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救治在高处坠落伤院前急救中的效果探讨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adonaargent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规范化救治在高处坠落伤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急诊科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的高处坠落伤院前急救患者96例进行规范化救治,即快速的急救反应能力,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转运途中的严密监护,院前与院内急救的无缝衔接。结果:96例高处坠落伤患者中,有92例患者均安全回院;死亡4例,其中有3例到达现场已死亡,有1例在转运途中死亡,抢救成功率95.83%。结论: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对高处坠落伤患者通过规范化救治,患者能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可降低患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 高处坠落伤; 规范化救治; 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总的任务是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技术,使伤员尽快得到救治,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为院内救治打好基础[1]。高处坠落伤的特点为患者病情重,死亡率、休克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因此必须分秒必争进行抢救。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和院前和院内急救的无缝衔接,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关键。
  1 临床资料
  96例高处坠落伤患者中,男86例,女10例。年龄3~70岁,平均39岁。其中意外事故88例,自杀6例,其他2例。坠落高度<3 m 32例(33.3%),<9 m 39例(40.7%),<21 m 19例(19.7%),>21 m 6例(6.3%)。
  2 规范化的救治方法
  2.1 快速的急救反应能力 急诊人员在接听急救电话时,问清楚出事地点、大致伤情、受伤人数、联系电话、附近有无标志性的建筑等并做好记录,白天在3 min内出诊,晚上在5 min内出诊,尽可能的在最短时间到达出事现场。到达现场后,立即使患者脱离危险环境,迅速检查病员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肢体活动等情况,并了解患者的受伤时间。
  2.2 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 护理人员在配合医生检查的同时,常规用静脉留置针建立快速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补充血容量,确保输液用药通畅,维持有效循环。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对呼吸弱或无呼吸的患者用便携式呼吸机控制呼吸。常规给予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根据四肢骨折情况给予包扎固定。
  2.3 转运途中 在转运途中怀疑有颈椎损伤、脊柱骨折的患者,常规安置颈托和头部固定器,用脊柱固定板搬运,主要目的是防止由于路途颠簸导致的继发性损伤。医护人员在患者身旁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上急救车后要固定好各种管道,防止扭曲、滑脱、阻塞和受压。注意观察针刺部位有无液体外渗,遵医嘱及时更换静脉液体,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固定好口咽管、气管插管的位置,防止移位和脱管,以保证有效的通气。
  2.4 院前与院内急救的无缝衔接 利用车载通讯仪器与医院急诊科进行联系,告知患者病情,以便做好抢救患者的准备工作,及时协调相应科室,做好抢救患者的准备,保证患者到院时能得到及时检查、及时抢救、及时手术,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来院后行手术治疗及病情危重的病人均直接送ICU监护治疗。
  3 结果
  96例高处坠落伤患者中,有92例患者均安全回院;死亡4例,其中有3例到达现场已死亡,有1例在转运途中死亡,抢救成功率95.83%。
  4 讨论
  4.1 在院前急救工作中,要求急救人员要具有快速的反应能力 本院急诊科制定有完善的制度职责,发生各种突发性事件的应急预案,在每年的节假日医务科都要联合急诊科对院前急救工作进行演练,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医务人员与出诊司机实行24 h值班制度,随时处于待命状态,接到急救电话后3~5 min内出诊。科主任与护士长加强对医生护士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医生到ICU轮转2年方可上岗。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工作,对保证患者的生命,降低患者死亡率至关重要。本组96例患者中,有3例到达现场已经死亡,除1例因伤势太重,在转运途中应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均安全回院进一步得到及时救治。因此快速的反应能力及过硬的专业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先决条件。
  4.2 重视院前急救 高处坠落伤的现场急救主要建立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控制出血和骨折固定。医务人员在到达现场后及时建立快速有效的静脉通道,对呼吸不畅者,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保证呼吸道的通畅,以维持有效的通气。心跳呼吸停止者,予以心肺复苏;对开放性损伤伴活动性出血的患者,进行简单细致的初步检查后,立即给予包扎控制止血;合并脊柱、四肢骨折者做相应固定,用脊柱固定板搬运患者。本组96例患者中除3例到达现场已死亡的外,其余均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及时补充有效循环血量;有12例给予气管插管后用便携式呼吸机辅助呼吸。在抢救过程中1例因伤势太重,在转运途中应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均安全回院得到及时救治,因此建立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4.3 了解受伤史 高处坠落伤患者大多数为多发伤,闭合性伤较多且隐蔽,及易造成漏诊、误诊,因此应注意尽可能了解患者受伤史[2],快速对患者伤情做出初步的判断,并能较为准确地对患者创伤程度做出评估,使患者能得到及时、快速、有效的救治。
