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之道在于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gile200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要讲究“度”的。“度”就是恰到好处。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度”字,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本文从七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把握好教学中的“度”。
  【关键词】课堂教学 恰到好处 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31-01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来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把握好一个“度”字。对目标、学情、教材、教法、课后训练的把握要有度,要有针对性,要恰到好处,从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以下从七个方面探讨一下教学中的“度”的把握。
  一、入口的坡度
  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参与,而且要让学生学会成功地参与。当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时,就能增强参与学习的欲望,促进学生有效地投入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学习方式设计较为合理的坡度,由易到难,分层递进, 拾级而上。
  有经验的教师,阐释教材基础知识时,总是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层次分明;练习反馈时,则是由简到繁,由分析到综合,一步一步地深化扩展;引导学生综合探究时,总是选择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使学生从材料中悟出观点,从分析中升华出方法,最后形成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恰当地掌握教学内容的“入口的坡度”,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这样,全体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机会,思维就能逐级上升,有助于激起他们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设问的梯度
  在教学中,设置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梯度,应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思维规律,要兼顾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能力。问题的难度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采用设置一定的梯度来分散难点,把难点分散成几个较易理解的问题依次提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一解决,最后达到攻破难点的目的。高考试题中的大题(较难),无一不是按由易到难进行逐级设问的,一直以来,从无例外。教师设置问题时,也不应有例外。
  合理的梯度,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有利于学生从中学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学科素质的内化。
  三、适当的跨度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应具备一定的跨度,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情境和素材,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设问或选题要有助于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紧扣教学内容的中心环节,既要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又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衔接,既要有纵向的分析也要有横向的比较。一般而言,在新授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宜小,而在复习课中设置问题的跨度宜大。
  四、授课的深广度
  在教材内容深度的把握上,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的难易进行处理,做到浅中求深,深中求浅,使所教内容适合于大多数学生。
  首先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教材上的知识都很重要,但学生对其掌握程度的要求是不同的。教师在备课时若对教材研究不够,则会造成讲授过深或浮在表面上做文章,课堂教学就显肤浅。只有深入钻研大纲、教材,把握其精神实质,课堂教学中才能讲得深入浅出,练得恰到好处。
  其次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广度。在教学中,也有些教师力求面面俱到,什么都讲,什么都教,其结果似蜻蜒点水,实则实效有限。要知道,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许多学生完成当天教师布置的作业都很吃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实在没有必要力求面面俱到。
  补充的内容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并要适时、适度、适当,知识的广度要能反映出教材的外延和内涵。
  五、学生的参与度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已经成为新课程标准下课堂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通过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出来。学生的参与程度直接反映出有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表明,学生的参与度是激发其思维的基本前提,学生参与的深度、广度、态度、程度,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质量。
  高效的课堂强调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师应切实强化学生层面的全程参与、全员参与(不是个别好学生的参与)和有效参与,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并且做好精心的分层指导,切实保证全体学生的有效参与。
  一堂好课的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如果学生都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
  六、教学过程的详简度
  教学重点,是教材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是教材的中心内容。而教学难点,则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内容,它往往比较抽象、复杂、容易混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哪些多讲,哪些少讲;哪些先讲,哪些后讲;哪些点上讲,哪些面上讲,哪些反复讲,哪些一般讲,都是应该通盘考虑、认真推敲、周密安排的。
  我认为,教师还是要通过加强对教材的研究、考纲的研究、考题的研究、学情的研究,在教学中才能根据教材知识特点与要求、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程度,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做到“详”“简”有度,处理好全面讲述和重点讲述、详细讲述与简单讲述的关系,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七、训练的达成度
  课后训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对教与学双方达成度的一个检验。课后训练包括教师选题、学生训练反馈、教师讲评三个重要步骤,而选题、讲评是教师应该认真完成的重要环节。
  教师要精选训练题。首先训练题要有针对性;其次,训练题要注意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不出偏、怪、难题。再次,训练题的量要适当,免得学生因为作业过多而抱怨,产生抵触情绪。
  教师要做好讲评。做好讲评,教师首先要认真批改,做好必要的统计工作,这样你才会知道学生哪些已会,哪些还有问题。其次要精讲,不是流水账似的从头讲到尾,而是要挑选典型性的错题进行讲解,绝大部分学生都会的题目坚决不讲,同时,还要督促学生做好纠错工作,毕竟错题再做也是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个别学困生可单独面批,单独辅导。
  我认为,把握好课堂教学中的“度”,是不能教的,也是教不会的,别人是帮不上忙的,完全靠自己去研究、去感悟、去总结。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要讲究“度”的,“度”就是恰到好处。“度”不仅是质和量的统一,也是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的统一。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必须把握好教与学的“度”,不能“不及”或“过度”。 因此,我们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度”,精心打造适度课堂和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悟道——学与教的智慧》 俞万祥主编
其他文献
铡草机作为铡切各种青(干)农作物秸秆及牧草的饲料加工机械之一,广泛应用于饲草料加工。针对9Z-6A型盘刀式铡草机存在的饲草料加工质量不佳,生产率低、能耗大的问题,本文对其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30-01  诗人说,一个只会冒烟而不会燃烧的人,不会成为真正的诗人。同样,一个只会冒烟而不会燃烧的教师,肯定很难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一堂只有冒烟而没有燃烧的课,绝对算不上是好课。因为“冒烟”仅仅体现了教师自我;而燃烧则是学生鲜活的主体活力的展现。  随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主体性教学的提出,教学逐步
旋转机械是机械设备中十分关键的动力装置。旋转机械一旦出现故障,整条线上设备可能停止运行,更严重时会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面临着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开展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以及趋势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齿轮故障诊断的关键在于提取故障特征信息,而这需要选择合适的信号分解方法,目前常用的信号分解方法有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局部均值分解(Local M
由于机械混杂和生物学混杂、长期自花授粉以及栽培环境条件影响等等原因,容易使一个小麦优良品种失去它固有的优良特性和性状,而变成五花八门的“杂麦子”,降低了子粒的产量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国内大型项目逐渐增多,吊管机的应用也越发广泛。所以,设计吊管机就逐渐引起企业的重视。吊管机作为一种特殊设备,在油气管道工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主要体
合理施肥不仅可使稻株正常健康地生育、增产稻谷,而且能维持和提高稻田土壤肥力.而肥效的大小却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施肥的效果,就必须充分考虑到水稻不同品
【摘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气息;把创造力还给教师,让教师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这是每一个站在三尺讲台上的老师想要的教学氛围。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教师必须在师生关系观上实现三大转变,即: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逐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逐步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求者;教学过程从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交流过程转变为师生互动的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26-02  在仍以课堂为学习主阵地的今天,“合作学习”是新课改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其发生主体既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是学生与老师之间。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参与交流对话、合作探究,充分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思维,并相互启发、相互沟通,从而达到培养多元化思维能力的目的。其好处实在太多,已深入人心,无需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07-01  一所现代型学校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在特色办学和文化建设方面动脑筋、下功夫,在不同时期要不断赋予新的思想和内涵,使之富有生命力,以促使学生的发展愿望和教师的价值取向同学校的管理目标、主体文化协调一致,和谐发展。以下从三个方面谈谈学校发展的战略。  1.结盟战略  联盟是学校发展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快乐教学的思想源远流长。两千多年前的教育贤哲孔夫子就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五百多年前的王阳明也认为快乐是人心之本,儿童的教育要考虑到他们“乐嬉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