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少数民族高等学校的特殊层次,也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民考民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发现英语分级教学改革中的些许不足,提出本人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民族预科教育;民考民学生;英语教学
民族预科教育是国家在全国统一高考中,适当降低分数线录取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教育政策,是我国少数民族高等学校的特殊层次,它为民族学生进入高等院校搭建了一座金色的桥梁。它既不同于中学教育,也不同于大学本科教育,是介于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的一个过渡性教育层次,因此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以及衔接性等方面均有较强的特殊性。本文就以本校的预科为例阐明目前预科教育中民考民学生的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预科生每年招生分为两类,即民考汉和民考民。在高考中用汉语答题,并且有英语试卷的为民考汉学生,他们从小在汉语言学校学习,常年与汉族接触,他们的汉语言水平相当高;民考民是用本民族语言答题,并在考试中不参加英语考试的学生,他们从小在本民族语言学校学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授,其汉语水平相当低。由于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化,再加上汉语水平能力的局限性,这促使形成了预科教育的特殊性,因此在预科教学中必须要照顾好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实际,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民考民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导致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相当大。学生的低起点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高层次、高要求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而且他们都来自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农牧地区,由于当地的经济发展落后,教学资源缺乏,师资队伍不稳定等原因,造成当地的教育水平相对滞后,学生学习语言文化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差,英语教学更是差中之差。有些学生是到预科后第一次接触英语,是从零起点开始学习英语,但预科的英语教材又不是为纯零起点的学生所准备,这导致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读不准,对英语学习没兴趣,有些学生开始睡觉,混日子,所以教师上课教学的难度很大。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及时地采取相应措施来帮助民考民学生。但笔者以为,英语课程教学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改善和提高。
一、教材需改善
青海民族大学预科部从2011年根据开学的英语摸底考试,实行了分级教学,将全部民考民学生根据成绩的高低分成A,B班,但是对两类不同的班级所使用的教材完全相同,只是课程的进度有所不同,所以这在实际上没有完全达到分级教学的目的。本人认为只有不同的班级使用不同的教材才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让慢班的学生完全使用纯零起点的英语教材,真正达到改善学习英语状况的目标。
二、考试形式需改善
分级教学的考试是不同的班级在考试中卷子题目的类型相同,只是难易程度略有所不同,并且预科阶段英语成绩及格与否又不影响本科升学,因此对学生形成不了压力,有些学生认为靠死记硬背课本知识就能及格,所以在教学中无法显示出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的这一特征,不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导致大部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不够重视;再者,每届新生从往届学生中了解到虽然考试不及格的学生有补考,但只要补考准能过,因此考试对学生没有很大的震慑力,起不到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激发不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无法唤醒他们用英语的意识。
三、教师的教学形式需改善
首先,预科中英语教学的管理基本上是维持性的,教好教坏问题不大,学生学好学坏影响也不大。教师在教学中创新意识淡薄,课堂缺乏生动性;其次教师个人的基本素质不同,他们面对的学生学情不同,授课中所体现的教学重点不同,课堂教学所产生的效果也各有千秋;而且对民考民学生来说,英语学习是汉语—母语—英语三语之间的转换学习,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学生都要通过用自己的母语转移之后才达到语言的接收,但当前的大部分英语教师又不会使用学生们的民族语言,所以在教学,理解上都有很大的差异。而目前英语的学习又相当于三语的学习,但教师依旧采用二语教学的形式来传授第三语言的学习,并且要求学生在能力上能与本科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接轨,这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四、英语教师的师资水平需改善
目前本校预科部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数量状况,与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教师职称,学历结构上的不合理,教师年龄上存在断层现象。二是教师自身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中真正的拔尖人才严重缺乏。相比较于中学教师与高校本科教师,预科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进修学习,更谈不上去国外学习当地的语言文化背景,这在知识的更新上处于相对的落后状态。其次教师教学工作量过大,教学负担过重,超负荷的教学任务使教师无暇顾及学术水平和自身素养的提升,教学与科研矛盾突出,教师们的创新意识相对薄弱;师资队伍中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短缺,这些状况都影响了民考民学生英语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因此在预科民考民学生教学中要以教学改革为重中之重,构建起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有特色的课程结构体系,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预科教育阶段,是民考民学生接受英语教育的起始阶段,为此,英语教学的重点要放在语言的启蒙教育,要以语言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的英语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着重做到语言的交流和语言的使用上。
顾及大部分学生的汉语都无法过关,课堂教学中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意识地将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师资力量,教师素质等环节紧密协调,互相配合。
