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水砂岩油藏的油气运移及成藏机理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M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于特定的沉积盆地,成藏流体的来源、运移路径、充注过程和充注时间是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砂岩 油气运移 成藏机理
  【分类号】:TE988.2
  【正 文】
  1 油气成藏的动力学
  与成藏动力学有关的研究最早始于地球动力学中的流体动力学研究。1909年Munu提出油气运移的水力学理论,1954年Hubbert提出流体势的概念,1983年Bahlberg提出成藏动力学概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盆地分析定量化研究和盆地模拟技术的发展,盆地水动力数值模拟成为油气运移聚集的最主要研究手段。在20世纪60-70年代,石油生成的化学动力学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到了20世纪80-90年代,地下流体动力场(尤其是压力场)研究则成为石油地质学研究的热点。
  层序地层学和地震岩性预测技术的发展,给构筑盆地烃源体和流体输导体系格架提供了可能。计算机软、硬件的快速发展,将实现大数据量的盆地模拟运算提高到油气运移与聚集的模拟阶段。油气系统理论的兴起,将石油地质学研究提高到系统论的高度,并已经出现把含油气系统视为动态的石油生成和聚集的物理、化学系统的概念,以及试图用化学动力学控制的生烃子系统和受物理动力学控制的运移一捕集子系统来构筑含油气系统的动力学思路。1991年Demaison所阐述的含油气系统概念,基本上是以动力学为基础、体现石油地质学发展趋势(即集成动力学研究成果)而形成的完整概念体系,它是把油气自生成至成藏的过程作为一个完整的动力学过程进行研究。
  2 油气成藏动力学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初。在亨特1861年提出的早期背斜学说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油气藏形成背斜学说。在1917年委内瑞拉马拉开波湖玻利瓦尔油区许多巨大地层圈闭油气藏和1930年美国东得克萨斯大油田地层圈闭油气藏发现之后,又产生了“非背斜圈闭理论”,从而丰富了油气成藏理论。此后浮力、水动力和毛细管力被确定为成藏过程中影响油气运移、聚集的主控因素,油气成藏过程被看作为动力学过程。
  (2)第二阶段
  从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在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和形成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全面研究了油气成藏机理。干酪根降解成烃及油气初次运移理论的提出使有机地球化学在烃类生成、成熟和初次运移研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成藏过程中油气的二次运移和聚集机理,特别是在油气二次运移的相态、动力、阻力、运移通道、力向、距离以及运移时间和运聚效率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并提出油气聚集的渗滤作用机理、排潜作用机理。地层流体流动的区域样式被引人运移和聚集的水力学理论,建立了重力穿层流动的石油运移和聚集理论,将区域水动力场分布和演化与石油的运移和聚集有机结合起来,油气成藏的宏观条件也得到系统认识。
  (3)第三阶段
  从80年代初至现在。随着先进的油气勘探技术和方法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物理模拟技术在油气成藏中的应用,各种成藏条件、机制及其之间的有机配合关系得到系统研究。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油气生成化学动力学机制,并结合油气生成和保存条件以及沉积盆地发展演化条件,通过耦合压实史、超压形成史、热史和烃类生成史方程,在重建排烃过程、油气初次运移、二次运移和聚集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田世澄于1996年提出了“成藏动力学系统”概念,并根据中国东部多旋回、多油气层、多凹陷、多类型储层和复式油气聚集带的特点,提出了成藏动力学系统分类和研究方法。康永尚于1997年提出了“油气成藏流体动力学”概念及分类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对油气成藏机理与定量化模拟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油气成藏流体动力学是基于盆地水文地质格架和地层压力流体动力学为基础的盆地流体动力系统。“油气成藏流体动力学”与“成藏动力学系统”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只是前者更多强调了流体动力学的内容。
  3 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发展趋势
  由于盆地构造一沉积格架的形成演化过程和油气成藏过程充满了非线性特征,因此不可能完全依赖于经典的动力学方程,必须采用全新的思路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
  (1)将动力学模拟与非动力学模拟结合起来,用非动力学模拟再造油气生排运聚散过程的物质空间;
  (2)将常规动力学模拟与系统动力学模拟结合起来,用系统动力学模拟描述系统整体的非线性过程;
  (3)将数值模拟与人工智能模拟结合起来,用人工智能模拟解决油气运聚等局部过程的非线性问题。
  同时,还需要解决以下系列关键技术:
  (1)三维数字地质体的空间插值与矢量剪切技术
  (2)盆地构造史、沉降史的三维回剥与平衡技术
  (3)盆地构造应力场的动态模拟技术
  (4)多热源多阶段叠加变质作用模拟技术
  (5)真三维的常规油气生成、排放动力学模拟技术
  (6)油气运移和聚集的人工智能模拟技术
  (7)油气成藏的系统动力学模拟技术
  (8)系统动态连接与集成化技术
  这些理论难题和关键技术上的突破,不仅形成了可供油气系统评价实际应用的方法体系和技术体系,而且为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定量化和可视化的途径。随着勘探难度的加大,特别是海上和陆内复杂区域油气勘探成本较高,迫使我们不得不对诸如油气成藏机理研究、油气系统资源潜力评价和目标评价等给予更多的关注。当然,对油气系统进行系统动力学综合是一件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这方面的研究刚刚开始,还需要有更多的人去从事探索性研究。
  4 盆地模拟存在的问题
  盆地模拟技术和油气成藏模拟技术的兴起,既是油气勘探、评价的需要,也是盆地分析自身由定性向定量发展的需要。随着这种仿真技术的发展,它在理论上与实践上的作用将越来越大。目前,盆地模拟存在以下4个方面:
  (1)缺乏盆地分析的系统观念和工作基础
  (2)对盆地地质作用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的反馈控制机制重视不够
