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发生了兴趣,他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的感知,激发丰富的想象和积极的思维。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课堂教学变成学生求知的乐园,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呢?我在此介绍一下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一、情感交融,唤起兴趣
实践证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以对教师的感情为转移,他们喜欢哪位教师,也就喜歡哪位教师所教的功课。“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爱护、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并通过生动、风趣、激励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教态去感染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尤其是对学困生,更要热忱帮助。教师对优生和后进生要一视同仁,对优生的缺点不袒护,对后进生的优点不埋没。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沟通情感,才能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踏上成功之路。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创设活跃的氛围和生动有趣的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如:在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然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数,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习惯。再如: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采用了“传皮球数数”的游戏,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数序和大小使孩子们玩中学到了知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为了训练孩子们的口算能力,我让他们做“传电”、“开设病题医院”、“开火车”等多种形式的口算游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用肯定性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评语犹如催征的战鼓,可激励学生奋然向前,又如治病救人的良药,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为学生营造获取成功的机会,尽可能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进步点,只要有点进步就及时表扬,给予肯定,让其认为自己是成功者,自己可以获得成功,从而拥有长效的学习兴趣。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跳绳》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都列算式为:2+6(2个摇绳的,6个跳绳的)。这时,有个小女孩胆怯怯地举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4+4。我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什么要列成4+4呢?”她说:“有4个小男孩,4个小女孩,共有8个小朋友在玩跳绳。”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通过这幅图还能列出很多不同的算式,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同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列出了连加算式。从这以后,我每每拿出一道题,学生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
四、教学中注意动手实践,启发兴趣
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乐于模仿,我便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让他们亲自动手、实际操作。
例如,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时,采用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先让学生摆红花和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再摆红花比黄花多的部分,从而让学生看到红花的朵数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红花和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另一部分是红花比黄花多的部分。求红花有几朵,就是把两部分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算。这样通过操作,诱发学生思维,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既感兴趣,又真正懂得了这类应用题为什么用加法算的道理。
五、课内外结合,发展兴趣
为了使学生喜欢数学,不但要把课上得生动活泼,而且必须有丰富多彩、兴趣盎然的课外活动相结合。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了一个非常自由的学习环境。近年来,我在课外活动中采用如下几种形式:组织数学兴趣小组,成立“一帮一,一对红”小组,进行口算、速算、应用题专项训练,讲数学故事,做数学游戏,办数学墙报,组织学生制作学具,举行数学竞赛活动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漫游,不断地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形成“成功——生趣——再成功——再生趣”的良性循环,从而达到课内外互相促进的目的。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学科感兴趣,才能学好数学。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情感交融,唤起兴趣
实践证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以对教师的感情为转移,他们喜欢哪位教师,也就喜歡哪位教师所教的功课。“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爱护、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并通过生动、风趣、激励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教态去感染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尤其是对学困生,更要热忱帮助。教师对优生和后进生要一视同仁,对优生的缺点不袒护,对后进生的优点不埋没。只有这样,师生之间才能沟通情感,才能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踏上成功之路。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创设活跃的氛围和生动有趣的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如:在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然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数,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习惯。再如: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采用了“传皮球数数”的游戏,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数序和大小使孩子们玩中学到了知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为了训练孩子们的口算能力,我让他们做“传电”、“开设病题医院”、“开火车”等多种形式的口算游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用肯定性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评语犹如催征的战鼓,可激励学生奋然向前,又如治病救人的良药,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为学生营造获取成功的机会,尽可能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进步点,只要有点进步就及时表扬,给予肯定,让其认为自己是成功者,自己可以获得成功,从而拥有长效的学习兴趣。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跳绳》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都列算式为:2+6(2个摇绳的,6个跳绳的)。这时,有个小女孩胆怯怯地举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4+4。我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什么要列成4+4呢?”她说:“有4个小男孩,4个小女孩,共有8个小朋友在玩跳绳。”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通过这幅图还能列出很多不同的算式,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同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列出了连加算式。从这以后,我每每拿出一道题,学生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
四、教学中注意动手实践,启发兴趣
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乐于模仿,我便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让他们亲自动手、实际操作。
例如,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时,采用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先让学生摆红花和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再摆红花比黄花多的部分,从而让学生看到红花的朵数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红花和黄花同样多的部分,另一部分是红花比黄花多的部分。求红花有几朵,就是把两部分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算。这样通过操作,诱发学生思维,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既感兴趣,又真正懂得了这类应用题为什么用加法算的道理。
五、课内外结合,发展兴趣
为了使学生喜欢数学,不但要把课上得生动活泼,而且必须有丰富多彩、兴趣盎然的课外活动相结合。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了一个非常自由的学习环境。近年来,我在课外活动中采用如下几种形式:组织数学兴趣小组,成立“一帮一,一对红”小组,进行口算、速算、应用题专项训练,讲数学故事,做数学游戏,办数学墙报,组织学生制作学具,举行数学竞赛活动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漫游,不断地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形成“成功——生趣——再成功——再生趣”的良性循环,从而达到课内外互相促进的目的。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学科感兴趣,才能学好数学。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