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史料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m0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教材内容的教授,还要增加适当的史料来进行教学,以便增强历史的真实感,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带着强烈地探究欲和学习欲进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便于教师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引领学生进行高效历史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历史学习水平,增强学生的历史素养。本文基于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就史料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教学法;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084-01
  史料教学法是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对相关史料进行分析、处理,并促使学生有能力主动将史料之中有用的信息提取出来,以便借助这些史料更好地理解、掌握历史知识,完成对历史探究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史料教学法的运用,以便帮助学生获得探究史实的经历,进一步发展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历史史实的精神。那么,具体该如何开展历史教学呢?
  一、初中历史运用史料教学法的意义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史实之外,还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技能与知识来搜集、整理历史史料,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地历史史实,以便学生今后可以以史为鉴,促使今后的人生之路更为顺畅。史料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完成以上目标,其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具体如下:
  1.近距离感知历史,增强历史知识真实。
  历史随时间流走,再无重演可能,今后可能重复相似事件,却早已物是人非,难以被直接观察的到,“雁过留声”“水过有痕”,须知道,历史事件发生之后会留下珍贵的史料,这些史料是后人推理、构建、还原历史史实的重要证据,帮助后人传输历史事件的真实之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教学法,能够幫助学生感知当时历史环境,引领学生深入历史事件,探寻真相,把住历史脉搏,触碰历史人物内心深处,让学生可以近距离感知真实地历史,并掌握历史史实的真谛。
  2.掌握真实历史,培养历史学科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进行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能力与方法,从而可借助史料证据来进行各种历史史实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求真知的意识和能力,追真求实,逐步获取“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等学科能力,促使学生借助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并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逐步形成“史料证据”与“历史史实”之间的逻辑关系及意识,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
  二、史料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科学选择史料材料。
  (1)合理借助教材中的史料。
  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存有大量的、可信度较高的史料,其中多以直接史料为主,外加一些被史学家考证之后可信度较高的间接史料。史料分类非常丰富,如图片史料、文字史料以及图表史料等等,和教材中的重难点教学内容相互补充,借以启发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历史教材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之时,要善于借助教材中的史料,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分析、探究史料知识,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层次,培养“史实”与“史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意识,促使学生触碰到真实的历史知识。
  (2)适当补充教材中没有的史料。
  初中历史教材的篇幅有限,其中的历史史料所占篇幅也会受到限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考试大纲及教学内容等适当的帮助学生补充课外的史料知识,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确保史料知识与教学内容的紧密关联性;(2)确保史料知识的真实性;(3)确保史料难易程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要求;(4)确保史料知识篇幅不要太长。
  以此为据,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史料知识,并根据史料知识,提出相关的问题,以便引导学生更加高效地分析、掌握史料知识,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提取信息”、“解决问题”、“交流成果”)的目的。
  除此之外,若需要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自己搜集史料知识,在课上预留5分钟时间,教师帮助学生筛选出有效的史料,以便提高学生辨别史料真伪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史料的能力。
  (1)“吃透”史料,掌握研读史料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借助史料进行教学之时,需要帮助学生“吃透”史料知识,不论是教材中原有的史料还是教师或学生自己补充的历史史料知识,都需要教师引领学生读懂、读透,慢慢消化其中难懂的、重要的典故或历史史料,必要之时教师先帮助学生进行细致讲解,确保学生在理解、研读史料知识时能够有效进行“消化”,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历史涵养和基础之后,可以借助文字史料或图片史料等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理解史料所蕴涵之意,以便逐步掌握分析、辨别可信度较高的史料,牢牢掌握住研读、辨析史料知识的方法,便于学生今后的历史知识的学习。
  (2)“疑问”引路,提取史料知识信息。
  问题是学生高效分析、掌握史料的重要方式之一,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史料,提取出其中有效的学习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相关史料内容,精心设计出相关的史料问题,促使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到史料研读之中,并结合自己所学过的历史知识探寻史料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提取出有用的史料知识信息,解决疑虑。
  (3)分析归纳,探寻历史事实。
  经过以上训练之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的对史料进行分析、归纳,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有效分析与探究,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认识,探寻到真正的历史事实,获取真实认知,强化学生“史由证来”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总之,史料是再现历史事实的重要依据和基本素材,需要教师予以重视。在历史教学中借助史料教学法,尽可能最优化史料教育价值,以便获取更为真实的历史事实,帮助学生感知当时历史环境,引领学生深入历史事件,探寻真相,把住历史脉搏,以促使其近距离感知真实地历史,并掌握历史史实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张立艳.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探索与启示——以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03).
  [2]王娅.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史料教学法培养历史思维的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2).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其在实验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它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我们要有效地探究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参加物理实验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本文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
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力量,是这个民族的灵魂,民族力量的源泉,主要表现为民族道德、民族自信及其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等内在的东西,体现出一个民族的
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中国大陆学界对潘景郑的研究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它反映了该研究由简略到细致,由幼稚到成熟的变化过程。同时,研究群体、资料来源、研究范围
利用mt DNA COⅠ基因片段(有效长度635 bp)对来自达里湖(DL)、岗更湖(GG)、呼伦湖(HL)、黑龙江(HLJ)、松花江(SHJ)和乌苏里江(WSL)6个地理群体共72个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摘 要】创新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民族的灵魂。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学校,承担着向社会输送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者的重任,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迫在眉捷的问题。  【关键词】创新思维;中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104-01  在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
广西各个县级中专办学现状差异较大情况。若仅依靠县级中专学校单打独斗,无法形成有利于县级中专发展的体制机制。只有自治区、市、县、学校几个层面上下一盘棋,才能建成良性
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根本宗旨的今天,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未来我国学校
采用湿法研磨工艺,对pH、乳化剂、增稠剂等进行了筛选,以确定10%含氟邻氨基苯甲酰胺阿维菌素水悬浮剂的稳定配方,并对该配方的粒度、悬浮率和分散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0%含氟邻
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英语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其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
读后续写是一种新兴的英语写作练习方式,也符合我国外语教学环境下听说机会少而读写条件充分的特点,但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缺乏足够的实证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