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旅游服务工作的特殊性质,报酬、节奏、压力、健康等问题是旅游服务工作者绕不开的问题,造成这些从业者的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着矛盾和不平衡的心理问题。而心理素质是个体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品质,对其工作业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对旅游从业人员心理现状的分析找到提高或改善其心理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旅游;从业人员;心理素质
1 目前我国旅游从业人员心理素质现状分析
1.1 旅游从业人员工作量大,但从业人员大多能够克服这方面的问题,对于基础服务和规范服务重视程度较高,并能够为旅游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特色服务。
但在经济利益至上的大环境中,不免被利益驱使,心理的不平衡被强化试体现在工作中。诸如在工作中特别强化了自己在服务过程中对游客消费的引导、甚至赤膊上阵自己充当了推销员的角色,职业道德被极度弱化。
1.2 由于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应变能力要求较强,从业人员在这样的压力中长期工作,造成一些心理上的负担。
一些从业者心理承受能力不是在工作中得到了提升,反而承受度和耐受力下降突出,造成从业人员流失严重,经验丰富的从业者因不能承受这样的心理压力而退出行业。
1.3 有不少旅游从业者长期与旅客接触后,感觉身份反差较大,逐渐在心理产生较强的自卑感。
这种心理问题体现在工作中就是时常不能控制心态、情绪,容易与旅客发生冲突,造成更大的心理阴影。
1.4 旅游从业人员接触面广,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能遇到。
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不少从业人员不能自觉抵制精神污染或不良诱惑,心理产生扭曲,使自己陷入歧途去伤害他人,或受到伤害成为受害者。
2 如何提高我国旅游从业人员心理素质?
旅游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广泛的兴趣、外向乐观的性格、良好的认知能力,良好的注意力、积极的情感体验、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有较强的受挫能力等。
2.1 加强专业知识培训使从业人员心理专业化职业化
在这方面要重点关注适应新时期旅游业需求的教学改革,根据行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设置,使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方法科学合理。在专业知识培训过程中应着重于体现知识的实用性,体现对变化的适应能力及创新性。有意增强实践及实习课程的教学力度,引用国内外实例进行引导性教学,使旅游专业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实用化,并为其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从专业角度出发培训的方向应至少把握以下方面。
引导旅游从业人员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是其必备的心理素质。作为一名导游,要面对不同层面的游客就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做到有问必答、言之有物,才能适应旅游这一职业的工作需求。这就要求从业者广泛的兴趣爱好及汲取知识的强烈愿望。以渊博的知识做后盾,才能做好导游工作,并通过优秀的工作得到游客认可度的提升,也同时避免了从业者本身负面心理的出现。
培养外向乐观的性格。导游的工作性质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外向乐观的性格。一个活泼型、外向型的人,更容易与游客建立起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游客感到亲切,并且乐于接受服务。导游就同时会在这样的和谐工作氛围中得到了工作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心理问题出现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此外,培养从业人员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使从业人员的情感特征具有正向、稳定持久、冷静、灵活等品质;培养从业人员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感知力和观察力、判断力、预见力、领悟力都是需要培训导师应该向从业人员传授的专业或职业能力或品质,这些对其从业过程中减少或不发生心理问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旅游从业人员应定期充电
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質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其服务质量及其个人发展,定期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充电。一方面是强化了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也是对从业人员心理的一次调理和休整的过程。主持培训者,应从旅游从业人员的状态着眼,分类制定从业人员培训办法,有针对性地分批次开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在培训中注重加强职业素质及心理方面的培训,强化引导和疏导功能,为被培训人员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做好导师工作。
建立健全旅游从业培训的长效机制。从制度上和人本位思想上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长期的、有效的业务升级及心理辅导平台,从根源上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及专业水平,为其建立心理调整和康复的专业化机构。从而使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及心理提升需求得到制度上的保障。
2.3 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创新能力的培训
在工作中应有针对性地对旅游从业人员开展创新能力的培训。通过对从业人员思维方法的引导,教会其有效使用创新性思维、逆向思维、拓展思维、平行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方式对工作方法、内容、形式等进行创新性提升。使其有能力通过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提升自身信心、能力,并得以实现业绩的突破,实现自我价值的再认可,获得成就感,从而使其心理问题得到自然修复甚至提高。
