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自行车的构想与现实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fu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国首都伦敦的市中心,宫殿、公园、博物馆、购物中心等星罗棋布。在市中心出行的话,走路太远,开车得缴纳高额的拥堵费,坐地铁又像在体验《鼹鼠的故事》一样压抑。
  于是,骑自行车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伦敦,鲜有“烈日炎炎似火烧”的天气,云层笼罩、阳光“内敛”,再加上怡人气温和惬意微风,只要不下雨,伦敦的天气很适合骑车。
  近年来,选择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出行的伦敦人越来越多。每天早晨的上班路上,你会见到络绎不绝的自行车流,许多戴着头盔、穿着西装、背着双肩包的人行色匆匆,骑车去上班。
  伦敦市长的骑行方案
  近年,在英国乃至欧洲各国,单凭无污染、零排放这一点,骑自行车出行就被贴上了流行的绿色标签,这使得本来有点过时的交通方式“老树开新花”,俨然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公元1839年,英国人麦克米伦制造出了第一辆蹬踏式脚蹬驱动自行车。估计他也没预料到近两个世纪后,自己的这项发明又能被“老乡们”如此钟爱。据估计,在伦敦,如今每天约有50万人次的出行是选择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
  在推广绿色骑行的过程中,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是不折不扣的排头兵。
  有着一头乱糟糟黄发的约翰逊是位自行车迷,每天上下班都选择骑车,风雨无阻。前不久来中国访问时还不忘在上海骑自行车秀一圈。三年前的这个时候,约翰逊也曾经一路骑着自行车到伦敦的中国城,手举中国传统的舞狮狮头,用汉语预祝华人中国虎年春节“新年快乐”。
  除了约翰逊外,英国首相卡梅伦也是自行车的拥趸,他和夫人萨曼莎骑车的照片经常见诸报端。卡梅伦在2010年搬进唐宁街10号前,担任反对党领袖的时候,每天也是骑车从诺丁山的寓所前往威斯敏斯特的办公场所。
  在前两年的伦敦奥运会以及最近两届环法自行车赛上,英国选手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卡梅伦也想着借这个风潮,在整个英国推广自行车,“我们想把赛场内的成功带出来,带到道路上,开启一场自行车革命,为新一代的骑车人消除障碍。”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现在整个英国社会对骑自行车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这甚至影响到了以衣冠楚楚为标志的商界人士。英国手机零售商4U约翰·考德韦尔就经常骑自行车去出席会议。“我经常穿一身莱卡运动装,出席会议时也穿。人们可能会觉得我有点奇怪,但一点也不影响我的讲话。”这位企业家称,自己经常骑行100公里后再参加会议。
  在这些狂热的自行车爱好者带动下,英国选择自行车作为自己主要交通工具的人数在过去10年里一直处于增长趋势,骑车上班在许多企业中流行开来,这些企业的员工纷纷选择自行作为主要的通勤方式。
  伦敦自行车运动协会的迈克 ·凯维奈特表示:“我们与企业合作,我们看到如今有更多的人骑车上班。这种运动涉及社会各个阶层,从商界和政界人士,都有骑着自己交通工具的人,还有骑着载货自行车的人。”
  尽管如此,在伦敦市长约翰逊看来,目前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人数还远远不够。他认为,“骑自行车应该成为伦敦街头一道著名的风景。”为了让更多的人融入这道风景,早在四年前,伦敦就推出了“巴克莱自行车出租计划”。
  按照这个计划,伦敦市区设立的700 多个存车处里存放着超过8000辆自行车,全年全天24小时对公众开放。大约每500米范围内就能找到一个存车处,以方便人们使用。要骑自行车的人在任何一个自行车存车处,只需提供信用卡或借记卡,通过触摸屏幕就可完成租赁,不需要任何预订。在拿到自行车后的半小时内,骑行是免费的,之后租金为每小时1镑或每天50镑,用完后,只要退还到市区内的任意一个租用点即可。
