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窒息过程中的助产护理技巧。方法:本院在2011.01-2018.12月期间,共计出生25000例新生儿,其中发生窒息患儿124例,重度窒息21例、中度窒息71例、轻度窒息32例,将窒息患儿共124例患儿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助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复苏成功率100.0%,未出现死亡现象,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窒息过程中应用助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其死亡率,且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过程;助产护理;技巧
[中图分類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096-5249(2019)03-000-01
新生儿缺氧是由于产前、产时及产后各种因素所导致,新生儿窒息是由于新生儿在宫内发生窘迫、呼吸及循环障碍所导致,该疾病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有酸中毒、高碳酸血症及低氧血症,该情况多发于新生儿,同时也是导致新生儿致残率及致死率增高的主要原因。本院选择新生儿窒息过程中的助产护理技巧进行分析探究,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124例新生儿窒息患者,接受护理的时间为2011.01-2018.12期间,观察组患者62例,对照组患者62例。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Apgar评分):重度窒息为1-3分,轻度窒息为4-7分,8-10为正常。
观察组中,有30例男性患者,女装患者占总例数的51.61%(32/62),根据窒息标准进行分类:重度窒息10例、中度窒息36例、轻度窒息16例,其中生理产23例、钳助产29例、剖宫产10例。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31例,上述情况:11例、35例、16例。其中生理产24例、钳助产29例、剖宫产9例。
2组新生儿窒息患者在各项基本资料中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在产妇生产前的健康评估、产后的健康教育等)。
观察组采取助产护理,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复苏之前对新生儿进行危险评估:相关的护理人员必须要在新生儿复苏之前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估护理,具体而言就是,分析产妇是否有病史,胎动情况,胎心情况以及是否足月,然后依据与此评估新生儿是否有窒息危险。以此来为,新生儿窒息中的主产护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依据。
(2)复苏之前的准备工作:建立复苏准备小组,成员应有助产士及医生,并选取经验丰富的人员,将复苏所需仪器准备齐全,并调适好室内温湿度,准备好型号不同的气管插管、胃管、吸痰管,此外,还需准备手套、听诊装置,剪刀以及相关的复苏药物。
(3)助产过程中的护理①对新生儿的呼吸道进行清理护理:在新生人胎儿分娩时,不能将胎儿过早出前肩,要有效地运用积压护理法,清除新生儿咽喉部位的沉积物,如,羊水,粘液等。在孕妇完成分娩之后,要将其脐带剪断,放置于辐射台,在对新生儿窒息患者进行首次呼吸护理前,必须要清洁干净新生儿体表的羊水,轻抬新生婴儿的面部,再用吸痰器将胎儿口部咽部的黏液以及羊水进行吸除,若胎儿的羊水呈现胎粪样,且黏稠性较高,必须要及时的对新生儿进行环压胸廓护理,并借助喉镜装置对新生儿实施气管插管处理,以此来有效地清除新生儿气管当中的粘液。②建立呼吸:首先应确定新生儿窒息患者喉管内是否沉积痰液,然后在对患儿进行拍足底护理,之后在对新生儿进行给氧护理,当发现新生儿的面部逐渐红润之后停止给养。在护理重度窒息患儿期间,必须要向气管内插入相关的导气管,然后再用气囊向导气管中输入氧气,初始压力为30-40cmH20,后可控制在20cmH20,使用频率应保持在每分钟50到60次,直至新生儿能够进行自主呼吸。在护理轻度窒息患儿期间,要有效地运用面罩以及导气管对患儿进行给氧护理,给氧气流量为6-8L/min。若采取上述方式仍然无法取得护理成效,可以运用人工呼吸护理装置对患儿进行护理。③维持循环法:运用正压呼吸配合护理法,一个周期为一次呼吸及3次按压,时间为2s,禁止同时采用按压护理法以及捏球护理法,同时还要依照1:3的比例进行具体的配合护理,按压的深度胸廓前后径为1/3,按压频率应保持在90次每分钟,待人工呼吸及按压时间至30s后,先暂停对患儿的测定心率护理,然后对其进行按压护理直至患儿的心率达到80-100次为止。④药物治疗法:依照新生窒息病症患儿的实际情况以及病症严重程度引导患儿服用适量的肾上腺素药物、碳酸氢钠药物或纳洛酮药物。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新生儿窒息患者临床效果。
1.4统计学处理采用率(%)表示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用卡方进行检验;(用SPSS 20.0软件处理),当2组新生儿窒息患者对比有明显的差别时,用P值小于0.05表示。