  (3)概念模型过于简化而与实际过程差别太大
  (4)数学模型单一且偏于定性
  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在于:引入盆地系统的概念,应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对模拟对象进行系统分析,建立合乎实际的各种盆地地质作用概念模型,进而转化为数学模型。在构筑数学模型时,应当按照选择论的基本原理将确定性模型与随机模型结合起来,尽量采用模糊数学模型和灰色系统数学模型。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对盆地演化,包括构造演化、沉积演化、地热演化、流体演化、有机质演化和油气运移、聚集及其相应的岩石圈动力学过程有一个正确的定量认识和描述,同时也才能实现对盆地内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进行可靠的定量预测。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给排水科技的发展,近十余年来各种类型进口和国内自行研制的给水减压阀( 比例式、活塞可调式、薄膜可调式、气囊可调式……)已在高层建筑、乃至超高层建筑给水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笔者现对减压阀给水系统维护管理经验从3个方面做如下总结。  关键词: 减压阀 维护管 理运行操作 基本要求  【分类号】:TU831;TU201.5  实践表明:应用减压阀的给水减压保障系统与传统的中间水箱减压系
期刊
【摘 要】  隔夹层,即储层中对流体能起遮挡作用的岩层。通常人们将小层之间的这种岩层称为隔层,而把小层内的这种岩层称为夹层。隔夹层的分布对储层非均质性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从底水油藏的地质沉积情况可以发现,多数地层中分布隔夹层,且其发育的连续性不是十分稳定。隔夹层对层内的油水运动和底水锥进都有着较重要的影响,隔夹层影响油水运动,导致储层内部出现不同的流动单元。  【关键词】  底水油藏 隔夹层  【
期刊
摘 要:简要分析了我国煤矿瓦斯概况,煤矿安全生产所面临的严重形势、任务及我国煤矿瓦斯防治主要目标与措施,从瓦斯的成分和所具备的爆炸条件出发,研究了瓦斯的爆炸机理和传播机理,分析了目前防治技术的优缺点,探讨了当前我国煤炭工业所面临的挑战,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瓦斯;爆炸条件;爆炸机理;传播机理;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TD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2-
期刊
内容摘要 煤质化验这项工作涉及的环节较多,并要求化验人员有很强的技术性,加上煤的不均匀性这一特点,导致在化验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问题。因此,要保证煤质化验的测值准确,就要解决好化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煤质化验 煤炭  中图分类号:TD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2-01-01  一、采取煤样应注意的事项  在煤质化验的过程中,由采样引起的误差占整个化验误
期刊
[摘 要] 副井罐笼在煤矿运输提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罐挡在装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通过自动罐挡改造,不但在安全上有所保障,而且大大减轻聊职工的劳动强度,经济上节约较客观。  [关键词] 自动罐挡 安全 劳动强度 经济  中图分类号:TD5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立项背景  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刘店煤矿副井罐笼原来装车使用人工手动罐挡,在进行装车时,需要人工用手上下搬动罐挡
期刊
摘要:对电厂中热工仪表和对应的自动装置进行应用,不但能够减少电厂中人力成本方面的投入,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将电厂自身工作效率进行提高,所以,对电厂中热工仪表和自动装置进行合理维护以及调试可以使整个电厂更加安全稳定地运行。本文对电厂中热工仪表和自动装置方面的基本组成内容及其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对怎样将电厂中热工仪表和自动装置进行合理维护和调试等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对应措施;热工仪表;维
期刊
摘要: 以嘉闵高架路定型钢管支架法盖梁施工为实例,利用MIDAS软件建模分析,分别对支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进行验算。通过理论计算验证定型钢管支架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并与常规满堂支架法施工工艺比较探讨其优缺点。  关键词:定型支架;强度;刚度;稳定性  【分类号】:TD353.5  1支架设计概述  本算例盖梁为预应力倒T型盖梁,盖梁底标高10.825m,立柱高度6.88m,盖梁长15.95m,高3
期刊
摘 要:油浸式变压器中绝缘系统的固体绝缘材料老化,严重影响变压器的运行寿命。因此通过各种分析对变压器绝缘系统的影响并提出预防措施,对确保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2-01-01  在我国实施的“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全国联网”能源战略中,电力变压器是变电站的核心设备,也是互联电网安全运行的最重要和关键设备之一,它
期刊
[摘 要] 悬臂纵轴式掘进机在半煤岩巷或中硬及以下的全岩巷道掘进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针纵轴式掘进机,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方法,结合EBZ-75型掘进机的工况,对其在截割工作时的重要受力部分截齿进行研究,建立了单个截齿的分析模型,对其受力变形及应力云图进行分析,为生产实践及截割部的设计奠定基础。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截齿;变形;应力  中图分类号: TD4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对永久避难硐室的主要技术参数及支护方式进行了简介,针对该避难硐室在施工结束后中发生变形底鼓,浇筑巷道裂隙掉块的情况,从技术角度考虑主要原因为围岩岩性差、应力高、无控底措施是导致巷道变形、底鼓严重的主要原因,结合现场实际选择了全封闭联合支护技术,应用该支护方式后变形小、承载能力大、维修费用少、生产效率高等特点,该支护方式经过半年的实际应用后,支护效果满足使用要求,有良好的推广效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