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之后,我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om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3年,加拿大女作家艾丽斯·门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代表作品《逃离》也开始大面积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她以女性独特的视角讲述现代文明社会中加拿大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尽管作品中讲述了多种类型的“逃离”故事,但对比分析后可以看出,这些女性“逃离”的结果却不尽相同。本文试图通过揭示女性“逃离”背后隐藏的原因以及逃离结果,从而解读《逃离》的主题。
  关键词:爱丽丝·门罗;《逃离》;逃离结果
  作者简介:杨天姣(1992-),女,汉族,山西大同人,海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9--01
  一、引言
  艾丽斯·门罗是加拿大著名短篇小说家,被誉为“加拿大的契诃夫”。门罗的故乡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威汉姆小镇,始终是其创作最重要的灵感之源。门罗的作品题材绝大多数都是描写城郊小镇上普通妇女的日常生活,围绕着她们的出生、死亡、结婚和离异等形成了她创作的主题。
  《逃离》的八篇故事中女性都是“逃离”的主角,可以说这是一部关于一群普通女人的“逃亡史”。在这部小说集中,门罗站在女性的视角,以女性作家的细腻笔触描绘了一群“欲逃终而不得”的女性,她们怀揣着无限的犹豫、无奈、怅惘、迷惑,她们不满于现有的生存状态,她们时刻想要逃离却终究无法摆脱人生困局。人,特别是女性,常常有逃离的欲望。女性,尤其是现代女性,面对多样化的社会角色总感到压力重重,为了生存和追求更好的生活,她们常常会做出违心的选择,她们不得不粉饰自我,在社会舞台上演绎异己的人生。因而,她们常常会怀疑自我,总想着要逃离,摆脱日常生活的平庸琐碎,挣脱生活中的束缚禁锢,逃脱命运的无常捉弄。
  二、逃离的结果
  面对生存和生活的重重压力,几乎每一个现代女性心中都潜藏着一个“逃离”的念头,一旦被触发,她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将其付诸行动。然而门罗却告诉读者,逃离仅仅是一种逃避,纵观合集中的多个故事,我们看到,女性的逃离往往以失败告终,它并不能带给女性新的生活,但是却能让她们以全新的态度对待生活。
  (一)回归从前的生活
  逃离是暂时的解脱,事实上,《逃离》中的女人们全都是在和时间较量,最终全部失败。逃离也不过是她们面对生活无奈时的一个歇脚处,过去的日子充满无奈,前方的路是更不确定的未来。
  《逃离》中的卡拉“逃离”了两次:曾经她迫不及待地逃离了父母,匆匆来到克拉克身边,希冀着新的婚姻生活;现在她又想要逃离现有的婚姻生活。卡拉似乎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忍受克拉克了,寻找新生活,似乎只要一辆大巴就够了。为着再一次的逃离,她兴奋激动到不能自抑,她几乎看到了前方闪亮的灯。然而,逃离的痛苦却是她无法预见也不想承受的。与即将到来的孤寞相比,过去那种被她认定为无趣的生活的危害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了。也许新生活会呈现出意想不到的光彩,但她却放弃了,因为她没有勇气迎接与新生活相伴而来的新挑战。短暂的逃脱之后生活依旧按原有的轨迹运行着。门罗精准地述说着女人在失败的爱与生活面前,在即将明了的道路面前,选择了再一次逃离——逃离回去。
  总之,门罗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主人公在一段逃离之后,兜兜转转,好像又都回到了生活的原点,回归到从前的生活,但那片刻的逃离却非全无意义,它还是给这些无法与命运抗衡的女性带来了短暂的解脱。
  (二)继续在平淡中成长
  逃离,就是从熟悉的生活走向陌生的生活。现代人常常想逃离过分熟悉的生活,也渴望走出去看看诗中的远方。而女性由于多重社会角色的压力,这种逃离的心态就更加突出。
  《机缘》中的朱丽叶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她是那种精神世界丰富,而生活经验相对贫乏的女性。学业与婚姻于她而言,就像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而她甚至不经过思考就逃离了书斋。面对仅有一面之缘的打鱼男子,她天真地以为这就是所谓的爱与真实的生活。尽管现实与书本有着巨大的差距,她却毫不理会,她毫不顾忌男子的妻子和他的众多情人,匆匆飞奔向她残酷的婚姻生活。事实上,专制的命运从来都不会考虑到弱小生命的无辜,而是以一种戏谑的口吻向朱丽叶宣告了逃离的结局——男人海上失事就地火化。然后她不得不回归到从前的生活中,继续学业。朱丽叶看似是又归于从前的书斋生活,事实上,在这一逃离过程中她学会了慢慢成长,能够从容地面对生命交给她的一切不幸与始料未及,她能够坦然面对女儿的背叛,在逃离了那么久之后又欣然回到书中来,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成长。
  而《播弄》中的若冰因为与丹尼洛的一场误会,开始逃避婚姻,一直未嫁。然而她也正是在真相揭晓前的那20年里,在错过的那20年里不断地学习成长,或许这是她逃离两性的一种手段,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场逃离让她学会了成长。
  事实上,逃离是门罗为在现代社会遭遇生存困境的女性建立的形而上的皈依所。逃离往往是无疾而终的,这或许正是门罗想要告诉我们的,不要指望逃离能改变生活。所以,门罗笔下的故事,经过“逃离”后的女性,或者用平常心来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或者與她们质疑和厌恶的现实和解。“一次次逃离的闪念,就是这样无法预知,无从招架,或许你早已被它们悄然逆转,或许你早已将它们轻轻遗忘。”“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或许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瞬间,就像看戏路上放松的脚步,就像午后窗边怅然的向往。”