作者单位
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省松原市 138000
【关键词】旅游;从业人员;心理素质
1 目前我国旅游从业人员心理素质现状分析
1.1 旅游从业人员工作量大,但从业人员大多能够克服这方面的问题,对于基础服务和规范服务重视程度较高,并能够为旅游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特色服务。
但在经济利益至上的大环境中,不免被利益驱使,心理的不平衡被强化试体现在工作中。诸如在工作中特别强化了自己在服务过程中对游客消费的引导、甚至赤膊上阵自己充当了推销员的角色,职业道德被极度弱化。
1.2 由于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应变能力要求较强,从业人员在这样的压力中长期工作,造成一些心理上的负担。
一些从业者心理承受能力不是在工作中得到了提升,反而承受度和耐受力下降突出,造成从业人员流失严重,经验丰富的从业者因不能承受这样的心理压力而退出行业。
1.3 有不少旅游从业者长期与旅客接触后,感觉身份反差较大,逐渐在心理产生较强的自卑感。
这种心理问题体现在工作中就是时常不能控制心态、情绪,容易与旅客发生冲突,造成更大的心理阴影。
1.4 旅游从业人员接触面广,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能遇到。
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不少从业人员不能自觉抵制精神污染或不良诱惑,心理产生扭曲,使自己陷入歧途去伤害他人,或受到伤害成为受害者。
2 如何提高我国旅游从业人员心理素质?
旅游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广泛的兴趣、外向乐观的性格、良好的认知能力,良好的注意力、积极的情感体验、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有较强的受挫能力等。
2.1 加强专业知识培训使从业人员心理专业化职业化
在这方面要重点关注适应新时期旅游业需求的教学改革,根据行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设置,使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方法科学合理。在专业知识培训过程中应着重于体现知识的实用性,体现对变化的适应能力及创新性。有意增强实践及实习课程的教学力度,引用国内外实例进行引导性教学,使旅游专业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实用化,并为其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从专业角度出发培训的方向应至少把握以下方面。
引导旅游从业人员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是其必备的心理素质。作为一名导游,要面对不同层面的游客就必须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做到有问必答、言之有物,才能适应旅游这一职业的工作需求。这就要求从业者广泛的兴趣爱好及汲取知识的强烈愿望。以渊博的知识做后盾,才能做好导游工作,并通过优秀的工作得到游客认可度的提升,也同时避免了从业者本身负面心理的出现。
培养外向乐观的性格。导游的工作性质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外向乐观的性格。一个活泼型、外向型的人,更容易与游客建立起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游客感到亲切,并且乐于接受服务。导游就同时会在这样的和谐工作氛围中得到了工作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心理问题出现的几率会大大降低。
此外,培养从业人员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使从业人员的情感特征具有正向、稳定持久、冷静、灵活等品质;培养从业人员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感知力和观察力、判断力、预见力、领悟力都是需要培训导师应该向从业人员传授的专业或职业能力或品质,这些对其从业过程中减少或不发生心理问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旅游从业人员应定期充电
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質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其服务质量及其个人发展,定期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充电。一方面是强化了从业人员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也是对从业人员心理的一次调理和休整的过程。主持培训者,应从旅游从业人员的状态着眼,分类制定从业人员培训办法,有针对性地分批次开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在培训中注重加强职业素质及心理方面的培训,强化引导和疏导功能,为被培训人员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做好导师工作。
建立健全旅游从业培训的长效机制。从制度上和人本位思想上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长期的、有效的业务升级及心理辅导平台,从根源上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及专业水平,为其建立心理调整和康复的专业化机构。从而使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及心理提升需求得到制度上的保障。
2.3 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创新能力的培训
在工作中应有针对性地对旅游从业人员开展创新能力的培训。通过对从业人员思维方法的引导,教会其有效使用创新性思维、逆向思维、拓展思维、平行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方式对工作方法、内容、形式等进行创新性提升。使其有能力通过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提升自身信心、能力,并得以实现业绩的突破,实现自我价值的再认可,获得成就感,从而使其心理问题得到自然修复甚至提高。
作者单位
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省松原市 13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