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3月,2013中国(广州)国际游艇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广州大沙头码头“工银牡丹卡号”邮轮上隆重举行。展会吸引了来自意大利、美国、法国、英国、新西兰、新加坡、中国等国家的100余家游艇品牌及配套服务商参与,法拉蒂、丽娃、公主、博纳多、宾士域、圣斯克、太阳鸟等国内外游艇品牌均派出强大阵容参展。整个发布会非常成功,座无虚席,而此次广州国际游艇展火爆的背后,折射的是一个新行业的兴起,预示着游艇时代的强势来袭。
游艇发展史
王室的东西向来受到世人的追捧,游艇就是其中之一。
1660年,英国查尔斯二世继承王位时,英国有了世界上第一艘做工精细,具有游艇意义的皇家狩猎渔船。贵族和富豪竞相以改帆船来夸耀。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人把蒸汽机和螺旋桨安装在游艇上,到了20世纪初期所有现代工业的新式动力机器都用在了游艇上,甚至利用风力的古老帆船也要配备小功率的马达和自动导航的驾驶仪器。到了20世纪中期,西方发达国家产生了游艇俱乐部,解决了游艇停放问题,因而游艇得到了更为蓬勃的发展。
21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令世人瞩目,随着生活品位的不断攀高,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品位、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游艇运动渐为国人所认识。作为一种典型的舶来品,这种新式潮流不仅引起部分高收入人群的关注,也为许多城市发展新型服务性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在今天的欧洲、北美以及澳大利亚,游艇已经是人们周末度假、休闲娱乐的一种工具。
和西方游艇史相比,中国游艇历史是很短的,但这并不能减慢中国人对游艇消费增长的速度。2004年游艇展览会先由上海在3月挑头;五月青岛接棒,6月广州接力,7月大连、杭州一同抢棒,11月北京、重庆、厦门、珠海四市同时狭路抢道,这一年就是中国的游艇年。
游艇市场欣欣向荣
2013年,国家旅游局把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海洋年”。不久前,国务院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邮轮游艇旅游等旅游休闲产品。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带动游艇业增长率节节攀升,顺势抢跑。
“2006年至2011年,我国游艇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惊人的732%,随着政策利好和需求驱动,未来几年我国游艇市场有望由此释放出数千亿元的商机。”广东省游艇行业协会会长武田在2013中国(广州)国际游艇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庞大需求带动了行业大发展。据了解,因为看好这一趋势,珠三角、福建西三角、长三角、渤海湾乃至一些内陆滨水地区,已经和正在崛起数百家游艇制造厂,各种游艇会、配套服务公司也纷纷涌现,游艇经济时代呼之欲出。
中国游艇制造行业近几年也是高歌猛进,出口额从2006年的1.8亿美元,升至2007年的2.2亿美元,到2008年已达到2.6亿美元,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冲击全球游艇市场,但中国游艇出口数量仍超过170万艘,总额达到1.7亿美元。2010年是中国游艇行业大进步的一年,全年共出口游艇202万艘,出口额达到2.04亿美元。中国整体游艇生产能力已跻身全球十强,其中超级游艇的制造能力已位列全球第六。
2011年我国游艇产业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2011年中国海关总署正式实施的《海南省进出境游艇暂行办法》迈开了国内游艇市场开放的第一步。且2011年6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游艇操作人员培训、考试和发证办法》对全国游艇驾照的考试及发证进行统一规范,使未来游艇跨区航行成为可能。
未来游艇经济将会成为产业发展新的方向和热点,因此政府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游艇行业的发展。国家旅游局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已经将游艇作为发展水上项目的重要载体。国家发改委也将游艇设计纳入了鼓励发展产业目录。而包括深圳、天津、上海在内的17个省市都将游艇业列入了地方“十二五”规划中。随着相关政策逐步放开,地方配套设施逐渐完善,我国游艇行业将进入快速增长期,产值有望达到2000亿。
