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三农”情结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uiww06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三农”即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关系到国民的素质、经济的发展。而研究“三农”现象目的就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和农村的稳定。实际上,早在我国古代的东晋末期已经有人在文学创作中涉及到当时的“三农”现象了。他就是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后改名为陶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和散文家。因早年丧父,九岁时陶渊明就和寡母寄居在当时名士外祖父孟嘉家中,由于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兼具着“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两种不同的志趣。他曾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几度投身仕途,但最终因不愿“以心为形役”而选择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他也曾抱着“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的报国志向,但最终因“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而选择了“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最初接触陶渊明的著作是他的散文《桃花源记》。文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以一个外人的视角描绘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农业社会。这与当时战争频乃的黑暗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这也是作者及当时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文中所涉及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生活现状体现了当时人们的追求与想往,也反映出人们对当时现状的不满与反抗。这是理想中的“三农”,与当时的生活形成了反差。
   而我则更愿意称陶渊明为“田园诗人”,因为他的田园诗则更真实地反应了当时的“三农”现象,并且他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真正能够贴近土地、贴近农民、贴近农村的农民诗人。读陶渊明的诗,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能够和村夫野老交朋友,真正了解他们的生活情趣和内心世界;他能够躬耕自资,自食其力,体会农民生产劳动的艰辛困苦;他能够关注农村的兴衰荣辱,治乱否泰,倾注情真意切的忧患关注。所以,读陶渊明的诗,更多的是体会当时的“三农”现象。而陶渊明作为一个出身仕宦的隐逸诗人,家族虽已衰微,但心高气傲,他何以对农民、农村、农业如此熟悉,有如此眷恋呢?下面选取几首陶诗浅析。
   一、陶诗中的农业状况: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是陶渊明《归园田居(三)》中写到的。作为士大夫,陶渊明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杨楫越平湖,泛随清壑回。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从这些身历其境的劳动诗句来看,诗人对于农村的艰苦劳动,勤勤恳恳,尽力而为。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早出晚归,身上沾满了泥水,虽精疲力竭但不抱怨的农民诗人苦中作乐的形象。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那个战争频乃的年代,作为农民要想填饱肚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已经适应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民生活的陶渊明也习惯与农民兄弟见面时最多的话题莫过于谈论庄稼的长势。“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与村民邻里见面没有其他的寒暄,直接切入话题:桑麻的长势。从这里,我们看到了当时农村的生产劳动环境和情景,体察到诗人作为农民自食其力、自得其乐的可贵,也多少了解到一些农家的稼穑之苦。
   二、陶诗中的农村形象: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在陶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笔下恬静而和谐的农村面貌。“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烟雾在农村中是一些再普通不过的事物,单独看根本就不能给人多少美感,但经他一组合使一个有花有果、有树有人烟的农家美景跃然纸上。“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宁静是陶渊明在诗中着力表现的农村形象,这同时也是他内心世界的反应,只有“心远地自偏”才能做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另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就是在他归隐的同时,陶渊明作为曾胸怀“大济苍生”愿望的诗人,不可能只关心自己的事情。他在歌颂农村美好的同时也没有忘记那个带给他失望的社会。“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农村的破败怎一个“穷”字可概括,僻陋的信息给农村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经济的衰退。“荒途无归人,时时见废墟”,破败的农村无人居住,到处留下的是倒塌的废墟,这样的农村是诗人所处时代的真正写照。但诗人所希望的农村却是理想中的“桃花源”:“土地平旷,房屋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我们也很清楚,这种主观上的理想农村在当时社会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从陶渊明的田园诗中能更真切的体会到当时农村的真实状况。
