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湘潭的音乐名片 一首动听的湘潭颂歌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ther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湘潭籍曲作家谭真和资深音乐人成栋携手全国知名词作家张金东,联合打造了一首具有浓郁地域文化与人文情怀的湘潭颂歌《顺着湘江走》。从歌词创作而言,张金东的歌词质朴无华,地域色彩浓郁;从旋律创作上来说,谭真的旋律优美流畅,情感真挚入心;成栋在编曲创作上,编曲碰撞融合,氛围恢宏大气。
  关键词:作词  作曲  编曲  张金东  谭真  成栋
  中图分类号:J605
   为唱响新时代大美湘潭,进一步提高湘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中共湘潭市委宣传部、湘潭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于2019年10月31日联合下发《“大美湘潭”歌曲征集启事》,面向全社会开展“大美湘潭”主题歌曲征集活动。为响应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的号召,湘潭籍曲作家谭真和资深音乐人成栋携手全国知名词作家张金东,共同打造了一首具有浓郁地域文化与人文情怀的湘潭颂歌《顺着湘江走》。这是一首民通歌曲,三位艺术家创作时充分考虑了作为宣传“大美湘潭”的歌曲要能够广为传唱,因而必须具有大众性、普适性、流传性、辨识性四大特点。其中,大众性主要表现在这首歌歌词与曲调都十分顺口、易唱易记;普适性主要表现在该曲音域适中(由小字组bb到小字二組f),男女老少使用简单通俗唱法便可以轻松学会演唱;流传性主要体现在这首歌的生活气息浓郁、音响多变、织体层次简明、易于传唱;辨识性表现在以la、dol、mi、sol音符作为整首歌的主干音,富有浓郁的湖南地方花鼓特色。词曲作者正是想通过这首歌曲来反映湘潭独具一格的湖湘文化与在红色文化的摇篮生活的人民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
   一、歌词质朴无华,地域色彩浓郁
   歌词,表达的是歌曲的宗旨和灵魂,入乐的歌在感情抒发、形象塑造上和诗没有任何区别,但在结构上、节奏上要受音乐的制约,在韵律上要更方便演唱,在遣词炼字上要考虑听觉艺术的特点,因为它要入乐歌唱。歌词一般是配合曲旋律一同出现的,歌词是歌曲的本意所在。现今越来越多的高素质文人选择歌词创作,流行歌词的艺术水准大大提高。
   歌词从内容上分,有叙事、抒情、写景、说理、对唱等五种手法。词作家张金东采用“以人带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描绘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湘潭人民对建设美好生活的向往。歌词多为比喻句,字句凝练,抒情色彩较浓厚。比如,开篇这句歌词“顺着湘江走哎来握你的手”,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湘潭,将湘潭拟人化,既显得十分亲切,也呼应了这首歌的标题“顺着湘江走”。“歌谣红红随风飘”“升起红太阳”“映山红”,这些歌词都有红色的意象,既十分鲜明,也充分彰显了湘潭的红色文化特征;湘潭因盛产湘莲而别称为“莲城”,因此“一城莲花”指的就是湘潭;“火红红的阳光,照在了家门口”指的是伟大红色革命思想像阳光一样照进了千家万户;“这里相见一条心哟,这里相交一杯酒”“这里都是热心肠哟,这里都是好时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湘潭人民的热情好客;“这里的人儿心在飞哟,这里的脚步不停留”“这里的干劲比天高哟,这里的大道金铺道”,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新时代湘潭人民斗志昂扬、鼓足干劲地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奋斗。整首歌词表面看语言质朴、内容浅显,但于质朴浅显的生活语言中抒发了对家乡的炽爱深情。这就如同风格“平淡自然”的陶渊明田园诗,平淡中自有深厚,朴实中自有华采,“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轼《与苏辙书》)。
