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树医生”

来源 :中国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i_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人看病有医生,给动物看病有兽医,树艺师则是给树看病。
  虽然中国鲜有人听说过树艺师,但在100多年前,它就已经出现在西方国家。
  成立于1924年的国际树木学会专门培训考核树艺师的机构,现在会员分布在全球50多个国家,欧永森现在是中国地区分会会长,是亚洲首位资深注册树艺师。
  这位来自香港的树医生,常年和树打交道,成了树木的“最佳老友”。
  给人看病有医生,给动物看病有兽医,树艺师则等同于给树看病。虽然国内鲜有人听说过树艺师,但在100多年前,就已存在于西方国家。
  在城市里面,树木由于各种原因倒塌,造成社会的经济损失,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不便甚至危及生命安全。树艺师正是在城市林业发展需求上应运而生的一种职业,专门研究城市绿化上树木的设计、选择、种植、管护、风险评估、法律咨询等。成立于1924年的国际树木学会就是专门培训考核树艺师的机构,现在会员分布在全球50多个国家,欧永森现在是中国地区分会会长。
  在香港当了十余年的“树医生”,欧永森已不仅仅将这一职业当做谋生手段,更是肩负起社会责任,不遗余力地推广树艺师这个行业,希望更多的“树木老友”受到善待。
  “误打误撞”当了树医生
  工程师出身的欧永森,加入这一行业,完全是“误打误撞”的。
  十多年前,作为商人的欧永森,偶然接触到广东的花都树木生产基地,觉得“种树“似乎是个可以发财的商道,一时兴起之下,承包了一些树木。但他承包下树苗之后才发现,原来“种树”也需要很多专业知识。于是他上网查资料,偶然发现了“树艺师”这一职业,仿佛正符合他想做的事情。为了学点知识,他给国际树木学会写了一封申请信,不久就收到那边寄来的一本教材。
  这本国际树木学会通用的教材里面大概有20个章节,当时他看了第一个章节没什么特别,翻到第二个章节,觉得“好像里面有些没听过的”,翻到第三个章节时,恍然发现“原来树木这东西跟我以前听过的完全不一样”,再翻到第四章的时候,他已经完全看不懂里面讲的内容了。
  仿佛打开了一扇窗,欧永森带着激动的心情,马上把书翻回到第一个章节开始认认真真地看,完全沉浸在书里面了。“那时我才第一次觉得树原来是那么有深度、有历史的。”
  读完了那本书,他选择把工作停下,在2000年专门到美国国际树木学会接受正规的树艺师培训,当时他是班上唯一一个“非白色的人种”。
  误打误撞入行后,他发现树艺师还是个很吃香的行业。香港每年台风经过后,有很多小区的树倒下,之后可能会压倒车、人之类的,肯定有些人会去告树木的主人。这个时候,树艺师就会受聘去区分树木倒塌的责任,开出一份报告递交法院,看树木主人需不需要负责。欧永森认为,随着未来城市林业的发展,与树木有关的设计、保险、维权、诉讼等职责,都会落在树艺师身上。
  爬树可以赚钱?
  目前在香港,单单是政府管理的130万棵树当中,每一棵树每年都要检查一次,一个树艺师每天只能检查20到40棵树左右,而全香港只有600名树艺师,人手缺乏的情况非常严重。
  在工作之余,欧永森不遗余力地宣传树艺师这一职业。
  “树艺师就是‘树木医生’和‘树木侦探’,现在通常是让其他专业的人去做,但多年来有目共睹的,国内很多树木都有很多问题。城市树木不断地长大,风险也是越来越高。没多久你看到城市的树木被风吹过的啊,会砸到人,自然就会有人四处找这类人帮忙,现在有人来学这个行业,就是未雨绸缪等爆发。”
  “在北美洲,如果树在两家人中间,树开花结果,掉在别人家里,会被人控诉的,因为这个树会引起味道和虫害。美国有些洲是在路边的十里之内,我的车撞到你的树,我可以告你,为什么你的树种到离公路这么近。还有如果我的树不去修剪,压断电线导致小区电路短路,电力公司会告树木主人。所以从保险行业、维权、家居安全等,树艺的发展空间真是不得了啊。”
  要成为一名国际树木学会的注册树艺师,必须具备3年或以上树木栽种、护养或评估等相关工作经验,再通过笔试,才能取得资格,没有学历限制。由国际树木学会举办的注册树艺师考试,其职业资格得到美、欧、日等57个国家承认,考试每半年举行一次,考生可自行报考。