【参考文献】
[1]陆映红.民族预科教育面临的问题与革新策略[J].中国商界2010年6月总第200期
[2]宋太成.民族预科教育论丛[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8.11
【关键词】民族预科教育;民考民学生;英语教学
民族预科教育是国家在全国统一高考中,适当降低分数线录取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教育政策,是我国少数民族高等学校的特殊层次,它为民族学生进入高等院校搭建了一座金色的桥梁。它既不同于中学教育,也不同于大学本科教育,是介于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的一个过渡性教育层次,因此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以及衔接性等方面均有较强的特殊性。本文就以本校的预科为例阐明目前预科教育中民考民学生的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预科生每年招生分为两类,即民考汉和民考民。在高考中用汉语答题,并且有英语试卷的为民考汉学生,他们从小在汉语言学校学习,常年与汉族接触,他们的汉语言水平相当高;民考民是用本民族语言答题,并在考试中不参加英语考试的学生,他们从小在本民族语言学校学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授,其汉语水平相当低。由于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化,再加上汉语水平能力的局限性,这促使形成了预科教育的特殊性,因此在预科教学中必须要照顾好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实际,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民考民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导致学生个体间的差异相当大。学生的低起点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高层次、高要求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而且他们都来自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农牧地区,由于当地的经济发展落后,教学资源缺乏,师资队伍不稳定等原因,造成当地的教育水平相对滞后,学生学习语言文化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差,英语教学更是差中之差。有些学生是到预科后第一次接触英语,是从零起点开始学习英语,但预科的英语教材又不是为纯零起点的学生所准备,这导致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读不准,对英语学习没兴趣,有些学生开始睡觉,混日子,所以教师上课教学的难度很大。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及时地采取相应措施来帮助民考民学生。但笔者以为,英语课程教学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改善和提高。
一、教材需改善
青海民族大学预科部从2011年根据开学的英语摸底考试,实行了分级教学,将全部民考民学生根据成绩的高低分成A,B班,但是对两类不同的班级所使用的教材完全相同,只是课程的进度有所不同,所以这在实际上没有完全达到分级教学的目的。本人认为只有不同的班级使用不同的教材才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让慢班的学生完全使用纯零起点的英语教材,真正达到改善学习英语状况的目标。
二、考试形式需改善
分级教学的考试是不同的班级在考试中卷子题目的类型相同,只是难易程度略有所不同,并且预科阶段英语成绩及格与否又不影响本科升学,因此对学生形成不了压力,有些学生认为靠死记硬背课本知识就能及格,所以在教学中无法显示出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的这一特征,不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导致大部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不够重视;再者,每届新生从往届学生中了解到虽然考试不及格的学生有补考,但只要补考准能过,因此考试对学生没有很大的震慑力,起不到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激发不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无法唤醒他们用英语的意识。
三、教师的教学形式需改善
首先,预科中英语教学的管理基本上是维持性的,教好教坏问题不大,学生学好学坏影响也不大。教师在教学中创新意识淡薄,课堂缺乏生动性;其次教师个人的基本素质不同,他们面对的学生学情不同,授课中所体现的教学重点不同,课堂教学所产生的效果也各有千秋;而且对民考民学生来说,英语学习是汉语—母语—英语三语之间的转换学习,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学生都要通过用自己的母语转移之后才达到语言的接收,但当前的大部分英语教师又不会使用学生们的民族语言,所以在教学,理解上都有很大的差异。而目前英语的学习又相当于三语的学习,但教师依旧采用二语教学的形式来传授第三语言的学习,并且要求学生在能力上能与本科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接轨,这对学生和老师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四、英语教师的师资水平需改善
目前本校预科部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数量状况,与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教师职称,学历结构上的不合理,教师年龄上存在断层现象。二是教师自身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中真正的拔尖人才严重缺乏。相比较于中学教师与高校本科教师,预科教师很少有机会参加进修学习,更谈不上去国外学习当地的语言文化背景,这在知识的更新上处于相对的落后状态。其次教师教学工作量过大,教学负担过重,超负荷的教学任务使教师无暇顾及学术水平和自身素养的提升,教学与科研矛盾突出,教师们的创新意识相对薄弱;师资队伍中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短缺,这些状况都影响了民考民学生英语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因此在预科民考民学生教学中要以教学改革为重中之重,构建起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有特色的课程结构体系,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预科教育阶段,是民考民学生接受英语教育的起始阶段,为此,英语教学的重点要放在语言的启蒙教育,要以语言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的英语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着重做到语言的交流和语言的使用上。
顾及大部分学生的汉语都无法过关,课堂教学中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意识地将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师资力量,教师素质等环节紧密协调,互相配合。
【参考文献】
[1]陆映红.民族预科教育面临的问题与革新策略[J].中国商界2010年6月总第200期
[2]宋太成.民族预科教育论丛[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