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教学设计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ouxing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质量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课程标准对这个概念的要求不高,但是学生对质量是物质的基本性质却缺乏感性认识.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基本工具,由于其原理的特殊性,它的使用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学生对此感到有些困惑.为此本节课的设计主要围绕两点:一是用学生熟悉的情景来引入质量概念;二是让学生在交流中总结出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步骤.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和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3.了解常见的测量工具,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构建具体的质量量级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通过观察和交流,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托盘天平结构的了解和使用方法的讨论,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操作原则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理解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2.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
  第1课时:质量及天平;第2课时: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不在此设计中)
  [课前准备]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钢钉等)、文本、图片或音视频资料;自制PPT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
  教师出示图片:小袋米和大袋米、小瓶水和大瓶水、小块木块和大块木块;让学生观察,提出问题:每一组图片中,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推进新课]
  一、质量概念
  1.活动一:引导答题
  给一两分钟时间让学生对上面的问题稍做交流,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形成以下认识:
  (1)每一组中的“料”相同.————“料”称之为物质,物体由物质组成.
  (2)每一组料的“量”不同.————“量”称之为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活动二:归纳总结
  (1)如一袋米、一瓶水 、一块木等,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体.构成这些物体的米、水和塑料、木,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质.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2)在物理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3.活动三:拓展教学
  (1)需要注意,物理学中的“质量”与日常生活中表示产品优劣的那个“质量”含义是完全不同的.
  (2)从字面上看:物体的质量不随着它的形状、物态和位置而变化.你能证实吗?
  定义和实验均证实: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物态和位置而变化.
  学生做跟踪练习1.
  二、质量单位
  1.活动一:联系生活
  接着上述提问,这些物体的质量是多少呢?引导学生看课文中古埃及人(用石圈数)、近代人(如中国杆秤刻度)及现代人(电子示数)称质量的图.并有这样共识: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质量的单位.
  2.活动二:教师介绍(小学已经学过)
  (1)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
  质量的其它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吨(t).
  (2)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 kg=103 g;1 mg=10-3 g=10-6 kg;1 t=103 kg
  3.活动三:拓展教学
  (1)旧时我国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公斤、斤、两、钱等(1 kg=1公斤,1公斤=2斤,1斤=10两,1两=10钱).
  (2)学生阅读课本第111页“科学世界”,了解“千克”的由来.
  (3)阅读“小资料”,对质量的大小有感性的认识,构建具体的质量量级观念.
  学生做跟踪练习2.
  三、天平的使用
  介绍实验室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
  1.活动一:认识天平
  [观察结构] 播放课件,学生观察,认识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的主要构造.
  (1)平衡螺母:用来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2)指针和分度盘: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可以根据指针在分度盘上左右摆动幅度是否相等来判断,而不必等到指针完全停止摆动,只要摆动幅度相同即可;
  (3)标尺、游码、砝码:指示所称物体质量.
  [注意事项] 交流总结.
  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1)防止损伤 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往盘里增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用后及时将砝码放回砝码盒里.
  (2)防止锈蚀 要保持天平干燥、清洁;不要用手摸天平盘,不准把潮湿的东西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砝码要用镊子夹取,不准直接用手拿.
  2.活动二:称量步骤
  分组讨论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
  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
  (1)你所用的天平有没有检查天平底座是否水平的装置?应怎样调平?
  (2)天平的平衡螺母安装在什么位置?如果指针偏左,应该向哪个方向旋动平衡螺母?
  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体会天平的操作程序和规则,就明白并学会了如何用天平称量质量.最后交流总结.   托盘天平的使用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2)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3)将被测物体轻放在左盘上,估测物体的质量,将适当的砝码轻放在右盘上,增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千万注意:此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4)算出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再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表示的质量,即得出左盘中被测物体的质量.
  四、小结及作业
  用板书来进行小结.
  2.小明同学在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如图2甲所示情况.
  学生活动(四)并展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并板书(四):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解析 过渡自然,学生对知识的正迁移会形成叠加效应.
