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坡,忘不了的大坡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un1979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贵州,除了崇山峻岭之外,还有一些坡度平缓的山。人们习惯地把这些山称为坡,小的叫小坡,大的叫大坡。小坡或在田坝中间,或在土坎边上,可以尽收眼底。大坡则不然了,它们方圆数公里,乃至一二十公里,不远望很难看出它是坡。坡上有田有土,有道路,有村寨,这就更使人忘却了它是坡。
  我的童年、青年、中年,乃歪一生,都离不开这样的大坡。每当我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没有伟岸的奇峰、也不会令人震撼的大坡,想起我那平平凡凡,用毕生的心血抚育我长大成人的母亲。
  我母亲早年毕业贵阳女师,是个知识分子。据说她与父亲是恋爱结婚的,这在那个时代是鲜见的事。父亲在周西成时代还做过两任不小的官。有一次省政府委他任平坝县县长,他认为平坝县是三等县,有辱于他,便把省政府的公示牌砸了,此事当时传为佳话。黔南事变以后,我们家疏散到乡下,靠父亲教私垫维持生计。这个寨子在谷立堡,寨名就叫大坡。但在寨子里简直没有坡的感受,只有从很远的地方看,才看出寨子确实是在一个大坡顶上。我三岁时,父亲去世了,东家们凑钱买了棺材,安葬了父亲。母亲在泪水中受了东家们的聘请,继续教父亲所教的那些学生。大概是因为东家们已凑钱安葬父亲,不再给薪俸,只管我们母子吃饭。我还记得,母亲每天带着我,轮流去学生家吃饭,是实实在在的教书糊口了。
  过了一两年这样的生活,母亲应聘到小碧的甘庄教私垫。我和母亲被安顿在大庙的厢房里住。这座庙在河边上,隔河就是一个要从老远老远的地方才看得出是坡的大坡,寨子里的人都叫它“大坡上”。这个寨子有60多户,共办了两堂私垫。母亲教书认真,另一堂私垫的吴先生自愧不如,回家去了,那堂私垫也就自动解散,母亲在这里站住了脚,学生也多了起来。这时我大概五岁,也跟着母亲教的学生一道填红格本,临《玄秘塔》,背“四书”“五经”,读“子程子日大学孔氏之遗书……”母亲的脸色红润了,有时还提起笔来画树梅花。
  我八岁的那年秋天,生了一场大病,据说已经叫不应了。我上无伯叔,更无兄、无弟、无姊、无妹,是母亲的唯一亲人、唯一希望。她见我病成这样,急得大哭。穷乡僻壤,缺医少药。她只能求助于庙里的菩萨。她虔诚地许下愿,只要菩萨保住我的命,她情愿一生吃素。我起死回生之后,便看见她不再吃肉了。她一直吃了38年素,直到寿终。她不吃肉,但不时要想方设法买点肉做给我吃,说“你要吃点肉才有营养”。她把肉炒好了,便坐在我的旁边看着我吃,要我多吃。那情景至今也忘不了。
  解放以后,私塾废止,在土改中,母亲分到了田土,大庙的厢房也分了两间给我们。母亲学着做农活。一个知识女性,50几岁弃教从农,其艰难程度而知。尤其是还有一些妇女在做活路时取笑她不会做,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恨。记得在一次薅土时,有两个年轻妇女有意把她夹在中间。她们有力气,很快就薅到前头去了,然后回过头来哈哈太笑,奚落她薅得慢。她一声不响,只是使劲薅土,汗一滴滴地顺着脸流下来,我至今也很恨这两个妇女,甚至恨到她们的子孙。有位我喊“姒姒”的女人同情地说:“谢先生,你太苦了,搬回城里去,找亲戚们帮帮忙,求你们娘俩的生活。”她感激地说:“谢谢。我也想过…不过,我没有亲戚……”多年后我才知道,我们家有不少亲戚,而且都是社会贤达:向之方、王佩芬、华问渠、王萼华、陆孟实……只要母亲肯开口,他们都会替她想办法的。但母亲有自己的处世原则,她从不求人,自食其力。看着姒姒远去的背影,母亲对我说:“天下好人还是多的。不过,人要有志气,英雄只怕受恩多。”我当时虽小,还是听懂了这话的意思,并深深地烙印在脑里。
