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重视文明礼节是个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文明礼节绝不是个人的事,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可是当前有些人认为,进退有仪,那是封建社会的要求,现在社会不必在意繁文缛节;还有人认为,太注意礼节,容易让自己畏手畏脚,失去自己的个性;还有人说,如果生活中重讲礼节,但可能外在行为讲礼节,内心不一定认同,这显得不真,很虚假。
针对这些,你有什么思考?
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日常生活中礼节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和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简析】
本题属于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所给出的话题“中国传统礼文化”切合中学生核心素养,有现实考查意义。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1.领会命题意图。材料内容分两层:第一层,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代表了出题人的考查方向,礼节重要性不容置疑;第二层,针对礼节这一话题,陈述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不同看法。注意在这两层连接处,用了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可是”,语意的转折之中,我们能敏锐捕捉到命题人考查的重点在于让考生对这些现象发表看法,不是从个人和国家层面泛泛地谈礼节,还要更多地抓住材料后面所列举的社会现象,有针对性地谈礼节。
2.精准分析材料。材料中列举的三种现象,可以归纳为一些人以种种理由为自己不讲礼节找借口。表面看起来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细推敲,理由都站不住脚。同学们要对这些具有迷惑性、欺骗性的现象进行辩证思考和理性分析。
3.确立核心立意。关键词是“礼节”,立意有:①明礼修身,礼治天下。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从个人到国家,我们都要注重礼节。②弘扬传统礼文化,做一个文明有礼的社会公民。③传承创新,让传统礼节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4.紧密联系现实。题目要求中明确指出:“谈谈你对日常生活中礼节的认识与思考”,就是要求考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礼节,如果没有结合今天的社会现实,没有针对性地列举人们丢失礼节的现象,是不合主题要求的。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思考,命题人考查学生核心素养要素内容——礼节,是要学生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并在生活实践中去分辨、认知和思考,从而形成自己更有普世价值的思想情感、道理品质和处世观念。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出现以下失误:
1.概念的偏差。礼节包括动作形式和语言形式,如握手、鞠躬、磕头问候道谢等。礼节中有文明,但在概念属性上不等同于文明。
2.重心的偏移。只扣住材料的第一、二两句话谈礼节的重要性,联系社会现实谈礼节较少。
3.难点的偏离。对材料中所列举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时,认识与思考不深刻,没有谈希望和建议,完成写作任务的意识不强。
【考场原作】
礼礼其理,礼礼其美
□湖北省黄冈市武穴中学高三(9)班 朱 菲
常言道:“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进退有仪,举止得体不仅是我们生活的常态,更是中华民族的标签。但随着社会进步,文明发展,当下竟有人认为注重礼节不重要。(1)这让我们不禁发问:“浸润民族多年的礼仪之泉真的落后了吗?”(2)
古时跪拜父母,参拜君王,行此礼节可敬父母养育之恩,可谢君王赏识之意。今人路遇亲朋,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次握手,乃至一个拥抱,小小礼节多么温情,多么和谐。试想,所谓的“繁文缛节”若概不存在,亲故相逢,皆以目视之而闭口不言,漫然走过,形同路人甲……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3)小至握手礼、问候礼,大至跪拜礼、稽首礼,大大小小的礼节各有其理。(4)
礼节是人和人交往的礼仪规矩。(5)生活不是真空,人在社会中生活,就得守礼节,讲规矩。一个人如果不分场合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无拘无束,不拘礼节,他也就算不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6)不太注意礼节的结果是你处处不受欢迎。人是社会的人,很多场合的很多礼节,约定俗成,入礼随俗,礼毕方可事成。入不了社会的,也不算作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7)曾国藩曾说过:“人不可俗,但不可不随俗。”(8)入乡随俗,礼礼其美,这也是中国礼文化的魅力。
礼节的本质是什么?是情意的表达,是情感的沟通,是心灵的碰撞。生活中,我们也许会遇到没有情意的礼节形式,表现出外礼内虚,是不是行为失之偏颇?(9)要知道,行为的偏颇是礼节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地铁车厢内行人如织,却沉迷手机举止冷漠;公交车上面对妇孺,却视之不见,争抢车座;马路上撞见倒地的老人,却绕道而行,避之如洪水猛兽……(10)
