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中国制造2025”科技人才培养的翻转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89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制造2025的人才需要,以翻转课堂为基础方法培养在校学生,提高学校培养人才的效率,最终可高效的培养出独立自主,创新向上的科技人才。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 科技人才 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40-02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构建区域产业体系和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是实现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战略纲领。“以人为本”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基础,创新驱动的根本在人,质量保障的根基在人,绿色发展的内涵在人,结构优化的基础也在人。纲要指出:要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实用技能人才[1]。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对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意义重大[1]。
  国家发展需要人才,这对制造业科技人才及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2011 年加拿大《环球邮报》将其评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的翻转课堂,为我国制造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方式,它的特点如下:(1)翻转传统语言的学习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新视角;(2)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探索途径;(3)翻转课堂内外熏陶出中国特色的文化视域下的“尚巧、求精、道技合一”的工匠精神。翻转课堂改变了中国延续已久的教育模式,建立面向“中国制造2025”科技人才培养的翻转课堂理论模式。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制造业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带动了制造业的发展,经济发展趋于多元化,复杂化,结构更为合理。我国制造业规模庞大,设备基础、产品门类齐全。但对于国际尖端产品缺乏创新能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可概括为三个阶段:
  (1)我国制造业结构不完整、科技人才相对短缺,靠消费升级拉动制造业升级。
  (2)制造技术创新能力尚未完善,造成生产效率不断下降。
  (3)我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主要依赖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转移。
  综上所述,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对科技人才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我国人才要具备自主、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视域下的工匠精神。
  (二)翻转课堂现状
  翻转课堂在国际上使用“Flipped Classroom”直译为“翻轉课堂”,它的本质强调学生课前使用在线视频学习的一种学习环境的翻转,即学生在家视频上课,到学校和老师同学讨论问题。学习环境的变化不能让现在的教和学的关系发生本质性的变化。“教”“学”,关键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总之,翻转课堂被引入我国以后,无论是在内涵、方式上都发生了改变。尽管都称之为“翻转课堂”,意义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二、翻转课堂实施
  为更好的培养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科技人才。翻转课堂实施分为三个部分:
  (一)提出问题
  由老师在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上提出较为简单的问题,使大家有一个知识内化开始的环节,由老师提供视频。
  (二)观看视频获得知识
  学生回家后观看教学视频,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反馈,解决教师之前提出的相关问题,将不懂的知识甄别出来,这个环节是翻转教学的关键环节,可称之为第一次知识内化。因为正是从这个环节开始,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开始和新的概念知识发生作用。学生观看视频所得到的概念是“正确概念”,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前概念”。这个环节如果激活了正确的概念,就能抑制前概念;这个环节如果不能激活正确的概念,前概念在大脑中依然处于兴奋状态,被随时提取的概率就会增加。
  (三)解决问题
  师生在课堂上对大家不懂得问题做相互讨论并解决这些问题,可通过多种渠道让大家积极参与,比如有奖竞答,小组讨论,竞赛等趣味方式,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获得新知识,并建立正确的且比较深刻的概念,学生在已有知识下获得更多的知识,在第一个提出问题环节开始就培养大家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整个过程中鼓励大家以不同的形式展示,交流提高大家的创新能力,就不同难度的新知识,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做到尚巧、求精。
  三、结束语
  本文以培养科技人才为目的,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人才需要,以翻转课堂为基础方法培养在校学生。通过寻找国内需求人才类型与学校培养人才类型的共同点,提高学校培养人才的效率,最终可以高效率的培养出独立自主,创新向上的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年第16期.
  作者简介:
  许静,女,博士,讲师。
其他文献
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新的趋势。外资并购日益活跃,成为外国在华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对我国经济而言,外资并购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本文首
学位
本文根据交通运输专业的特点及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结合管理信息系统教学过程中现存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实践和考核要
综合保税区是将进出口口岸、保税物流园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多项功能集于一身,集聚并优化整合了国内不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优势,可以实现国内货物入区退税、国外货物入区保
学位
【摘要】慕课被誉为教育界的电子数字海啸,目前各大高职学校都在倡导慕课课程。本文旨在通过讨论非计算机专业统考环境下的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实行慕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把握信息技术课程目标选择平台和师资队伍实现慕课以提高CCT通过率,培养学生计算机素养。  【关键词】CCT 慕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39-01  全国高等学校
【摘要】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是指将理论知识讲授与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的一种教学形式,在工作任务基础之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合力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汽车维修专业应用性很强,一方面学校需要有完善的硬件条件满足学生动手拆装及检测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需要一定的理论基本并且与实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故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在汽车维修专业中应用很广。本文主要结合汽车维修专业的特点阐述理
招聘作为企业获取人才和确保人力资源坚实基础的重要手段,其对于企业是否能选到与自己企业和岗位相匹配的人才则显得至关重要。随着McClelland(1973)提出胜任力概念以来,全球许多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是中国新闻传播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学科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分支。作为一个兼具历史学、民族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特质的交叉
【摘要】高职院校土建类课程体系设置应能满足毕业生工作岗位的需要,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满足社会的需要。通过调研了解高职院校土建类从业人员对希望高职院校土建类课程体系设置应与执业资格证书的取得相接轨,增加专业课的比例,更加注重实践课。  【关键词】高职院校 土建类 课程体系 设置 调研报告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37-01  一、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领域不断快速的拓宽,虚拟运营商的出现和民营资本在基础电信设施领域的准入制的实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竞争不仅在市场层面展开,更是体现在通信行业人才的
【摘要】装备理论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课程。针对装备理论课时少、内涵广、难度深的特点,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使学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不仅突出了学员的主体地位,而且对培养学员的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教学主体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41-02  1.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