  这种实惠、简便的自行车租用方式,非常适合人们在市区内近距离使用,方便点与点之间的接驳,也一定程度地舒缓了高峰时期地铁系统的拥挤问题。按照约翰逊的说法是---“伦敦鼓励市民和游客更多地使用更清洁、更健康、更便宜、更快、更好的自行车交通。”
  规划城市“空中自行车道”
  酷爱骑车上班的约翰逊推出了让大家都方便骑行的自行车出租计划,可是虽然有了自行车,没有合适的配套道路也是白搭。事实上,在伦敦骑行,最缺少的还就是“地利”。
  由于没有自行车道,骑车人要么往人行道上凑,要么与机动车在狭窄的车道上共舞。虽然伦敦市长约翰逊据说几年如一日地骑自行车上下班,但这并不能改变骑车人作为“道路上的弱势群体”,在行人和汽车的“夹缝”中求生存这一窘境。
  但是,这种状态正在逐渐改变。英国首相卡梅伦2013年8月宣布,为了确保骑车人出行的安全、便利,英国政府将拨款9400万英镑,完善自行车基础设施。其中包括曼彻斯特、利兹、伯明翰、纽卡斯尔、布里斯托、剑桥、牛津和诺维奇等7700万英镑的经费,以及四个国家级公园分享的1700万英镑的经费。英国政府預计,如果再加上当地的另外出资,到2015年,全英国在自行车道路上的总投资将达到1.48亿英镑。
  全英国自行车道建设的最大手笔出现在伦敦。
  英国伦敦交通局于2013年发表计划称,在2023年前,政府部门将在伦敦的自行车基础设施上耗资近9.13亿英镑。而这笔钱的去向主要包括创建一个自行车主要行驶路线的网络,并标注升级路线和距离,以及相关的路况和标识。在伦敦市中心,政府部门将提供一条超大容量的自行车行驶道路,这将是城市里一条快捷方便的通道,而在市中心外,至少将建成三个自行车设施换乘点。
  此外,伦敦还将进一步投资自行车租赁项目,到2016年,再增加8万辆自行车的停车位。
  交通局副局长伊莎贝尔·德林认为伦敦有能力建立最好的自行车道。她表示,“我们已经看到骑车的人数已经有了非常显著的增加。因此,我们需要看到相关设施的改善。”
  伊莎贝尔·德林表示,现在伦敦正打算建设自行车专用快速道,方便人们骑自行车上下班。目前建筑师已经提出相关方案,预计建成时间将耗时20年。这项名为“空中自行车道”的自行车高速公路网,由英国著名建筑师诺曼·佛斯特负责设计。   两周前,诺曼·佛斯特公布了这项规划方案。据他透露,伦敦自行车专用快速道路网总长219公里,第一阶段建设将从伦敦东区开始通往利物浦街火车站,耗资将超过两亿英镑。如果计划获得批准,将在现有的铁路上方建造10条自行车高速路。这项计划将送往投资各方进行咨询,然后提出申请。
  佛斯特说,骑自行车是他最喜欢的锻炼方式之一,特别是和朋友结伴骑车旅行。“我认为,能够步行和骑自行车的城市要比只能开车的城市更加宜居。”
  这位设计师说,“自行车快速道方案是采取非常规的设计方法,试图在拥挤的城市中找到空间。通过在城市铁路上空建设通道,可创造出世界级安全、不受车辆干扰的自行车道,而且,对于通勤者来说,路线非常理想。”
  根据佛斯特的方案,在铁道上方修建的高架道路约三层楼高,沿途设有200多处斜坡引道上下。开发团队估计,每条路线每小时可容纳1.2万辆自行车,高峰时段整个路网行车容量可达40万辆,通勤时间将缩短29分钟。
  在自行车快速路上兜风,想必人人都能找到一些公路赛的感觉吧。
  与安全博弈
  大力推进城市自行车计划的约翰逊市长有一个梦想,就是使自行车在伦敦的流行度能够达到哥本哈根或者阿姆斯特丹的水平。
  在这两个一直被当作欧洲自行车交通发展最好的城市里,自行车早已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了。阿姆斯特丹有57%的居民每天都使用自行车,骑自行车在该市的交通流量中占据了38%;在哥本哈根,52%的人每天骑自行车上班或上学。
  低碳出行的绿色生活理念和最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使得人们重新青睐自行车这种古旧的交通工具,当然它的盛行也和城市拥有完善的、包括自行车道在内的基础设施有关。此外,城市交通法规上也注意保护骑车人的安全。不过,在这方面英国还需迎头赶上。
  据调查,在英国有三分之二的女性认为道路安全系数不够,所以她们不会选择骑自行车。这一点也有现实的支持,伦敦交通局的结论是---女性骑车者更容易遭到卡车撞击。
  但是,其中的理由却颇具讽刺意味,官方给出的解释是由于这些女性太遵守红绿灯规则了,而且容易停在路口那些卡车司机看不见的“盲点”区域。这就是说,如果卡车左转弯,司机就会由于看不见骑自行车的人而酿成车祸。