  “歌谣红红”“故事红红”“升起红太阳”“一朵映山红”等歌词,体现了湘潭深厚的红色底蕴,通过曲调、配器对歌词进行润色,为红色音乐文化增添了新的生命力,使其更加符合当代人的音乐审美,为传播红色音乐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衬词”作为民歌中一种表情达意的音乐语言,在民族歌曲和民通歌曲中的表现是十分丰富的。《顺着湘江走》的引子部分和B段用简洁、明了的“嗬嘿”“哟嗬嗬”“咿呀咿吱哟”等衬词,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潭人民欢快热烈的情绪和豪迈乐观的情怀。A段中“顺着湘江走哎来握你的手”“这里升起红太阳哎红太阳哎”和C段中“这里相见一条心哟”“这里都是热心肠哟”等,将“哎”“哟”等衬词作为垫字和落尾字使用,使歌曲的行腔圆润流畅,颇具韵味,充分展现了独特的湖湘地域音乐文化特点。
   二、旋律优美流畅,情感真挚入心
   湖湘音乐文化是在湖南地区形成的,具有悠久的历史、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内涵。丰富多样且独具特色的湖南民歌,近些年来在新创作的歌曲领域中具有较大的影响。作为扎根于湖湘大地、成长于伟人故里、新时代湖南民歌的青年代表作曲家谭真,其曾创作出许多旋律优美且朗朗上口的家乡歌曲:如《清清涟水河》《相约娄底》《洞庭湖上打鱼汉》《湖湘的味道》等等。他在创作《顺着湘江走》期间,力求捕捉准确、生动的音乐形象,利用生活中的语言节奏与音乐中的规律,在听众听得清、听得懂的基础之上,保持了音律的线条美。歌曲采用舒展流畅的四拍子,是由主歌、副歌组成的单三部曲式结构,旋律以la、dol、mi、sol为主,这是湖南花鼓戏音乐常用的音符。在词曲结合的领域中,可以说是达到了相当程度上的“恰到好处”,歌曲传递的情感真挚入心,为听众打造了一首带有永久魅力的抒情歌曲。
   花鼓戏是湖湘地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像白诚仁、孟勇等现当代湖湘作曲家和李谷一、吴碧霞、张也、雷佳、王丽达等歌唱家都善于从花鼓戏音乐中汲取营养。曲作家谭真严格遵循传统五声民族调式特征,借鉴了花鼓小调音乐,以徵调式居多,以徵音充当调式的主音、骨干音展开旋律。旋律方面级进多、跳进少,倚音使用较频繁。歌曲律动相对规整,旋律与基础律动重合度高,整体表现出热情、活泼、诙谐的氛围。
   歌曲《顺着湘江走》为bB五声徵调式,4/4拍,不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分别由引子(1~8)、A段(9~16)、B段(17~24)、C段(25~32)加尾声(33~37)构成。其中,引子(1~8)部分较为简短,由弱起拍进入到欢快的情绪,为歌曲主题的进入做好了铺垫;A段是由a1(9~12)+a2(13~16)构成,方整性乐段,a1、a2一上一下的旋律走向,延续引子部分欢快的音乐情绪,表现了引领大家到湘潭欣赏红色文化和美景的喜悦心情;B段是由b1(17~20)+b2(21~24)构成,该乐段运用了“衬词”元素,改变了原来规整性的节奏,推动了音乐以及情绪的发展,最终将音乐引向了高潮;C段是由c1(25~28)+c2(29~32)构成,是歌曲的副歌部分,将旋律推到了全曲的最高潮;尾声(33~37)结束句渐慢,最后落在主和弦上结束全曲。谭真谱曲的《顺着湘江走》在结构上非常清晰,引子部分一开始就将我们带入到欢快的情绪,接着三个规整的乐段表达着不同的内容,尾声部分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歌曲旋律走向采用模进的手法,增添了音乐的律动感。    三、编曲碰撞融合,氛围恢宏大气
   《顺着湘江走》这首歌将艺术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表现了湘潭独特的地域文化与浓郁的人文情怀。我们熟知的流行歌曲以其流行性、时尚性、娱乐性、商业性以及大众参与性的特点而广为“流行”,但现今流行歌曲的编曲有着自身的思维性。在编曲过程中,需要先对歌曲的风格与结构进行分析,把握其整体的风格特点;在通过其多层次骨架的构成,对乐器、和声、织体等因素进行合理分配;最后以计算机音乐技术予以辅助完成。
   资深音乐人成栋在为此歌编曲中,采用了民族乐器笛子来作为这首作品的主线条乐器,利用笛子潺潺流水般的音色和明亮的音响效果,映衬湘潭人民的热情、爽朗性格。整个作品的总体配器采用了管弦乐的各个声部作为主要织体,通过它本身结构上的层次,分别体现每个段落该有的色彩、气势以及背后的故事,并通过使用大量的中国独有的打击乐器来烘托整首歌曲的律动,给人一种鼓舞、欢乐又恢弘的感受。这首歌最出彩的地方是采用了大量的童声合唱形式,给歌曲的部分段落“提鲜”,以此营造出全民参与的祥和氛围。
