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设计师眼中的内衣产业

来源 :新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i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内衣产业在十几年内突飞猛进,以前基本上是百货公司自己的买手,到各个设计公司去买设计师的内衣设计或内衣成品,因为一般设计公司都是可以生产的,也有些品牌会包给设计公司来做。
  但是最近几年,百货公司的自有品牌越来越少了,都开始做名牌。整个世界的消费者都有这种对名牌的趋从心理,因此百货公司也都认为名牌可以卖得更好,更打动消费者,价格可以更高,这造成了百货公司的自有品牌越来越少。你现在到百货公司,几乎找不到百货公司的自有品牌了,几乎都是名牌。比如,VERO WANG做内衣也做睡衣,最早是做婚纱的,我们公司买它的睡衣许可,也就是品牌代理权,做它的睡衣业务,它对这个过程有一定的监督,然后我们分成。当然,也有老牌店,仍然在坚持做自有品牌。真正的传统还是会保留下来,但是很明显没有那些跟随时尚的潮流品牌覆盖得广。
  在美国,零售商家也就是百货公司都很强势。但是跟国内很不一样的是,比如我做自己的品牌,EMILY YU,如果我在美国,就会有很多百货公司的买手来买我的东西,作为设计师,我不需要想怎么销售,这些压力不是我自己承担,百货公司都有买手制度,对于销售的压力,它会帮你承担很大一部分,设计师无需考虑那么多,对于销售不需要操心。但是,百货公司不会无限度地帮你承受销售压力,因为这一季卖得好,双方就可以继续合作,但是如果卖得不好,下一季度他们就不订你的东西了。这时设计师就要操心了。
  这与中国国内有很大的不同,国内是必须自己做销售,做柜台,想怎么做营销推广,国内的百货公司几乎就是起到出租店面的作用,他们不会管那么多。在美国,设计师只要参加展会,就会有很多买手参加展会,来订你的东西,或者是一些精品店来订。但是国内很少有这种可能,设计师一定要变成全能的,不光是设计,还要做营销等等。
  在美国,鼓励年轻设计师的环境会更好一点,会有比较基本的一些程序,比如展会、SHOW等等。比如时装报纸杂志,会有专门介绍内衣的版面,介绍一些新设计师和品牌等等。在美国想做出一个品牌来不难,但是想维持下去不容易。高端不行,就一定要进入中低档,这样才有生存下去的可能性。而国内资本话语权特别强,有多大的资本就能占据多大的空间。
  不过,在经济危机之后,美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有很多不错的牌子,后来被市场抛弃了,消失了。比如Viamode,她在下城新开辟的商区,离SOHO很近,开了一家店,品牌就叫VIAMODE,也代理了一些欧洲品牌,当时所有的报纸杂志都报道过她,这个设计师很有天赋,她当时想面向海外转型,当时我们公司有海外生产背景,于是她想和我们合作,但是因为资金不够,她的店就关门了,特别可惜。Viamode,真是非常有才华的一个人。类似的设计很好,但是因为营销能力不够而消失的品牌还有很多。
  虽然我是一个设计师,但是我认为现在不是设计师时代了,让一个内衣品牌更好地走下去,营销团队更重要,甚至比设计师还要重要。因为从公司来看,设计师随时可以被炒掉,但是一个好的销售人才不会被炒掉,他可能做几十年,而一个设计师能做十年就不错了。
  我后来进入的公司有一百多年历史,是一家很大的公司,它吞并了很多小公司,就是因为它的营销能力太强了。比如沃尔玛,一些很紧急的订单,它不会给小公司,它不放心,它给大公司,给那些越来越坚实的公司。
  现在,即使在美国,设计师没有经营背景和能力也是不行的。如果靠传统的经营方式,有订单就做,不去主动营销自己,成本下不去,订单肯定受影响,有很多品牌被买走后,就逐渐萎缩了。
  营销对于品牌来说越来越重要,怎样让它的占有率越来越高,什么时候推出品牌,光有设计师的头脑是不行的。
  但是,这种变化也有一个坏处,就是现在的市场越来越相似,你去任何百货公司,看到的品牌几乎都一样,基本上都是那些名牌,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变得越来越小了。
其他文献
9月25日,天翼图书第28届管理论坛在深圳举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国际管理学特聘教授、副院长兼教务长约翰·奎尔奇(John Quelch)应邀做主旨演讲“商业营销中的地点影响力”,并参加其新书《P营销:商业推广中的地点影响力》签售会。  约翰·奎尔奇认为,企业要获得成功,无论规模大小都必须既是本土的又是全球的。那么地点在市场营销中究竟起着怎样的作用?如何把握地点营销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如何运用东方智慧
