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林下经济主要是指合理利用林木以下的空间资源,从事多层次的种植与养殖,以提升经济效益。本文简要阐述了广西国有大桂山的基本情况及林下经济的现状,指出了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后林场林下经济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林下经济;问题;发展思路
广西国有大桂山林场创建于1957年,位于湘、粤、桂三省交界的贺州市,场内林地跨越贺州市八步区、平桂管理区和梧州市苍梧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直属国有林场之一。面对全新的国有林场改革形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下特有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引进和推广林下种植,能够有效拓宽林场经营渠道,促进林场改革和调整产业结构,增强林场林业发展活力和动力,发展立体林业、循环林业、集约林业。
1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菌类)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及养殖,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林地生物多样性[1],从而成为林场增收致富开辟的新路子,做活第三产业,为林场经济效益提高提供新动力。
据统计,截止2017年6月,大桂山林场发展林下经济面积1059公顷,年产值约1400万元,惠及林农近1800人,林农人均纯收入超万元。
2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2.1林药模式
林场林下种植药材共1330亩,种植品种主要有巴戟天、灵芝、鸡血藤、天冬、莪术。其中巴戟天种植总面积达1005亩,主要套种在桉树林、油茶林及杂木林下,巴戟天第一年种,头三年管,第四年收,亩产鲜茎可达5000斤[2],按照“药厂+林场+职工和农户”的模式推广,现已与制药达成产销协议,经济效益高,利润可观。灵芝采用椴木法在松杉林、杂木林下采用仿野生模式种植100亩,当年即可采收,具有生产周期短、收益见效快等特点。我场现种植灵芝技术正逐步走向成熟,采取股份合作、大户带小户、基地带农户等方式,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成为林业厅林下经济示范项目;鸡血藤230亩,套种树种为软阔;2017年开始引种新品种天冬、莪术,是目前市场前景较好的药材品种,现暂时试种9亩,长势良好。
2.2林果模式
林场发展林果模式2023亩,主要是承包给职工种植,种植品种繁多,有早李、三华李、青梅、板栗及八角等,销售总產值近500万元。
2.3林油模式
林场种植油茶面积共3243亩,其中2010年种植409亩,2011年种植244亩,2012年种植1126亩,2013年1462亩。2015年开始采摘销售,部分油茶林地现已进入丰产期。
2.4林下养殖
林场桂丰林下种养有限公司林下家畜养殖面积达4000余亩,品种主要为肉猪、野山猪、马山良种黑山羊。水源涵养林养鱼4500亩,林下养蜂700箱。林下养殖总产值371万元。
2.5林下产品采集加工
充分利用林场马尾松和湿地松资源,每年实现松脂采割产值100万元,职工林下养蜂,纯野生状态下的蜂蜜可达100-150元/斤。
2.6林下旅游
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贺州市八步区南面,距贺州市区40公里,占地面积2.0万亩,属国家级森林公园,现发包给贺州市日月恒拓业有限责任公司经营。另外,林场于2017年6月与前海大摩财富管理中心(深圳)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开发大桂山国际森林康养小镇框架协议,在大桂山林场旧场部及金山顶一带建设森林康养酒店、国际木屋展、生命银行、中药博物馆、度假酒店等,重点发展集林业游、生态游、文化游一体的“环城游憩带”,着力打造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森林康养旅游的知名品牌。项目开发面积约7300亩,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建设期为7年[3]。
3林下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3.1粗放发展使效益不够显著
近年来,虽然林场将林下经济作为林场重点工作来抓,但因林场林下经济发展区域分散,规模小,集约化经营难度大,管理不到位,示范带动能力不强,导致职工对发展林下经济信心不足,不敢尝试新的经营模式,严重制约林下经济发展的推广。
3.2人才稀缺技术跟不上
由于林场以培育森林资源的第一产业为主,林下经济专业人才的缺乏、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低。养猪、养羊还是采用传统的养殖模式,设施简陋,专业管理人员少,导致与林农利益连接不紧密,辐射带动作用不显著,参与市场竞争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3.3森林旅游不景气
