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贵州,除了崇山峻岭之外,还有一些坡度平缓的山。人们习惯地把这些山称为坡,小的叫小坡,大的叫大坡。小坡或在田坝中间,或在土坎边上,可以尽收眼底。大坡则不然了,它们方圆数公里,乃至一二十公里,不远望很难看出它是坡。坡上有田有土,有道路,有村寨,这就更使人忘却了它是坡。
我的童年、青年、中年,乃歪一生,都离不开这样的大坡。每当我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没有伟岸的奇峰、也不会令人震撼的大坡,想起我那平平凡凡,用毕生的心血抚育我长大成人的母亲。
我母亲早年毕业贵阳女师,是个知识分子。据说她与父亲是恋爱结婚的,这在那个时代是鲜见的事。父亲在周西成时代还做过两任不小的官。有一次省政府委他任平坝县县长,他认为平坝县是三等县,有辱于他,便把省政府的公示牌砸了,此事当时传为佳话。黔南事变以后,我们家疏散到乡下,靠父亲教私垫维持生计。这个寨子在谷立堡,寨名就叫大坡。但在寨子里简直没有坡的感受,只有从很远的地方看,才看出寨子确实是在一个大坡顶上。我三岁时,父亲去世了,东家们凑钱买了棺材,安葬了父亲。母亲在泪水中受了东家们的聘请,继续教父亲所教的那些学生。大概是因为东家们已凑钱安葬父亲,不再给薪俸,只管我们母子吃饭。我还记得,母亲每天带着我,轮流去学生家吃饭,是实实在在的教书糊口了。
过了一两年这样的生活,母亲应聘到小碧的甘庄教私垫。我和母亲被安顿在大庙的厢房里住。这座庙在河边上,隔河就是一个要从老远老远的地方才看得出是坡的大坡,寨子里的人都叫它“大坡上”。这个寨子有60多户,共办了两堂私垫。母亲教书认真,另一堂私垫的吴先生自愧不如,回家去了,那堂私垫也就自动解散,母亲在这里站住了脚,学生也多了起来。这时我大概五岁,也跟着母亲教的学生一道填红格本,临《玄秘塔》,背“四书”“五经”,读“子程子日大学孔氏之遗书……”母亲的脸色红润了,有时还提起笔来画树梅花。
我八岁的那年秋天,生了一场大病,据说已经叫不应了。我上无伯叔,更无兄、无弟、无姊、无妹,是母亲的唯一亲人、唯一希望。她见我病成这样,急得大哭。穷乡僻壤,缺医少药。她只能求助于庙里的菩萨。她虔诚地许下愿,只要菩萨保住我的命,她情愿一生吃素。我起死回生之后,便看见她不再吃肉了。她一直吃了38年素,直到寿终。她不吃肉,但不时要想方设法买点肉做给我吃,说“你要吃点肉才有营养”。她把肉炒好了,便坐在我的旁边看着我吃,要我多吃。那情景至今也忘不了。
解放以后,私塾废止,在土改中,母亲分到了田土,大庙的厢房也分了两间给我们。母亲学着做农活。一个知识女性,50几岁弃教从农,其艰难程度而知。尤其是还有一些妇女在做活路时取笑她不会做,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恨。记得在一次薅土时,有两个年轻妇女有意把她夹在中间。她们有力气,很快就薅到前头去了,然后回过头来哈哈太笑,奚落她薅得慢。她一声不响,只是使劲薅土,汗一滴滴地顺着脸流下来,我至今也很恨这两个妇女,甚至恨到她们的子孙。有位我喊“姒姒”的女人同情地说:“谢先生,你太苦了,搬回城里去,找亲戚们帮帮忙,求你们娘俩的生活。”她感激地说:“谢谢。我也想过…不过,我没有亲戚……”多年后我才知道,我们家有不少亲戚,而且都是社会贤达:向之方、王佩芬、华问渠、王萼华、陆孟实……只要母亲肯开口,他们都会替她想办法的。但母亲有自己的处世原则,她从不求人,自食其力。看着姒姒远去的背影,母亲对我说:“天下好人还是多的。不过,人要有志气,英雄只怕受恩多。”我当时虽小,还是听懂了这话的意思,并深深地烙印在脑里。