  2013年7月,伦敦发生的一起自行车交通事故更是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当时正当交通晚高峰时分,一位骑自行车的20岁女子在东伦敦与一辆大货车相撞,当场身亡。遇难人骑的自行车来自政府出资建设的公共自行车项目,事故发生地点也是专用的自行车安全通道。
  警方到达后却未对肇事司机进行拘捕,媒体推测,当时骑行者可能位于货车司机视觉盲区,因此司机的主观责任不大。对于这一情况,英国网友在新闻评论中调侃道,“现在是 2013 年,摄像头和液晶屏满大街都是,为什么开在路上的大卡车竟然还有视觉盲区?”然而,无论就事故原因如何讨论,均不能挽回骑行者的生命。
  目前在伦敦,骑自行车似乎已经成了一个绿色和安全间的博弈。如果是单选的话,后者会轻松胜出。
  但是,自行车的拥趸们正在力促改变,让骑行成为相对安全的交通方式。
  2013年11月29日傍晚,上千名骑自行车的人在伦敦市中心举行抗议。仅在11月一个月的时间里,伦敦就有六名骑自行车的人在交通事故中丧生。抗议者希望伦敦交通局采取措施,确保骑车者的安全。参加抗议的人堵住了位于南沃克的伦敦交通局总部大楼周围的街道。他们把自行车横放在街道上,有些人还躺在自行车的旁边。一些抗议者手举蜡烛,为死于车祸的六名死者进行烛光守夜。
  安全问题现在是每个骑自行车人的心头大患,道路设计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伦敦自行车快速路的设计师佛斯特表示,“为了改善伦敦居民的生活质量,鼓励新一代人以自行车代步,但我们必须确保安全。”
  伦敦交通和警察部门开始亡羊补牢,发起相关安全教育方面的活动,比如在繁忙路口向過往司机发放传单,宣传缓冲区的意义和必要性。
  骑行促进组织也大力敦促政府部门早日严格执行规定,让缓冲区名副其实,成为真正的安全区。这些“缓冲区”位于伦敦许多交通繁忙的路口,白色的方框内画着自行车标志,这是留给骑行者等待红灯的区域,位置在机动车停车线之前,目的是防止骑行者的视线被机动车遮蔽,忽视前方的危险。
  如果安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自行车无疑会成为城市里更有吸引力的交通方式。不过在目前条件下,骑车者个人的警醒也会起到保护自身的作用,比如天天骑车的伦敦市长约翰逊就没出过什么事故。
  当然,对大部分上班族来说,他们看着约翰逊每天能够骑车上下班,最羡慕的地方或许并非他的安全骑车记录,而是他有能力购买距离办公室不远的豪宅。那些住得远的人,不得不开着庞大的四轮驱动吉普车到车站,然后取出折叠自行车上火车前往市内,下车后再匆匆骑车去上班地点。对他们来说,这可不是什么环保秀,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
其他文献
综观国际大都市的发展,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城市照明的发展常常是同步的。一些经济发达的大都市,如纽约、巴黎等,既是一国的经济中心,也是文化中心。  城市的文化艺术活动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还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文化艺术活动让城市活力迸发,有利于发掘传统文化遗产,促进城市夜间旅游业的发展。  我国也不例外。如南通的濠河,作为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身的环城敞开式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对南通的旅游业有非常大的
在2011年以前,海外置业的主力是高净值人群和子女有留学意向的普通家庭,而2012年下半年之后,大量普通家庭加入这个行列,他们的家庭资产大多在几百万到一千万元之间,对移民和留学的愿望不是很迫切,但对投资回报率更加看重  “很多人以为,只有买不起房子的年轻人才会反对来自中国的买家,大部分有房子的本地人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因为他们的资产也在增值。所以当地报纸和政客的抱怨不会有什么意义。”走过全球很多城
