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钢选址的前后

来源 :湘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dfs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湘钢始建于1958年。关于湘钢的选址,众说纷纭,这里以笔者的亲身经历和掌握的翔实史料来展示历史真面目。
  20世纪30年代初,备受欺凌的旧中国,工业极度匮乏。有不少志士仁人为抵御侵略,殚精竭虑致力于发展中国自己的钢铁工业。以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秘书长翁文灏为代表的一批先辈知识分子,曾经编制并实施过一个规模巨大的“三年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部分是在中国南方兴建一个相当于东北的沈阳、鞍山和抚顺的工业区。这个工业区的重心就在湘潭。以这个工业区为中心,北可以通过粤汉铁路支持武汉,南可以通过广州保持国际通道,东可以直指华东,而西更可以通过湘黔铁路与大西南连成一体。从现在看来,在当时国内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形势下,这的确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
  南方的铁路包括从浙江的杭州到玉山(杭玉段),玉山到南昌(玉南段),南昌到萍乡(南萍段)。四段铁路中除株洲到萍乡一段长度89公里的线路已于清朝末年建成通车以外,其余三段均是在九一八事变后的1931到1937年间建成并交付运营的。
  与大规模铁路建设的同时,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决定在湘潭建设当时在中国内地堪称第一流的,由德国克虏伯公司和西门子公司提供设备的中央钢铁厂、中央机械制造厂、中央电机制造总厂和发电厂(这3座工厂的厂址正好就是今天湘潭钢铁公司、湘潭电机厂和原湘潭发电厂的厂区范围)。中央钢铁厂的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土建工程基本完工,铁路已经铺轨到厂区,由德方提供的设备也开始到达现场并部分开始安装。工程进展之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尤其日本侵略者畏如蝎虎,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卢沟桥事变,随之又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正面战场的攻势。1938年武汉失守之后,当时的国民政府不得不把这些工厂设备大都拆迁到大西南地区。
  1958年6月间,新中国老一辈钢铁专家邵象华、杨树棠在知道我已经被调动到湖南钢铁厂时,把我叫到他们办公室,亲口讲述了国民政府在南方建厂的这段历史。我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更感到老一辈钢铁志士没有完成的理想将会由我们来实现的光荣感和使命感(这时邵象华即将调往北京,任钢铁研究总院院长)。上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湘潭之所以被选定计划中的工业区中心,并不是像“大跃进”期间讹传是伟人故里的原因。国民政府当然也更不会因为湘潭出了几个共产党的大人物就把湘潭作为重点加以扶持,甚至把3个重要的工厂放到湘潭。
  湘钢选厂定点工作真正起于1956年,当时正是百废待兴的年代,对领袖个人的崇拜,还远远没有达到因为是领袖的故里就要建设一座钢铁厂的程度。1956年5月,由北京黑色冶金设计总院副院长李力所率领的一行14人的湖南钢铁厂选厂工作组来到湖南,经过两个多月的初步踏勘,从17个备选厂址中选出的只是长沙的(郎 木)梨——金圫地区的金圫、庄家岭和打鼓岭。而湘潭的七里铺厂址则名落孙山。从现在所查到资料来看,当时领袖故里根本没有成为一个条件被纳入技术经济比较范围。在这次踏勘一年之后,1957年6月,以冶金工业部新厂联合筹建处主任张一峰为首的,包括各方面专家一行23人的选厂定点工作组,经过仔细的考察和比较之后,最后选定了湘潭的雷公塘为湖南钢铁厂的厂址。从现在所能查到的踏勘报告、选厂报告,以及有关的审批文件和讨论记录中看,也根本没有一言片语提及湘潭是毛泽东故乡这个后来变得高度敏感的话题。直到1957年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准在湘潭建设湖南钢铁厂时,也没有任何文件提及在湘潭建厂有什么伟人的政治意义。
  笔者多年在湘钢建设问题上所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实,湘钢建厂50多年的发展历程以及湘钢对湖南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都已经充分证明了当初选厂决策的正确性。
  (周崇英)
其他文献
我不知道“泵”从何时才有,怛知道“家”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单应,包括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泵属在内。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共有家庭户4亿多。31个省、市、区中,北京市平均每个泵庭的人口为2.45人,是全国最低的,而西藏的家庭规模则为全国最大的,平均每个泵庭户的人口为4.23人。从总体上讲,经济越发达地区“家里人”越少。  每个人部有“泵”的体验,一回到泵里,紧张而疲惫的身心
期刊
