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常有把自己欲求和需要加以压抑的人。这种人做什么都下不了决心,因此,总是在口头上说:“我好没劲啊!”或者“不知为什么总觉得懒得动手”。等等。
自认为自己能够怎样,却非要张贴出自己是个“懒惰者”的标签,就属于一种个人的自我压抑。
这一般是由于心理上曾经遭受过失败的打击,令个体做任何事情,必先联想到失败的可能情形,而驻足不进了。过于压抑的人,外表所显现的是谦虚谨慎、考虑深远、有自制力,可是这种情绪带来的慎重,其实就是为了能适当地把自己的欲求压抑掉。正常生活需求是平常个体都会表现的欲求,自我压抑者却认为是遥不可及、没有办法取得的,非将它压抑住不可。然而,事后又以悔恨、不满的心态表现出来。这种人也总是自哀自怨、牢骚满腹的人。
“如果当初下定决心就好了!”在再次遇到这种机会时,“过度压抑”者的犹疑不决又会显现。如大家都在吃点心时,他也很想吃,却不敢伸手去拿。而等到大家都吃完了,又会自怨自艾发起牢骚来,认为别人自私,认为别人一点客气、羞耻心都没有。无端地爆发自卑感,在心理上愤愤不平,怨气终日难消。
“过度压抑”的人,由于总回避自发性的欲求满足,做事情大多听从别人的,缺乏自发性的行为。而心理学提供的信息也很简单,这样似乎合乎大众规矩的意念,在事实结果上往往不容易满意。法国一位心理学家这样说:“没有义务、责任感的人,就是没有意志能力者。”
不难看出,对别人过多地依赖、顺从,就是缺乏自发性的能力。若提供他自由发挥的行动环境,反而会给他形成不自由、无所适从的感觉。也就是说,在常人认为的自由发挥创造的环境里,这种人缺乏一般行为表现能力。
我们与这种类型人交往时,虽然表面上他非常顺从、温和,但无形中却会常常把事情往我们身上推。比如一起负责某项工作,如果事情进行得颇为顺利,没有麻烦时,大家都相安无事;而一旦发生什么不佳事情,他或许会反问:“我只是照着吩咐作而已,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完全把责任推卸下来。这类型的人,还会对别人的行为做种种苛刻、严厉的批评和抱怨。
“过度压抑”还有第二种类型,是与第一种情况相反的情绪感应。这样的个体异常偏激、任性、固执。这种类型虽然按照“没有义务、责任感的人,就是没有意志能力”之说去做,但这种人的内心是自己对自己要求的义务,而不是来自别人的义务。如果说第一类型的人是一种“对他人依赖”型,则第二类型的人就是“自我依赖”型。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对自己的心理加以控制和调整。有时会让自己尽情欢笑、有时会把自己精神拉紧,正襟危坐,以调适心态的可变性达到健康。然而,对于一位过度压抑,自我苛求过高的人,就会不论时间和地点,都是一副正经面孔,丝毫不可更变地做任何事情。
如果在同事或朋友间有这一类型的人,我们不妨多加观察和注意,会发现这种人在紧急事务发生时,工作的稳定态度不够强。另外,在随机应变的反应和处理各种事务能力上也略逊一筹。若要让他们站在“知性”的角度上来预见未来,是不可能的。比如,一位在恋爱上屡遭失败的人,他并非是个被异性嫌弃的人,而往往是一位欲求苛刻,反复多变的要求者。也就是说每当恋爱进行得很顺利的时候,他在意识里就会加以阻碍、破坏,使它难以顺利进行。
“过度压抑”的人,由于常常否定自己欲求的满足,变成一种自哀自怨的自嘲心理倾向。虽然,有时对他的表现,别人认为做得很好,颇为赏识,但由于个人的自卑感,还是依旧停留在那“不满”的深渊里。由此而来的,就是陷入自我嫌弃、讨厌的心态,和那外表上的情绪所呈现出来的相类似,而与本质上有自信所表现出的谦虚腼腆又是大不相同。
“过度压抑”还会将自己的理想悬挂在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虽可视为一种理想主义,但在个体的潜意识里,并没有期盼着这理想的真正实现,同时也不会去做,去努力。
