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小学美术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实践与反思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0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经济发展也在稳步增长,社会中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偏向于要求多元化、综合性的属性。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更加关注从个人道德和修养上作为人才选拔的标准。在儿童时期,是人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行养成的关键时期,对日后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关键作用。如果将儿童的美育与德育相互融合,就会产生相得益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树立德育教育意识,积极构建“立德树人”的课堂活动,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小学美术;德育教育;高效课堂;构建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5-0166-02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lso growing steadily.The demand for talents in the society is gradually inclined to the diversified and comprehensive attributes.Not only need to hav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bility,but also pay more attention to personal morality and cultivation as the standard of talent selection.In childhood,it is a critical period for people to develop good habits and moral conduct,which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If children's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are integrated with each other,it will produce the educational effect of complementing each other and getting twice the result with half the effort.Therefore,teachers should establish the awareness of moral education,actively construct the classroom activities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so as to realize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Keywords】Primary school fine arts;Moral education;Efficient classroom;Construction methods
  传统的教学观念一直认为美术学科对学生成长的支持性作用不大,从而忽视对学生美育的培养。综合素质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综合提升各项基本能力。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美育教育工作,还要实现德育教育的全学科融入。现如今,如何利用好小学美术教学的优势,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进而实现德育的有效融合,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是广大小学美术老师亟待关注的问题。教师应该重视德育与美术之间的学科联系,积极创设生动的教育课堂,实现德育思想的有效融入。
  1.美术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在小学发展的阶段,人们通过掌握文化知识来丰富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美术教育提升对美的认同感,通过德育教育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人,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新课标对教学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工作,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了出来。美术一直以来都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如何利用美术教育多样化的学科优势,从不同层面体现出德育教育的渗透性,将德育的教育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所以,在小学美术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学元素是非常有必要的。
  2.小学美术的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融合策略模糊
  德育的教学特点与美术学科的教学模式不同,德育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播,而美术则具有丰富性、趣味性强的活动特点。二者之间存在着根本上的差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美术老师不能很好的将德育教学思想融入进美术的教学课堂之中。由于学科之间较大的差异性,导致无法巧妙掌握德育教学技巧,在授课中存在生硬、刻板的衔接,没有将所学习的美术知识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并没有合适地教学设计和方案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无法发挥美术学科的教学优势,无法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2)美术教师自身认识不足
  教师作为课堂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中起到了促进和导向性作用。一堂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接受程度。由于美术学科的专业性比较强,整体授课形式侧重于艺术性。这就导致美术老师的专业技能很少能与德育产生联系,老师无法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时,学校对德育的教育也不够重视,存在缺失,没有从根本上全面推进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
  3.小学美术渗透德育教育对策研究
  (1)在美术创作中渗透德育
  新课标要求要重视小学美术的教学工作,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开放性、趣味性、创造性的环境中进行美术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的天性和美育得到充分的发展。基于此项要求,教师在进行美術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以现有的教学资源与学生资源为基础,结合新课标要求设立教学目标,创设多样化的活动场景,使学生沉浸在美术课堂之中。让学生爱上创作,激发他们的创造灵感。在学生创作、学习的过程中,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背景补充融入进美术课堂,让学生对此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不仅提升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还油然而生出一种爱国之情,实现了德育的价值。   例如,在带领学生认识学习“风筝”的制作方法时,就可以向学生补充风筝的起源和历史,以及风筝的发展变化过程。现如今,风筝作为广受喜爱的物品,其实在中国已经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了。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木制成的,称为“木鸢”。世界上最早的风筝距今已有两千四百多年了。随着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风筝的材料也得以升级,由最初的“木”替换成了“纸”,称之为“纸鸢”。在古代,风筝不仅可以作为闲情雅致时的消遣游戏之物,还具有实际作用。汉朝大将军韩信利用風筝的特征进行测量,梁武帝甚至想利用风筝进行信息的传送等等。通过向学生科普这些有关风筝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让他们对风筝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在进行自我创作时也更有动力。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动手实践的技能,注重对孩子想象力的引导和培养。同时让学生了解更深刻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背景,更能够拓展孩子的知识面,激发孩子的爱国之情,体现了德育的渗透作用。
  (2)注重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发展也不够成熟,需要老师进行积极正向的引导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德育的渗透作用是需要长期的不断引导,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美术老师在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过程中,适当渗透德育情感教育,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熏陶,引导他们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和成长目标,逐渐成长为一个人格独立、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在提升学生艺术能力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叠加德育的教学效果。利用好课程之中的机会点,创造教育契机。找准美术教学与德育的有效结合途径,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目标和任务。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认识我国的画家人物时,就可以结合他们的事例进行引导教学工作。通过分析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年代,结合人物的特征,判断他们从画中抒发了自己怎样的精神和气节。例如,我国著名的画家“徐悲鸿”先生,早期在法国留学学习的时候,有一名外国的同学对中国来的徐悲鸿抱有偏见和歧视。针对这个情况,徐悲鸿没有曲意逢迎的讨好别人,而是义正言辞的说:“如果你瞧不起我的国家,那么我们就来打一个赌。从现在开始,我代表我的国家,你代表你的国家。等到毕业的时候我们再来比较。”此后,徐悲鸿先生每天刻苦练习、奋发图强、努力钻研,最终在学术上取得了很高的造诣,令人感到钦佩。通过向学生们介绍这些画家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气节,激发孩子们对他们的敬仰之情,潜移默化的帮助孩子树立爱国和坚韧不屈的意识。
