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完成优秀的摄影作品,需要在生活中不断观察、不断积累,通过最美的光影技术手段完成瞬间的捕捉,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多积累经验,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在不背离艺术构思的前提之下创造出优秀的拍摄作品。
关键词:摄影教学;艺术素养;审美方式
一、摄影的深刻意义
从本质上来说,摄影艺术其实是一门造型艺术,它可以真实的反映人们的生活状态、思想理念、情感意识等等。摄影的深刻意义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方式,培养这种审美方式需要通过一些相关的教学手段来实现。在以往的传统摄影教学中,往往对艺术创作不加以重视,教师只重视学习基本的摄影理论,从而导致不能把情感融入到艺术作品当中,从而使作品平淡无奇。所以在摄影教学中,必须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方式的培养,让学生们明确拍摄作品的真正意义,把真情实感融入到拍摄的照片当中,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摄影的真正内涵,使他们抓住生活中、自然中瞬间的美感,进而把这些瞬间美升华到艺术层面。
二、发现生活中的平凡美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处处体现着美,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能力,在摄影的实际操作当中同样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多同学觉得生活中没有什么美的东西,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去拍摄,导致拍摄出来的东西平凡无奇,而一些具有较高艺术素养的同学很会把握生活中美的瞬间,这充分说明了美的修养对于摄影来说是多么重要,在摄影教学中进行审美方式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和自身美的修养具有促进作用。?
所以教师在摄影教学实践中,一定要目的明确,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方式,改变学生对美的认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读一些优秀的散文、诗词,同时让他们写一些关于生活美的随笔,如此一来,可以重塑学生对于美的认识,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发现生活中的美丽瞬间,避免错过一些好的摄影素材。
三、利用其他学科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方式
教师在摄影教学过程中,应当把摄影的基本手法和绘画中的基本要素进行有机的整合,如绘画中的素描、色彩学理论等,这些要素对于摄影技能的提高和审美方式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这些艺术元素还可以发展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兴趣。教师可以适时地组织学生参观摄影展览,感受艺术的浓郁气息,增强他们的艺术素养。
在摄影教学的实践当中,教师应当注意拓展学生对美的认知范围,使学生的作品具有立体的美感,要知道我们的世界是立体的,它具有实际的长、宽、高,所以,一定要把立体美的概念深深植入到每一个学生的脑海中,建立同学的三维空间意识,要知道观察生活中的美需要有对美敏感的直觉,艺术创作中的美更加如此,只有具备了准确观察、发现事物美的能力,才能说明在摄影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方式培养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四、对光影美的追求
众所周知,光是摄影的魂,光线对于摄影作品的成败起到决定性作用,因为它涉及到照片渲染氛围、思想情感表达等重要摄影要素,照片中的光影美,会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光线的运用合理对于欣赏者来说是一种美好的视觉享受,换句话说,优秀的摄影作品是一首旋律优美的光影之歌。
对光影美的追求要从摸透光线的变化着手,同时这也是摄影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方式的必经之路,教师应从光线不断变化的本质角度,深度透析光对于摄影作品的影响,另外,光本身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季节、时间、云层厚度等等,针对光线的性质,在摄影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合理的选择光线来完成摄影作品。这就要求:1.善于观察发现,从中发现光对物体的最佳效果。2.耐心等待,等待光线对于摄影作品影响的最佳时机。3.选择最佳位置,通过观察找到最佳拍摄地点,从而选择光线的最佳投射方向。
五、学会在耐心的等待之中捕捉美的瞬间
摄影是一门瞬间美的艺术,这里的瞬间是指曝光的瞬间和拍摄对象行动的瞬间,瞬间捕捉变化之美是摄影的魅力体现,也是众多摄影家所梦寐以求的。其实与其说摄影家是艺术家,还不如说摄影家是一个善于等待的人,摄影者时刻都在等待,正是在这无休止的等待之中,才能发现捕捉那些弥足珍贵的精彩瞬间,所以要求摄影者要具有敏感的神经和迅捷的反应速度,这就要求在摄影教学的过程当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把握瞬间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摄影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路创作,培养他们的审美方式,传授最基本的拍摄技巧、塑造他们的艺术气质和艺术底蕴,让学生把真情实感融入到拍摄作品当中。学生在拍摄作品之前应当对拍摄题材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拍摄题材的背景、拍摄条件、时间等等,目的就是要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构思的局限化,否则将造成拍摄作品美感的缺失,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多积累经验,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在不背离艺术构思的前提之下创造出优秀的拍摄作品。
一个优秀的作品,需要长期的观察,利用合理的光影来捕捉最美妙的瞬间,摄影者应当善于营造意境之美,要做到这些并非易事,加强对审美方式的培养是达成这些目标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王新胜.略论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J].东方艺术,2004(S2)
[2]邱志杰.重读摄影史之二[J].当代艺术与投资,2007(05)
[3]李文辉.浅谈摄影与绘画的相互影响[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
[4]宋伟.作为大众文化的摄影艺术[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9(04)
[5]孙长虹.西方美术史中的摄影与绘画[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2)
[6]李鸿明,周建青.论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美学的构建[J].科技信息,2011(14)
[7]冯国栋.解析色彩在摄影造型中的应用[J].世纪桥,2011(01)
[8]宋一苇.从“摄影作为艺术”到“艺术作为摄影”——视觉文化问题史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9]程平,王洁非.论摄影与绘画的差异和融合[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作者单位: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
完成优秀的摄影作品,需要在生活中不断观察、不断积累,通过最美的光影技术手段完成瞬间的捕捉,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多积累经验,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在不背离艺术构思的前提之下创造出优秀的拍摄作品。
关键词:摄影教学;艺术素养;审美方式
一、摄影的深刻意义
从本质上来说,摄影艺术其实是一门造型艺术,它可以真实的反映人们的生活状态、思想理念、情感意识等等。摄影的深刻意义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方式,培养这种审美方式需要通过一些相关的教学手段来实现。在以往的传统摄影教学中,往往对艺术创作不加以重视,教师只重视学习基本的摄影理论,从而导致不能把情感融入到艺术作品当中,从而使作品平淡无奇。所以在摄影教学中,必须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方式的培养,让学生们明确拍摄作品的真正意义,把真情实感融入到拍摄的照片当中,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摄影的真正内涵,使他们抓住生活中、自然中瞬间的美感,进而把这些瞬间美升华到艺术层面。
二、发现生活中的平凡美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处处体现着美,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能力,在摄影的实际操作当中同样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多同学觉得生活中没有什么美的东西,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去拍摄,导致拍摄出来的东西平凡无奇,而一些具有较高艺术素养的同学很会把握生活中美的瞬间,这充分说明了美的修养对于摄影来说是多么重要,在摄影教学中进行审美方式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和自身美的修养具有促进作用。?