  欧永森前瞻性地看出,虽然在内地树艺师行业现在还没有开始,但将来注定是需求量非常大的一个行业。因为现在国内六百多个城市,还没有一个专职树艺师去帮忙检查、评估和保护城市树木。目前树艺行业在香港的就业情况已经是供不应求了。政府方面聘用注册初级树艺师时,给的最低工资是5万元一个月。但作为国际树木学会中国地区分会长,欧永森曾给出一份“树艺服务收费参考指南”:“如果是注册树艺师,我建议收一天6千块”
  “我今天过来开这个讲座,损失了1万块钱。”作为亚洲首位资深注册树艺师,全香港仅有的三名资深树艺师之一,欧永森目前的工资已经达到日薪1万港币。
  每次从树上下来都要感谢上天
  虽然有了羡煞旁人的收入,但欧永森透露,他现在的生活依然十分简单,从来不会去买奢侈品。即使是到学校开讲座,他也是一身休闲运动装扮。他说,因为长年和树木打交道,这一职业改变了他对人生的看法,再加上几次危及生命的工作经历,已把一个当初“朝钱看”的商人,改变成一个“朝前看”推广环保理念的公益行动者。
  “你知道吗,每一次,我在树上工作以后下来,双脚踩地的时候,我马上向老天爷祷告,说‘老天爷,感谢你,又赐我活的一天,我今天还没有死掉,非常感谢你’。” 欧永森爬过的最高的树有70米,还是在美国加州的时候,但现在年近六旬的他,已经不敢爬了。
  还有一次在树上呆了整整8个小时的经历,尽管已过去多年,他至今还心有余悸。那是一次香港刮八号风球,他为一家村屋旁边的大树做修剪,狂风大作下,他在树上面摇摆不定。但是如果他不做的话,树可能就会倾倒压断下面的大电缆,导致整条村停电。
  “当时我压力很大。我不仅全身湿透,而且连厕所也是在上面解决,下午都是上面吃盒饭,在树上呆了长达八个小时。我刚做的时候是三号风球,做着做着就八号风球了。风太大,我要逐枝逐枝剪掉,才能靠近我想去的树干,当时没有任何支援,我的同伴都躲在下面焦虑地看着。人家让我下来,但我没有,想到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个问题,会导致整个村甚至整个区都没电。而他们上来也帮不了我什么,只能在下面默默地为我祈福,我也一直祝福自己好运。在那一刻你不会想其他,只会想要完成任务然后安全落地。作为一个树艺师我们不会考虑这个危险的,一定要完成这个任务,这是我们树艺师的光荣使命。”
  当时做完这份工作下去的时候,他连连庆幸自己“又捡了一条命”。
  常年和树打交道,欧永森也成了树木的“最佳老友”。在无数次讨论场合,他几乎都旗帜分明地站在反对砍树的一方。树艺师最不想做的事情就是砍树:“我每去砍一棵树,都摇头叹息”。“树在地球存在多少年?两亿年。人类呢,大概三百五十万年。农药呢?最多500年。”所以他觉得,人类应该善待树木这一地球的老前辈,不应该随便施农药。但国内的树木因为没有通过树艺师的照料,经常被治坏了,令他十分痛心。
  “你们校园很多树都是末期癌症。”在华南农业大学走了一小段路,欧永森就“职业病发作”,痛心地发现很多没有得到好的保养。他还总结发现广州种树的问题:“目前广州的树很明显就是‘贪多求大’,这是很危险的,树龄老的未必就好,种树像讨媳妇一样,你要八十岁的还是十八岁的,你肯定要年轻的。但城市规划者会觉得老树比较好看而忽略了其他。”
  11月25日下午,欧永森在华南农业大学“平步青云讲坛”上的分享,令在场不少大学生对“树艺师”这一职业眼红不已。在欧永森眼里,他倒希望能够让树艺师成为改变农村孩子命运的机会。因为,报考树艺师没有学历限制,内地有很多小孩上不了学,但户外适应能力很强,完全可以去报考树艺师,成为一条谋生的出路。
  (实习生陈大宏对本文亦有贡献)
其他文献
你知道“众包”这个词吗?它的意思是通过因特网向不特定数目的人群发送工作,在日本也出现了以众包中介为业务的公司。除了Crowdworks、Lancers外,雅虎也开始参与其中。  众包的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工作的常规禁锢。一个自由职业者可以从世界各地获得工作。如果干出了成绩,工资马上就能上涨。完全不会发生公司职员面临的干劲不足或劳苦功高的问题。  要发放工作的个人或者企业只要通过Odesk或者eLan
期刊
周吴(化名)是我去采访一个收养、教育流浪儿童的民间机构时遇上的孩子。我到达时,机构创始人出去买东西了,走进主楼大门,就看到了周吴。他径直走过来,双手圈住我的脖子,给了我一个拥抱,拉住我的手说:“姐,我们上楼玩。”  周吴带我到二楼的音乐教室,坐在一架自动播放功能的电子琴旁,用两只食指弹琴,看似随意,有时又能跟着节奏。一曲终了,他让我弹,自己在旁边吹气球,冲着我给气球放气,口水和空气冲到我脸上,我条
