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具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品,是地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本文对安顺地戏面具的由来、分类进行梳理,主要从构图、造型、色彩几方面对地戏面具的艺术特色进行研究,并对其功能方面做出分析。试图为安顺地戏面具的审美及存在价值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地戏面具;艺术特色;功能;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5-0051-02
贵州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居住着有汉族、苗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仡佬族等49个民族,是个多民族聚地区。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原因,其蕴涵着多个民族的精髓文化,且具有强烈地域特征的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其中最具独特艺术魅力的应属安顺地戏及面具艺术。
一、安顺地戏面具的概况
(一)地戏面具的由来。贵州地戏主要分布在安顺、平坝、普定、镇宁、六枝等区域,其中安顺屯堡的地戏最具典型,民间称呼为“跳神”。安顺地戏是以驱邪酬神为目的的原始傩戏的一种,它与其他傩戏又有所不同,傩戏侧重巫术法事,而地戏虽在内容上仍与逐疫纳吉有关,但经历朝历代的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地戏通常在户外比较空旷地带或低处的平坝上进行演出,演出时没有戏台。演出的剧目大都取材历史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很少有爱情戏。如《封神演义》《三国演义》《杨家将》《薛丁山佂西》等,地戏演员在演出过程中都要佩戴面具。
地戏面具,是安顺地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戏的灵魂所在,在安顺地区俗称“脸子”。地戏演出时,先把半透明沙状套头包住头部,再将面具戴在额头上,而不是戴在脸上。因地戏大多为武戏,动作多而且运动量大,面具体积比人的面部略小,脸部被罩住势必影响活动与呼吸。[1]因此,在制作上,地戏面具不需在眼、鼻和嘴部位开孔,这与傩戏中的面具有很大区别。地戏面具的选材多为丁木和白杨,其质地细腻、不易开裂。
(二)地戏面具的分类。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面具,其代表的含义也不太一样。在地戏中,按照不同的角色和造型,面具的角色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为主将。在将类中,又可分为文将、武将、少将、老将、女将,俗称“五色相”,五色的起源是艺人用颜色描绘和点缀得戏脸谱时的常用颜色。[2]每一种人物性格的面具都有所区别,在制作上呈现不同的特点。如文将的性格特征表现为沉稳、庄重、威而不露,面具显得圆润,讲究神气;武将代表的是英勇无畏的形象,制作时注重表情的刻制,突出其威严、骁勇的特点;少将五官端正、英武洒脱、眉目清秀;老将面容严谨、神圣庄严,与武将区别不大,制作上装有胡须,展现不服老的性格;女将则讲究英姿飒爽,注重典雅、娴静、端庄。
第二类为道人。它不是实际生活中的人物形象,而是根据戏剧情节的安排来设定,是艺人虚构出来的形象,往往是在地戏表演为渲染神秘的气氛。地戏中的道人种类很多,大多是前来助阵的仙人,其特点往往不戴道冠。如鸡嘴道人、鱼嘴道人、红毛道人、仙桃道人、飞钵道人、铁板道人等等,这些面具面相奇特,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鸡嘴道人和鱼嘴道人。艺人采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将鸡和鱼的特征与人相结合进行塑造,看上去七分像人三分像动物,形象生动传神,妙趣横生。
第三类为丑角。在地戏中,丑角的形象常见有“笑嘻嘻”“歪嘴”“老好人”“鸦片壳壳”“耍二”“喝喝”等,其中歪嘴最有特色,造型多为歪嘴龇牙,头插木梳,面部一般涂绘红色或蓝色。这些丑角显得十分滑稽,常常作为取乐的对象,往往安排在剧情中制造搞笑气氛,为地戏增添诙谐的喜剧色彩。