  我渐渐地长大了,经常一个人去大坡上割土坎、铲火土。一入秋,我就跟大人们一道割草进城卖。当年贵阳的茅草房很多,我的草就是卖给茅屋的主人们翻盖屋顶。头天去山上把草割好,第二天挑进城卖。一挑草,大人们的可卖到5仟元,我的只能卖3仟元,也就是现在的3角钱。花5佰元在街上买个粑粑当中饭吃,还剩12仟5佰元。有一次,我的草只卖了2仟6佰元,舍不得花,只买了一个汤圆吃,成为人们辛酸的笑料。钱虽少,但总算收入,可以用作买油买盐。我能分担家里的部分担子,很满足,可是我发现母亲经常忧心忡忡地看着我。我12岁生日的那天,母亲拉着我的手说:“你长大了,我高兴!我又很急。这样下去会误了你的前途…你要读书才行。”我遵从母亲的旨意,去龙洞堡小学考插班生,居然考上了五年级。我们五年级的同学和六年级的同学合在一起才22个人,在一个教室上课。老师给六年级同学上课时,我们也坐在教室里,只是不听。同样,老师给我们上课时,六年级的同学也坐在教室里,做他们的作业。我的班主任据说是国民党的炮兵团长,教语文。他见我能用古文写周记,很喜欢我,还到过我家,同母亲摆谈过。因为学生少,在龙洞堡只读了半年,便由学校把我们转到南明小学读六年级。我们住的地方离南明小学有30里,这书怎么读?母亲为难了。这天夜里,我觉得母亲一夜都没有睡。第二天,她进了一趟城。回来后拉着我的手说:“我去找了姨爹、姨妈,还有表哥,求他们支持你读书。他们同意了。你去南明小学读书,吃住都在他家。长大后要好好报答他们。”再苦再累都不求人的母亲,为了我的前途,她求人了。我虽小,也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一下子扑到她身上。母亲含着泪说:“以后比不得在家了,要听话,寄人篱下,好吃的菜要少吃。免得别人讨厌…懂吗?”我默默地点了点头。希望儿女吃最好的东西,这是人之常情,母亲对我这样说,可以想象她内心该有多痛苦。一年后,我考进六中。母亲怕我的户口留在农村,也搬进城里住。住的地方是老贵阳的一个大坡,叫莲花坡。母亲靠摆连环画为生。给一分钱让人看一本,每天可得5角到8角钱。晚上还给人做针线活。我高中毕业,母亲快60岁了,两鬓斑白,提装连环画的箱子已很吃力。我看著颤巍巍的她,说:“我长大了,你老了,我找个工作干奉养你……我还没说完,母亲打断了我的话:“你长大了,但还没有成人,要读大学才行。我想好了,我去帮人,你去读大学。”一位出生于大户人家的知识女性,为了儿子将来的出息,60岁了,还不惜去帮人,这就是母亲,无私付出,不计回报的我的母亲。
  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独山上司上作。这是一所正待修建的耕读中学,荒凉得人心寒。接近70岁的母亲,头发全白了,走路也很不稳。姨妈和表嫂,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去同她聊天,以排遣她的孤寂,南心虽然还未同我结婚,也承担起照顾她的责任。她每隔一天就要去给母亲挑水。水挑到楼下,再一桶桶地提到楼上倒在缸里,供母亲饮用。有时,还扶着母亲去游游阳明祠。在这期间,为了让母亲觉得我就在她身边,每两天我就要给她写封信,把我的饮食起居和所见所闻,都一一告诉她。我给她的每封信,她都看了又看,之后又用一个箱子装起来,一封都没有遗失。后来,我把这些信装订成一册,厚厚的,大约有十来万字。我写给南心的信,南心也保留得很好,现在也订成了一册,也有十来万字。这两个信册,已成为了我们家那段时期情感生活的珍贵记录。
  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年关到了,学校放下寒假,我迫不及待地回到了母亲的身边。她端出为我蒸好的腊肉、香肠、血豆腐,一边看着我吃一边听我讲回家途中的经过,末了,她深思熟虑地说:“你两天一封信,我晓得你的用心。但这不是长法。再说,你同南心,总不能像牛郎织女一样……我想去求政府,把你调回来。”从此,母亲每星期都要拄着拐杖去市政府,诉说我们家的特殊情况。不论天冷天热,她每星期都要去一次。渐渐地,连市政府的门卫都认得她了。经过两年的奔波,市人事局的领导终于被感化,与黔南州教育局商定,把我调回了贵阳。当我重新又回到贵阳时,她无限感慨地对我说:“想起来,这二十几年来,我们母子分分合合,合合分分,这回又合了,不会再分开了。母亲对我在教学上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很高兴。至于我发表的文章,她就更加关注,每一篇都翻来复去地看上好多遍。
