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能力,是一种思维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2009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探究能力作了如下说明: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和有创意的解读。下列根据具体高考试题对这个说明作个解读:
(一)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不同的角度”指从广度上“挖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回答时应从多侧面思考,明白其不同的含义。“不同的层面”指从深度上“挖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回答时应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把意思说清楚,说透彻。这里的“不同角度”有的要求从内容角度,有的要求从手法角度,也有要求从二者结合角度进行探究的。
1.从语句内涵角度探究:如2007年江苏卷第17题“文中最后说麦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这里的“你的理解”不是指个性化的回答,而是要求从不同的层面“挖掘”词语的丰富意蕴。这里的“鲜亮”在文中包含三层意思,“滋味”在文中包含两层意思。正确答案为:鲜亮,指火热的劳动生活,丰收的喜悦,紧张热烈后的平和、闲散。滋味,指乡土民风的朴实,亲情的淳厚、和谐。这是单纯从内容上对作品内涵进行理解的。
2.从文章表现手法角度探究:如2008年辽宁卷第17题,“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不管怎样,表现手法、表现方法的使用都必须为表达文章主旨服务。此题答案为:第一问①雨韵是人生四季的旋律;②雨韵是增强生命记忆的媒介;③雨韵是大自然美丽的乐意。第二问①先议论,谈四季之雨与人生四季;②再叙事,讲老人与小男孩在雨中的故事;③最后抒情,表达作者对雨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3.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来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如2008年福建卷第13题“文章表现了怎样的感情?请从作品的内容和写法两个方面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这里明确指出从内容与写法两个角度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当属定向探究性题目。这一题在实战中学生得分很低,原因一是没有把握文章的情感,二是没能就两个方面对应情感进行分析。若第一问答错了,第二问也就跟着错了,因此很难拿全分。答案:文章表现了激越、豪迈的情感。内容上从小处写到大处,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例:“它掠过丛林、村庄、田野、河流,阅尽了人间姿色……保持生命之树不衰”,通过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的写景拓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使豪迈的激情得以淋漓尽致地阐发。写法上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手法。例:“风是大自然的雕塑家。……雕塑了……雕塑了……雕塑了……”,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把风描绘得更加形象、生动,文章的情感也更加丰厚了。
探讨民族心理,常常由此及彼,通过文学类作品的“这一个”,见出那一“类”、那一批,从而揭示出文本中具体形象的典型意义。探讨人文精神,往往是由小见大,对相关内容进行升华,从而折射出人物事理的本质特征。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不能就人说人,就事论事。
常见的切入角度有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如2008年海南、宁夏卷第14题:“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这道题就是要结合文本的内容,从人物形象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挖掘出典型形象反映出来的不同的民族心理,探究典型形象的思想意义。答案:(1)鲍勃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2)鲍勃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3)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4)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
(二)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如盐城市2008/2009高三一调试卷第14题:“文章最后说‘这也是一种天地,是城市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将来的梦可能是灰色的,黑色的,五颜六色的,不是绿色的’,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写的意图。”陆文夫先生这篇《绿色的梦》,尽管说的是“梦”,触及的是“求新”与“怀旧”这个人类永远难解的“结”,留给我们的却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发展这样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陆文夫是苏州人,以创作“小巷文学”著称,人们把他看成是个地道的“老苏州”。1993年左右他住在苏州高新区。高新区开发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他对苏州高新区情有独钟,并对高新区的开发建设怀着巨大的热忱。知道作者的这个经历及所处时代,我们就可以得出作者“把城市建成一个生态、宜居的城市,还是建设成一片灰色的钢筋水泥丛林城市的思考”,否则这一点便无法得出。
值得注意的是,“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是今年考试大纲新增的内容。一般而言,新增内容常常会在当年试卷上有所体现,可就这点多找些各地的模拟题让学生在二轮复习中集中做做,以加强手感。
(三)对作品进行个性化和有创意的解读
“个性化的解读”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如2007年海南、宁夏卷第14题“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送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点道:‘虽是摇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这里的“身份”既指其实在的身份,也指其特有的性格乃至独特的心理状态。到底是什么样的身份、性格和心理,各人又有不同的理解。如:
答案1:教头身份。林冲曾是禁军教头,自然不在乎一个小小的差拨,所以,虽听“一般罪人”介绍牢营内情,并不急于作出回应,而是让差拨发作过了,看其表演完后,方才取出银两,陪着笑脸送上,足见其沉着冷静的个性。