我渐渐地长大了,经常一个人去大坡上割土坎、铲火土。一入秋,我就跟大人们一道割草进城卖。当年贵阳的茅草房很多,我的草就是卖给茅屋的主人们翻盖屋顶。头天去山上把草割好,第二天挑进城卖。一挑草,大人们的可卖到5仟元,我的只能卖3仟元,也就是现在的3角钱。花5佰元在街上买个粑粑当中饭吃,还剩12仟5佰元。有一次,我的草只卖了2仟6佰元,舍不得花,只买了一个汤圆吃,成为人们辛酸的笑料。钱虽少,但总算收入,可以用作买油买盐。我能分担家里的部分担子,很满足,可是我发现母亲经常忧心忡忡地看着我。我12岁生日的那天,母亲拉着我的手说:“你长大了,我高兴!我又很急。这样下去会误了你的前途…你要读书才行。”我遵从母亲的旨意,去龙洞堡小学考插班生,居然考上了五年级。我们五年级的同学和六年级的同学合在一起才22个人,在一个教室上课。老师给六年级同学上课时,我们也坐在教室里,只是不听。同样,老师给我们上课时,六年级的同学也坐在教室里,做他们的作业。我的班主任据说是国民党的炮兵团长,教语文。他见我能用古文写周记,很喜欢我,还到过我家,同母亲摆谈过。因为学生少,在龙洞堡只读了半年,便由学校把我们转到南明小学读六年级。我们住的地方离南明小学有30里,这书怎么读?母亲为难了。这天夜里,我觉得母亲一夜都没有睡。第二天,她进了一趟城。回来后拉着我的手说:“我去找了姨爹、姨妈,还有表哥,求他们支持你读书。他们同意了。你去南明小学读书,吃住都在他家。长大后要好好报答他们。”再苦再累都不求人的母亲,为了我的前途,她求人了。我虽小,也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一下子扑到她身上。母亲含着泪说:“以后比不得在家了,要听话,寄人篱下,好吃的菜要少吃。免得别人讨厌…懂吗?”我默默地点了点头。希望儿女吃最好的东西,这是人之常情,母亲对我这样说,可以想象她内心该有多痛苦。一年后,我考进六中。母亲怕我的户口留在农村,也搬进城里住。住的地方是老贵阳的一个大坡,叫莲花坡。母亲靠摆连环画为生。给一分钱让人看一本,每天可得5角到8角钱。晚上还给人做针线活。我高中毕业,母亲快60岁了,两鬓斑白,提装连环画的箱子已很吃力。我看著颤巍巍的她,说:“我长大了,你老了,我找个工作干奉养你……我还没说完,母亲打断了我的话:“你长大了,但还没有成人,要读大学才行。我想好了,我去帮人,你去读大学。”一位出生于大户人家的知识女性,为了儿子将来的出息,60岁了,还不惜去帮人,这就是母亲,无私付出,不计回报的我的母亲。
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独山上司上作。这是一所正待修建的耕读中学,荒凉得人心寒。接近70岁的母亲,头发全白了,走路也很不稳。姨妈和表嫂,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去同她聊天,以排遣她的孤寂,南心虽然还未同我结婚,也承担起照顾她的责任。她每隔一天就要去给母亲挑水。水挑到楼下,再一桶桶地提到楼上倒在缸里,供母亲饮用。有时,还扶着母亲去游游阳明祠。在这期间,为了让母亲觉得我就在她身边,每两天我就要给她写封信,把我的饮食起居和所见所闻,都一一告诉她。我给她的每封信,她都看了又看,之后又用一个箱子装起来,一封都没有遗失。后来,我把这些信装订成一册,厚厚的,大约有十来万字。我写给南心的信,南心也保留得很好,现在也订成了一册,也有十来万字。这两个信册,已成为了我们家那段时期情感生活的珍贵记录。
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年关到了,学校放下寒假,我迫不及待地回到了母亲的身边。她端出为我蒸好的腊肉、香肠、血豆腐,一边看着我吃一边听我讲回家途中的经过,末了,她深思熟虑地说:“你两天一封信,我晓得你的用心。但这不是长法。再说,你同南心,总不能像牛郎织女一样……我想去求政府,把你调回来。”从此,母亲每星期都要拄着拐杖去市政府,诉说我们家的特殊情况。不论天冷天热,她每星期都要去一次。渐渐地,连市政府的门卫都认得她了。经过两年的奔波,市人事局的领导终于被感化,与黔南州教育局商定,把我调回了贵阳。当我重新又回到贵阳时,她无限感慨地对我说:“想起来,这二十几年来,我们母子分分合合,合合分分,这回又合了,不会再分开了。母亲对我在教学上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很高兴。至于我发表的文章,她就更加关注,每一篇都翻来复去地看上好多遍。