  1987年9月,秋天到了。17日的那天晚上,母亲躺在躺椅上看《万花楼》。见我要出门,她放下手中的书,对我和南心说:“今天你们哪里都不要走,我半个小时后可能就不行了。”我和南心都笑了笑,不相信她的话。虽然如此,我们还是守在她的旁边。秋风从窗外吹来,撩起她银白的发丝。她看着我和南心,断断续续地说:“好好把两个儿子抚养成人……你们也苦,不要太累了……”边说边就闭上了限睛。从此再没有睁开过。无疾而终,享年87岁。此时此刻,我没有哭,我哭不出来。看着她安祥慈善的遗容,我的心充满了无尽的悔恨。生前,每当我下班回家时,她总是要问这问那,问外边冷不冷,穿的衣服够不够?问我上课时学生的反映怎么样?问我寄出去的文章发了没有?当时,我嫌她罗嗦。如今她走了,想要她岁嗦都不可能了。尤其是给她换老衣时,母亲的这种人间至情;更让我终生难忘:我从母亲贴身汗褡荷包里,摸出了一张有很多折痕的纸架,纸上依次写着我发表的一篇篇论文和作品的名字:《抒情类文学作品的和谐美》、《大学毕业答辩指要》,《急促的铃声》……
  母亲把我每一点成绩,都悄悄地记录了下来。我一下子跪下去,扑在母亲冰冷的身上,放声大哭。
  母亲归葬在她含辛茹苦耕耘过的火坡上。下葬的那天,寨子里很多人来帮忙。其中有她教过的学生,有敬慕她的乡亲。我们一家人跪在地上,看着母亲的棺木缓缓地放进墓穴。黄土一铲铲地扬起,慢慢地掩盖了棺木。母亲回归大地,融入了大坡。每年清明节和十月间,我和南心都要带着儿孙们去给她挂青,给她送寒衣。每次去,南心都要专门备办一些素食去坟前奠祭她。同时,我就会跪在坟前,把新近出版的书或发表的文章,烧化给她老人家。《电视美学》、《自然美》、《大学审美教程》、《影视艺术的共性和个性》、《灵与肉的艺术金链》、《论丑》、《论朝霞月夜》、《寻找失落的文明》等等,近百万字的专著和论文,我都无一遗漏地在她的坟前烧化。甚至我在专业和仕途上的进取,如晋升正教授、任职中文系主任、获政府特殊津贴,当选民进贵州省省委副主委、忝届省政协常委,我都工工整整地写成帖子,也不避遗笑地一一在坟前烧化,以此慰藉她的在天之灵,表达我无尽的哀思。
  大坡,我永远不能忘怀的大坡……。
其他文献
宜兴善卷洞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即已开发并闻名于世的著名旅游景点,当时还曾有人把它与法国里昂洞、比利时汉人洞并列为世界三大奇洞。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各地陆续发现了许多石灰岩溶洞,有的溶洞比如现在被人称过“天下第一洞”的贵州织金洞等洞,其奇特瑰丽已远远强过于称绝于过去所谓的“世界三大奇洞”。虽如此说,现今善卷洞仍应不失为大名远扬的著名旅游景观。  半个世纪前我曾在宜兴山区参加剿匪,我们连队驻地张渚、湖滏
期刊
鲁迅的烟瘾很大,吸烟的习惯很深,每天要抽卷烟五十支以上。即使在身体极差时,也决不戒烟,但也有例外。  一九一一年绍兴光复以后,鲁迅被委任为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那时,学校有一个规矩:学生只有在休息时间才可以吸烟,别的时间不许抽烟,特别是上课时间是严格禁止抽烟的。鲁迅年青时就开始抽烟,已颇有烟瘾。有一次他无意中吸着香烟上了讲台。一个叫任文炳的学生大声地指出了他的错误:“讲堂内不准吸烟!”鲁迅
期刊
于奢靡之风渐盛之今日,节俭,已不再被一些人视为美德,在那些富骄、贵而奢的人眼里,家境清贫者节俭,被讥之为“穷酸”;家境富有者节俭,被讥之为“守财奴”;身居官位者节俭,被讥之为“傻帽”。“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世风如此,令人不禁想起司马光八百年前之叹。  对于经济拮据的人来说,节俭度日,多半缘于无奈,辛辛苦苦挣下那点钱,只够三餐茹素,想买二斤肉开开荤,都得咬几下牙关.下下狠心
期刊
