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化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探析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of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不但给学校的发展带来机遇,也给初中化学教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面对初中新课程改革,如何落实新课改,全面提高化学教育质量,是摆在初中化学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转变教学观念、端正教学态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
  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基础的教育,其根本出发点是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化学是中学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是每个现代公民必需具备的科学素质之一。这就要求教师决不能把化学教学变成仅为少数学生升学服务、大搞“题海战术”、走“应试教育”的老路的一门课,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妨碍学生全面发展。
  然而,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也并不是“齐步走”“一刀切”或“拉平拉齐”,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不同的目标。新课程改革下的化学教学就是要彻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重过程,轻结论;重能力,轻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重在引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的全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用手做,眼看,耳听,笔记,动情读,多思考,强调学生的动,以动促学,强化思维加工和获取知识的过程,全面落实新课改精神,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二、加强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学法上的指导,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素质得以提高。化学教学中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等,而发展思维能力是能力培养的核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实验技能,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形成团结协作的精神。化学实验教学是实验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训练和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化学实验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不仅在于通过教学实验配合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学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因此,化学实验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组织学生观察、思考而进行的操作表演活动。教师的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对化学知识的完善和补充。学生实验是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的教学形式,是不能代替或怕麻烦干脆不做的。学生自己实验时兴趣很高,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学生实验的重点是使学生在实验中巩固知识,在实验中提高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好选做实验和家庭小实验。根据学生特点,结合现实情况,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
  三、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
  1.尊重并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方式,鼓励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问题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开展及练习的安排等要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在学习活动中提出各自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选择合适的策略,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对学生的学习帮助针对性要强,对于学有余力并对化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应引导他们课后继续学习,以进一步发展他们学习化学的天赋。
  2.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教学的基础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化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引导学生掌握书本中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学会迁移,能用所学到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重视演绎推理的运用以及与横向知识的联系,确保教学能够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从已知到未知。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可以分成几个小步子,让后一步的学习建立在前一步的基础上,前面学习的知识能为后一步学习提供基础,使新的教学能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准备和生活经验之上,并能逐渐有所提高。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操作、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学习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化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加强了化学知识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它与我们的吃、穿、住、行、用无一不紧密联系,教学中要努力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化学、用化学,开阔学生视野,巩固和深化课内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学习并活用化学知识。
其他文献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首位病因和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表
以往的美术教学模式只是单一的教师授课法,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这样的教与学扼杀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新课改的实施,转变了这一教学观念。中职校的美术专业教育应注
目的:探讨和总结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对近3年来我科187例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小儿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原因较多,治疗以抗感
通过各天球坐标的关系以及日晷的投影原理设计出球面日晷,它是赤道式日晷、圭表和现代精密天文测算相结合的产物.日晷测得的时刻为当地真太阳时,根据经度差与时刻差的关系,可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因素又往往制约着语言的使用。本文在分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渗透必要性的基础上, 探讨了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渗透的可行途径,旨在改革高职英语教学方法,重视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即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文化教育 文化差异 文化渗透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蕴藏着一定历史条件下该民族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反
<正>本文通过分析在小户型环境下对家具设计的现状及问题,通过模块设计的概念、原则、优势提出对模块化设计的设计需求,运用模块化设计原理总结出以节省空间面积,利用模块化
<正>经典国学启蒙诵读丛书(实用注音版)汇集我国古代有关训诫、治学修德、典故知识、识字作文等多方面内容。本套丛书采取原文、注音、注释、译文、故事、插图相结合的形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经常需要收集大量的相关数据,根据调查从所获得的原始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决策。统计学就是研究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一门
<正>第四届中国广播学术研讨会12月1日在广州花都召开,本届研讨会总议题为"新媒体时代中国广播创新与发展"。下设"新媒体时代区域广播发展研究""广播与新媒体融合的体制、机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水+冰乙酸=70+30+0.1(V/V)为流动相,使用C18色谱柱,在254nm波长下对28%苄嘧·扑草净泡腾颗粒剂样品中的苄嘧磺隆和扑草净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