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凝剂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凝集血小板解离及机理研究

来源 :现代医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丁胺卡那霉素解离EDTA抗凝剂依赖的聚集血小板的作用进行研究,并初步探讨其解离机制,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血小板计数。方法两名确诊因EDTA依赖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TCP)患者的EDTA-K2抗凝血中,在不同时间段,加入不同浓度丁胺卡那霉素进行血小板凝集的解离试验,通过血小板及其它细胞计数和涂片观察丁胺卡那霉素对血小板凝集后的解离效果。另外,两名患者的EDTA-K2抗凝血标本在三种不同状态(不加丁胺卡那霉素、即时加入丁胺卡那霉素、2 h后加入丁胺卡那霉素)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膜表面CD41、CD61、CD62p、PAC-1和IgG的表达百分率。结果抽血后1 h内加入6.5 mg/ml和10 mg/ml丁胺卡那霉素对血小板凝集的解离作用明显,血小板计数可恢复到即时检测的水平,而在1.5 h以后加入对血小板凝集解离作用不明显。解离效果与药物浓度无明显的相关性。在两名患者的抗凝血中即时加入丁胺卡那霉素可抑制CD62p、PAC-1和IgG的表达;2 h后加入丁胺卡那霉素对CD62p、PAC-1和IgG的抑制不如前者明显;丁胺卡那霉素对血小板CD41和CD61表达无明显变化。RBC、WBC和Hb等数值无明显的影响。结论抽血后放置1 h内加入6.5 mg/ml丁胺卡那霉素能有效解离EDTA抗凝剂依赖性血小板凝集,且不影响其它血细胞的计数,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患者血小板膜表面CD62p、PAC-1和IgG的表达有关;此法有助于解决EDTA所致的血小板计数的假性减少。
其他文献
以基于构造的测震学参数分析为思路,利用地震构造分区和地质构造单元的划分结果,检验了基于活动边界带的测震学参数方法的可行性;将活动地块内部(地质构造复杂且地震活动频繁)构造
网络远程控制终端配合视频,实现无人值守设备的集中监控,有效降低维护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以提高地震观测数据连续性,保障观测资料质量,确保地震观测数据连续性及资料质量。
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步伐,依托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为大庆的长久繁荣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培养各级各类有用人才,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也是涉及长远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药房关于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9~2010年我院住院药房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用药频度(DDDs)居于前5位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苜蓿草粉对肉兔脂质代谢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120只生长兔分为6组,即分别在日粮中添加0(对照组)、20%(试验Ⅰ组)、30%(试验Ⅱ组)、40%(试验Ⅲ
目的探讨CCU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对本院心脏重症监护室转运的308例病人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统计及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转运的29
测定和分析霍乱弧菌分型噬菌体VP3基因组序列,并为El Tor型霍乱弧菌两类菌株的分型方法原理提供研究基础.鸟枪法构建VP3噬菌体全基因组随机文库;测序拼接成最小重叠群,引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