第四类为动物。地戏中的动物面具多是以百姓常见的动物形象为模型,其造型或写实或变形,形象生动。如牛、马、猪、狗、猴、鱼、鸟、虎、狮子等,这些动物形象多是经过修道成精的灵物,民间艺人通过人格化处理,抓住动物明显特征,显得十分可爱。如虎的威猛、猪等憨厚、猴的淘气,形神兼备,各臻奇妙。
地戏面具主要有以上四类,还有一些人物在剧情中处在次要角色,在地戏面具中不占重要位置。如小军、小童、差官、丫鬟等角色,这些面具从造型上看比较写实,与武将、道人等夸张表现有着鲜明的对比。
二、安顺地戏面具的艺术特色
(一)构图均衡。对称是指物体或图形相对的两边各部分,在大小、形状、距离和排列等方面相当。在地戏将类面具中,以中轴线形成的对称是其构成的重要构图形式,可以产生均齐、稳定的视觉,形成烈的视觉效果。地戏面具一般由面部、头盔和耳翅三部分构成,面部和头盔是面具的主体,耳翅单独制作,为了形象的整体,耳翅用绳子系到主体上。头盔上常以龙、凤图案作为装饰物,男将多为龙盔,女将则为凤盔,左右对称。从面具上看,将类面具面部、头盔和耳翅均能体现对称均衡之美。
(二)造型夸张。地戏面具运用夸张、简括的造型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在制作时,抓住人物的形象特点,雕刻精细,不显得粗糙。从面部的造型看,将类的面具造型上讲究的是刀法明快,要求有棱有角,轮廓分明,即注重写实也注重夸张。[3]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对个性特征进行大胆的取舍。如武将的面具造型,为突出武将凶悍逼人的气势,将眼睛刻画的特别大、圆、鼓,眼球夸张的像鸡蛋这么大,往往超出常人的3倍多。眉毛表现的像烈焰,鼻翼外张,形成一种咄咄逼人的态势。武将面颊的刻法也特别的独特,为追求武将威严、刚直的形象,往往没有按照肌肉的走势刻制,而是将面部的肌肉特意刻成横向的肌肉,给人一种慑人的感觉。用面具艺人的话来说,眉毛刻法“少将一支箭、女将一根线、武将如烈焰”。
(三)色彩绚丽。地戏面具色彩非常丰富,多以纯度高、鲜艳的颜色进行绘制,用色大胆夸张,色彩对比强烈。在地戏面具制作时,着色显得相当的自由,颜色的运用不完全依靠特定的用色寓意来表现,强调以色彩的变化来表现人物性格和身份,或以色彩来表示面具角的褒贬,而不像其他戏剧中的脸谱有固定的谱式。[4]如地戏面具中关羽、薛仁贵等人物形象以红色象征其忠义、无畏;张飞、包公的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性格以黑色表示;粉色则更多的表现忠贞刚烈的形象,如岳飞等。有时为渲染那种森严恐怖的、神秘怪诞的角色气氛,艺人便会采用蓝、绿色进行描绘;白色主要用于形容那些文武双全的少将角色,如《薛丁山征西》中的薛丁山、《三國演义》中的吕布、马超等;有时色彩还用来表现不同的年龄,如薛仁贵这角色,用白脸表现征东时少将角色,而征西时采用了红脸的老将颜色。还有,面具根据角色家族特征,颜色可用于表现继承现象。如尉迟恭与其儿子、孙子都用黑色。 三、安顺地戏面具的功能
(一)娱乐功能。地戏面具源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原始宗教文化活动或仪式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一种戏剧与艺术相结合的造型形式。地戏发展的早期,在地戏表演过程中,面具充当人与神灵沟通的桥梁,表演者作为神灵的化身,拥有了一种神权和话语权,与神灵进行交流、对话,表现为人与神的合二为一,此时完成由“人变神”的过渡。当表演结束后,摘下面具,表演者由“神转为人”,整个表演充满神秘感。随着文化的进程,民间艺人吸收了大量世俗生活中的素材与人文气息,使渐浓的巫术意味减退……表演形式从纯粹地讨好神灵(娱神)而转向娱人,成为公众喜闻乐见的娱乐表演活动,地戏面具从原始宗教文化中分离。这也意味着地戏从庄严神秘的仪式逐渐成了以娱乐大众为主的表演活动。
(二)文化功能。地戏面具作为安顺地戏中重要文化表征符号,是一种宗教意识化的凝聚物,蕴含有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地戏面具在做作、演出时的禁忌,仪式上体现出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如民间艺人在伐取树木制作面具时常常要举行仪式,首先对树木念诵吉利的祝词,方才进行动手伐树。伐好的树木放置在向阳的地方晾干,期间忌讳人在上面跨过。在动刀雕刻之前,艺人将使用的工具摆在神龛前供奉用禽进行祭祀,还需进行一项被称为“驾马”的仪式。当制作完成后,面具仅是一件雕刻艺术品,需经过“开光”仪式,使其升华为“神”,才能用于表演。平时地戏面具存放在特制的木箱里,演出前需选择黄道吉日,焚香化纸,念诵“开箱仪文”将面具取出。演出时有“扫开场”“扫收场”,全部演出结束后,需进行“封箱”仪式,用白棉纸将面具包好,用写好“吉年吉月吉日字样”的红纸封箱,以备下次使用。