  (3)在评价机制中体现德育渗透
  德育是需要长期的进行熏陶和培养的,短期内很难看到成效。这需要老师持续的对学生进行关注,对他们的成长过程进行积极的评价,从而实现对学生的隐形引导。在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创作作品,还要关注学生通过作品所要传递的内心表达。从作品中,看出学生对待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这些都是评价需要综合考察的因素。
  通过有效的评价内容,促使他们形成积极履行良好习惯的愿望,能够主动地用行为准则规范自身的言行。还可以采用学生之间的互评模式,让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和他人。根据具体情况因势利导,实现教育意义。着重的通过积极评价的形式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发展观念以及良好健康的心理。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刻,实施全学科渗透德育教学的工作刻不容缓。在美术课程中,利用课程优势和学生的兴趣点开创德育教育,不仅是新课标的具体要求,也是教学活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发展目标。不仅注重学生美术技能的培养教育,还使得学生树立了正确的发展观念,实现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范解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基础教育研究,2018(24):12-13
  [2]韩梅.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3):175
  [3]崔丽娟.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6):37-39
  [4]赵继强,刘建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参透[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7):113-114
其他文献
摘要:數学作为小学阶段最为基础的教学课程,由于其教学内容的抽象、复杂以及小学阶段学生形象思维占据主体地位的思维特点,使其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就应对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的趣味性教学模式进行实施,使学生在具有趣味性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活动的引领下,逐渐得到浓厚学习兴趣的培养,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趣
期刊
摘要:教师将丰富的、形式多样的课外教学资源与课内教学相结合,提供给学生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可以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小学数学教学以与日常生活有一定联系的实用性知识教学为主,教师可以搜集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源,影视资源对小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将之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影视资源;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是重点,也是奠定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关键。但是,传统的识字教学相对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而趣味识字从小学生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出发,将游戏、图片、视频等融入教学中,从而增加了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可以更好的引发学生学习热情,进而促使学生自主识字、主动学习。本文以趣味性识字教育为内容,对其教学对策展开几点具体分析。  关键词:识字教学;趣味识字;小学语文;低年级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追求思维的深度发展,教师要发挥重要作用。诠释概念、催生冲突、拓宽问题、反思过程,都能够为学生提供思维启动力,教师要做好筛选和创新,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处理,以提升课堂教学品质。学生学科思维培养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要运用更为科学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思维启动,在最为真实的学习操作中形成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主旨就是德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教师要在具体形象化的事例中提高学生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要充分发挥榜样的激励启发作用,运用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创设生活情境,达到育人效果,家校合作,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得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养成教育;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77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越来越关注,尤其是农村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因为农村未成年人大多都属于留守儿童,父母都外出务工,对孩子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不重视,导致未成年人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严重缺失,让未成年人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思想道德观,进而让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触及法律的底线。所以为了提高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相关政府一定要改变农村教育方式,在教学过程当中融入思想道德教
期刊
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其打好语言基础与形成学科素养的关键时期,新课改要求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充分发挥其工具性作用,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并提升语言综合能力。基于此,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教学改革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进行创新探索,本文基于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究如何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以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水平。  关键词:情景体验式;小学
期刊
摘要:基础教育阶段以微课作为教、学的模式,在我们教学生活中屡见不鲜。高中英语课堂如何依托微课,解读英语语篇,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结合微课特点,以牛津高中英语一篇语篇教学为例,探讨挖掘语篇教学特点的方式,突出语篇主题意义的重要性,实现达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途径。  关键词:微课;语篇疏导;正文梳理;主题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 要: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小学英语的教学优劣一直是影响着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小学英语的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具体探讨游戏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的实际运用情况,并把教学阶段分为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复习三个内容,分别从各自阶段入手,提出完善游戏教学法具体运用的策略,为小学英语教师开展游戏教学提供思路。  关键词:游戏教学;小学英语;合作游戏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A【文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学习而言至关重要,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应积极创新,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确保每一位小学生都可以通过班级管理获得更加全面的成长。小学班主任需要认真分析各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及认知发展特点,通过“轻与重”的管理策略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轻与重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