  6.学生活动(五)并展示: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强调:此处着眼于讨论影响压力的主要作用效果,即“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因素)
  备选材料:(1)每种材料均有多套,可视需要选用.
  (2)学生也可自己组织实验材料.
  活动要求:按下述流程进行合作探究(能口述即可).
  (1)猜想: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CD#3]
  具体影响是[CD#3]
  (2)活动所需器材:[CD#3]
  (3)活动过程(预设三步,视具体情况加以取舍;展示时能口述即可):
  第一步操作及现象:[CD#3]
  第二步操作及现象:[CD#3]
  第三步操作及现象:[CD#3]
  ……
  (4)实验结论:[CD#3]
  师生交流:(1)先从压力自身的三要素分析
  ①由定义知“压力的方向垂直于被压物表面”,因此其方向不必讨论.
  ②若只是压力的作用点不同,在“使物体发生形变”这一效果上却不会发生改变.
  ③若只改变压力,显然其作用效果会改变.
  (2)只改变被压物受力面积,压力的作用效果会改变.
  (3)只改变被压物表面材质(硬度),压力的作用效果也会改变.
  结论:(1)从施力物体角度分析,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积大小”.
  (2)并板书(五):当压力(F)一定时,接触面积(S)越小,压力(F)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受力面积(S)一定时,压力(F)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解析 ①该活动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只有通过不断感性认知,结合理性分析,才能从常见的现象中总结出科学原理.
  ②通过提供可选择的多套实验器材,相当于开启了几扇窥探科学奥秘的窗户,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思考也会更有深度.
  ③通过交流与展示,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能力得以提升,同时知识得以内化.
  ④提供“探究流程”,意在规范实验方法,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7.教师提问:在上列实验中,若“当接触面积一定时,压力增大为原来的5倍,那么压力的作用效果会是原来的多少倍呢?”
  师生交流:①回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哪些方法?每种方法的局限性是什么?”
  ②为了克服“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和“通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在实际应用中的不便,我们引入了“速度”,即“单位时间内物体所通过的路程”.
  ③和上述相仿,我们也可以用“单位面积上物体所受到的压力”来定量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并板书(六):课题《压强》]
  解析 “压强”概念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更是难点.只有通过“速度”概念的复习,才能比较自然的将定性的结论过渡到定量的规律.才有可能使学生对学科知识实现正迁移,内化并生成自己的理解.
  8.师生交流:(1)板书(七):压强的计算公式 压强=压力/接触面积即P=F/S.
  (2)板书(八):压强的单位、单位大小分析、单位的意义.
  解析 ①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应紧扣压强的定义来理解.
  ②对压强单位“帕斯卡”的教学,必须要介绍一下伟大科学家帕斯卡对科学所做的杰出贡献,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9.学生练习并展示
  (1)一物体重力是1000 N,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接触面积是0.5 m2,求此时物体对桌面的压强.
  (2)①一物体质量是5 kg,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的接触面积是0.1 m2,求此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②若物体与地面接触面积为200 cm2,其它条件不变,则它对地面的压强又是多少?(g=10 N/kg)
  解析 该练习的作用是初步巩固压强的物理意义,难度不能太大.通过小结,可以把知识结构清晰呈现,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和思维的升华.
  1.布置作业.
  2.课外活动:估测你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
  根据你的体重可以得到你对地面的压力,再测量你站立时鞋底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为简单起见,假设双脚站立时,整个鞋印范围都与地面接触(图4).测量时,在方格纸上画出鞋底的轮廓,看鞋底占有多少个小格(不满一格时,大于半格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不算),再乘以每一小格的面积.
  根据得到的数据,计算你对地面的压强.
  如果图中每个小格的边长是1 cm,某同学的质量为50 kg,他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与你对地面的压强相比哪个大?