文明礼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寶,传承文明礼节是我们青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明礼修身,从自己做起。(11)不随地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合做一些不道德的事,将文明礼节常记心中,传承中国传统美德,这些事情一点也不困难,却能给人带来转变。(12)
只有每一个人表现出高素质的礼节素养,我们的国家才真正称得上是礼仪之邦。要想做一个高素质的现代文明人,那就从文明礼节开始吧。(13)
点评及失误:(1)“有人认为礼节不重要”,表述要与材料中列举的现象相对应,不能过于笼统。(2)“礼仪之泉”与“落后”不搭配。作为开篇,这里有必要直接提出中国礼文化话题。
升格示范:“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引用材料语句,开篇提出话题,十分醒目。)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进退有仪,举止得体不仅是我们生活的常态,更是中华民族的标签。可是当下竟有人认为注重礼节让人畏手畏脚,过于封建,过于形式。(对材料中的现象总结概括准确。)这让我们不禁发问:“难道传承多年的中国礼文化真的落后于时代了吗?”(运用关键词“中国礼文化”,提出话题,带出疑问,引出下文。) 点评及失误:(3)可结合“进退有仪”提出自己进一步的看法。(4)此句前面应该加上“中国礼文化博大精深”,以突显论述话题。
升格示范:人与人交往,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次握手,乃至一个拥抱,小小礼节多么温情,多么和谐。“进退有仪”是人际交往的必需,我们可以不必像古时那样“三叩九拜”,可以简化礼节,但绝不能省掉相应礼节。(论述辩证客观。)中国礼文化博大精深,大小礼节各有其理。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越是细微处注意礼节的人,越受人欢迎,一个人的文明素养往往在细小的礼节中彰显。(对礼节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表述准确,体现了作者的认识与思考。)
点评及失误:(5)对礼节概念的阐述还可深入些。(6)要联系现实,结合日常生活中礼节事例来谈。(7)与前面(6)重复。(8)这句话可以放到本段段首。
升格示范:曾国藩曾说过:“人不可俗,但不可不随俗。”(名言放段首醒目,增强了说服力。)礼节就是世俗的外化,是人和人交往的礼仪规矩,是对他人尊重的表现,是行万里路的通行证。(运用三个判断句,对礼节概念和作用进行了准确表述。)冯仑常讲起拜访李嘉诚的经历。70多岁的李嘉诚站着跟他们握手,主动发名片,结束之后他也没有先走,而是逐一跟大家握手道别,在场的每个人都要握到,甚至墙角的服务员,他也专门跑过去握手致谢。守礼,也是一张闪亮的名片。(一语中的。)一个人如果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受礼节约束,不随礼而随性,他在社会上必然处处碰壁。所谓行礼节“容易让自己畏手畏脚,失去自己的个性”的论调实在荒唐。(就材料中的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批判论述。)校园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我们必须端端正正地站着,向五星红旗庄严地行注目礼,这是爱国的表现,能以“束缚手脚,不得自由”为借口拒行注目礼吗?别人在台上演讲时,认认真真地听表示了我们的修养,如果因为“束缚手脚不得自由”,就左顾右盼,则十分不恰当……(紧密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礼节事例,扣住了题目要求。)不注意礼节的结果就是处处不受欢迎。很多礼节,由来已久,约定俗成,入礼随俗,礼毕事成。礼礼其美,这也是中国礼文化的魅力。
点评及失误:(9)对“没有情意的礼节形式”要进行辩证客观的分析。(10)列举社会现象后要结合中心论点来评论。
升格示范:礼节的本质是什么?是情意的表达,是情感的沟通,是心灵的碰撞。如若行礼,就一定要礼到心到。没有情意的礼节,自己不舒服,别人也難以感受到诚意。(“礼到心到”的认识与思考非常有说服力。)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地铁车厢内行人如织,却举止冷漠;公交车上面对妇孺,却视之不见,争抢车座;马路上撞见倒地的老人,却绕道而行……(再次紧密结合日常生活中礼节事例,扣住了题目要求。)身在礼仪之邦,面对中国礼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缺失,难道不值得每一个人深刻反思吗?
点评及失误:(11)这里要加上一句话,说明礼节对青年人成长的重要意义。(12)所讲内容不是礼节,要更换讲礼节的内容。(13)对“礼礼其理,礼礼其美”的主题没有做收束性总结。
升格示范:文明礼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承中国礼文化是我们青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懂礼、行礼、守礼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明礼修身,以礼待人。(提出建议。)校园遇师长,以礼相见;家中有来宾,以礼相迎;陌生人初相逢,以礼相敬……(排比句是小亮点。)
礼礼其理,礼礼其美!(照应文题。)要想做一个高素质的现代文明人,那就从文明有礼开始吧。(发出号召,提出希望。)
升格简评
1.立意精准,在阐述文明礼节重要性的过程中,能提高到传承中国礼文化的高度来论述。2.重点突出,正文三个段落,紧扣材料中的三种现象展开论述,目标指向明确,完成写作任务的意识强。3.不尚空谈,能紧密结合社会现实。4.论述深刻,对于文明礼的重要作用有自己深刻的认识与思考,有不少精练的观点点缀文中。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重视文明礼节是个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文明礼节绝不是个人的事,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可是当前有些人认为,进退有仪,那是封建社会的要求,现在社会不必在意繁文缛节;还有人认为,太注意礼节,容易让自己畏手畏脚,失去自己的个性;还有人说,如果生活中重讲礼节,但可能外在行为讲礼节,内心不一定认同,这显得不真,很虚假。
针对这些,你有什么思考?