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因投入不足,景区旅游项目单一,层次低、配套设施不完善、接待能力不足,致使森林公园一直未能实质开发,影响着景区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3.4交通不便,产品走不出去
林场的林下种植和养殖多集中在林区,林区道路狭窄,致使货物运输不便,严重影响林下产品的销路,制约其规模化发展。
3.5资金投入不足,扶持力度弱
林场的林下经济正处在投入阶段,林场资金周转难、缺口大,对发展林下经济显得力不从心,虽申请了部分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但远不能满足林场做大做强林下经济资金需求。
4林下经济发展发展思路
4.1加强政策宣传,加大扶持力度
利用现有资源,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开放特色,打造特色林下品牌,做活第三产业,加强对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扶持方式和优惠政策等内容的宣传,积极争取上级林下发展资金,给予林农一些优惠支持,依托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林农转变观念,促进林农增产增收。
4.2建立合作社,拓宽投资渠道
充分挖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潜能,打造“林场+合作社+林农”的创新发展模式,积极引入龙头企业,借助其技术、资金和示范带头作用,建设示范基地,实现规模化发展。
4.3推广速生药材,发展重点
林药模式是林场今后发展的重点模式,立足资源,努力挖掘适宜林场发展的药材品种,品种以生产周期短、收益见效快为主,有效避免林木收益慢的问题,以短养长,增强林业自身发展能力。
结束语
林场拥有63.8万亩的广袤林地,森林蓄积量达381万立方,发展林下经济可利用林地空间巨大。同时,当今社会对林下经济产品、绿色无公害、原生态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市场前景广阔,林场地处三省交界处,为林下经济市场的挖掘与开拓提供了巨大机会。
【参考文献】:
[1] 徐建锋. 林下经济发展初探[J]. 农民致富之友, 2015(7):264-264.
[2] 甘剑伟, 吴秦展. 林下“副业”变“主业”——大桂山林场林下经济转型发展纪实[J]. 广西林业, 2016(7):6-8.
[3] 杨辉云, 梁钧科,叶万军. 总投资100亿元大桂山国际森林康养小镇项目落户我场[EB/OL]. [2017-6-29].
作者简介: 周娟(1989.11-),女,汉族,湖南娄底人,大学本科,林业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基层林业管理工作
【关键词】:林下经济;问题;发展思路
广西国有大桂山林场创建于1957年,位于湘、粤、桂三省交界的贺州市,场内林地跨越贺州市八步区、平桂管理区和梧州市苍梧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直属国有林场之一。面对全新的国有林场改革形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林下特有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地引进和推广林下种植,能够有效拓宽林场经营渠道,促进林场改革和调整产业结构,增强林场林业发展活力和动力,发展立体林业、循环林业、集约林业。
1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菌类)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及养殖,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林地生物多样性[1],从而成为林场增收致富开辟的新路子,做活第三产业,为林场经济效益提高提供新动力。
据统计,截止2017年6月,大桂山林场发展林下经济面积1059公顷,年产值约1400万元,惠及林农近1800人,林农人均纯收入超万元。
2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2.1林药模式
林场林下种植药材共1330亩,种植品种主要有巴戟天、灵芝、鸡血藤、天冬、莪术。其中巴戟天种植总面积达1005亩,主要套种在桉树林、油茶林及杂木林下,巴戟天第一年种,头三年管,第四年收,亩产鲜茎可达5000斤[2],按照“药厂+林场+职工和农户”的模式推广,现已与制药达成产销协议,经济效益高,利润可观。灵芝采用椴木法在松杉林、杂木林下采用仿野生模式种植100亩,当年即可采收,具有生产周期短、收益见效快等特点。我场现种植灵芝技术正逐步走向成熟,采取股份合作、大户带小户、基地带农户等方式,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成为林业厅林下经济示范项目;鸡血藤230亩,套种树种为软阔;2017年开始引种新品种天冬、莪术,是目前市场前景较好的药材品种,现暂时试种9亩,长势良好。
2.2林果模式
林场发展林果模式2023亩,主要是承包给职工种植,种植品种繁多,有早李、三华李、青梅、板栗及八角等,销售总產值近500万元。
