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语文课堂响亮起来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ta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行新课程改革已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一直困惑我们的一个问题依然存在,那就是语文课堂缺少朗朗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密密麻麻写满笔记的课本。学生都已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不是,学生在书上写的不是读书的心得,而是从老师那儿“搬运”过来的“条条”。有句俗语说的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迎着新课程改革带来的这股春风,如何让语文课堂“响亮起来”成为我们语文教育工作必须要认真面对并加以解决的问题,经过自己和一线语文教师多方的实践与探究,我得出以下粗浅的见解:
  1 让“响亮”成为日常习惯、读书规矩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强调了“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并明确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优美的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可见,语文教学注重积累,而熟读成诵是积累的一种好办法,通过诵读美文,积累精华语言,积累写作方式,对写作能力的提高也很有帮助。
  “无规矩不成方圆”,诵读是一件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事情,形式和内容都不能忽略。朱熹曾经强调“整顿几案,正身体”,读书要有“四到”:眼到、口到、手到、神到。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有口无心地“念经”,保证诵读的效果。
  2 让“响亮”从早读开始
  “一日之际在于晨”。早读课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绝佳时间,也是决定学生语文成绩好坏的关键环节,所以,早读的“响亮”不可忽视。我们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来做,效果较明显,现归纳如下:
  2.1 将早读课内容纳入学期教学计划。将每天早读的内容与达到的目的作为备课内容的一部分,针对课本难易程度有计划有内容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早读,使每天早读课与课堂教学目标有机结合。预习性的课文诵读,重在正字正音,为教学扫清障碍。复习性的课文诵读,重在有针对性地进行语调、语气、节奏、轻重等的指导,通过有感情地诵读,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作品的再创作。
  2.2 声情并茂的领诵。美国心里学家梅拉列斯在研究中发现,学生接受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语调+55%面部表情。可见,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会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者共鸣,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因此,教师要重视范读,并在范读中做到:“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尽情地发挥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在早读中,老师常常参与朗读或范读,有时由教师领诵。同时也可以有意培养一些学生成为有特色的领诵者,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使用这种范读或领诵的方法,直接把正确和积极地“读书声”传递给大家。
  3 让“响亮”成为语文课堂的本色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阅读场,课文就是师生的具体阅读对象,教师怎样才能准确生动地传达出作者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达到言有尽而意无尽,使学生获得广泛的美感体验呢?记得萧蕴说:“读、吟、诵乃至唱,是学习语言、体味意境不可缺少的过程。”那么“响亮”的诵读,将以语文特有的方式,把教学推入一个新的境界——通过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读,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通过读,强化记忆,培养语言思维能力;通过读,最终提高感悟语言的能力。同时,通过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我是这样指导朗读的(以《背影》为例)。
  3.1 对照文本听诵,感知文意。配上沉静、抒情的音乐,教师深情范读。以求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把握感情基调,了解文中四次提及背影,三次流泪,感悟作者笔端流露的浓郁父爱。同时,教师的范读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让他们感受到美读能给美文增添一种魅力。
  3.2 声情并茂吟诵,积极点评。《背影》以最平淡朴实的语言承载了最深刻缠绵的情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充满爱意的画面,如文章五、六、七段甚是感人。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用他认为最美的朗读再现画面,再说说他喜欢或受感动的理由。再让其他学生从文章情感、节奏语气等方面点评,我作最后补充。
  3.3 全神投入地美读,感悟真爱。先提醒学生注意朗读技巧,再配上音乐,并要求响亮地、全神贯注地、声情并茂地朗读全文,此间有许多学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3.4 贮蓄诵读的激情,唤醒灵感。在诵读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从“仿写”到“创作”的两步练习法,引导学生从把握文章的外在表达形式开始,进而把握语言的内在意蕴。如《背影》全文诵读后,我引导道:“其实世间何止父爱,所有的亲情之爱都是感人的,也许你承受着却没有发觉,也许你失去了才觉得珍惜。请你仔细品味着记忆中的珍宝,说说在你家庭里,你所感受的至爱亲情。”由于教学中对文章的多次诵读,学生心中的热情和灵感被“声音”唤起,纷纷举起了手。
  “要散步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要播撒语言的灵性到学生的心里,先得教师心里有主张。我认为“文字本是肉做的”,有体温,有生命,有动感。传达文字生命动感,需诵读,使文气相通;养学生浩然之气,需诵读。所以我主张要正确认识语文学习的特点,让语文课“响亮”起来!
其他文献
有效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单位时间内的收获。无论任何教学方法、手段、技术都是围绕学生的学习进行的,只有唤起学生的积极响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有所收获。所以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第一步就是看课堂教学是否切合学生实际;是否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开展教学;教学的内容、难度是否切合学生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只有切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求,教学才可能有效。  1 课堂教学符合教师
期刊
愉快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有课堂教学和愉快教学法两重性质。  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基本”,采取“一言堂”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精神倦怠,收效甚微。教学规律告诫我们,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教育活动。课堂上教师犹如战场上的指挥官,冲锋陷阵
期刊
英语是一种语言,而非一般的知识。脱离了一定的情境,学生学起来不但吃力,更不能很好地把握知识的运用。情境教学法之所以受到师生的欢迎,是因为它能创造接近生活的语言情境。现实的语言环境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所在。因此,英语教学必须从交际的情境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作尝试,相信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期刊
作文,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这种活动的特征之一是活动内容必须物化为具体的成果,才能脱离活动主体(学生)而获得独立存在的资格。所以它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训练活动。  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从知识的讲授到能力的训练,都应当是对小学作文教学的一种有“形”的超越。这个“形”,在一般情况下,是通过达到某种水平的文章来得到体现的。要达到某种水平,笔者认为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这两种途径来实现的: 
期刊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能让教师得到学生真诚友好的配合,从而促进教学过程积极有效地进行。建立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个学生、公平对待全体学生很重要。  1 尊重学生需要教师的智慧和良心  初中生,血气方刚,热情奔放,还处在对人生的探究阶段,对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失误和错误,我们不能一味地凌辱、斥责,对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期刊
各学科都有本学科特定的科学知识体系和特点。中学数学具有内容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推理的严谨性和结论的明确性等特点。我们在实施中学数学素质教育时,应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在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积极探讨数学知识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据此,我认为,素质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爱国主义教育的培养  通过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
期刊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社会早已进入了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欢迎,它在教学领域体现着鲜活的生命力。这为改革语文教学手段,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带来了蓬勃生机,注入了新的活力。  1 多媒体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
期刊
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选学内容主要以“数学趣闻”、“数学发现”和“数学史”为题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具有思想性、实践性、挑战性的反映数学本质的阅读材料,丰富了教材内容。其目的是拓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空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发展。所以,如何教好“选学内容”,充分发挥材料的教育内涵和教育功能,成为教师努力探索的新课题。  1 将“
期刊
一直以来,学生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考试时多得一些分数,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学习,课堂犹如一潭死水。学生学习只是由传统的课本到作业本,由作业本到考试卷子,很多学生感到压抑,甚至产生厌烦情绪。面对今天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而以人为本的素质培养更加重要,这就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英语中的主体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教师应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积极地进行教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从心理角度而言,如抓住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要素,并进行探索创造。我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