   民族声乐通俗化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新型声乐唱法。民通歌曲主要利用民族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在歌曲的编配与歌手的演唱方面,民族化、流行化特征兼具,它打破了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两种声乐艺术之间的界限,将两者完美融合在一起,既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审美感受,又从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声乐的发展。《顺着湘江走》就是一首民通歌曲,演唱者在咬字吐字方面,不仅追求将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达到听众的耳中,还追求自然随意、轻巧活泼,使歌曲增添了几分灵动,展现了湘潭人民质朴、活泼的性格特征。在共鸣方面,《顺着湘江走》主要采用了民族唱法中的口腔共鸣,声音位置比较靠前,进而获得流畅和灵动的音色。从演唱形式来说,《顺着湘江走》这首歌使用了齐唱、对唱的方式,比如在引子部分,人声旋律使用男声、女声、童声齐唱“哟嗬”等衬词,呼应了“大美湘潭”主题,描绘了湘潭人民喜迎四海嘉宾、扩大改革开放的情景;主歌部分A、B两段,使用了男女对唱的方式,将力量与柔美结合起来交织演绎,丰富了歌曲内容与画面效果。第二遍的C段,加上了童声齐唱,引入天真可爱的儿童来参与演唱,象征着全民参与建设大美湘潭。《顺着湘江走》这首歌不论是高音还是低音,都尽量追求声音的高度集中,使发出来的音清脆、明亮,既有流行性特征,又有民族性韵味。
   在编曲上,音乐人成栋做了大胆的突破,对于《顺着湘江走》这首具有湖南花鼓小调特色的歌曲,他摒弃了传统的湖南花鼓戏中类似大筒的伴奏乐器,选择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笛子、鼓作为整首歌曲的主线条乐器,并用铜管、木管等西洋管弦乐器为主音音色润色、点缀,营造了恢弘大气的氛围。众所周知,笛子是中国传统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具民族特色的吹管乐器,可演奏出连音、断音、跳音、颤音和滑音等极富色彩性的音乐,可演绎急促、跳跃的旋律,亦可演奏悠扬、舒缓的旋律,音色清晰、透亮,极具穿透力。而鼓是中国传统的打击乐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鼓,郭也。春分之音,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东汉刘熙《释名·释乐器》说:“鼓,廓也。張皮以冒之,其中空也”。“郭”与“廓”古通,有扩张、延展的意思。鼓是用扩张、延展的牛皮或蟒蛇皮包裹蒙覆的打击乐器,中间是空的,是春分时节的音乐,万物包裹着皮壳长出来,所以叫作鼓。中国传统打击乐器鼓,其艺术表现力是由节奏、音色、力度及速度等要素的综合作用所构成,它象征着农耕民族的精神力量,鼓声震天,具有激发人们热血沸腾、勇往直前的艺术魅力。《顺着湘江走》这首歌曲的引子部分,将笛子音响与主旋律人声部分同步,突出了人声部分的旋律线。A、B、C段,为了突出人声旋律部分,笛子只在尾声部分起到了点缀作用,避免喧宾夺主,影响歌词旋律所要抒发的感情。在间奏部分,笛子作为主旋律与中国鼓结合,两种乐器相辅相成,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映衬湘潭人民的热情、爽朗、豪迈,带动欢快的旋律走向,鼓舞着湘潭人民朝着奋斗目标努力前行,具有激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总之,由张金东作词、谭真作曲、成栋编曲的歌曲《顺着湘江走》将艺术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有机统一在一起,歌词质朴清新,旋律优美动听,配曲昂扬激越,歌词、旋律、编曲相得益彰、水乳交融,是一首具有浓郁地域文化与人文情怀的优美民通歌曲,是献给大美湘潭的一曲由衷颂歌。
  
  参考文献:
  [1]金婷婷.新音乐文学视野下的词曲关系探究——以萧友梅、易孺与黄自、韦瀚章的歌曲创作为例[J].学术研究,2020(11).
  [2]宋晓宇.旋律与歌词对情绪体验影响的实验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19年.
  [3]刘强.“湘味”音乐元素在谭真家乡类歌曲中的应用分析[J].艺术评鉴,2020(09):74-75.
  [4]王思琦.“流行音乐”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J].音乐艺术,2003(03).