(三)商业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地戏面具的用途也发生着变化,地戏面具的装饰造型逐渐从神性中解放出来,走进人们的生活当中,被赋予艺术品、装饰品等多种文化内涵。近几年旅游业的发展,给屯堡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地戏面具作为屯堡文化的符号,逐渐独立于戏剧之外,成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为了迎合旅游消费者的审美需要,便于携带和美观性特点,艺人们采用具有装饰性的色彩和繁复的花纹制作出面具衍生品,这些地戏面具的相关产品,在保持地戏面具原有的文化符号前提下,适当增加现代审美元素,创新出更适合、更能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
四、结语
地戏面具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它承载着民族的审美观念,且有着与其他戏剧面具不同的艺术特色。目前,虽然对安顺地戏面具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多的学术成果,但随着我国新城镇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地戏面具逐渐成为人们心中观念的事物,甚至呈现消失的趋势。因此,为了保护和传承安顺地戏面具艺术,需进行更全面地挖掘其存在的价值,并将其蕴含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为现代绘画、戏剧以及民俗学、人类学研究等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史继忠.贵州文化[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414.
[2]张馨予.安顺屯堡地戏面具文化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7:107.
[3]吴仕忠,胡廷夺.傩戏面具[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9:3.
[4]沈福馨.贵州安顺地戏和地戏脸子[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6.
作者简介:
何國富,男,中央民族大学在读博士,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关键词】地戏面具;艺术特色;功能;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5-0051-02
贵州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居住着有汉族、苗族、侗族、布依族、土家族、仡佬族等49个民族,是个多民族聚地区。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原因,其蕴涵着多个民族的精髓文化,且具有强烈地域特征的原生态民族民间文化,其中最具独特艺术魅力的应属安顺地戏及面具艺术。
一、安顺地戏面具的概况
(一)地戏面具的由来。贵州地戏主要分布在安顺、平坝、普定、镇宁、六枝等区域,其中安顺屯堡的地戏最具典型,民间称呼为“跳神”。安顺地戏是以驱邪酬神为目的的原始傩戏的一种,它与其他傩戏又有所不同,傩戏侧重巫术法事,而地戏虽在内容上仍与逐疫纳吉有关,但经历朝历代的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表演艺术。地戏通常在户外比较空旷地带或低处的平坝上进行演出,演出时没有戏台。演出的剧目大都取材历史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很少有爱情戏。如《封神演义》《三国演义》《杨家将》《薛丁山佂西》等,地戏演员在演出过程中都要佩戴面具。
地戏面具,是安顺地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戏的灵魂所在,在安顺地区俗称“脸子”。地戏演出时,先把半透明沙状套头包住头部,再将面具戴在额头上,而不是戴在脸上。因地戏大多为武戏,动作多而且运动量大,面具体积比人的面部略小,脸部被罩住势必影响活动与呼吸。[1]因此,在制作上,地戏面具不需在眼、鼻和嘴部位开孔,这与傩戏中的面具有很大区别。地戏面具的选材多为丁木和白杨,其质地细腻、不易开裂。
