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qh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载着教育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教育职能,同时,从高职院校入手加强和谐高校建设,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渠道。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感情更加敏感、个性更加突出,如何做好高职院校相关学生管理工作,建立和谐的校园氛围,是现代高职院校重点关注的热点课题;笔者即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入手,就和谐视角下的学生管理模式,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学校参考。
  关键词:和谐视角;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管理模式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带动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应提高了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实际要求。传统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由学校团总支依托学校辅导员负责完成,学校教师仅关注于学科知识的教学和传授,从而造成了学生科学素质教育與人文素质教育的脱节,相应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的学生管理重点强调突出了学校的管理要求,对于学生主观的成长需求和内心感受,缺乏应有的重视和关注,从而导致学生排斥学校管理、逆反、极端等问题。本文即围绕和谐视角下的学生管理要求,提出了一种"辅导员-导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学生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一、"辅导员-导师-学生"三位一体学生管理模式概述
  与普通院校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感情更加敏感、个性更加突出,客观要求学校及教师给予学生更加全面的关怀,在深入了解学生主观需求的基础上,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以提高学生的管理依从性和学生管理应用效果。因此,各高校应全面摒弃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建立"辅导员-导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学生管理新模式,以实现对学生行为和思想的全方位管理,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和正向的积极引导,加速和谐高校的建设和发展。
  首先,"辅导员"的选择和确定要打破以往的固有模式,学校需在每一个专业设置"专业辅导员",负责一个专业的学生整个大学生涯的学生管理工作,从而保障学生管理工作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专业辅导员"应对本专业的培养方向有着充分的认识和了解,以完成对学生专业学习的正确引导。另外,"专业辅导员"还应与学生建立平等、友好的交流关系,通过与学生间的友好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或生活中遭遇的问题,并给予学生相应的帮助,从而实现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全方位管理。
  其次,"导师"应挑选具有良好专业知识背景的高学历教师担任。"导师"的作用主要在于配合"专业辅导员",加强对学生学习生活及相关行为的管理和引导,重点加强"导学、助学、督学"三方面的学生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导师"应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专业目标和理想,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遇的困难,同时要鞭策学生加强自我学习,促进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最后,学校还要积极发挥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与"辅导员"和"导师"相比,"学生代表"直接在学生群体中产生,与学生群体的距离更近,是学生群体主观思想和需求的集中代表。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学校应挑选优秀的高年级学生负责相应的学生管理工作,进而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对低年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更加深入地发现学生群体的需求和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辅导员-导师-学生"三位一体学生管理模式的实施要点分析
  就学生管理实践而言,学校应充分发挥"辅导员"、"导师"、"学生"三方的管理作用,针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专业学习和思想情感实施全方位的管理。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管理的实施效果,学校还学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导师-学生"三者间的关系:首先,"辅导员"是学生管理的主要承担者,负责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以及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就业教育等工作,其也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力量;"导师"则是配合"辅导员"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力量,其主要负责对应班级学生的专业学习指导,同时根据学生管理实际要求开展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毕业教育;"学生"是学生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其主要负责协助"辅导员"和"导师"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同时还要加强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应全面提高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视,从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和学生管理实际需求入手,结合和谐管理理念,对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引入"辅导员-导师-学生"的学生管理新模式开展相应的学生管理工作,以实现对学生生活、学习、情感的全方位管理,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温斌.生本管理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2]袁艾兰.浅谈高职院校和谐学生管理模式的构建[J].科技创新导报,2012(33).
  [3]刘鸿军.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模式探索[J].文学教育(中),2016(07).
  [4]邢玉菲,王磊.高职院校"辅导员+成长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引入的思考[J].山西青年,2017(15).
  作者简介:
  李晨(1997-)男,汉族,江苏连云港人,学生
其他文献
摘 要:将从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发展的现状入手,对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其中包括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的诸多问题介绍,希望读者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桥梁施工技术。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问题;措施  近年来,由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我国的道路与桥梁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经济水平比较低,道路与桥梁建设所用的建筑材料质量较差,建设道路与桥
期刊
一、关于高校校际合作概念的界定  1、高校校际合作的概念  高校校际合作是指,以高校为主体要求两个以上的大学,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活动上进行合作,通过共同的投入和努力达到一定的办学目的。  在这里要区分高校合并与合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高校合并,是指两个以上的高校合并为一所高校。参与合并办学的高校通常都失去其原来的独立地位,成为合并后成立的新大学或"大学系统"的一个分校或一个部分。很明显这里的"
期刊
摘要:高等艺术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在单一的专业知识传授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中和能力和自我认识、自我培养能力。在大学专业化的学习环境里,学生不仅学到了扎实的基本功,更重要的是对自己有了更深的认识,为自己的兴趣、理想以及能力找到合适的 发展方向,这样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需求。  关键词: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理论;社会实践;关系  高等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它强调专业性素质教育,是社会人力资源分工的前
期刊
【摘要】当前,高校学生管理无论是从形式还是措施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理念与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其发展的需要,不仅制约了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而且束缚了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因此,许多高校正逐步改善传统的学生管理现状,开始提倡一种体现道德和"以人为本"的创新管理途径,但由于受到旧体制的潜移默化,在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新局面的同时,存在许多障碍因素,本文将对旧模式下高校高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摘要:21世纪,我国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我国的建筑、工业、教育、医疗、养殖以及餐饮业都在快速的发展中,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脚步造逐渐加快。新时代背景下,每天都有新的技术和理念和理念诞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成为当今时代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格外的注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教育成为目前高校教育者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大数据等新的社会特征的不断显现,使得整个社会行业竞争以及人才竞争更加白热化。这就对当代的教育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为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充满活力的重要途径。随着对人才需求类型和需求量的不断增多对教育的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可见教育改革在我们的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是我们培养高素質人才、满足行业竞争需求以
期刊
曾几何时,名师只出现在电视里、报纸上,只坐在高高的主席台上。那时的名师,让老师们望尘莫及,名师的事迹都是神话,对于广大老师而言,成为名师的念头想都不敢想。那时候,名师是老师们的榜样,名师们的教育理念被老师们奉若经典,名师所写的书籍被老师买来、收藏,翻来覆去的阅读却总觉得意犹未尽。  再后来,有一段时间里,老师们发现,突然之间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那么多名师。这些名师自诩比以前那些名师理念更为先进,思想
期刊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学生源扩展,使得学生质量呈下滑趋势,高职院校的学生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不足,很多学生奔着一张文凭来高职院校学习的,因此也不听从学校的管理。本文就对高职院校的日常管理进行探讨,以期能提高学校的育人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特点;措施  要想提高管理水平,必须要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目的性。通过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方法才
期刊
【摘要】学生对专业课《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的学习总感难:书厚、知识点多、联系的学科多、可操作的难度大……但,它是中职建筑类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建筑类的学生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于是我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用过程导向方法进行教学--简单的过程重复(重复是最好的记忆),让学生感觉书变薄了,学起来更轻松了,记忆更准确了,学习当然效果也就更好了!这样教的轻松,学的容易--快乐学习!  【关键词】预制桩施工
期刊
职称关乎着教师的切身利益,职称让干着同样工作的老师拿着有明显差距的工资。职称原本是让能力强、资历深、且有工作业绩的老师多获得报酬,但在具体的职称评审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的尴尬局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又该如何解决呢?且听:  一、职称无法衡量教师的教学能力  大多数学校以教师的教学成绩作为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因为很多人认为教学成绩代表着教师的教学能力。以教学成绩评价教师既对得起老师,也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