期刊
由于许多从事项目导向工作的人们很难做到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地运作,所以“商业殖民地”应运而生。  比如已经运行了多年的电影产业。每当开始一个新的电影项目,它需要编剧、导演、演员和工作人员,所有这些人为了这个电影项目聚集到一起,完成后又聚集到下一个项目上。商业殖民地跟这个模式差不多,它可能是虚拟的,可能是实际的,关键是有一个项目经理人负责引进项目,然后人们来认领各自的任务。这些项目可能短到只有一两个小
期刊
过去的2012年,关于女性收入和晋升平等上,有很多不错的新闻报道:女性得到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教育,IBM和Yahoo这样的公司里有了女性首席执行官,听上去都像是进步。然而预测2013年,职业女性仍然会面临六大悖论,这一令人不安的现实使得原本就存在争议的所谓进步前景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1. 收入悖论:据最新数字显示,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提高了,获得大学学位的人里有60%是女性。然而,女性平均收入却低于男
期刊
用两个糖罐来弹奏浪漫的古典吉他曲,架子鼓是X光片蒙的。凹陷的铝质沙拉碗和几根绳子,再配上也许曾经是哪个高贵的餐桌上的叉子做的旋钮,组合成了可以演绎莫扎特的小提琴,酒瓶盖子出现在萨克斯的按钮上。2012年年末,一条孩子乐队的短片在Youtube上疯传。被疯传的原因不是因为乐手的年纪或者技巧,而是因为乐队使用的乐器都是从垃圾场里拣回的废旧物做成。  这是一支由20名孩子组成的交响乐团,他们来自巴拉圭的
期刊
1878年正月,山西王庄一位饥民已经吃了8人,其中活吃了一名12岁的女童。1876年到1879年,近代史上最大的一场饥荒浩劫席卷中国大地。4亿人口之多的大清有过半人数受灾,至少1000万人饿死。其中尤以1877、1878年为最烈,史称“丁戊奇荒”。  令传教士李提摩太不解的是,灾区却如此安静——没有人抢劫,除了逃荒和小规模的闹荒外,并没有起义发生——在这个政府无法控制底层的社会,一切却那么秩序井然
期刊
一场火灾卷走了7条生命,这场始自爱心的收养,终以极端的方式结束。  24年来,农村妇女袁厉害不间断收养孤儿,在制度缺失的情况下,她的 好心”得到了政府的默许。突如其来的火,终结了她的收养,也掀开了中国数十万孤儿孤立无援的现实困境。  1月6日0时许,袁厉害住院了。火灾后的40个小时,袁厉害接受公安问询、媒体专访,疲惫不堪。入院时,袁厉害血压达到180mmHg。接下来的整个白天,她几乎在昏睡中度过,
期刊
近年来,“集装箱”建筑,在坂茂这些实验建筑师的推动下,成为建筑界的时尚,在世界各地,出现了多个现代感十足、秉持绿色理念的“集装箱”建筑,建筑师们利用低廉、可回收的集装箱建造了各种有趣的建筑,大楼、酒店、家居空间、博物馆,甚至有人建造了一个集装箱城市。  简洁、有序的一组白色的临时房屋,宛如新生活的希望,及时出现在已成废墟、遭受灾害的小城中,会给受伤的人很大的抚慰。对一些担负社会责任的建筑师来说,这
期刊
时间来到2033年的某个冬日,一场关于现代公益的对话在众多中国企业家之间展开,他们都是在近20年间受到一些先行者的触动,决定投身公益慈善的。此时他们褪去了董事长、总经理的外衣,正以慈善家的角色思考着如何改变世界。  当然,在2013年,上述情景还只是想象。虽然中国的企业家们在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中受益良多,已经开始有能力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然而时至今日,他们中的多数人并未意识到这种责任,人们对慈
期刊
按照权力的逻辑,囚犯处在被控制的状态,自我萎缩是必然的结果。反过来说,狱卒是否也就拥有自由呢?答案是否定的,狱卒也交出了他们的自由。去人性化是在狱卒与囚犯两个进路上展开的,无一幸免。监禁别人的,也遭监禁中。  我丝毫不怀疑这个事实:《路西法效应》这本书正在被广泛阅读中。作为生活在这种国情中的人们,尤其是对丧失某些能力感到焦虑的人,完全可以在此中找到相当数量的答案。利用它们,我们可以获得一个全新的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