  4.4 院前急救人员要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院前急救医生是“特种兵”,身肩“医、技、担”的功能,且要履行指挥者的职能。熟练的急救技能,镇静自若的协调能力,充分发挥急救成员的积极性及时有效的开展现场急救和伤情处理,不仅可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还可有效的控制死亡率和致残率[3]。本院急诊科在院前急救工作中,以急救医生为组长成立急救小组,医护人员在急救患者过程中,配合默契,团结协作,充分发挥了急救人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4.5 院前急救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4.5.1 转运途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用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在转运途中急救医生用电话与院内取得联系,报告患者的病情,采取的急救措施,到达医院的时间等情况,为院内急救提供可靠信息[4]。便于接诊的相关科室做好抢救患者的准备工作。
  4.5.2 在院前急救过程中,由于高处坠落伤患者病情十分危重,因此急救医生不要局限于传统的疾病处理程序检查→诊断→治疗,应抓住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问题予以抢救,在现场将危及患者生命的问题处理后,及时将患者转运回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不能在现场为确立诊断而延误抢救时间。
  总之,对于高处坠落伤患者,在院前急救工作中通过规范化救治,加上急救人员具有的团结协作意识及过硬的专业急救技能,能有效的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江基荛,朱诚,罗其中.颅脑创伤临床救治指南[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1.
  [2] 吴婷,杜芳,黄兆伟.浅谈理性追问病史的重要性[J].西南医学,2006,8(2):108.
  [3] 陈锋,林才经.院前急救与灾难的紧急医疗救援[J].中华急救医学杂志,2006,15(5):479-480.
  [4] 武秀昆.赴美国加拿大急救医学考察报告[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2):165-166.
  (收稿日期:2012-10-08) (本文编辑:王宇)
其他文献
开放大学教育过程中,通常采用“学分银行”的制度,强调学生本身的“客户”身份,明确了教育机构和教师自身的服务地位,有效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调动了学习者的
目的:探讨Ⅲ级系统胎儿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对5817例孕妇进行Ⅲ级系统胎儿超声检查,对筛查出232例的畸形儿及胎儿附属物异常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产后最终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义,阐述了在现代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开展精准服务的必要性,并从提升服务能力、升级服务模式、创建党建特色服务品牌3个方面论述了如何以精准服务为抓手,推动高校图书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从而将党建工作和图书馆的中心工作相融合,推动图书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型党组织;精准服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提到,要坚持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泌尿外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经后腹膜腔治疗肾上腺肿瘤,肾囊肿、输尿管结石、输尿管息肉、精索静脉曲张.结果20例均手术成功,时间15~120 nin,平均
目的介绍一种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简称PCL)重建术并评估其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中1/3骨-髌韧带-骨组织(Bone-Patellar Tendon-Bone Graft,简称
【摘要】文书档案是地勘单位宝贵的信息资源,文书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工作是档案管理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介绍了地勘单位文书档案数字化的背景意义、重点内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等,并对数字化成果的优势和利用前景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地勘单位;文书档案;数字化;利用前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多地习惯于从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资源。为减少人力,减免亲自到馆查阅花费的时间、精力,并为数字档案馆、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已得到公认,一般认为,纤支镜对肺癌的确诊的阳性率可达70%~90%.但一部分病例,由于各种原因在第一次纤支镜检查时不能确诊.因此,
【摘要】随着“网约车”“共享单车”“分时租赁”等交通出行领域分享经济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对传统出租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原有的市场份额被摊薄。如何以思政创新稳定大局,值得探讨。  【关键词】大交通变革;思政创新;探讨  南京中北的士公司是南京公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属全资分公司,现有2063台出租车,占据南京市近20%的市场份额,规模位居江苏省前列。出租汽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的补充工具,长期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