2结果
通过对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得知,导致其窒息的主要原因为胎儿、胎盘、分娩、孕母等因素,孕母的影响因素12例(19.35%),分娩的因素30例(48.39%),胎盘的因素10例(16.13%),脐带的因素5例(8.06%),胎儿的因素有5例(8.06%),在经过助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复苏成功率100.0%(62/62),未发生死亡现象,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新生儿复苏的关键在于改变其缺氧的情况,因此,助产士与医生应有效地预估出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一旦发现患儿有窒息情况时应及时复苏。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为胎盘、分娩、胎儿因素、脐带、孕母等,其中分娩、胎儿因素及分娩占新生儿窒息原因的85.8%。孕母的影响主要包括慢性疾病、妊娠并发症等;分娩的影响包括宫缩乏力、臀位、高危产钳助产、头盆不称等;脐带的影响包括脱垂、过短、绕颈、打结等;胎儿影响的因素有以下几种,其一为宫内感染,其二为先天性畸形,其三为呼吸道阻塞,其四为早产。
此次研究表明,有效地对新生窒息患儿进行助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情况,且还提高了复苏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的几率。而要想保证助产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助产护理人员,第一,必须要强化对处于围生期的胎儿的保健护理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告知产妇要配合各项检查护理工作。第二,分析可能造成新生儿出现窒息的原因,并提前做好预防护理工作,一旦发生突发情况,要及时的上报给产妇的主治医师。第三,要对出现窒息的新生患儿做好复苏的准备,且助产士及相关人员应参与有关窒息复苏的相关讲座,为产妇创设出良好的康复环境。总之,由于总称新生婴儿初选知悉病症的诱因众多,在这种情况下,相关护理人员必须要做好评估工作,以及复苏的准备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复苏成功率,还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通过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复苏成功率100.0%,未发生死亡现象,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窒息患者采取助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其死亡率,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过程;助产护理;技巧
[中图分類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2096-5249(2019)03-000-01
新生儿缺氧是由于产前、产时及产后各种因素所导致,新生儿窒息是由于新生儿在宫内发生窘迫、呼吸及循环障碍所导致,该疾病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有酸中毒、高碳酸血症及低氧血症,该情况多发于新生儿,同时也是导致新生儿致残率及致死率增高的主要原因。本院选择新生儿窒息过程中的助产护理技巧进行分析探究,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124例新生儿窒息患者,接受护理的时间为2011.01-2018.12期间,观察组患者62例,对照组患者62例。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Apgar评分):重度窒息为1-3分,轻度窒息为4-7分,8-10为正常。
观察组中,有30例男性患者,女装患者占总例数的51.61%(32/62),根据窒息标准进行分类:重度窒息10例、中度窒息36例、轻度窒息16例,其中生理产23例、钳助产29例、剖宫产10例。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31例,上述情况:11例、35例、16例。其中生理产24例、钳助产29例、剖宫产9例。
2组新生儿窒息患者在各项基本资料中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在产妇生产前的健康评估、产后的健康教育等)。
观察组采取助产护理,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复苏之前对新生儿进行危险评估:相关的护理人员必须要在新生儿复苏之前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估护理,具体而言就是,分析产妇是否有病史,胎动情况,胎心情况以及是否足月,然后依据与此评估新生儿是否有窒息危险。以此来为,新生儿窒息中的主产护理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依据。