创新发展游艇保险
随着游艇业快速发展,我国逐渐成为全球游艇经济最炙手可热的地区,但游艇保险业的发展步伐未能跟上行业整体的发展。
对此,专家分析认为,游艇保险投保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保险公司目前还没有推出专门针对游艇的险种,仅有个别地区推出定制的游艇保险方案,即对国际上通行的“伦敦协会游艇保险条款”进行部分修改,作为办理游艇保险业务的依据。这种保险方案并不一定能够满足国内游艇业主的需求,还存在保费偏高、理赔困难等问题。
游艇保险业发展迟缓,另一重要原因在于相关游艇检验法规不完善。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船艇分会理事长杨新发表示,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保险业务在操作方面存在困难。例如,根据现行的规定,游艇买主只有具备齐全的证书及文件才能购买保险,但如果从国外引进游艇,有时并不能获得详细的设计图纸,因而难以向船检部门申请入级检验,也无法获准登记,导致保险公司无法对这些游艇开展保险业务。目前,正是由于没有进行登记,国内相当多的游艇投保材料不全,保险公司不敢贸然承保。
此外,游艇保险对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据了解,对于保额在千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高价值游艇,目前国内保险市场仍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且承保能力有限。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发展游艇保险业务,如果能参照商船保险模式,那么费率、承保范围和理赔等方面的内容就比较容易被船主接受。同时,可针对艇上的设备和物品,设计或约定可行的保险细节,以满足船主的投保需求。此外,在国外,游艇保险涉及建造、使用、运营等各个环节,相关游艇建造企业在建造过程中就会投保,以减少火灾、爆炸等事故带来的损失,因此,我国可借鉴国外成熟经验,使游艇保险对象覆盖游艇建造企业、码头管理者、船主等,进而形成涉及整个游艇产业链的保险服务。
游艇保险目前已经受到国内保险行业的关注,一些保险公司正尝试开展这一新业务。同时,随着游艇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国内对游艇风险解决方案的需求也将大幅增长。为此,应加快探索完善、合理、符合中国国情的游艇保险条款,鼓励游艇企业与具有专业技能、熟悉游艇行业风险的保险公司合作,探讨具体游艇保险项目的可行性,通过项目的实施,推动保险公司创新发展游艇金融业务,不断完善游艇保险业务,打造专业的游艇金融综合服务体系。
游艇发展史
王室的东西向来受到世人的追捧,游艇就是其中之一。
1660年,英国查尔斯二世继承王位时,英国有了世界上第一艘做工精细,具有游艇意义的皇家狩猎渔船。贵族和富豪竞相以改帆船来夸耀。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人把蒸汽机和螺旋桨安装在游艇上,到了20世纪初期所有现代工业的新式动力机器都用在了游艇上,甚至利用风力的古老帆船也要配备小功率的马达和自动导航的驾驶仪器。到了20世纪中期,西方发达国家产生了游艇俱乐部,解决了游艇停放问题,因而游艇得到了更为蓬勃的发展。
21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形势令世人瞩目,随着生活品位的不断攀高,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品位、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游艇运动渐为国人所认识。作为一种典型的舶来品,这种新式潮流不仅引起部分高收入人群的关注,也为许多城市发展新型服务性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在今天的欧洲、北美以及澳大利亚,游艇已经是人们周末度假、休闲娱乐的一种工具。
和西方游艇史相比,中国游艇历史是很短的,但这并不能减慢中国人对游艇消费增长的速度。2004年游艇展览会先由上海在3月挑头;五月青岛接棒,6月广州接力,7月大连、杭州一同抢棒,11月北京、重庆、厦门、珠海四市同时狭路抢道,这一年就是中国的游艇年。
游艇市场欣欣向荣
2013年,国家旅游局把旅游主题确定为“中国海洋年”。不久前,国务院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邮轮游艇旅游等旅游休闲产品。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带动游艇业增长率节节攀升,顺势抢跑。