答案2:配军身份。林冲投入牢营后不得不遵守牢营的规矩,加上其行事一贯谨慎小心,遇事总想息事宁人,所以,冷静地对待差拨的辱骂,等其发作过了,再陪笑献上银两。
答案3:教头兼配军身份。林冲曾是禁军教头,在意官场的等级,现为配军身份,也很在意自己的颜面,所以在“一般罪人”面前,他任由差拨辱骂,等到众人散了,差拨也发作过了,才取出银两,陪着笑脸献上,这正见出其顾及颜面的心理。
……
“有创意的解读”,要求回答问题要力争有点新意。有时题干中会根据文本的意思提供一个说法,要求对之做出评价或谈谈自己的见解。如2007年山东卷第22题:“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讨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文本中作者对“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应如何度过,已有了他的看法。“你的创意”就是要求对作者的人生态度提出自己的见解。不管看法与作者是否一致,在理由的陈述上要有新意。本题的参考答案为:这都不是积极的做法。身处逆境,至少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在逆境中能在心中点一盏温情的灯,保持自我,不失自我,不失风骨,勇于进取。
探究题常见的设问角度及答案建模有以下几种:
1.化解矛盾型
化解矛盾型探究题的设问方式上常常选用文中似乎矛盾的句子或词语,要求考生对此进行理解。如2007年广东卷“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这种问题的答案建模要领是:亮明观点+明确角度+文本解释
2.引发思维型
引发思维的设问方式常在题干中提供一些简要的背景资料,用以引发考生的思考。这些背景资料一般都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以便让考生自由选择答题的空间。如2008年山东济宁模拟卷“结合你所了解的信息和你所熟悉的‘村庄’的情况,谈谈你对‘村庄’前景的展望。”
这类题目的答案建模要领:观点(扣住关键词)+材料分析
3.阐明见解型
要求从文本中探究出所包蕴的深刻道理或说出自己的“理解”。这类探究题要抓住文本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思考文本中所暗示的意义,从现象中升华出道理来。如2008年北京卷“文章结尾说:‘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建模要领:作品手法+作品观点+自己的看法
4.评论评判型
评论评判式要求对文本(作者)的某个说法或他人对文本的某个评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类题目对文章内涵进行探究,表面上多角度,实则要结合文本分析。如2007年辽宁卷“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不是‘怀旧’?为什么?”2008年宁夏/海南卷“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此类题目答案的建模要领是:观点+文本分析
5.拓展迁移型
扣住文本的某些内容,作拓展迁移。这种拓展迁移是来源于文本的,不是随心所欲的。如2007年山东卷第22题:“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2006年山东卷“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认识与评价。100字左右。”这类探究题包含三个要求:一不能离开文本说话;二要对作者的说法作出评判;三要亮出自己的观点。回答时要将文本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积淀、文化积淀结合进来考虑。
建模要领:观点+文本分析
倪同刚,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射阳。本文编校:艾永芳
(一)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不同的角度”指从广度上“挖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回答时应从多侧面思考,明白其不同的含义。“不同的层面”指从深度上“挖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回答时应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把意思说清楚,说透彻。这里的“不同角度”有的要求从内容角度,有的要求从手法角度,也有要求从二者结合角度进行探究的。
1.从语句内涵角度探究:如2007年江苏卷第17题“文中最后说麦天的忙碌、喜悦‘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请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亮’与‘滋味’的理解”。这里的“你的理解”不是指个性化的回答,而是要求从不同的层面“挖掘”词语的丰富意蕴。这里的“鲜亮”在文中包含三层意思,“滋味”在文中包含两层意思。正确答案为:鲜亮,指火热的劳动生活,丰收的喜悦,紧张热烈后的平和、闲散。滋味,指乡土民风的朴实,亲情的淳厚、和谐。这是单纯从内容上对作品内涵进行理解的。
2.从文章表现手法角度探究:如2008年辽宁卷第17题,“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不管怎样,表现手法、表现方法的使用都必须为表达文章主旨服务。此题答案为:第一问①雨韵是人生四季的旋律;②雨韵是增强生命记忆的媒介;③雨韵是大自然美丽的乐意。第二问①先议论,谈四季之雨与人生四季;②再叙事,讲老人与小男孩在雨中的故事;③最后抒情,表达作者对雨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3.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来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如2008年福建卷第13题“文章表现了怎样的感情?请从作品的内容和写法两个方面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这里明确指出从内容与写法两个角度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当属定向探究性题目。这一题在实战中学生得分很低,原因一是没有把握文章的情感,二是没能就两个方面对应情感进行分析。若第一问答错了,第二问也就跟着错了,因此很难拿全分。答案:文章表现了激越、豪迈的情感。内容上从小处写到大处,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例:“它掠过丛林、村庄、田野、河流,阅尽了人间姿色……保持生命之树不衰”,通过从小到大、从近到远的写景拓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使豪迈的激情得以淋漓尽致地阐发。写法上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手法。例:“风是大自然的雕塑家。……雕塑了……雕塑了……雕塑了……”,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把风描绘得更加形象、生动,文章的情感也更加丰厚了。
探讨民族心理,常常由此及彼,通过文学类作品的“这一个”,见出那一“类”、那一批,从而揭示出文本中具体形象的典型意义。探讨人文精神,往往是由小见大,对相关内容进行升华,从而折射出人物事理的本质特征。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不能就人说人,就事论事。