  解析 通过及时的课外作业及活动,可以巩固课堂学习成果,并能把课堂知识应用于生活,逐步将知识建构,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电磁感应中常见的模型有“单杆 轨道”模型和“双杆 轨道”模型.两种模型的共同特征是导体杆沿相互平行的轨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随着杆切割磁感线速度的不断变化,回路中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导体杆所受安培力变化.这类问题的处理过程一般先分析清楚杆所受力的具体变化情形,再按相应的力学方法进行处理,常见题型中导体杆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一般都是不变的定值,不涉及处理等效长度的问题.随着新课程高考
“类比”是借助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通过比较将一种已经掌握的特殊对象的知识推移到另一种新的特殊对象的研究方法.运用类比方法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它能帮助
笔者最近发现一些绝大多数学生包括成绩非常拔尖的学生都会错选漏选的题目,引起了我的反思.  原题1如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则带电粒子能在下列哪种电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A.孤立的点电荷的电场B.等量同号的电荷的电场  C.等量异号的电荷的电场D.匀强电场  绝大多数学生只会选择A,而漏选了B.对于A选项,异号电荷在吸引力的作用下绕点电荷做匀速圆周运动,很容易选出.  对于B选项,如是等量正点电荷的电
笔者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多年,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以及观摩其他老师的教学之后,深感高中物理教学存在一些误区,由于这些误区的存在,使学生建立的知识网络里存在诸多科学性的错误,不利于学生建立一个系统、科学的知识网络结构,这与新课标的理念格格不入,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使高中物理教学走出各种误区.为此,略举两例,与同行们做一些探讨.  误区一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是7.9 km/s  在讲
进入课程改革以来,对于教材使用多了一个新理念,那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样的变化显然是明显的,传统教学中唯教材马首是瞻的情形不再,在教师面前打开的则是一个无限广阔的物理空间.问题在于,当教师面前有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时,教师却时不时会表现得有些无所适从(这与将学生一下子放到一个探究空间时,学生表现也有些无所适从是一个道理),“用教材教”成为一个颇具价值的研究问题,且解决的困难不小.事实
在卫星变轨问题中,经常会遇到判断两轨道切点处线速度大小和“向心加速度”大小的问题.例如:如图1所示,某卫星在圆轨道1做匀速圆周运动,现接收到地面控制中心的指令需要攀爬到更高的圆轨道3做匀速圆周运动,中间要经过一个过渡椭圆轨道2.问:(1)在切点A处,卫星需要加速还是减速?(2)在切点A处,速度变化前后,“向心加速度”是否改变?(在高中阶段,我们假设加速时间很短,卫星沿切线方向加速很短的距离之后即关
首先要说的是,此“面积”并非彼面积,这里所说的“面积”是指物理图象中图线与横轴所夹的“面积”.  物理图象中的“面积”有着非常丰富的物理内涵,正确理解不同物理图象中“面积”的物理含义,不仅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而且有利于求解各类物理问题、尤其是一些疑难问题.为此,广大师生对物理图象中的“面积”必须高度重视.  物理图象中“面积”的物理含义是由纵、横两轴物理量的乘积及相应物理公式决定的.  例如
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1820年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物理过程多数是可逆的,据此,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利用逆向思维提出新的研究课题——既然电可以生磁,为什么磁不可以生电?经过10年的研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即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法拉第把电与磁长期分立的两种现象最后联系在一起,提示出电与磁的本质联系,找到了机械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方法:两种能量可以通过磁场进行相互转化.由此可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汽车明明在前进,而我们看到车轮却是在“倒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我们从下面这个题目给以解释:  例题放映电影时,看到影片中一辆马车从静止起动,逐渐加快.在某一时刻车轮开始倒转.已知电影放映机的速率为每秒30幅画面,车轮的半径是0.6米,有12根辐条.则车轮开始倒转时马车的瞬时速度是[CD#3]米/秒.  解析车轮有12根辐条,所以两辐条之间的夹角为π/6
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指定义某一物理量时采取比值的形式,即将某一物理量作为分子,另一物理量作为分母,把得到的比值定义为某一物理量的方法.初中物理课本中有很多物理量是用比值法定义的,例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比热容、热值、电功率等.在这些物理量定义中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过程中,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控制某一些物理量的因素不变(即取其中一个物理量为单位量的大小),用另一些物理来决定它的大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