1987年9月,秋天到了。17日的那天晚上,母亲躺在躺椅上看《万花楼》。见我要出门,她放下手中的书,对我和南心说:“今天你们哪里都不要走,我半个小时后可能就不行了。”我和南心都笑了笑,不相信她的话。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守在她的旁边。秋风从窗外吹来,撩起她银白的发丝。她看着我和南心,断断续续地说:“好好把两个儿子抚养成人……你们也苦,不要太累了……”边说边就闭上了限睛。从此再没有睁开过。无疾而终,享年87岁。此时此刻,我没有哭,我哭不出来。看着她安祥慈善的遗容,我的心充满了无尽的悔恨。生前,每当我下班回家时,她总是要问这问那,问外边冷不冷,穿的衣服够不够?问我上课时学生的反映怎么样?问我寄出去的文章发了没有?当时,我嫌她罗嗦。如今她走了,想要她岁嗦都不可能了。尤其是给她换老衣时,母亲的这种人间至情;更让我终生难忘:我从母亲贴身汗褡荷包里,摸出了一张有很多折痕的纸架,纸上依次写着我发表的一篇篇论文和作品的名字:《抒情类文学作品的和谐美》、《大学毕业答辩指要》,《急促的铃声》……
母亲把我每一点成绩,都悄悄地记录了下来。我一下子跪下去,扑在母亲冰冷的身上,放声大哭。
母亲归葬在她含辛茹苦耕耘过的火坡上。下葬的那天,寨子里很多人来帮忙。其中有她教过的学生,有敬慕她的乡亲。我们一家人跪在地上,看着母亲的棺木缓缓地放进墓穴。黄土一铲铲地扬起,慢慢地掩盖了棺木。母亲回归大地,融入了大坡。每年清明节和十月间,我和南心都要带着儿孙们去给她挂青,给她送寒衣。每次去,南心都要专门备办一些素食去坟前奠祭她。同时,我就会跪在坟前,把新近出版的书或发表的文章,烧化给她老人家。《电视美学》、《自然美》、《大学审美教程》、《影视艺术的共性和个性》、《灵与肉的艺术金链》、《论丑》、《论朝霞月夜》、《寻找失落的文明》等等,近百万字的专著和论文,我都无一遗漏地在她的坟前烧化。甚至我在专业和仕途上的进取,如晋升正教授、任职中文系主任、获政府特殊津贴,当选民进贵州省省委副主委、忝届省政协常委,我都工工整整地写成帖子,也不避遗笑地一一在坟前烧化,以此慰藉她的在天之灵,表达我无尽的哀思。
大坡,我永远不能忘怀的大坡……。
我的童年、青年、中年,乃歪一生,都离不开这样的大坡。每当我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没有伟岸的奇峰、也不会令人震撼的大坡,想起我那平平凡凡,用毕生的心血抚育我长大成人的母亲。
我母亲早年毕业贵阳女师,是个知识分子。据说她与父亲是恋爱结婚的,这在那个时代是鲜见的事。父亲在周西成时代还做过两任不小的官。有一次省政府委他任平坝县县长,他认为平坝县是三等县,有辱于他,便把省政府的公示牌砸了,此事当时传为佳话。黔南事变以后,我们家疏散到乡下,靠父亲教私垫维持生计。这个寨子在谷立堡,寨名就叫大坡。但在寨子里简直没有坡的感受,只有从很远的地方看,才看出寨子确实是在一个大坡顶上。我三岁时,父亲去世了,东家们凑钱买了棺材,安葬了父亲。母亲在泪水中受了东家们的聘请,继续教父亲所教的那些学生。大概是因为东家们已凑钱安葬父亲,不再给薪俸,只管我们母子吃饭。我还记得,母亲每天带着我,轮流去学生家吃饭,是实实在在的教书糊口了。
过了一两年这样的生活,母亲应聘到小碧的甘庄教私垫。我和母亲被安顿在大庙的厢房里住。这座庙在河边上,隔河就是一个要从老远老远的地方才看得出是坡的大坡,寨子里的人都叫它“大坡上”。这个寨子有60多户,共办了两堂私垫。母亲教书认真,另一堂私垫的吴先生自愧不如,回家去了,那堂私垫也就自动解散,母亲在这里站住了脚,学生也多了起来。这时我大概五岁,也跟着母亲教的学生一道填红格本,临《玄秘塔》,背“四书”“五经”,读“子程子日大学孔氏之遗书……”母亲的脸色红润了,有时还提起笔来画树梅花。
我八岁的那年秋天,生了一场大病,据说已经叫不应了。我上无伯叔,更无兄、无弟、无姊、无妹,是母亲的唯一亲人、唯一希望。她见我病成这样,急得大哭。穷乡僻壤,缺医少药。她只能求助于庙里的菩萨。她虔诚地许下愿,只要菩萨保住我的命,她情愿一生吃素。我起死回生之后,便看见她不再吃肉了。她一直吃了38年素,直到寿终。她不吃肉,但不时要想方设法买点肉做给我吃,说“你要吃点肉才有营养”。她把肉炒好了,便坐在我的旁边看着我吃,要我多吃。那情景至今也忘不了。