其他文献
摘要: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甬剧在我国民间流传范围广泛,作为具有独特艺术和文化内蕴,包含了浙东传统文化许多元素的代表性地方传统剧种,甬剧的地域性色彩表现非常突出,因此从文化地理角度对甬剧进行分析,对地方傳统剧种的保护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甬剧 文化地理 宁波 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5   作为宁波文化的独特载体,甬剧以其独特的音乐舞美和唱腔表演等艺术手段,创造了许多生
期刊
摘要:本研究建立在2014年《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方法研究立项中提出的改革课程教学考核测量方式设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培养“音乐创新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程结业考核方式,经过近几年教学与考核实践探索,逐步将该课程普通标准化考核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考核有机结合,弥补了该课程考核形式的不足,学生音乐综合能力明显提升,教学成果显著。  关键词:乐理与视唱练耳 考核方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
期刊
摘要:本课题基于普通高校整个教育体系,重点剖析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情况。针对转型后理工科院校展开情况调查,从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出发,进一步探讨影响其发展的主客观因素,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验,进而提出可行性的建议。本文的研究是为了理工科院校实施艺术教育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艺术素养 艺术教育 应用型理工科学院  中图分类号:J6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
期刊
摘要:书合大道,辞章必假于书,生生为艺,近书系家国盛业。作为古老的艺术,书法有煌煌巨制彪炳千秋,但身为新兴专业,在世界高教领域尚缺乏成熟经验可资借鉴。现代意义上的高等书法教育确立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随着书法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各大院校大规模的扩招,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规模空前壮大。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高等书法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传统文化栖迟濩落、世俗倾向甚嚣尘上,多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崔健和汪峰的摇滚音乐的差异性和共性,本文也旨在介绍和探究几首优秀的摇滚乐歌词和摇滚音乐人的特色、意义及影响,希望通过对几首歌词的分析,为摇滚这一旗帜鲜明的音乐形式摇旗呐喊,使其能够继续推陈出新,发挥其特有的社会作用。  关键词:《一无所有》 《春天里》 摇滚乐 时代感 思想性 传承性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3-0020-06
期刊
摘要:20世纪40年代由戴愛莲先生发起把民间舞蹈搬上舞台,原本流传于各地的民间舞蹈自此之后作为一种元素融入艺术舞蹈走上舞台,在这一过程中,舞台上的民族民间舞蹈越来越和生活中的民间舞没有了可比性,加之近年来“原生态”一词的愈发流行,“原生态民间舞”也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本文重提“原生态舞蹈”这一话题,以藏族舞蹈为例,从形而下和形而上两个维度分析了生于民间、长于民间的藏族舞蹈,论述了何为原生态舞蹈
期刊
摘要:文艺复兴与巴洛克在西方艺术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乔托的《犹大之吻》和委拉斯贵支的《宫娥》作为研究对象,从沃尔夫林的风格学角度出发,对比分析文艺复兴与巴洛克的绘画语言,阐述背后蕴藏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以此揭示文艺复兴与巴洛克的风格演变。  关键词:沃尔夫林 文艺复兴 巴洛克  中图分类号:J205  目前,虽然有很多学者对文艺复兴与巴洛克绘画进行研究,但很少有对两者之间的绘画语言进行对比
期刊
摘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传播和新印刷技术的出现对于德国宗教改革推动深远,由之而来的16世纪的德国书籍印刷中广泛使用的铜版画和木刻版画使得个人能够通过印刷品在全欧范围传播自己的艺术理念。这一时期艺术家的持续性探索实验,不仅拉开了德国现代艺术的序幕,也使得德国与欧洲其他地区站在了同一历史舞台的前沿,而以丢勒为代表的具有创新精神及创造力的天才艺术家,更将艺术家的文化和社会地位抬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期刊
摘要:音乐批评学科是一门开放的课程,本文以明言教授《二十世纪音乐批评导论》为基石,从不同角度重看20世紀音乐批评学科发展线索,截取三个印象较深的部分进行总结与思考。  关键词:明言 音乐批评 20世纪 五四运动 改革开放  中图分类号:J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3-0176-03   音乐是一门人文学科,最重要的是人文精神、人文内涵和人文的价值判断。音乐批
期刊
摘要:艺术歌曲作为古典音乐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达到了鼎盛发展的状态,作曲家们在钢琴伴奏与诗、歌中建立了一种平衡的有机关系,使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德国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罗伯特·舒曼的《诗人之恋》声乐套曲被誉为艺术歌曲的经典之作,在本文中,借助文学词汇——“人格”——诠释艺术歌曲中的钢琴部分,并且通过分析这部声乐套曲中钢琴伴奏的艺术价值,从而展示钢琴音乐在艺术歌曲中的独立人格。 
期刊