   三、陶诗中的农民形象: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勤劳、善良、朴实、好客是陶渊明诗中对农民形象的整体描摹。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农民诗人,他的内心真正贴近了农民兄弟,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用他的实际行动去体会作为一个农民的感觉。“主人解其意,遗赠副虚期。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面对“我”的行乞,他们没有表示出鄙夷的神态,而是赠送东西.殷勤留饮。这里慷慨大方,热情朴实的农民形象跃然纸上。“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新代明烛。”,一壶酒,一只鸡,一根荆新,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一经诗人点化便显现出浓郁的生活情趣来,左邻右舍,你来我往,不拘形式,不讲排场,简简单单,随随便便,一幅至情至性的农民生活场景,好不羡煞他人。这样的至诚至美的农村风情,也只有在陶渊明对农民朋友真心诚意之时,才能深切地体会得到。而陶渊明热爱劳动,热爱农村,热爱农民,他能够和农民一块劳动,一块聊天,一块生活,体察农民的喜怒哀乐,感受农民的艰难困苦,融入农村,成为农民中的一员。这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总之,不管陶渊明的归隐是因士大夫清狂傲世的“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还是孤芳自赏对“采菊东篱下”的向往,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涉足山水,躬耕田园的“农民”诗人,关注农民的生活,关注农村的状况,关注农业的发展,都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也是我国东晋诗歌上的一朵奇葩。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如何对他们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方法指导,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自主阅读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语文 阅读 能
目的:  ①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③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各证型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疾病程度的相关性;  ③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各证型与
摘要:小学作文立意教学是提高学生作文的重要内容。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应抓好"三个环节": 让学生明确什么是作文立意及立意的重要作用,是作文立意教学的基本环节;让学生掌握作文立意必须做到正确、新颖、深刻、集中四个具体要求,是作文立意教学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学会写立意作文,必须意在笔先、注重审题,意需深掘,注重体验,意贵独创、注重生活,意要多思、注重思维,这是作文立意教学的最关键环节。  关键词:小学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伴贫血患者血清铁调素(hepcidin,Hepc)、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水平及中医证候特点,探讨中医证候与Hepc、IL-6的相关
摘要:小学汉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课前,教师进行文本细读,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理解文章的精髓,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调,找准朗读训练点;课上,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悉心指导,花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静思默想、自读自悟,利用妙语导读激励学生读的积极性,进行必要的技巧指导,为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服务;课余,组织学生开展系列朗读展示活动,激起学生提高朗读能力的欲望,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
摘要:新课程改革是知识信息时代的需要,同时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让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较大转变,教师的专业素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语文教师更要具备学习与钻研能力,尽快适应全新的教育理念,快速转变教学方法,形成完善的专业素养,不断引进时代活水,让干枯的语文教学园地里永远生机勃勃。  关键词:新课改 完善 钻研 素养   新课程改革是知识信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适应社会的需要,也是培养人材适应社会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然而,在小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一谈到写作文,他们都很害怕。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期刊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提出:要培植孩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那如何让学生对祖国文字产生兴趣,如何让学生喜欢写字呢?    一、教师榜样示范是学生喜欢写字的前提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示范性的特点。教师的示范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影响。教师自身书写的好坏,最能直接影响学生的书写质量。特别是我们语
期刊
摘要:文言诗文不再是现代社会主要的交流工具,在生活交往中似乎已没有必不可少的用途,但它承载着从汉文字诞生之日起至近代开始前的中国历史,中国历代许多伟大思想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都使用这种语言,并且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现代汉语应该是脱胎于古代汉语,且仍然保留了古代汉语的深层语义的语言,与古代汉语失去了联系的现代汉语必然由于文化底蕴的不足而显得浅薄和苍白。因此,在初中阶段加强文言诗文教学对
摘要:“以读为本”的阅读训练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发挥他们的个性,形成开放性思维、积累语言知识等都有很大作用;对饱受讲读式教学之"苦"的教师,也是一个值得推广和探讨的好教法。它使教变得宽松,使学变得愉快,是一种快乐教学法。  关键词:教学 改革 阅读 自主   对于孩子来说,快乐的学习是最重要的。怎样使我们的阅读教学快乐起来呢?实践证明,如果实施“以读为本”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