解放以后,私塾废止,在土改中,母亲分到了田土,大庙的厢房也分了两间给我们。母亲学着做农活。一个知识女性,50几岁弃教从农,其艰难程度而知。尤其是还有一些妇女在做活路时取笑她不会做,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恨。记得在一次薅土时,有两个年轻妇女有意把她夹在中间。她们有力气,很快就薅到前头去了,然后回过头来哈哈太笑,奚落她薅得慢。她一声不响,只是使劲薅土,汗一滴滴地顺着脸流下来,我至今也很恨这两个妇女,甚至恨到她们的子孙。有位我喊“姒姒”的女人同情地说:“谢先生,你太苦了,搬回城里去,找亲戚们帮帮忙,求你们娘俩的生活。”她感激地说:“谢谢。我也想过…不过,我没有亲戚……”多年后我才知道,我们家有不少亲戚,而且都是社会贤达:向之方、王佩芬、华问渠、王萼华、陆孟实……只要母亲肯开口,他们都会替她想办法的。但母亲有自己的处世原则,她从不求人,自食其力。看着姒姒远去的背影,母亲对我说:“天下好人还是多的。不过,人要有志气,英雄只怕受恩多。”我当时虽小,还是听懂了这话的意思,并深深地烙印在脑里。
我渐渐地长大了,经常一个人去大坡上割土坎、铲火土。一入秋,我就跟大人们一道割草进城卖。当年贵阳的茅草房很多,我的草就是卖给茅屋的主人们翻盖屋顶。头天去山上把草割好,第二天挑进城卖。一挑草,大人们的可卖到5仟元,我的只能卖3仟元,也就是现在的3角钱。花5佰元在街上买个粑粑当中饭吃,还剩12仟5佰元。有一次,我的草只卖了2仟6佰元,舍不得花,只买了一个汤圆吃,成为人们辛酸的笑料。钱虽少,但总算收入,可以用作买油买盐。我能分担家里的部分担子,很满足,可是我发现母亲经常忧心忡忡地看着我。我12岁生日的那天,母亲拉着我的手说:“你长大了,我高兴!我又很急。这样下去会误了你的前途…你要读书才行。”我遵从母亲的旨意,去龙洞堡小学考插班生,居然考上了五年级。我们五年级的同学和六年级的同学合在一起才22个人,在一个教室上课。老师给六年级同学上课时,我们也坐在教室里,只是不听。同样,老师给我们上课时,六年级的同学也坐在教室里,做他们的作业。我的班主任据说是国民党的炮兵团长,教语文。他见我能用古文写周记,很喜欢我,还到过我家,同母亲摆谈过。因为学生少,在龙洞堡只读了半年,便由学校把我们转到南明小学读六年级。我们住的地方离南明小学有30里,这书怎么读?母亲为难了。这天夜里,我觉得母亲一夜都没有睡。第二天,她进了一趟城。回来后拉着我的手说:“我去找了姨爹、姨妈,还有表哥,求他们支持你读书。他们同意了。你去南明小学读书,吃住都在他家。长大后要好好报答他们。”再苦再累都不求人的母亲,为了我的前途,她求人了。我虽小,也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一下子扑到她身上。母亲含着泪说:“以后比不得在家了,要听话,寄人篱下,好吃的菜要少吃。免得别人讨厌…懂吗?”我默默地点了点头。希望儿女吃最好的东西,这是人之常情,母亲对我这样说,可以想象她内心该有多痛苦。一年后,我考进六中。母亲怕我的户口留在农村,也搬进城里住。住的地方是老贵阳的一个大坡,叫莲花坡。母亲靠摆连环画为生。给一分钱让人看一本,每天可得5角到8角钱。晚上还给人做针线活。我高中毕业,母亲快60岁了,两鬓斑白,提装连环画的箱子已很吃力。我看著颤巍巍的她,说:“我长大了,你老了,我找个工作干奉养你……我还没说完,母亲打断了我的话:“你长大了,但还没有成人,要读大学才行。我想好了,我去帮人,你去读大学。”一位出生于大户人家的知识女性,为了儿子将来的出息,60岁了,还不惜去帮人,这就是母亲,无私付出,不计回报的我的母亲。