苏东坡少年时,才智过人,颇为自负,撰联日:“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某日,一老者携书来,苏东坡见书上竟有些字不识,遂愧改联为:“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鞭策自己。苏东坡一生坎坷,仕途不顺,几经贬谪,然而其诗文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其书其画也别具一格,自创新意。可见,不是当初有愧改联,怎能达到终生无愧的境界?  俗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面对知识的海洋,科技的天地,需知的东西太多了,
期刊
天下儿郎父母生,  怀胎十月已艰辛:  再加养育千般苦,  父母恩情似海深。    孩儿落地哭啼啼,  喂奶时常尿湿衣:  饱暖饥寒时在念,  怀中珠宝几曾离。    稍大读书进学堂,  爹娘接送两头忙;  一心望子成龙风,  茹苦含辛怎计量。    男女成年要完婚,  挑亲选戚更操心;  时兴聘礼皆昂贵,  家底清贫急煞人。    儿女栽培任务完,  可怜父母鬓如霜;  积劳成病凭谁诉,  历尽
期刊
近年来,我们街道党工委在离退休干部中广泛开展“三对比、三贡献”活动,使老干部在街道党建工作和社区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独特的政治优势,从而推进街道的全面工作。通过“三对比”,达到“三贡献”,激励老干部的意志、品质和精神,提升和丰富老干部工作的内涵。更好地为老干部服务,促进老干部工作上新台阶。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三对比、三贡献”活动的由来    目前周家渡街道有离休干部313人,其中市属2
期刊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起源于我国,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并形成了丰富的“粽文化”,如粽子俗、粽子谜、粽子谚、粽子诗。这里介绍三副清代名人的粽子联。  清代戏曲理论家、文学家李调元(1734—1802),字羹堂、赞庵、鹤洲,号雨村、童山蠢翁,罗江(今四川德阳)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历任广东学政、直隶通永道。李调元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有一年端午节,他在厨房里向三嫂要粽子吃。三嫂为难
期刊
清乾隆名臣纪晓岚(1724-1805),30多岁就考中进士当了翰林。他常与做宫内总管的老太监对对子。一个严冬,纪晓岚进入老太监房内。正在看《春秋》的老太监便出上联要他对:“小翰林.穿冬衣,摇夏扇,此部《春秋》曾读否?纪晓岚自然不甘老太监奚落他是连《春秋》也未读过的小人物。立即对曰:“老总管,生南省,长北方,那个东西还在吗!”(笔者注:下联中的“省”原为“方”字重复。且与上联中的“衣”同为平声。故据
期刊
在盛夏,老人生理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平衡更易遭到破壞,首先容易发生的是中暑。据统计,中暑病人中,不仅老人的发病率高而且死亡率也最高,死亡年龄都在七十岁以上。同时中暑还很容易诱发老年心血管疾病、贫血、肺气肿等慢性病。因此夏季,老年人一定要适应高温气候变化,这是非常重要的。    减少体内产热    人体自我调节体温应体现在炎热时汗流浃背,寒冷时颤抖不已,而老年人对温度变化很不敏感,不能像年轻人那样调节体
期刊
晚霞,在古代诗人的心目中,可谓风光无限,展示的景色令人赏心悦目;寄托的感情让人叹为观止,映红了千古诗篇。  晚霞,色彩绚丽,成为诗人们争相吟颂的大自然中的美景。山间、潮来、雨后的晚霞景色美不胜收,如陶渊明《饮酒》中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出山间的晚霞图,王维《送邢桂州》中的“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则写潮来时的晚霞景,岑参《林卧》中的“远峰带雨色,落日摇川光”则构画出一幅雨后的晚霞图。而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