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目标、道路与理论

来源 :理论与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avalw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回顾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和发展历程,从目标、道路、理论三个维度来看,作为阶段性目标的中国式现代化指的是小康社会,作为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作为理论的中国式现代化指的是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道路、理论处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在从目标到道路升华的基础上,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其他文献
在线课堂教学的深度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拓宽知识的广度、高度与深度,引发其高阶思维体验.然而,当下的在线课堂教学仍存在教师缺乏经验、有效监督机制不力及师生交互情感弱化的现实困境.为此,立足网络远程技术的优势结合高校课堂教学,提出创建集智共享的教师学术共同体;基于教育大数据,构建多元立体的评价机制;借助网络实时通讯,打造互爱有温度的课堂文化来破解困境,助力在线课堂教学的深度学习.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1921-2021年这100年的奋斗历程之中.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这样的一段辉煌成就,凝聚了中国共产党的红色血脉和红色基因.建党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重大的时间节点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的事.包含了对党的100年的深情礼赞.对于每个共产党员来说,它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居住环境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围绕近十年来国内外学界关于二者间关系的研究,总结了居住环境和健康的概念及其测量,国内外学者从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对健康问题的研究,居住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效果、影响机制、优化路径.从研究内容、研究尺度与研究方法、理论模型等方面,梳理该领域的研究共识与分歧、研究突破与局限,并提出未来的研究建议,以期对未来的环境与健康研究有所借鉴.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是对党百年奋斗成就的自信、百年奋斗精神的自信、对党的领导的自信,中国共产党人要以历史自信为基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一个本质区别.我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基础上的按劳分配为主体、采取多种分配形式尤其是按要素分配形式,同时又要防止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可能引起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甚至两极分化的趋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共享发展,在共建共享中推进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教育儿童了解和认识老龄化,确立消除老龄化偏见和老年歧视态度的意识,并逐步将老化认知融入其自我概念和个人身份中,有助于在全社会形成关于老龄化的正确认识和积极态度,也可以为个体未来的成功老化做准备.采用半开放式提纲型问卷,对C市及其郊县4所小学的510名三至五年级小学生开展调查.运用量化统计、文本挖掘和质性研究的方法,探究小学生对待老年人的印象、态度,以及对自己未来老年期的认知期望.研究发现:不同性别、不同分布地区学校、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对老年人的喜欢程度均呈现出高评分
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内蕴理念、目标、路径诸义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依循了其“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发展理念,继而实现了其消灭阶级从侧重“消除分工限制”向侧重“自由个性”转变的发展目标,进而展示了其从公有制计划经济向自觉性市场经济转换的发展路径.
为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目标及方向的五年规划,集中体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任务,囊括的领域较为全面,是研究中国现代化建设及其理念演变的重要视角.通过全面梳理和分析历次五年规划,发现中国现代化目标经历了从“四个现代化”、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到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演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较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产业布局及战略重点,尤其是到“十四五”规划,已经越来越科学地认识中国现代化问题,稳步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并逐渐形成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模式.
现代化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从党成立那天起,就明确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rn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概念,最早是邓小平提出来的,他说:“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1].他认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至少有两个特点必须认识到:一个是底子薄,一个是人口多、耕地少.邓小平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
恩格斯超越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关于贫困问题的经验主义研究范式,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全面剖析“济贫法”的社会基础和历史前提,揭示“济贫法”遮蔽了资本剥夺劳动的本质,捍卫了底层劳动者的根本利益.恩格斯将“济贫法”体系下的贫困问题置于特定的社会阶级结构和制度框架加以考量,对以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核心的现代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给予深刻批判.恩格斯对英国“济贫法”的批判构成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的重要思想资源,深入研究恩格斯对英国“济贫法”本质的揭示与批判,有助于辨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剥夺本质,澄清新自由主义与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