常见的切入角度有人物形象、时代背景、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如2008年海南、宁夏卷第14题:“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这道题就是要结合文本的内容,从人物形象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挖掘出典型形象反映出来的不同的民族心理,探究典型形象的思想意义。答案:(1)鲍勃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2)鲍勃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3)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4)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
(二)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如盐城市2008/2009高三一调试卷第14题:“文章最后说‘这也是一种天地,是城市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将来的梦可能是灰色的,黑色的,五颜六色的,不是绿色的’,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写的意图。”陆文夫先生这篇《绿色的梦》,尽管说的是“梦”,触及的是“求新”与“怀旧”这个人类永远难解的“结”,留给我们的却是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发展这样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陆文夫是苏州人,以创作“小巷文学”著称,人们把他看成是个地道的“老苏州”。1993年左右他住在苏州高新区。高新区开发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他对苏州高新区情有独钟,并对高新区的开发建设怀着巨大的热忱。知道作者的这个经历及所处时代,我们就可以得出作者“把城市建成一个生态、宜居的城市,还是建设成一片灰色的钢筋水泥丛林城市的思考”,否则这一点便无法得出。
值得注意的是,“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是今年考试大纲新增的内容。一般而言,新增内容常常会在当年试卷上有所体现,可就这点多找些各地的模拟题让学生在二轮复习中集中做做,以加强手感。
(三)对作品进行个性化和有创意的解读
“个性化的解读”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如2007年海南、宁夏卷第14题“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送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点道:‘虽是摇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这里的“身份”既指其实在的身份,也指其特有的性格乃至独特的心理状态。到底是什么样的身份、性格和心理,各人又有不同的理解。如:
答案1:教头身份。林冲曾是禁军教头,自然不在乎一个小小的差拨,所以,虽听“一般罪人”介绍牢营内情,并不急于作出回应,而是让差拨发作过了,看其表演完后,方才取出银两,陪着笑脸送上,足见其沉着冷静的个性。
答案2:配军身份。林冲投入牢营后不得不遵守牢营的规矩,加上其行事一贯谨慎小心,遇事总想息事宁人,所以,冷静地对待差拨的辱骂,等其发作过了,再陪笑献上银两。
答案3:教头兼配军身份。林冲曾是禁军教头,在意官场的等级,现为配军身份,也很在意自己的颜面,所以在“一般罪人”面前,他任由差拨辱骂,等到众人散了,差拨也发作过了,才取出银两,陪着笑脸献上,这正见出其顾及颜面的心理。
……
“有创意的解读”,要求回答问题要力争有点新意。有时题干中会根据文本的意思提供一个说法,要求对之做出评价或谈谈自己的见解。如2007年山东卷第22题:“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讨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文本中作者对“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应如何度过,已有了他的看法。“你的创意”就是要求对作者的人生态度提出自己的见解。不管看法与作者是否一致,在理由的陈述上要有新意。本题的参考答案为:这都不是积极的做法。身处逆境,至少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在逆境中能在心中点一盏温情的灯,保持自我,不失自我,不失风骨,勇于进取。
探究题常见的设问角度及答案建模有以下几种:
1.化解矛盾型
化解矛盾型探究题的设问方式上常常选用文中似乎矛盾的句子或词语,要求考生对此进行理解。如2007年广东卷“最后一段,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
这种问题的答案建模要领是:亮明观点+明确角度+文本解释
2.引发思维型
引发思维的设问方式常在题干中提供一些简要的背景资料,用以引发考生的思考。这些背景资料一般都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以便让考生自由选择答题的空间。如2008年山东济宁模拟卷“结合你所了解的信息和你所熟悉的‘村庄’的情况,谈谈你对‘村庄’前景的展望。”
这类题目的答案建模要领:观点(扣住关键词)+材料分析
3.阐明见解型
要求从文本中探究出所包蕴的深刻道理或说出自己的“理解”。这类探究题要抓住文本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思考文本中所暗示的意义,从现象中升华出道理来。如2008年北京卷“文章结尾说:‘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建模要领:作品手法+作品观点+自己的看法
4.评论评判型
评论评判式要求对文本(作者)的某个说法或他人对文本的某个评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类题目对文章内涵进行探究,表面上多角度,实则要结合文本分析。如2007年辽宁卷“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不是‘怀旧’?为什么?”2008年宁夏/海南卷“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此类题目答案的建模要领是:观点+文本分析
5.拓展迁移型
扣住文本的某些内容,作拓展迁移。这种拓展迁移是来源于文本的,不是随心所欲的。如2007年山东卷第22题:“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待这种人生态度?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2006年山东卷“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认识与评价。100字左右。”这类探究题包含三个要求:一不能离开文本说话;二要对作者的说法作出评判;三要亮出自己的观点。回答时要将文本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积淀、文化积淀结合进来考虑。
建模要领:观点+文本分析
倪同刚,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射阳。本文编校:艾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