(二)地戏面具的分类。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面具,其代表的含义也不太一样。在地戏中,按照不同的角色和造型,面具的角色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为主将。在将类中,又可分为文将、武将、少将、老将、女将,俗称“五色相”,五色的起源是艺人用颜色描绘和点缀得戏脸谱时的常用颜色。[2]每一种人物性格的面具都有所区别,在制作上呈现不同的特点。如文将的性格特征表现为沉稳、庄重、威而不露,面具显得圆润,讲究神气;武将代表的是英勇无畏的形象,制作时注重表情的刻制,突出其威严、骁勇的特点;少将五官端正、英武洒脱、眉目清秀;老将面容严谨、神圣庄严,与武将区别不大,制作上装有胡须,展现不服老的性格;女将则讲究英姿飒爽,注重典雅、娴静、端庄。
第二类为道人。它不是实际生活中的人物形象,而是根据戏剧情节的安排来设定,是艺人虚构出来的形象,往往是在地戏表演为渲染神秘的气氛。地戏中的道人种类很多,大多是前来助阵的仙人,其特点往往不戴道冠。如鸡嘴道人、鱼嘴道人、红毛道人、仙桃道人、飞钵道人、铁板道人等等,这些面具面相奇特,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鸡嘴道人和鱼嘴道人。艺人采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将鸡和鱼的特征与人相结合进行塑造,看上去七分像人三分像动物,形象生动传神,妙趣横生。
第三类为丑角。在地戏中,丑角的形象常见有“笑嘻嘻”“歪嘴”“老好人”“鸦片壳壳”“耍二”“喝喝”等,其中歪嘴最有特色,造型多为歪嘴龇牙,头插木梳,面部一般涂绘红色或蓝色。这些丑角显得十分滑稽,常常作为取乐的对象,往往安排在剧情中制造搞笑气氛,为地戏增添诙谐的喜剧色彩。
第四类为动物。地戏中的动物面具多是以百姓常见的动物形象为模型,其造型或写实或变形,形象生动。如牛、马、猪、狗、猴、鱼、鸟、虎、狮子等,这些动物形象多是经过修道成精的灵物,民间艺人通过人格化处理,抓住动物明显特征,显得十分可爱。如虎的威猛、猪等憨厚、猴的淘气,形神兼备,各臻奇妙。
地戏面具主要有以上四类,还有一些人物在剧情中处在次要角色,在地戏面具中不占重要位置。如小军、小童、差官、丫鬟等角色,这些面具从造型上看比较写实,与武将、道人等夸张表现有着鲜明的对比。
二、安顺地戏面具的艺术特色
(一)构图均衡。对称是指物体或图形相对的两边各部分,在大小、形状、距离和排列等方面相当。在地戏将类面具中,以中轴线形成的对称是其构成的重要构图形式,可以产生均齐、稳定的视觉,形成烈的视觉效果。地戏面具一般由面部、头盔和耳翅三部分构成,面部和头盔是面具的主体,耳翅单独制作,为了形象的整体,耳翅用绳子系到主体上。头盔上常以龙、凤图案作为装饰物,男将多为龙盔,女将则为凤盔,左右对称。从面具上看,将类面具面部、头盔和耳翅均能体现对称均衡之美。
(二)造型夸张。地戏面具运用夸张、简括的造型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在制作时,抓住人物的形象特点,雕刻精细,不显得粗糙。从面部的造型看,将类的面具造型上讲究的是刀法明快,要求有棱有角,轮廓分明,即注重写实也注重夸张。[3]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对个性特征进行大胆的取舍。如武将的面具造型,为突出武将凶悍逼人的气势,将眼睛刻画的特别大、圆、鼓,眼球夸张的像鸡蛋这么大,往往超出常人的3倍多。眉毛表现的像烈焰,鼻翼外张,形成一种咄咄逼人的态势。武将面颊的刻法也特别的独特,为追求武将威严、刚直的形象,往往没有按照肌肉的走势刻制,而是将面部的肌肉特意刻成横向的肌肉,给人一种慑人的感觉。用面具艺人的话来说,眉毛刻法“少将一支箭、女将一根线、武将如烈焰”。
(三)色彩绚丽。地戏面具色彩非常丰富,多以纯度高、鲜艳的颜色进行绘制,用色大胆夸张,色彩对比强烈。在地戏面具制作时,着色显得相当的自由,颜色的运用不完全依靠特定的用色寓意来表现,强调以色彩的变化来表现人物性格和身份,或以色彩来表示面具角的褒贬,而不像其他戏剧中的脸谱有固定的谱式。[4]如地戏面具中关羽、薛仁贵等人物形象以红色象征其忠义、无畏;张飞、包公的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性格以黑色表示;粉色则更多的表现忠贞刚烈的形象,如岳飞等。有时为渲染那种森严恐怖的、神秘怪诞的角色气氛,艺人便会采用蓝、绿色进行描绘;白色主要用于形容那些文武双全的少将角色,如《薛丁山征西》中的薛丁山、《三國演义》中的吕布、马超等;有时色彩还用来表现不同的年龄,如薛仁贵这角色,用白脸表现征东时少将角色,而征西时采用了红脸的老将颜色。还有,面具根据角色家族特征,颜色可用于表现继承现象。如尉迟恭与其儿子、孙子都用黑色。 三、安顺地戏面具的功能
