线艺术家,另一方面也因为他藏有大量的创作手稿与相关文献资料,很利于我们做好这一学术展览。  此展以“另类生存”命名,有着如下三层含义:首先是指他本人在成长期间的“另类”生存状态,即与许多同代人完全不同的生存方式;其次是指他当初作品中人物生存状
期刊
第九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中的“新中国画vs新水墨画”展览,从艺术界定和文化梳理,尽可能地归纳了“新中国画”和“新水墨画”两种形态的作品,将两者置于同一空间进行对话。这“不仅可以让艺术家们进行平等的学术对话,也有利于理论家全面深入地清理‘新中国画’与‘新水墨画’发展的线索,以研究新中国画与新水墨画在新形势下的异同之处与各自的艺术规律”(策展人鲁虹语)。“新中国画vs新水墨画”与“墨海新境”“鹏城墨韵
期刊
这次大展还有不少在观念上有刺激作用的作品,但展出的方式比较“文明”,易于接受,便没有什么乱子。像“厦门达达”(厦门的一个艺术群体)的用许多条粗麻绳,再利用汽车的动力试图将中国美术馆拉掉的计划,但并没有实施,也不可能实施。他们仅仅是把这些计划画成工程图、施工图挂在展厅里展览,煞有介事的样子。另外几大捆优质的粗麻绳也运到了展厅,但是没有用来拉美术馆,而是沿着各个展厅、楼梯到处爬行着,绳子上拴着“厦门达
期刊
这些年,刘鼎的身份游离在艺术家与策展人之间,通过艺术创作、谈话、写作、展览策划等方式,研究形成中国当代文化艺术意识形态化背后的观念变迁。他回访新中国成立后的文艺理论及其实践的内在演变历程,分析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体系及美学,重新评估其视觉文化遗产,并不断提出问题,如艺术如何介入现实政治,文化艺术的核心价值是如何被定义、被解构,乃至被边缘化的,文化自觉与主体性究竟该如何把握等。刘鼎近期在天线空间的
期刊
在唐·伊德(Don lhde)眼中,伽利略使用望远远观察月亮的行为是一种技术逻辑的具身性关系的体现,也即——  (1)伽利略——望远镜——月亮  实际被展现为:  (2)(伽利略——望远镜)——月亮  这意味着望远镜成为自身“知觉——身体”经验的一部分。我们也可接着试想一下,“钢笔”作为一种技术媒介在人的日常经验中呈现出怎样的技术逻辑——用钢笔在纸上勾勒出的不管是复杂的论文还是精致的插图,人们总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