[责任编辑 林京]
自认为自己能够怎样,却非要张贴出自己是个“懒惰者”的标签,就属于一种个人的自我压抑。
这一般是由于心理上曾经遭受过失败的打击,令个体做任何事情,必先联想到失败的可能情形,而驻足不进了。过于压抑的人,外表所显现的是谦虚谨慎、考虑深远、有自制力,可是这种情绪带来的慎重,其实就是为了能适当地把自己的欲求压抑掉。正常生活需求是平常个体都会表现的欲求,自我压抑者却认为是遥不可及、没有办法取得的,非将它压抑住不可。然而,事后又以悔恨、不满的心态表现出来。这种人也总是自哀自怨、牢骚满腹的人。
“如果当初下定决心就好了!”在再次遇到这种机会时,“过度压抑”者的犹疑不决又会显现。如大家都在吃点心时,他也很想吃,却不敢伸手去拿。而等到大家都吃完了,又会自怨自艾发起牢骚来,认为别人自私,认为别人一点客气、羞耻心都没有。无端地爆发自卑感,在心理上愤愤不平,怨气终日难消。
“过度压抑”的人,由于总回避自发性的欲求满足,做事情大多听从别人的,缺乏自发性的行为。而心理学提供的信息也很简单,这样似乎合乎大众规矩的意念,在事实结果上往往不容易满意。法国一位心理学家这样说:“没有义务、责任感的人,就是没有意志能力者。”
不难看出,对别人过多地依赖、顺从,就是缺乏自发性的能力。若提供他自由发挥的行动环境,反而会给他形成不自由、无所适从的感觉。也就是说,在常人认为的自由发挥创造的环境里,这种人缺乏一般行为表现能力。
我们与这种类型人交往时,虽然表面上他非常顺从、温和,但无形中却会常常把事情往我们身上推。比如一起负责某项工作,如果事情进行得颇为顺利,没有麻烦时,大家都相安无事;而一旦发生什么不佳事情,他或许会反问:“我只是照着吩咐作而已,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完全把责任推卸下来。这类型的人,还会对别人的行为做种种苛刻、严厉的批评和抱怨。
“过度压抑”还有第二种类型,是与第一种情况相反的情绪感应。这样的个体异常偏激、任性、固执。这种类型虽然按照“没有义务、责任感的人,就是没有意志能力”之说去做,但这种人的内心是自己对自己要求的义务,而不是来自别人的义务。如果说第一类型的人是一种“对他人依赖”型,则第二类型的人就是“自我依赖”型。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对自己的心理加以控制和调整。有时会让自己尽情欢笑、有时会把自己精神拉紧,正襟危坐,以调适心态的可变性达到健康。然而,对于一位过度压抑,自我苛求过高的人,就会不论时间和地点,都是一副正经面孔,丝毫不可更变地做任何事情。
如果在同事或朋友间有这一类型的人,我们不妨多加观察和注意,会发现这种人在紧急事务发生时,工作的稳定态度不够强。另外,在随机应变的反应和处理各种事务能力上也略逊一筹。若要让他们站在“知性”的角度上来预见未来,是不可能的。比如,一位在恋爱上屡遭失败的人,他并非是个被异性嫌弃的人,而往往是一位欲求苛刻,反复多变的要求者。也就是说每当恋爱进行得很顺利的时候,他在意识里就会加以阻碍、破坏,使它难以顺利进行。
“过度压抑”的人,由于常常否定自己欲求的满足,变成一种自哀自怨的自嘲心理倾向。虽然,有时对他的表现,别人认为做得很好,颇为赏识,但由于个人的自卑感,还是依旧停留在那“不满”的深渊里。由此而来的,就是陷入自我嫌弃、讨厌的心态,和那外表上的情绪所呈现出来的相类似,而与本质上有自信所表现出的谦虚腼腆又是大不相同。
“过度压抑”还会将自己的理想悬挂在一个遥不可及的地方,虽可视为一种理想主义,但在个体的潜意识里,并没有期盼着这理想的真正实现,同时也不会去做,去努力。
[责任编辑 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