1月6日深夜,半昏迷的袁厉害逐渐恢复清醒,她喝了一碗粥,很晚才入睡。次日一早,她拖着病体到乡下接回了自己收养的最后一名婴儿,她原本想亲自将孩子送往开封福利院,但终因身体不适,不得不由他人代劳。  在媒体面前,袁厉害流着泪说:自己现在什么都没有了,以后要把低保也还给政府,不再收养孩子。  两天前的那个早晨,一场火灾突然降临,袁厉害收养的孩子,7死1伤。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    发生火灾时,袁厉害
根据《全球智库发展报告2013》,在排名前100的智库中,中国占据6家,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4家都是国际问题研究智库。  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智库中,也有不少都将外交政策和国际事务作为主要研究领域。  例如,布鲁金斯不仅致力于外交事务的研究,而且尤其重视中国问题和对华政策的研究,集
临近春节,小偷猖獗。本来我的防盗意识是挺强的,但百密一疏,在我坐公交车上班时,毫无知觉地,手机被偷了。来到单位,同事出主意说,你先不要急着挂失,如果偷者用你的手机打电话,则可以顺藤摸瓜,抓住窃贼。我依计照办。  次日,去营业厅一查,小偷果然用我的那部手机拨打了电话,且全是长途。我选择其中的一个号码拨过去,对方说那是一个朋友打的,见我问得仔细,警觉起来,竟矢口否认,又改口说是保险公司业务员打来的。随
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公款高档消费受限等因素影响,近年来,中国印刷业遭遇较大困难。2014年1季度,印刷设备龙头企业长荣股份(股票代码:300195)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35.87%、-78.68%。  尽管如此,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兴全基金等众多机构依然对长荣股份保持强烈兴趣,集体调研频率不断提高。这是为什么呢?  “截至目前,云印刷的设备投资计划为1.2亿,实际已投入8000多万。”5月
“我十多年前到石家庄来上中学的时候,还能看见星星,后来就慢慢看不到了。”石家庄的出租车司机杜荣才对《瞭望东方周刊》说,“霾一直就有,就像现在这样,但去年冬天尤其厉害,和雾一起来的时候,车都不敢开。”  在一个“路灯都看不见”的夜晚,杜荣才开着出租车送人往西走了三四十公里。上了太行山之后,顿时豁然开朗---又能看见满天的星星了。  从北京西站坐火车往石家庄走,未到保定,“白内障”的感觉就开始明显。这
作为公共安全的重要部分,从现实生活到网络空间,每个人都在讨论自来水。但是却少有人知道自来水在哪些环节会出现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就此,《瞭望东方周刊》采访了清华大学教授、饮用水安全研究所所长刘文君。相比民众的担忧,刘文君对自来水的安全充满信心。  《瞭望东方周刊》:民众对于水质的担忧日益加剧,你觉得这种担忧必要吗?  刘文君:一方面,环境污染在加剧,这是个不可回避的现实,供水的安
李克强总理于10月9日至17日访问德国、俄罗斯、意大利、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并出席米兰召开的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这是今年我国重要的多边外交活动之一。  亚欧会议创立于1996年,首脑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在亚洲成员和欧洲成员之间轮番举办。中国作为亚欧会议的创始会员国,一贯重视和支持亚欧会议,不仅是各成员中首倡部长级会议最多的国家,而且每届首脑会议均由总理出席。这次亚欧会议是李克强担任总理以来首次出席。 
2014 年11 月15 日,浙江大学利用先进数字技术成功“克隆”敦煌石窟。图为浙江大学副教授刁常宇在解说敦煌220 窟复制窟上的佛像壁画  “呼啦”,这是侯卫东形容当下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措辞。他的身份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  “中国拥有的三维扫描仪可能是全世界最多的。大学、研究机构、公司都在买,升级太快,还没吃透上一代,下一代就出来了,赶紧再去买。”侯卫东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