(2)复苏之前的准备工作:建立复苏准备小组,成员应有助产士及医生,并选取经验丰富的人员,将复苏所需仪器准备齐全,并调适好室内温湿度,准备好型号不同的气管插管、胃管、吸痰管,此外,还需准备手套、听诊装置,剪刀以及相关的复苏药物。
(3)助产过程中的护理①对新生儿的呼吸道进行清理护理:在新生人胎儿分娩时,不能将胎儿过早出前肩,要有效地运用积压护理法,清除新生儿咽喉部位的沉积物,如,羊水,粘液等。在孕妇完成分娩之后,要将其脐带剪断,放置于辐射台,在对新生儿窒息患者进行首次呼吸护理前,必须要清洁干净新生儿体表的羊水,轻抬新生婴儿的面部,再用吸痰器将胎儿口部咽部的黏液以及羊水进行吸除,若胎儿的羊水呈现胎粪样,且黏稠性较高,必须要及时的对新生儿进行环压胸廓护理,并借助喉镜装置对新生儿实施气管插管处理,以此来有效地清除新生儿气管当中的粘液。②建立呼吸:首先应确定新生儿窒息患者喉管内是否沉积痰液,然后在对患儿进行拍足底护理,之后在对新生儿进行给氧护理,当发现新生儿的面部逐渐红润之后停止给养。在护理重度窒息患儿期间,必须要向气管内插入相关的导气管,然后再用气囊向导气管中输入氧气,初始压力为30-40cmH20,后可控制在20cmH20,使用频率应保持在每分钟50到60次,直至新生儿能够进行自主呼吸。在护理轻度窒息患儿期间,要有效地运用面罩以及导气管对患儿进行给氧护理,给氧气流量为6-8L/min。若采取上述方式仍然无法取得护理成效,可以运用人工呼吸护理装置对患儿进行护理。③维持循环法:运用正压呼吸配合护理法,一个周期为一次呼吸及3次按压,时间为2s,禁止同时采用按压护理法以及捏球护理法,同时还要依照1:3的比例进行具体的配合护理,按压的深度胸廓前后径为1/3,按压频率应保持在90次每分钟,待人工呼吸及按压时间至30s后,先暂停对患儿的测定心率护理,然后对其进行按压护理直至患儿的心率达到80-100次为止。④药物治疗法:依照新生窒息病症患儿的实际情况以及病症严重程度引导患儿服用适量的肾上腺素药物、碳酸氢钠药物或纳洛酮药物。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新生儿窒息患者临床效果。
1.4统计学处理采用率(%)表示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用卡方进行检验;(用SPSS 20.0软件处理),当2组新生儿窒息患者对比有明显的差别时,用P值小于0.05表示。
2结果
通过对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得知,导致其窒息的主要原因为胎儿、胎盘、分娩、孕母等因素,孕母的影响因素12例(19.35%),分娩的因素30例(48.39%),胎盘的因素10例(16.13%),脐带的因素5例(8.06%),胎儿的因素有5例(8.06%),在经过助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复苏成功率100.0%(62/62),未发生死亡现象,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新生儿复苏的关键在于改变其缺氧的情况,因此,助产士与医生应有效地预估出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一旦发现患儿有窒息情况时应及时复苏。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为胎盘、分娩、胎儿因素、脐带、孕母等,其中分娩、胎儿因素及分娩占新生儿窒息原因的85.8%。孕母的影响主要包括慢性疾病、妊娠并发症等;分娩的影响包括宫缩乏力、臀位、高危产钳助产、头盆不称等;脐带的影响包括脱垂、过短、绕颈、打结等;胎儿影响的因素有以下几种,其一为宫内感染,其二为先天性畸形,其三为呼吸道阻塞,其四为早产。
此次研究表明,有效地对新生窒息患儿进行助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情况,且还提高了复苏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的几率。而要想保证助产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助产护理人员,第一,必须要强化对处于围生期的胎儿的保健护理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告知产妇要配合各项检查护理工作。第二,分析可能造成新生儿出现窒息的原因,并提前做好预防护理工作,一旦发生突发情况,要及时的上报给产妇的主治医师。第三,要对出现窒息的新生患儿做好复苏的准备,且助产士及相关人员应参与有关窒息复苏的相关讲座,为产妇创设出良好的康复环境。总之,由于总称新生婴儿初选知悉病症的诱因众多,在这种情况下,相关护理人员必须要做好评估工作,以及复苏的准备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复苏成功率,还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通过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复苏成功率100.0%,未发生死亡现象,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窒息患者采取助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其死亡率,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