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日常生活中礼节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和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立意简析】
本题属于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所给出的话题“中国传统礼文化”切合中学生核心素养,有现实考查意义。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1.领会命题意图。材料内容分两层:第一层,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代表了出题人的考查方向,礼节重要性不容置疑;第二层,针对礼节这一话题,陈述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不同看法。注意在这两层连接处,用了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可是”,语意的转折之中,我们能敏锐捕捉到命题人考查的重点在于让考生对这些现象发表看法,不是从个人和国家层面泛泛地谈礼节,还要更多地抓住材料后面所列举的社会现象,有针对性地谈礼节。
2.精准分析材料。材料中列举的三种现象,可以归纳为一些人以种种理由为自己不讲礼节找借口。表面看起来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细推敲,理由都站不住脚。同学们要对这些具有迷惑性、欺骗性的现象进行辩证思考和理性分析。
3.确立核心立意。关键词是“礼节”,立意有:①明礼修身,礼治天下。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从个人到国家,我们都要注重礼节。②弘扬传统礼文化,做一个文明有礼的社会公民。③传承创新,让传统礼节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4.紧密联系现实。题目要求中明确指出:“谈谈你对日常生活中礼节的认识与思考”,就是要求考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礼节,如果没有结合今天的社会现实,没有针对性地列举人们丢失礼节的现象,是不合主题要求的。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思考,命题人考查学生核心素养要素内容——礼节,是要学生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并在生活实践中去分辨、认知和思考,从而形成自己更有普世价值的思想情感、道理品质和处世观念。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出现以下失误:
1.概念的偏差。礼节包括动作形式和语言形式,如握手、鞠躬、磕头问候道谢等。礼节中有文明,但在概念属性上不等同于文明。
2.重心的偏移。只扣住材料的第一、二两句话谈礼节的重要性,联系社会现实谈礼节较少。
3.难点的偏离。对材料中所列举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时,认识与思考不深刻,没有谈希望和建议,完成写作任务的意识不强。
【考场原作】
礼礼其理,礼礼其美
□湖北省黄冈市武穴中学高三(9)班 朱 菲
常言道:“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进退有仪,举止得体不仅是我们生活的常态,更是中华民族的标签。但随着社会进步,文明发展,当下竟有人认为注重礼节不重要。(1)这让我们不禁发问:“浸润民族多年的礼仪之泉真的落后了吗?”(2)
古时跪拜父母,参拜君王,行此礼节可敬父母养育之恩,可谢君王赏识之意。今人路遇亲朋,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次握手,乃至一个拥抱,小小礼节多么温情,多么和谐。试想,所谓的“繁文缛节”若概不存在,亲故相逢,皆以目视之而闭口不言,漫然走过,形同路人甲……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3)小至握手礼、问候礼,大至跪拜礼、稽首礼,大大小小的礼节各有其理。(4)
礼节是人和人交往的礼仪规矩。(5)生活不是真空,人在社会中生活,就得守礼节,讲规矩。一个人如果不分场合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无拘无束,不拘礼节,他也就算不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6)不太注意礼节的结果是你处处不受欢迎。人是社会的人,很多场合的很多礼节,约定俗成,入礼随俗,礼毕方可事成。入不了社会的,也不算作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7)曾国藩曾说过:“人不可俗,但不可不随俗。”(8)入乡随俗,礼礼其美,这也是中国礼文化的魅力。
礼节的本质是什么?是情意的表达,是情感的沟通,是心灵的碰撞。生活中,我们也许会遇到没有情意的礼节形式,表现出外礼内虚,是不是行为失之偏颇?(9)要知道,行为的偏颇是礼节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地铁车厢内行人如织,却沉迷手机举止冷漠;公交车上面对妇孺,却视之不见,争抢车座;马路上撞见倒地的老人,却绕道而行,避之如洪水猛兽……(10)
文明礼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寶,传承文明礼节是我们青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明礼修身,从自己做起。(11)不随地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合做一些不道德的事,将文明礼节常记心中,传承中国传统美德,这些事情一点也不困难,却能给人带来转变。(12)