2.3林油模式
林场种植油茶面积共3243亩,其中2010年种植409亩,2011年种植244亩,2012年种植1126亩,2013年1462亩。2015年开始采摘销售,部分油茶林地现已进入丰产期。
2.4林下养殖
林场桂丰林下种养有限公司林下家畜养殖面积达4000余亩,品种主要为肉猪、野山猪、马山良种黑山羊。水源涵养林养鱼4500亩,林下养蜂700箱。林下养殖总产值371万元。
2.5林下产品采集加工
充分利用林场马尾松和湿地松资源,每年实现松脂采割产值100万元,职工林下养蜂,纯野生状态下的蜂蜜可达100-150元/斤。
2.6林下旅游
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贺州市八步区南面,距贺州市区40公里,占地面积2.0万亩,属国家级森林公园,现发包给贺州市日月恒拓业有限责任公司经营。另外,林场于2017年6月与前海大摩财富管理中心(深圳)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开发大桂山国际森林康养小镇框架协议,在大桂山林场旧场部及金山顶一带建设森林康养酒店、国际木屋展、生命银行、中药博物馆、度假酒店等,重点发展集林业游、生态游、文化游一体的“环城游憩带”,着力打造成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森林康养旅游的知名品牌。项目开发面积约7300亩,计划总投资100亿元,建设期为7年[3]。
3林下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3.1粗放发展使效益不够显著
近年来,虽然林场将林下经济作为林场重点工作来抓,但因林场林下经济发展区域分散,规模小,集约化经营难度大,管理不到位,示范带动能力不强,导致职工对发展林下经济信心不足,不敢尝试新的经营模式,严重制约林下经济发展的推广。
3.2人才稀缺技术跟不上
由于林场以培育森林资源的第一产业为主,林下经济专业人才的缺乏、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低。养猪、养羊还是采用传统的养殖模式,设施简陋,专业管理人员少,导致与林农利益连接不紧密,辐射带动作用不显著,参与市场竞争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3.3森林旅游不景气
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因投入不足,景区旅游项目单一,层次低、配套设施不完善、接待能力不足,致使森林公园一直未能实质开发,影响着景区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3.4交通不便,产品走不出去
林场的林下种植和养殖多集中在林区,林区道路狭窄,致使货物运输不便,严重影响林下产品的销路,制约其规模化发展。
3.5资金投入不足,扶持力度弱
林场的林下经济正处在投入阶段,林场资金周转难、缺口大,对发展林下经济显得力不从心,虽申请了部分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但远不能满足林场做大做强林下经济资金需求。
4林下经济发展发展思路
4.1加强政策宣传,加大扶持力度
利用现有资源,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开放特色,打造特色林下品牌,做活第三产业,加强对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扶持方式和优惠政策等内容的宣传,积极争取上级林下发展资金,给予林农一些优惠支持,依托示范基地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林农转变观念,促进林农增产增收。
4.2建立合作社,拓宽投资渠道
充分挖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潜能,打造“林场+合作社+林农”的创新发展模式,积极引入龙头企业,借助其技术、资金和示范带头作用,建设示范基地,实现规模化发展。
4.3推广速生药材,发展重点
林药模式是林场今后发展的重点模式,立足资源,努力挖掘适宜林场发展的药材品种,品种以生产周期短、收益见效快为主,有效避免林木收益慢的问题,以短养长,增强林业自身发展能力。
结束语
林场拥有63.8万亩的广袤林地,森林蓄积量达381万立方,发展林下经济可利用林地空间巨大。同时,当今社会对林下经济产品、绿色无公害、原生态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市场前景广阔,林场地处三省交界处,为林下经济市场的挖掘与开拓提供了巨大机会。
【参考文献】:
[1] 徐建锋. 林下经济发展初探[J]. 农民致富之友, 2015(7):264-264.
[2] 甘剑伟, 吴秦展. 林下“副业”变“主业”——大桂山林场林下经济转型发展纪实[J]. 广西林业, 2016(7):6-8.
[3] 杨辉云, 梁钧科,叶万军. 总投资100亿元大桂山国际森林康养小镇项目落户我场[EB/OL]. [2017-6-29].
作者简介: 周娟(1989.11-),女,汉族,湖南娄底人,大学本科,林业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基层林业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