邱训民一家三代五烈士,英魂可昭日月,惊天地、泣电神,为后人永远铭记。  邱训民,原名邱炳卿,平江爽口沙段人(现三市镇沙段村)。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农民自卫军队长、湘鄂赣红军独立师团长、师长,红十六军七师师长。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在陈毅领导下,邱训民留守中央苏区。同年12月在江西赣州作战时英勇牺牲,时年36岁。为纪念邱训民的英雄壮举,20世纪60年代,八一电影制片厂在湖南平江
期刊
毛泽东常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在熟读中国历史典籍的过程中,他留下了数量丰富、见识独到、视角新奇的历史人物点评手迹。然而,在毛泽东的点评中能得到“政治家”这个评价的人却只有三位:朱敬则、姚崇和张说。  政治家、历史家朱敬则  朱敬则(635-709年),字少连,亳州永城(今河南永城)人,出身名门望族,“倜傥重节义,早以辞学知名”。唐高宗时任右补阙。毛泽东在读《旧唐书·朱敬则传》时,非常欣赏
期刊
“文革”后期的中国,局势混乱,正常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很难维持,国家经济发展遭到严重损失。为扭转国家危局,以胡耀邦、宋任穷、耿飚、苏振华、谭震林、王震等为代表的一批湖南籍领导干部不顾个人安危,以非凡的胆略、巨大的勇气和强烈的使命感,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国家正本清源、拨乱反正,为开启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扫清了道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与粉碎“四人帮”的斗争  1976年,多事之秋。周恩来、朱德,毛泽
期刊
廖汉生是湖南人民的优秀儿子。1911年11月14日,他出生于桑植县长瑞乡一个土家族农民家庭。他家与贺龙家仅有一山之隔,敢为穷苦人打天下的贺龙,很早就成为他心目中崇拜的偶像。他的父亲廖茂才是湘西才子,思想倾向革命,后来加入贺龙部队。在贺龙和父亲的影响下,他幼小的心灵便埋下了反抗恶势力的种子。6岁那年,他发蒙读私塾,11岁入桑植县立高等小学校,13岁时在贺龙安排下到常德省立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插班。在
期刊
在中共九大召开期间,华国锋与国家轻工业部领导同志研究,决定在韶山建一个棉织厂,以此推动韶山轻工业的发展。  1967年,湖南省韶山区委择址银田大圫里,拟筹建韶山棉织厂。1970年7月的一天,韶山棉织厂破土动工不久,华国锋就风尘仆仆地来到了韶山,接见了当时筹建指挥部负责人张泽佐(后任韶山棉织厂党委书记)。华国锋紧紧握着张泽佐的手,亲切地询问了工厂筹建的情况。当他听完详细汇报后,当场指示:“在毛主席家
期刊
报道十月革命后苏俄实况的第一人。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后,俄国顿时成为世界的焦点。瞿秋白对这一改变劳苦大众命运的运动充满了景仰。1920年冬,他受时兼任上海《时事新报》驻北京外勤记者孙九录的推荐,毫不犹豫地放弃只差两个月就可获得文凭、当上外交官及优厚的俸禄,欣然同意应聘北京《晨报》赴苏俄考察的3名记者之一。  瞿秋白在俄国两年时间里,写出了大量的通讯和《俄乡纪程》、《赤都心史》两部散文集寄回国内发
期刊
向仲华,1911年8月出生于湖南省溆浦县观音阁镇浆池湾村,是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先后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广州军区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中将军衔。抗战时期,曾任新华社社长,为新华社的成长壮大和鼓舞全民族解放斗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向仲华调任军委后方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不久,改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报社社长。上任伊始,他根据党的抗战主张,为《红色中华》
期刊
长沙、株洲、湘潭同处湘江中游,三市呈“品”字形分布,从长沙到株洲、湘潭两地不过40多公里,株洲、湘潭两市仅仅10多公里。面对三者之间特殊的地缘、业缘环境,湖南历届省委、省政府以及诸多有识之士,都先后产生了使之珠联璧合带动三湘腾飞的遐想。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湖南以此为重点,着眼长远、谋划大局、寻求突破,经历一次次波折与磨难,最终将其打造成了“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试验区。这不仅为湖南经济又好又
期刊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党的工作重心转到了经济建设上来,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胡耀邦、朱镕基、贺国强、李维汉、谭震林、黄克诚、宋任穷、王震、杨得志、张震、李铁映、彭珮云、周光召、毛致用等为代表的湖南共产党人,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开拓前进,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使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华民族和平崛起作出了重大贡献。    推动改革开放大业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