只有每一个人表现出高素质的礼节素养,我们的国家才真正称得上是礼仪之邦。要想做一个高素质的现代文明人,那就从文明礼节开始吧。(13)
点评及失误:(1)“有人认为礼节不重要”,表述要与材料中列举的现象相对应,不能过于笼统。(2)“礼仪之泉”与“落后”不搭配。作为开篇,这里有必要直接提出中国礼文化话题。
升格示范:“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引用材料语句,开篇提出话题,十分醒目。)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进退有仪,举止得体不仅是我们生活的常态,更是中华民族的标签。可是当下竟有人认为注重礼节让人畏手畏脚,过于封建,过于形式。(对材料中的现象总结概括准确。)这让我们不禁发问:“难道传承多年的中国礼文化真的落后于时代了吗?”(运用关键词“中国礼文化”,提出话题,带出疑问,引出下文。) 点评及失误:(3)可结合“进退有仪”提出自己进一步的看法。(4)此句前面应该加上“中国礼文化博大精深”,以突显论述话题。
升格示范:人与人交往,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次握手,乃至一个拥抱,小小礼节多么温情,多么和谐。“进退有仪”是人际交往的必需,我们可以不必像古时那样“三叩九拜”,可以简化礼节,但绝不能省掉相应礼节。(论述辩证客观。)中国礼文化博大精深,大小礼节各有其理。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越是细微处注意礼节的人,越受人欢迎,一个人的文明素养往往在细小的礼节中彰显。(对礼节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表述准确,体现了作者的认识与思考。)
点评及失误:(5)对礼节概念的阐述还可深入些。(6)要联系现实,结合日常生活中礼节事例来谈。(7)与前面(6)重复。(8)这句话可以放到本段段首。
升格示范:曾国藩曾说过:“人不可俗,但不可不随俗。”(名言放段首醒目,增强了说服力。)礼节就是世俗的外化,是人和人交往的礼仪规矩,是对他人尊重的表现,是行万里路的通行证。(运用三个判断句,对礼节概念和作用进行了准确表述。)冯仑常讲起拜访李嘉诚的经历。70多岁的李嘉诚站着跟他们握手,主动发名片,结束之后他也没有先走,而是逐一跟大家握手道别,在场的每个人都要握到,甚至墙角的服务员,他也专门跑过去握手致谢。守礼,也是一张闪亮的名片。(一语中的。)一个人如果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受礼节约束,不随礼而随性,他在社会上必然处处碰壁。所谓行礼节“容易让自己畏手畏脚,失去自己的个性”的论调实在荒唐。(就材料中的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批判论述。)校园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我们必须端端正正地站着,向五星红旗庄严地行注目礼,这是爱国的表现,能以“束缚手脚,不得自由”为借口拒行注目礼吗?别人在台上演讲时,认认真真地听表示了我们的修养,如果因为“束缚手脚不得自由”,就左顾右盼,则十分不恰当……(紧密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礼节事例,扣住了题目要求。)不注意礼节的结果就是处处不受欢迎。很多礼节,由来已久,约定俗成,入礼随俗,礼毕事成。礼礼其美,这也是中国礼文化的魅力。
点评及失误:(9)对“没有情意的礼节形式”要进行辩证客观的分析。(10)列举社会现象后要结合中心论点来评论。
升格示范:礼节的本质是什么?是情意的表达,是情感的沟通,是心灵的碰撞。如若行礼,就一定要礼到心到。没有情意的礼节,自己不舒服,别人也難以感受到诚意。(“礼到心到”的认识与思考非常有说服力。)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恰当。地铁车厢内行人如织,却举止冷漠;公交车上面对妇孺,却视之不见,争抢车座;马路上撞见倒地的老人,却绕道而行……(再次紧密结合日常生活中礼节事例,扣住了题目要求。)身在礼仪之邦,面对中国礼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缺失,难道不值得每一个人深刻反思吗?
点评及失误:(11)这里要加上一句话,说明礼节对青年人成长的重要意义。(12)所讲内容不是礼节,要更换讲礼节的内容。(13)对“礼礼其理,礼礼其美”的主题没有做收束性总结。
升格示范:文明礼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承中国礼文化是我们青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懂礼、行礼、守礼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明礼修身,以礼待人。(提出建议。)校园遇师长,以礼相见;家中有来宾,以礼相迎;陌生人初相逢,以礼相敬……(排比句是小亮点。)
礼礼其理,礼礼其美!(照应文题。)要想做一个高素质的现代文明人,那就从文明有礼开始吧。(发出号召,提出希望。)
升格简评
1.立意精准,在阐述文明礼节重要性的过程中,能提高到传承中国礼文化的高度来论述。2.重点突出,正文三个段落,紧扣材料中的三种现象展开论述,目标指向明确,完成写作任务的意识强。3.不尚空谈,能紧密结合社会现实。4.论述深刻,对于文明礼的重要作用有自己深刻的认识与思考,有不少精练的观点点缀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