所以教师在摄影教学实践中,一定要目的明确,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方式,改变学生对美的认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读一些优秀的散文、诗词,同时让他们写一些关于生活美的随笔,如此一来,可以重塑学生对于美的认识,而且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发现生活中的美丽瞬间,避免错过一些好的摄影素材。
三、利用其他学科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方式
教师在摄影教学过程中,应当把摄影的基本手法和绘画中的基本要素进行有机的整合,如绘画中的素描、色彩学理论等,这些要素对于摄影技能的提高和审美方式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这些艺术元素还可以发展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兴趣。教师可以适时地组织学生参观摄影展览,感受艺术的浓郁气息,增强他们的艺术素养。
在摄影教学的实践当中,教师应当注意拓展学生对美的认知范围,使学生的作品具有立体的美感,要知道我们的世界是立体的,它具有实际的长、宽、高,所以,一定要把立体美的概念深深植入到每一个学生的脑海中,建立同学的三维空间意识,要知道观察生活中的美需要有对美敏感的直觉,艺术创作中的美更加如此,只有具备了准确观察、发现事物美的能力,才能说明在摄影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方式培养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四、对光影美的追求
众所周知,光是摄影的魂,光线对于摄影作品的成败起到决定性作用,因为它涉及到照片渲染氛围、思想情感表达等重要摄影要素,照片中的光影美,会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光线的运用合理对于欣赏者来说是一种美好的视觉享受,换句话说,优秀的摄影作品是一首旋律优美的光影之歌。
对光影美的追求要从摸透光线的变化着手,同时这也是摄影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方式的必经之路,教师应从光线不断变化的本质角度,深度透析光对于摄影作品的影响,另外,光本身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季节、时间、云层厚度等等,针对光线的性质,在摄影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合理的选择光线来完成摄影作品。这就要求:1.善于观察发现,从中发现光对物体的最佳效果。2.耐心等待,等待光线对于摄影作品影响的最佳时机。3.选择最佳位置,通过观察找到最佳拍摄地点,从而选择光线的最佳投射方向。
五、学会在耐心的等待之中捕捉美的瞬间
摄影是一门瞬间美的艺术,这里的瞬间是指曝光的瞬间和拍摄对象行动的瞬间,瞬间捕捉变化之美是摄影的魅力体现,也是众多摄影家所梦寐以求的。其实与其说摄影家是艺术家,还不如说摄影家是一个善于等待的人,摄影者时刻都在等待,正是在这无休止的等待之中,才能发现捕捉那些弥足珍贵的精彩瞬间,所以要求摄影者要具有敏感的神经和迅捷的反应速度,这就要求在摄影教学的过程当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把握瞬间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摄影的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当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路创作,培养他们的审美方式,传授最基本的拍摄技巧、塑造他们的艺术气质和艺术底蕴,让学生把真情实感融入到拍摄作品当中。学生在拍摄作品之前应当对拍摄题材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拍摄题材的背景、拍摄条件、时间等等,目的就是要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构思的局限化,否则将造成拍摄作品美感的缺失,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多积累经验,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在不背离艺术构思的前提之下创造出优秀的拍摄作品。
一个优秀的作品,需要长期的观察,利用合理的光影来捕捉最美妙的瞬间,摄影者应当善于营造意境之美,要做到这些并非易事,加强对审美方式的培养是达成这些目标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王新胜.略论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J].东方艺术,2004(S2)
[2]邱志杰.重读摄影史之二[J].当代艺术与投资,2007(05)
[3]李文辉.浅谈摄影与绘画的相互影响[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4)
[4]宋伟.作为大众文化的摄影艺术[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9(04)
[5]孙长虹.西方美术史中的摄影与绘画[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2)
[6]李鸿明,周建青.论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美学的构建[J].科技信息,2011(14)
[7]冯国栋.解析色彩在摄影造型中的应用[J].世纪桥,2011(01)
[8]宋一苇.从“摄影作为艺术”到“艺术作为摄影”——视觉文化问题史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9]程平,王洁非.论摄影与绘画的差异和融合[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作者单位: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