  三、结语
  爱丽丝·门罗正是通过《逃离》这部小说来展示她的观点:所谓“逃离”,寻找生命的出路,不过是种回避,并非真能解决问题。同时门罗也在提醒读者,并不是每种逃离意识都可以付诸实践,因为逃离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校极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参与式研讨课:“大学音、体、美专业英语参与式教学模式研究”和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中国文化传播的大学英语音、体、美专业英语移动学习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S[2017]GHB)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这部励志的小品电影,有别于其他印度电影的唱歌跳舞风格,讲述漂亮传统的家庭主妇莎希(Sridevi饰演)由于不懂英文而得不到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价值观对中国社会发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拾取其中几个主要观念进行简介,以展现传统中国的价值体系和国人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传统文化;善;诚;仁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1  一、“善”  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价值观念,这是毋庸置疑的。古代的训蒙读物《三字经》开篇即有“
摘 要:《地球之眼》重点通过对几个人物的具体描写,展现了人物因不同人生选择导致命运的起伏,从而揭示了人在面临选择时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本文将运用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方法对其进行具体分析,进一步探讨其中包含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关键词:结构主义;二元对立;《地球之眼》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2-0-02  《地球之眼》这部作品向
在我年幼的时候,从心底里就恐惧打针,吃药这两种比疾病更使我痛苦的治疗方法。医院是使用这两种“酷刑”的指挥所,以至于儿时的我每每路過儿童医院,就本能的表情严肃,双手握拳,后背挺直。这一系列的条件反应到我五六岁时才得以改变。  那年冬天幼儿园里的孩子们轮流病倒,我也没能幸免。由于我的不配合,使病情急骤恶化,后经人介绍了一位中医,用很神奇的治疗方法——在穴位上滴上中药,再用专用小罐作用于穴位,几天后病情
摘 要:在20世纪乡土抒情小说的创作中,沈从文和迟子建是极具代表性的两位作家。迟子建继承和发展了沈从文的文化立场和创作风格。他们都是都市文化背景下乡村生活的歌者,他们的作品充满着知识分子深厚的责任感。  关键词:沈从文;迟子建;乡土抒情小说  作者简介:王永芳,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
摘 要:绘本以插画为表现重点,是儿童求知、智力增长发育、对世界认知的重要途径。绘本的插图设计以儿童为本位,结合儿童的阅读习惯,从儿童的心理去考虑,利用插图的趣味性激发阅读兴趣,让儿童通过自身无穷的想象力和感悟力理解绘本传递的无穷的信息,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关键词:绘本;儿童;身心发展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4-0-02 
摘 要:卡夫卡是20世纪西方现代文学大师,他的作品都是以客观冷静、细腻敏感的语言来展示任务形象的,将人们精神层面的困境揭示的淋漓尽致。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卡夫卡《变形记》中的孤独意识,包括变形是孤独的顶峰状态、儿子在父子冲突下的孤独、活着是孤独的旅程等。  关键词:卡夫卡;《变形记》;孤独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
算來好景只如斯,惟许有情知。寻常风月,等闲谈笑,称意即相宜。  十年青鸟音尘断,往事不胜思。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总是恼人时。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0--02  法国著名作家纪德是位高产的作家。一生著有小说、剧本、散文、日记 和书信等多种作品。在1891年,20岁的他便写出了第一部小说《安德烈·瓦尔特手册》,直到1947年,年届77岁他最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肯定他对世界文学做出的突出贡献,当时瑞典文学院是这样评价他的文学创作和作品的:“为了他广包性
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项目(项目号:14XSYK030),项目名称村上春树作品中“两个世界”的研究。  摘 要:村上春树的作品中虽然处处展现现代年轻人的心灵空虚,但却缺少对社会的关注。而这部《神的孩子全跳舞》是一部关注日本全社会地震后人们心灵空虚自我反省最终找到自我重建走出心灵阴影的方式的短篇小说集,同时这部小说集不同以往的是村上春树直面社会问题的里程碑之后的新的起点。  关键词: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