“2006年至2011年,我国游艇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惊人的732%,随着政策利好和需求驱动,未来几年我国游艇市场有望由此释放出数千亿元的商机。”广东省游艇行业协会会长武田在2013中国(广州)国际游艇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庞大需求带动了行业大发展。据了解,因为看好这一趋势,珠三角、福建西三角、长三角、渤海湾乃至一些内陆滨水地区,已经和正在崛起数百家游艇制造厂,各种游艇会、配套服务公司也纷纷涌现,游艇经济时代呼之欲出。
中国游艇制造行业近几年也是高歌猛进,出口额从2006年的1.8亿美元,升至2007年的2.2亿美元,到2008年已达到2.6亿美元,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冲击全球游艇市场,但中国游艇出口数量仍超过170万艘,总额达到1.7亿美元。2010年是中国游艇行业大进步的一年,全年共出口游艇202万艘,出口额达到2.04亿美元。中国整体游艇生产能力已跻身全球十强,其中超级游艇的制造能力已位列全球第六。
2011年我国游艇产业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2011年中国海关总署正式实施的《海南省进出境游艇暂行办法》迈开了国内游艇市场开放的第一步。且2011年6月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游艇操作人员培训、考试和发证办法》对全国游艇驾照的考试及发证进行统一规范,使未来游艇跨区航行成为可能。
未来游艇经济将会成为产业发展新的方向和热点,因此政府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游艇行业的发展。国家旅游局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已经将游艇作为发展水上项目的重要载体。国家发改委也将游艇设计纳入了鼓励发展产业目录。而包括深圳、天津、上海在内的17个省市都将游艇业列入了地方“十二五”规划中。随着相关政策逐步放开,地方配套设施逐渐完善,我国游艇行业将进入快速增长期,产值有望达到2000亿。
创新发展游艇保险
随着游艇业快速发展,我国逐渐成为全球游艇经济最炙手可热的地区,但游艇保险业的发展步伐未能跟上行业整体的发展。
对此,专家分析认为,游艇保险投保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保险公司目前还没有推出专门针对游艇的险种,仅有个别地区推出定制的游艇保险方案,即对国际上通行的“伦敦协会游艇保险条款”进行部分修改,作为办理游艇保险业务的依据。这种保险方案并不一定能够满足国内游艇业主的需求,还存在保费偏高、理赔困难等问题。
游艇保险业发展迟缓,另一重要原因在于相关游艇检验法规不完善。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船艇分会理事长杨新发表示,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保险业务在操作方面存在困难。例如,根据现行的规定,游艇买主只有具备齐全的证书及文件才能购买保险,但如果从国外引进游艇,有时并不能获得详细的设计图纸,因而难以向船检部门申请入级检验,也无法获准登记,导致保险公司无法对这些游艇开展保险业务。目前,正是由于没有进行登记,国内相当多的游艇投保材料不全,保险公司不敢贸然承保。
此外,游艇保险对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据了解,对于保额在千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高价值游艇,目前国内保险市场仍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且承保能力有限。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发展游艇保险业务,如果能参照商船保险模式,那么费率、承保范围和理赔等方面的内容就比较容易被船主接受。同时,可针对艇上的设备和物品,设计或约定可行的保险细节,以满足船主的投保需求。此外,在国外,游艇保险涉及建造、使用、运营等各个环节,相关游艇建造企业在建造过程中就会投保,以减少火灾、爆炸等事故带来的损失,因此,我国可借鉴国外成熟经验,使游艇保险对象覆盖游艇建造企业、码头管理者、船主等,进而形成涉及整个游艇产业链的保险服务。
游艇保险目前已经受到国内保险行业的关注,一些保险公司正尝试开展这一新业务。同时,随着游艇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国内对游艇风险解决方案的需求也将大幅增长。为此,应加快探索完善、合理、符合中国国情的游艇保险条款,鼓励游艇企业与具有专业技能、熟悉游艇行业风险的保险公司合作,探讨具体游艇保险项目的可行性,通过项目的实施,推动保险公司创新发展游艇金融业务,不断完善游艇保险业务,打造专业的游艇金融综合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