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独山上司上作。这是一所正待修建的耕读中学,荒凉得人心寒。接近70岁的母亲,头发全白了,走路也很不稳。姨妈和表嫂,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去同她聊天,以排遣她的孤寂,南心虽然还未同我结婚,也承担起照顾她的责任。她每隔一天就要去给母亲挑水。水挑到楼下,再一桶桶地提到楼上倒在缸里,供母亲饮用。有时,还扶着母亲去游游阳明祠。在这期间,为了让母亲觉得我就在她身边,每两天我就要给她写封信,把我的饮食起居和所见所闻,都一一告诉她。我给她的每封信,她都看了又看,之后又用一个箱子装起来,一封都没有遗失。后来,我把这些信装订成一册,厚厚的,大约有十来万字。我写给南心的信,南心也保留得很好,现在也订成了一册,也有十来万字。这两个信册,已成为了我们家那段时期情感生活的珍贵记录。
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年关到了,学校放下寒假,我迫不及待地回到了母亲的身边。她端出为我蒸好的腊肉、香肠、血豆腐,一边看着我吃一边听我讲回家途中的经过,末了,她深思熟虑地说:“你两天一封信,我晓得你的用心。但这不是长法。再说,你同南心,总不能像牛郎织女一样……我想去求政府,把你调回来。”从此,母亲每星期都要拄着拐杖去市政府,诉说我们家的特殊情况。不论天冷天热,她每星期都要去一次。渐渐地,连市政府的门卫都认得她了。经过两年的奔波,市人事局的领导终于被感化,与黔南州教育局商定,把我调回了贵阳。当我重新又回到贵阳时,她无限感慨地对我说:“想起来,这二十几年来,我们母子分分合合,合合分分,这回又合了,不会再分开了。母亲对我在教学上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很高兴。至于我发表的文章,她就更加关注,每一篇都翻来复去地看上好多遍。
1987年9月,秋天到了。17日的那天晚上,母亲躺在躺椅上看《万花楼》。见我要出门,她放下手中的书,对我和南心说:“今天你们哪里都不要走,我半个小时后可能就不行了。”我和南心都笑了笑,不相信她的话。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守在她的旁边。秋风从窗外吹来,撩起她银白的发丝。她看着我和南心,断断续续地说:“好好把两个儿子抚养成人……你们也苦,不要太累了……”边说边就闭上了限睛。从此再没有睁开过。无疾而终,享年87岁。此时此刻,我没有哭,我哭不出来。看着她安祥慈善的遗容,我的心充满了无尽的悔恨。生前,每当我下班回家时,她总是要问这问那,问外边冷不冷,穿的衣服够不够?问我上课时学生的反映怎么样?问我寄出去的文章发了没有?当时,我嫌她罗嗦。如今她走了,想要她岁嗦都不可能了。尤其是给她换老衣时,母亲的这种人间至情;更让我终生难忘:我从母亲贴身汗褡荷包里,摸出了一张有很多折痕的纸架,纸上依次写着我发表的一篇篇论文和作品的名字:《抒情类文学作品的和谐美》、《大学毕业答辩指要》,《急促的铃声》……
母亲把我每一点成绩,都悄悄地记录了下来。我一下子跪下去,扑在母亲冰冷的身上,放声大哭。
母亲归葬在她含辛茹苦耕耘过的火坡上。下葬的那天,寨子里很多人来帮忙。其中有她教过的学生,有敬慕她的乡亲。我们一家人跪在地上,看着母亲的棺木缓缓地放进墓穴。黄土一铲铲地扬起,慢慢地掩盖了棺木。母亲回归大地,融入了大坡。每年清明节和十月间,我和南心都要带着儿孙们去给她挂青,给她送寒衣。每次去,南心都要专门备办一些素食去坟前奠祭她。同时,我就会跪在坟前,把新近出版的书或发表的文章,烧化给她老人家。《电视美学》、《自然美》、《大学审美教程》、《影视艺术的共性和个性》、《灵与肉的艺术金链》、《论丑》、《论朝霞月夜》、《寻找失落的文明》等等,近百万字的专著和论文,我都无一遗漏地在她的坟前烧化。甚至我在专业和仕途上的进取,如晋升正教授、任职中文系主任、获政府特殊津贴,当选民进贵州省省委副主委、忝届省政协常委,我都工工整整地写成帖子,也不避遗笑地一一在坟前烧化,以此慰藉她的在天之灵,表达我无尽的哀思。
大坡,我永远不能忘怀的大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