(一)娱乐功能。地戏面具源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原始宗教文化活动或仪式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一种戏剧与艺术相结合的造型形式。地戏发展的早期,在地戏表演过程中,面具充当人与神灵沟通的桥梁,表演者作为神灵的化身,拥有了一种神权和话语权,与神灵进行交流、对话,表现为人与神的合二为一,此时完成由“人变神”的过渡。当表演结束后,摘下面具,表演者由“神转为人”,整个表演充满神秘感。随着文化的进程,民间艺人吸收了大量世俗生活中的素材与人文气息,使渐浓的巫术意味减退……表演形式从纯粹地讨好神灵(娱神)而转向娱人,成为公众喜闻乐见的娱乐表演活动,地戏面具从原始宗教文化中分离。这也意味着地戏从庄严神秘的仪式逐渐成了以娱乐大众为主的表演活动。
(二)文化功能。地戏面具作为安顺地戏中重要文化表征符号,是一种宗教意识化的凝聚物,蕴含有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地戏面具在做作、演出时的禁忌,仪式上体现出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如民间艺人在伐取树木制作面具时常常要举行仪式,首先对树木念诵吉利的祝词,方才进行动手伐树。伐好的树木放置在向阳的地方晾干,期间忌讳人在上面跨过。在动刀雕刻之前,艺人将使用的工具摆在神龛前供奉用禽进行祭祀,还需进行一项被称为“驾马”的仪式。当制作完成后,面具仅是一件雕刻艺术品,需经过“开光”仪式,使其升华为“神”,才能用于表演。平时地戏面具存放在特制的木箱里,演出前需选择黄道吉日,焚香化纸,念诵“开箱仪文”将面具取出。演出时有“扫开场”“扫收场”,全部演出结束后,需进行“封箱”仪式,用白棉纸将面具包好,用写好“吉年吉月吉日字样”的红纸封箱,以备下次使用。
(三)商业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地戏面具的用途也发生着变化,地戏面具的装饰造型逐渐从神性中解放出来,走进人们的生活当中,被赋予艺术品、装饰品等多种文化内涵。近几年旅游业的发展,给屯堡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地戏面具作为屯堡文化的符号,逐渐独立于戏剧之外,成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为了迎合旅游消费者的审美需要,便于携带和美观性特点,艺人们采用具有装饰性的色彩和繁复的花纹制作出面具衍生品,这些地戏面具的相关产品,在保持地戏面具原有的文化符号前提下,适当增加现代审美元素,创新出更适合、更能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
四、结语
地戏面具作为一种造型艺术,它承载着民族的审美观念,且有着与其他戏剧面具不同的艺术特色。目前,虽然对安顺地戏面具的研究取得了相当多的学术成果,但随着我国新城镇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发展,地戏面具逐渐成为人们心中观念的事物,甚至呈现消失的趋势。因此,为了保护和传承安顺地戏面具艺术,需进行更全面地挖掘其存在的价值,并将其蕴含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为现代绘画、戏剧以及民俗学、人类学研究等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史继忠.贵州文化[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414.
[2]张馨予.安顺屯堡地戏面具文化探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7:107.
[3]吴仕忠,胡廷夺.傩戏面具[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9:3.
[4]沈福馨.贵州安顺地戏和地戏脸子[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6.
作者简介:
何國富,男,中央民族大学在读博士,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