期刊
C公司是一家批发健康有机食品的公司。近期由于价格上升导致市场份额下降,C公司希望推出更加清晰而独特的品牌定位,以展示自己的竞争力在于食品质量及其差异性,而非价格。C公司首先明确了自己的品牌承诺和定位,然后建立了一个由农场主、客户和员工组成的社区,通过这个社区支持和验证自己做出的品牌承诺。  在对一些有影响力的食品博客、社区及社交媒体网站分析之后,他们发现自己的核心客户群形成了两个主要流行趋势:“农
期刊
新兴市场中产阶级的崛起,将极大地改变亚洲乃至世界的商业地图。亚洲新兴市场的中产阶级,成为举足轻重的消费群体。  首先,这是一个新的“中产”阶层,其刚脱离为“生存”而奔走的状态,但还没有达到“富人”随心所欲的消费水平。所以对下他们有一定的优越感,对上则又感到自身之不足贵,这种心理使他们对身分比较在乎,比较敏感。有些年长的人可能对过去“求生存”的日子记忆犹新,尽管手头有可支配收入,但是比较节俭。有些年
期刊
我来到中国只有半年多时间,在佳能(中国)的商务产品推广方面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与东京佳能总部一起研发推出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已经有几款产品投放市场。  第二,对于在中国经销我们办公用品的经销商进行重组,无论是iR(数码复合机)产品,或者SOHO(激光打印机、一体机)办公产品,在中国直接跟我们签署合同的一级经销商一共有五六百家,我现在正在根据不同的市场对这些经销商进行重组,希望跟
期刊
维基媒体让互联网用户制定战略可能听上去很另类,毕竟,维基媒体的存在取决于相互合作创造内容。近几年来,更多企业开始尝试开放战略流程,让向来无缘制定战略的群体参与进来。高管们列举了此举措的两大好处:首先,来自企业核心以外一线的各种高见能让计划更有深度;其次,增进员工对公司的感情,想法更加统一。但是,根据麦肯锡的研究,这些好处目前在企业界还不多见。在此,我们对社区导向战略工具扮演的角色,提出三个观察点。
期刊
又近中秋,每到中秋佳节,赏月、吃月饼是所有华人共同的习俗,我们都习以为常,也都乐此不疲。然而,在台湾,除了赏月、吃月饼的传统习俗之外,还有个独特的“习惯”,那就是烤肉。现在,在台湾过中秋节,家家户户都会以烤肉作为家庭聚餐和联谊活动,边烤肉、边赏月似乎成了更应景的台湾中秋节活动。也因此,中秋节在台湾甚至被戏称为“民俗烤肉节”,烤肉对许多台湾人而言,可能比吃月饼更能体现中秋节的氛围。  大陆地区的朋友
期刊
营销人员希望确保其品牌贴近消费者,即,他们的品牌与消费者是息息相关的(无论是通过创意或媒介选择)。但他们却往往遭到惨败。相反,有过多的营销人员一直致力于通过开发USP(独特的销售主张)和消费者细分方法来表达其想传递的品牌讯息。但结果往往是这些的讯息并未真实反映消费者希望体验或感受到的东西,因为他们采用的是以品牌为中心的方法。  不过,往回倒退二三十年,有几个实例证明成功源自于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方法。
期刊
当人们下决心创业时,他们的行动清单上会有几个典型的重要任务,譬如商业机会、融资等等。而一旦一家企业处于运作或发展阶段,大多数创始人则会为如何更好地完善产品或服务而困扰,或者是如何分出精力完成新的任务。  作为企业销售调研项目的一项内容,我们对120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创业不久的企业家进行了采访调研,包括中国、肯尼亚、墨西哥、尼日利亚、英国、美国企业家。我们聚焦的问题是:你如何、何时、为什么完成自己的第
期刊
如今,一个以各种新兴通讯和传播工具为基础的新媒体时代已经崭露头角。从企业的发展中,我们总结出了新媒体时代的营销规则:  规则1:个人化。几十年来,营销就是为公司设计完美的“品牌人格”。但事实上,和客户沟通就像是一场真正的谈话。所以,与其辛辛苦苦为公司设计一个精致的公众形象,还不如干脆在公司内部找一位真诚的、实实在在的人代表公司。这样,客户听到的内容就是真实坦诚的,并且更有说服力。  规则2:开放性
期刊
夏天的伦敦可能会大雨倾盆,但是这丝毫不影响消费者对知识和体验的强烈渴望,这是公众消费的一种新趋势。许多人频频观看当代艺术展,光顾体验性戏剧院,参加音乐活动以及其他特别的活动。不论是在泥泞的乡村还是人群熙攘的城市,都能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人们正在朝文化生活逼近。  “智慧大众”的文化需求  英国艺术委员会2011年开展的Taking Part调查数据表明,77%的成年人在过去一年参加过与艺术相关的活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