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学科建设视域下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构建路径探析

来源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juan119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视角,依据一流学科建设与评估指标,从自由平等、正直进取、亲密共荣三方面定义了高校和谐师生关系新内涵,阐明了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在促进学科成果创新、增强学科实力、扩大学科影响力中的重要作用,并针对高校师生关系现存问题,构建了“以教师为核心,学生为主体”的直接路径和“思想观念转化、教育制度改良、新技术的合理运用”的间接路径,以期构建和谐高校师生关系,促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其他文献
对高校本科学生和高校专科学生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分析,结合两者之间的同质作用,并针对高等专科学生总结其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特有的积极作用,为更好地实现脱贫攻坚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提供一种较为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结合当前高等专科教育教学实际,助于各院校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更好地融入脱贫攻坚内容,并给予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支持.
逆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经济行业遭受严重冲击,依托互联网而生的新型数字化经济模式异军突起,网红经济已成为各国数字化经济新形态.但由于缺乏刑事法治保障,我国网红经济发展中刑事风险丛生:既有市场准入环节中非法经营的风险、运行环节中复合型犯罪风险,也有数据管理环节中个人信息被侵犯的风险.为应对网红经济发展的刑事风险,保障网红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必须构建刑法应对路径,秉持刑法谦抑理念,审慎刑事立法,灵活司法解释.
目前,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存在教师队伍培养体系不合理、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差异较大、教师队伍不稳定、职后培训效能差、保障体系不健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整合幼儿教师培养资源,扩大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规模,提升培养培训质量,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步伐,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幼儿园教师队伍保障机制等策略.以期切实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助推学前教育事业进一步健康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下生鲜农产品新零售在资本追捧下优势企业脱颖而出,同时物流冷链快速崛起、流量用户持续增加和消费场景更加亲民,基于这一发展特点,在树立流量思维、简约思维、跨界思维和数据思维的基础上,为生鲜农产品新零售的供应节点连接、供应体系构建、供应信息交互和供应场景体验提供保障,并基于新零售思维优化资源整合、渠道统筹、技术创新与服务提质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
基于对桂林龙虎关文旅资源整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的分析下,发现龙虎关文旅资源整合开发存在资源发展不协调、文化挖掘浅、旅游业态不丰富和文旅品牌宣传不足等问题,并提出协调开发、深挖三大文化内涵、健全文旅产品体系和加大文旅品牌营销的整合开发的路径,以此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丰富龙虎关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龙虎关旅游品质.
文章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服务平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申报试点情况、报考情况和通过率等方面,描述和分析广西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揭示其中的问题及难点,从慎重选择证书申报,健全试点工作机制、经费保障机制、教师激励机制,深化课证融通,促进经验分享与资源共建共享,提高“X”证书的认可度等方面提出推进试点工作的策略.
文章探索建设高职院校校际图书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整体方案,提出以异构系统联盟馆的模式构建高职院校图书文献资源共享平台,有效解决高职院校生均图书资源不足与闲置浪费的矛盾问题,同时帮助各成员馆形成相对完整的藏书体系和馆藏特色,使校际读者获得全方位的文献获取服务.
隐性教育是高校重要的思政育人方式.宣传作为覆盖性极强、贴近学生心理、具备亲和力的一项工作,能在“课堂外”潜移默化影响师生,为隐性教育开拓育人空间、创设育人环境、坚守育人阵地.勾画宣传和隐性教育“同心圆”,能让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迸发出别样的火花.当前高校宣传工作与隐性教育结合不够紧密,要从建立融媒体矩阵、深耕校园文化、做好队伍建设、深度凝练成果、做好舆论引导等方面创新宣传工作路径.
2021年3月教育部明确了高职类“酒店管理”专业更名为“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此次更名紧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符合酒店行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和趋势.文章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酒店数字营销运营”课程为例,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完善课程设计、优化授课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修改考核机制等方面探究教学改革路径,以期未来更好地完成专业升级和数字化的融入,培养与时俱进的酒店人才.
针对教师队伍教育理念滞后、学生技术能力提升缓慢、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度不够等问题,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中德SGAVE项目的助力下,以德国职教行动理论为指导,从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建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评价体系、培养师资队伍、构建多功能实训基地等五个维度进行德国职业教育体系本土化的构建与实践,并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上进行创新应用,最后对本土化成效进行全方位的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